分离分析法导论.ppt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9157008 上传时间:2021-02-05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3.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离分析法导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分离分析法导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分离分析法导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分离分析法导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分离分析法导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离分析法导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离分析法导论.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5章 分离分析法导论,一、 色谱分析法基本概念,1.色谱分析法简介,现代色谱分析法是一大类分离分析方法。,在互不相溶两相间,混合物被流动相携带流过固定相,因各组 分在两相间分配平衡的差异,各组分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有差 异,经过一段距离的移动之后,混合物中各组分被一一分离。,现代色谱分析,将分离和分析(检测)过程集成。 对于混合物的分析检测,具独特优势。,Agilent 6820 气相色谱仪,按流动相与固定相状态分类,流动相为气体,流动相为液体,高效液相色谱仪,2. 色谱分析法的分类,按操作形式分类,柱 色 谱:,按分离原理分类,3.色谱图及色谱峰参数,色谱图,B,A,色谱图 信号(浓度)时

2、间曲线 由基线和若干色谱峰组成。,色谱峰参数,(一)保留值定性,1) 死时间t0,2)保留时间tR,3)调整保留时间,4)死体积V0,5)保留体积VR,6)调整保留体积,7)相比,7)相对保留值r2,1,(二)峰高与峰面积定量,8)峰高(h),9)峰面积(A),(三)区域宽度柱效,10)峰底宽度Y 自色谱峰上升沿和下降沿拐点所作切线在基线上的截距,11)半峰宽Y1/2,Y=1.70 Y1/2 。,利用色谱曲线可以解决的问题?,定性(保留值) 定量(峰面积) 评价色谱柱好坏,Question,组分保留时间为何不同? 色谱峰为何变宽?,二、色谱分析法理论基础,1、分配平衡(热力学过程),每一次分配

3、达平衡时,A、B在柱内的位置会有一微小差异。只要分配次数足够多,就可以将分配系数有微小差别的组分一一分离,当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平衡时,分配系数K,分配比,当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平衡时,分配系数K与分配比k的关系,K与k都是与组分及两相热力学性质有关的常数。 K与k都是衡量色谱柱对组分保留能力的参数,数 值越大,该组分的保留时间越长。, 相对保留值与分配系数及分配比的关系,k可直接从色谱图上获得,色谱柱对1、2的选择性越好。,K2/K11(211),Question,两组分能分离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色谱柱对1、2有相同的选择性,211,峰距为0,211,21越大,峰距越远,2、扩散和传质(动力学过

4、程),1、 2,组分在柱内的扩散及传质,使分配平衡不能瞬间完成, 从而使色谱峰扩展、柱效下降。,塔板理论衡量柱效能的高低,将色谱柱视为精馏塔,3、柱效能评价分离效能,峰越窄,柱效能越高,色谱柱长度一定时,塔板数越多, 分配平衡次数越多,柱效越高,是由Martin和Synger首先提出 的色谱热力学平衡理论。,L一定时,n 越大(H 越小),被测组分在柱内被分配的次数越多,柱效能越高,所得色谱峰越窄。,有效塔板数,有效板高, 不同物质在同一色谱柱上的分配系数不同,用塔板数和塔板高度作为衡量柱效能的指标时,应指明测定物质。,能够评价色谱柱柱效能, 不能解释影响柱效能的因素,塔板理论的特点与不足,Q

5、uestion,速率理论影响柱效能的因素,范第姆特首先提出的色谱分离动力学理论,流动相 线速度,范弟姆特方程,1)A涡流扩散项:,范.弟姆特方程式物理意义,固定相颗粒(dp)越小,填充越均匀( 越小),A越小,H越小,柱效越高,色谱峰越窄。,板高, H(cm),固定相颗粒大小对板高的影响,2)B/u分子扩散项,:弯曲因子; Dg:组分在流动相中 的扩散系数,气相色谱的分子扩散远大于液相色谱,3)C u传质阻力项:C = (Cm+ Cs),Cm:流动相传质阻力,固定相颗粒越小,载气扩散系数越大(分子量越小),气相传质阻力越小,Cs :固定相传质阻力,固定液粘度及液膜厚度越小,液相传质阻力越小,4

6、) 流动相线速度对板高的影响,例:已知一色谱柱在某温度下的速率方程的A=0.08cm; B=0.65cm2/s; C=0.003s, 求最佳线速度u和最小塔板高H.,解: H=A+B/u+Cu 最佳线速: u最佳(B/C)1/2 (0.65/0.003)1/214.7cm/s 最小板高: H最小A+2(BC)1/2 0.08+2(0.650.003)1/20.17cm,例:某一气相色谱柱,速率方程式中A、B、C的值分 别是0.15cm,0.36 cm2.s-1,和4.310-2 s,计算最佳流 速和最小塔板高度。,是否柱效能越高,色谱分离的效果就越好?,Question,Question,载体

