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出院指导.ppt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9262958 上传时间:2021-02-12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出院指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出院指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出院指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出院指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出院指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出院指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出院指导.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出院指导,肾内科 韩培,出院指导的重要性,慢性肾脏病尤其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程长,病情稳定阶段或轻度患者经济困难者,常不能接受正规的住院治疗,而采取院外治疗的方法。因此,在病人住院期间,作好出院指导非常重要。,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用药护理,生活起居的护理,饮食的护理,用药护理,肾脏病患者常采取中西医结合应用的方法治疗。在选择用药时尽量避免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甙类(庆大、丁胺卡那、妥布等)。 严格按医嘱服药, 尤其是降压药物, 不可随意停服, 如有漏服, 家属要督促补服,血压波动及时就诊遵 医嘱增减剂量,用药护理,服药的注意事项 汤剂宜温服, 为减少胃肠刺激, 可在饭后服用。 恶心呕

2、吐明显者, 可将中药少量频服, 或在服药前服少量姜汁, 以减轻恶心呕吐的发生。 中西药不可同时服用, 以间隔 30 分钟为宜。 氨基酸类药物不可与炭剂同时服用, 以免降低药效。,用药护理,中药保留灌肠 的护理 灌肠后, 以保留 1 个半小时至 2 小时为宜 观察灌肠后排便的次数, 一般 24 小时 3一 4 次为宜。 注意保护肛周皮肤, 每日清洁 1一 2 次或便后清洗。 预防痔疮, 可选用少量痔疮膏在清洗后涂于肛 门处, 可起 到润滑, 消炎, 预防痔疮作用。 严格消毒灌肠器具,使用前将残留消毒剂清洗干净。,生活起居的护理,1 居住环境保持整洁、 安静、 阳光充足, 空气新鲜,冷暖干湿适宜。

3、 2 注意休息, 轻者可 于室 内、 外适当活动, 重者宜多卧床休息。 3 注意季节转换、 气候变化增减衣被, 以免受寒或受热。 4 注意个人卫生, 勤漱 口、 勤洗澡、 勤换内衣、内裤, 勤剪指甲,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生活起居的护理,5 减少出人公共场所, 避免交叉感染。 6 皮肤痰痒时, 切勿用力抓挠、抓破皮肤造成感染, 可用艾叶、苦参、 苍耳子、防风中的任意一种煎汤外洗, 或用含酚炉甘石洗剂外用,勿用刺激性清洁剂清洗皮肤, 内衣宜选用棉质。,饮食的护理,由于代谢的障碍, 所以对慢性 肾衰病人 的饮食要求很严格, 宜选用低盐、 低脂、 低磷、低精蛋白饮食, 此外饮食需要易消化和含有 充足

4、维生素, 尤其是 B 族维生素, 忌食海鲜、 羊肉、 豆制品、动物 内脏等, 不饮酒, 不食辛辣刺激食品,多食新鲜蔬菜、优质蛋 白等。,饮食的护理,食盐 的限制: 水肿者限制钠盐, 以每 日2一 3 克为宜, 血压高者也应减少钠盐的 摄人。 2 蛋 白质的限定: 每日摄人量 以 0.6g/kg 体重 为宜, 一般在 20一30 留d,并要求 摄人 以含有人体必须氨基酸和高生物效价的蛋白质, 如牛奶、 蛋类、 河鱼、 瘦肉、 鸡肉等, 禁忌食用植物蛋 白, 如豆制品。,饮食的护理,3 对电解质的调节 若出现轻度的低钠,水肿不严重, 可酌情增加食盐的人量 4 一 6 g/d。 低钾, 可进食土豆、

5、橘子、香蕉等含钾高的食物, 水果一般含钾比较丰。 高钾,禁食含钾高的食物, 禁饮茶、果汁等饮品, 在医生 的指导下减服或停服中药。 低磷饮食避免含磷高的动物内脏、脑、脊髓等。 对高血尿酸的病人应禁食高嘌呤食物, 如海鲜、啤酒、扁豆、菜花、油菜、 芹菜、 菠 菜、骨髓制品、动物内脏等。,饮食的护理,食盐 的限制: 水肿者限制钠盐, 以每 日2一 3 克为宜, 血压高者也应减少钠盐的 摄人。 2 蛋 白质的限定: 每日摄人量 以 0.6g/kg 体重 为宜, 一般在 20一30 留d,并要求 摄人 以含有人体必须氨基酸和高生物效价的蛋白质, 如牛奶、 蛋类、 河鱼、 瘦肉、 鸡肉等, 禁忌食用植物蛋 白, 如豆制品。,心理护理,作为病人要 了解疾病,认识疾病, 正确对待疾病,在 日常生活中保持乐 观情绪, 为消除不良不良心理, 我们可以采用: 1 转移注意力, 向病人推荐一些好的书、报刊, 或听音乐和一些可行的文娱活动等。 2 亲属多与病人交流,谈心,多给予关怀照顾,鼓励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下列情况要就医,1 头痛头晕加重。 2 口中氨味加重, 恶心 呕吐。 3 有 出血倾向, 牙眼出血鼻血等。 4 肢体抽搐等。 5 外感、 感染倾向等。 发现 以上症状及时就医, 以免延误病情,谢谢观赏,PPT制作:小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