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肺理论 病理图片.ppt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9199621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硅肺理论 病理图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硅肺理论 病理图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硅肺理论 病理图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硅肺理论 病理图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硅肺理论 病理图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硅肺理论 病理图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硅肺理论 病理图片.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硅肺 silicosis概述,尘肺:由于长期吸入空气中的有害粉尘,引起的粉尘结节和肺广泛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疾病。 分为无机尘肺和有机尘肺。 概念:硅肺(矽肺)是因长期吸入大量含游离二氧化硅(sio2)粉尘微粒引起的以硅结节形成和肺纤维化为病理特征的一种职业病。 患病人群: 开矿、采石、石英粉厂等工人。 特点: 发展缓慢, 多在接触硅尘10-15,早期患者未见明显症状(肺代偿能力强)。脱离硅尘环境病变仍继续缓慢发展(危害大)。,(一)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游离Sio2 发病与否取决于硅尘微粒的数量、大小、形状,12um、四面体 致病性最强。致病还与接触二氧化硅的时间呈正比。 发病机制:

2、生物膜损伤学说 巨噬细胞吞噬硅尘微粒 形成硅酸 破坏溶酶体膜 释放水解酶巨噬细胞 溶解 再释放的硅尘 又可刺激更多的巨噬细胞聚集和吞噬硅尘微粒,形成更大的病变。脱离硅尘后仍继续发展。巨噬细胞释放生长因子 、炎症介质 纤维增生、胶原化。,(二) 病理变化,基本病变:硅结节形成和 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 1. 硅结节 肉眼: D2mm5mm,圆形或椭圆形,境界清楚,灰白色,质硬,有砂样感。晚期可融合成团块,发生坏死、液化,形成硅肺性空洞。,硅结节形成的三阶段:细胞性硅结节(吞噬硅尘的巨噬细胞局灶性聚积而成)纤维性结节(纤维母细胞、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呈同心圆状或旋涡状排列)玻璃样结节(纤维性结节从中央

3、到周围发生玻变) 病灶融合镜下:典型的硅结节是由同心圆状或旋涡状排列的,已发生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构成。中央常有内膜增厚的小血管。,2. 弥漫性间质纤维化,晚期,肺内广泛性纤维化、玻变,可达全肺2/3以上。伴胸膜纤维化增厚,可达1-2cm 。,胸膜纤维化,病变分期(了解) 根据结节的数量、范围、大小: 期:少,中下肺叶近肺门处。D3mm。双肺门LN肿大。 期:弥漫于全肺,肺门周围中下肺叶为主,总范围全肺的1/3。 D1cm 期(重症硅肺):硅结节密集融合成团块,可有空洞;肺门LN蛋壳钙化;总范围全肺的2/3 D2cm 肺间质纤维化显著 肺硬、直立、沙砾感、沉水,(三) 并发症: (了解),1. 肺结核: 又称硅肺结核病( silicotuberculosis) 由于病变组织对结核杆菌的防御能力 硅肺越严重,肺结核并发率越高。 期硅肺的合并率达60%-70%或以上 二者相互促进,病情发展迅速。易形成空洞,导致大出血而死亡。 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60%-75%晚期硅肺并发。 肺通气换气障碍、肺动脉高压所致。 3. 肺气肿及自发性气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