7、粒度由60目改变为100目,若其它条件不变,Hu曲线有何变化,同一根色谱柱,分别用H2、N2作载气,测出H-u 曲线如下,判断A、B分别代表哪种流动相,并解 释原因,4、分离度(R)全面评价两组分色谱分离的效果,选择性,柱效能,R=1.5 完全分离,5、色谱分离基本方程式,分离度与n 、及的关系, n增加到原来的3倍,R增加到原来的1.7倍, 从1.01增加到1.1,R增加到原来的9倍, 增加,R也增加,但效果不及明显,分离度与n有效的关系,例:分析某试样时,两组分相对保留值2,11.21, 柱的有效塔板高度H有效1mm,需要多长的色谱柱才 能分离完全?,解:两组分能分离完全,则R1.5,例:

8、两物质A和B在30cm长的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6.4和17.63min,有一不与固定相作用的物质,其在此柱上的保留时间为1.30 min。物质A和B的峰底宽分别为1.11和1.21min。试问: 1)柱分离度R; 2)柱平均理论塔板数nav 3)平均塔板高度Hav 4)若要求R达到1.5,则柱长至少应为多少?,1)柱分离度R;,2)柱平均理论塔板数nav,3)平均塔板高度Hav,4)若要求R达到1.5,则柱长至少应为多少?,1、定性分析,三、色谱定性定量分析,1) 用已知纯物质 对照定性, 保留值定性,2) 用经验规律和文献值定性, 经验规律,碳数规律,在一定温度下,同系物的调整保留时间

9、的对数与分子中碳数成线性关系,保留指数(文献对照),Z, Z+1:正构烷烃的碳原子数,进样,例:乙酸正丁酯在阿皮松L柱上的流出曲线如下图所示。由图中测得调整保留距离为:乙酸正丁酯310.0 mm,正庚烷174.0 mm,正辛烷373.4 mm。求乙酸正定酯的保留指数。,在与文献值对照时,一定要重视文献值的实验条件.,3) 联机定性,GC/MS(气相色谱-质谱),例:川桂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色谱柱:SE54(30m0.25mm0.25m),色谱操作条件,载气:氦气,流速1mL/min,柱温:初温60保持1min,8 /min升温至150 ,6 /min升温至190 ,8 /min升温至250

10、 ,保持1min,总离子流色谱图,6号峰的质谱图,GC/AES(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二甲基硒,烯丙基甲基硒,甲基亚磺基硒酸甲酯,二甲基二硒,2丙稀硫硒酸甲酯,1丙稀硫硒酸甲酯,双(甲硫)硒,烯丙基甲基硫,二甲基二硫,二烯丙基硫,烯丙基甲基二硫,二甲基三硫,二烯丙基二硫,烯丙基甲基三硫,二烯丙基三硫,GC-AES同时检测大蒜中碳、硫、硒化合物,Se(196.1 nm),C(193.1 nm),S(180.7 nm),2、色谱定量分析,fi,:定量校正因子; Ai :峰面积,(1)峰面积的测量,峰形对称的峰: A=1.065 hY1/2,(2)定量校正因子,(通常以苯为基准),P260:求苯、

11、甲苯、乙苯、邻二甲苯的相对校正因子 (以苯为基准),归一化法 normalization method,(3)定量计算方法,例:有一样品的色谱图,各组分的f值,色谱峰的 面积列于下表。用归一化法求各组分的含量。,外标法(标准曲线法) 过程: 用待测组分标准物制备一系列不同含量的标准溶液,在选定色谱条件下取相同体积分别测定,用峰面积对含量做标准曲线。,特点:适合大批量试样的分析。,内标法,内标物在样品中最好不存在,其保留值在所有组分保留值的 中间,加入内标物的含量和待测组分含量不应相差很大。,方法:选择一种试样中不存在的物质为内标物,将一定量内标物加入到准确称量的试样中,混匀后取一定体积进样测定:,适用:不能采用归一化法、外标法的情况,特点:准确度高,但增加了工作量,有一试样含甲酸、乙酸、丙酸及少量水、苯等物质。称取试 样1.055g,以环己酮作内标,称取0.1907g环己酮加到试样中, 混合均匀后,得如下数据,求甲酸、乙酸、丙酸的质量分数,例: 测定二甲苯氧化母液中乙苯和二甲苯含量,采用内标法。称取试样1500 mg,加入内标物壬烷150 mg,混合均匀后进样,测得如下数据:,计算样品中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的含量,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