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与论文设计.ppt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9199375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方法与论文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研究方法与论文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研究方法与论文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研究方法与论文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研究方法与论文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方法与论文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方法与论文设计.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研究方法与论文设计,论文的篇章结构,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后续部分,封 面 开题报告 摘 要 关键词 目 录,绪 论(提出问题) 核心内容(分析问题:提出假设、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与结果) 结 果(解决问题:研究结论及其意义) 讨 论,参考文献 附录1(问卷) 附录2(文献综述) 附录3(外文译文) 附录4(外文原文),1.论文题目,1.1 题目的要求 准确概括论文内容,能反映研究方向、范围和深度 文字简练(中文不宜超过20字,英文不宜超 过10个单词),具有新颖性 便于学科分类和文献检索 题目中的关键词将会成为检索的主要途径,1.2 论文题目的几种表达式,“论”字式:论精神和精神教育;

2、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教育优先发展;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析”字式: 试析;简析;浅析 “新”字式,如:新论;探新;新思考 “的”字式,如:教师劳动的经济分析;教育的正功能 和负功能分析 “基于”字式,如:基于理论的 “研究”字式,如: 研究 “副标题”,如,顾客价值与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柴油机行业的实证研究,2. 摘要,摘要(对读者)的意义 是读者最先阅读的内容; 它决定读者是否会继续阅读你的全文; 对评阅人而言,摘要是你给评阅人的“第一印象”。 使读者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够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节省读者文献检索的时间和精力。 摘要的写作要点 用最精炼的语言介绍本文的精髓。何谓“精髓”? 怎样发现了这个

3、问题? 研究这个问题有哪些意义/价值? 怎样研究的?过程、核心方法 得出了哪些(主要)结论? 摘要的字数 发表的论文:200-300;本科毕业论文:300-500;博士论文:1000-2000 关键词:3-5个,从大到小排序,顾客价值是竞争优势的重要前因:一个实证研究董大海 金玉芳,摘要: 竞争优势源自何处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困扰企业实践的一个难题。进入21世纪,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优势短缺问题日益严峻。西方一些著名的学者从理论上提出了顾客价值是竞争优势的源泉的观点,但至今尚没有实证。本文采用两阶段论证法,首先证明了顾客忠诚与竞争优势的关系,然后总结了现有的消费者行为倾向前因的相关研究

4、,最后通过一次实证,证明了顾客价值是企业获得忠诚的顾客,从而建立并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前因。 关键词:顾客价值 竞争优势 行为倾向,3 . 绪论/引言部分,绪论是导入论文主题所必需的铺垫。 主要介绍: 研究的目的意义, 以往的有关文献及研究结果, 本次研究的角度特点及独特之处. 还要说明研究的理论假设和主要的概念, 并对选择的理论和概念的含义作出解释或界定,3.1 问题的提出,1)怎么发现这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的?有两种陈述方法 从现实中提出问题 从文献中提出问题,或是对现实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文献检验,从而说明该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研究是有意义的“面向提出问题的文献评述” 2)这是一个什么问

5、题?问题界定/研究目标 3)为什么选择这个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的意义/价值,3.2 研究方法论/研究的技术路线,本文将如何研究这个问题?技术路线,例 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功能、作用与途径的研究,3.3 篇章结构及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介绍论文的结构 简要说明每一部分的工作,对于硕士论文下列内容可以放在“绪论”中:,文献综述(内容不是很多的情况下) 研究模型及其假设 假设的表述,要 落实到变量层次 表述要清晰,4. (第二章)(面向研究问题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的目的: 通过文献回顾说明本人发现了一个尚没有被充分回答的问题从而提出本文研究的课题;文献评述 借用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构建基础或梯子

6、概念 变量 理论 研究方法 注意: 不要离开核心问题太远,不要画太大的圈子; 对读者的水平要有充分的估计,不要陈述读者熟知且意义不大的文献内容; 不要简单地将有关文章的摘要重述一遍。综述不是罗列,而是具有内在逻辑架构的陈述把别人的研究成果用自己逻辑串起来,为自己的研究服务 不要选用大众传播媒体的文章。 跨学科借用概念时,千万小心学科之间概念的差异!,文献综述小结,(从本学科内的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可以借鉴什么? 在概念的定义方面 概念的操作化方面 理论/模型方面 甚至,研究方法方面 (从跨学科内的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5. (第三章)建立自己的理论/模型,理论概念之间的关系 模型

7、变量之间的关系 对实证研究而言,在这一部分就要明确提出假设,6. (第四章)研究设计,明确具体的告诉读者你是如何进行这项研究的. 包括所有研究设计中的具体细节: 样本和抽样的描述, 使用的变量及其测量, 数据搜集的方法,以及 研究中所采用的数据分析的技术等.,样本及抽样说明,样本及抽样说明,变量及其测量,数据搜集方法,分析技术及方法,对选择的总体和样本进行详细的说明; 对抽样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变量及其测量,研究中所涉及的变量及其测量的详细描述 包括对每个变量的操作性定义的界定 变量测量的方法和来源(可以简要介绍前人测量的可靠性等指标),样本及抽样说明,变量及其测量,数据搜集方法,分析技术

8、及方法,数据搜集方法,具体的数据搜集过程是如何开展的。 实验是如何设计的 访谈员的素质说明等,样本及抽样说明,变量及其测量,数据搜集方法,分析技术及方法,分析技术及方法,简要介绍对每一个假设验证的方法和其他需要使用的分析方法 说明使用的分析工具,样本及抽样说明,变量及其测量,数据搜集方法,分析技术及方法,7 . (第五章)统计/分析结果(results),描述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 包括对数据的描述、主要数据的相关性等基础的分析,和对假设检验的结果。 结果的描述应该避免主观的讨论,摆事实、数据和论据,强调论证过程的客观和科学性。,数据描述,样本描述(性别等) 均值 方差 频次,数据描述,基础分析

9、,假设检验,基础分析,相关性检验 测量工具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数据描述,基础分析,假设检验,假设检验,假设是否成立 与检验假设相关的分析数据,例如因子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等 统计显著性的表述,数据描述,基础分析,假设检验,8. (第六章)结论与讨论,从研究的结果中,能够得出什么样的推论? 这些推论中哪些同研究的数据资料结合的相当紧密? 哪些推论在较为抽象的层次上同理论更加相关? 研究结果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分别是什么?,结论(conclusions),理论与实践涵义(managerial 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对结果的解释与讨论,(第六章)讨论部分,文章的不足,

10、或者说缺陷在哪里? 可能的话,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潜在的研究机会)。,研究局限 (study limitations),未来的研究展望(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讨论(discussion),本部分注意事项:,对结果的解释,包括作者的看法和议论; 不要简单的重复结果中的观点; 不是各个分支结果的表达,而是整体结果的讨论; 可以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同文献评论中列举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讨论将自己的结论进行推广时必须具备的条件及受到的限制; 6. 对未能回答的问题的解释和讨论; 7. 注意:结果与讨论在一些文章中是并列出现的,两者不能截然分开,结果部分不能是数据的堆积,也需要一些解释,但是结果部分的解释应该尽量保持一种中性的态度; 8. 讨论部分的内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研究主题的需要进行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