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的解剖.ppt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9268282 上传时间:2021-02-13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的解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肠的解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肠的解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肠的解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肠的解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肠的解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的解剖.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肠的解剖,一、小肠,小肠为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盘曲在腹腔的中、下部,上接幽门,下续盲肠,成人全长约57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部分,二、大肠,大肠起始段在右髂窝处与回肠相接,末端终于肛门,长约1.5m,分为盲肠、结肠、直肠和肛管4部分。盲肠和结肠在外形上有3个特征:结肠带是肠壁的纵行肌聚集而成的带状结构,共3条,起于兰尾根部,沿肠管的表面纵行排列,止于乙状结肠末端 ;结肠袋位于相邻两条结肠带之间,由肠壁呈袋状向外膨出而成,在X线平片上可借此区别大、小肠;肠脂垂附于结肠带的边缘,是脂肪组织及浆膜聚集成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突起。上3种结构是肉眼区别结肠和小肠的重

2、要依据。,(一)盲肠,盲肠位于右髂窝内,呈囊袋状,长68cm。盲肠上续结肠,左接回肠。回肠在盲肠的开口处,形成唇状皱襞,称回盲瓣。此瓣可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流入大肠,又可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到回肠。在盲肠后内侧壁上的蚓状盲管称阑尾。其末端游离,一般长68cm。末端的位置个体间变化较大,但根部的位置较恒定。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此点称为麦氏点,急性阑尾炎时,此处常有明显的压痛。,(二)结肠,结肠在右髂窝内起于盲肠,呈方框围绕在空、回肠的周围。结肠按部位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4部分。升结肠是盲肠的直接延续,在右腹外侧区上升至肝右叶下方,弯向左前方

3、移行于横结肠,弯曲部称结肠右曲,又称肝曲。横结肠向左行至左季肋区,在脾的下方,以锐角与降结肠相连,弯曲部称结肠左曲,又称脾曲,其位置比结肠左曲要高,接近脾和胰尾,故左曲的位置较高较深。横结肠的活动度较大,常下垂成弓形,其最低点可达脐平面或脐下方。降结肠在左腹外侧区下降,至左髂嵴处续于乙状结肠。乙状结肠呈乙字形弯曲,活动度较大,向下至第3骶椎平面,移行于直肠。,(三)直肠,直肠(rectum)位于骨盆腔内,在第3骶椎水平接乙状结肠,向下沿第45骶椎和尾骨前面下降,穿过盆膈移行为肛管,全长约lO14cm。直肠并非笔直,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直肠骶曲(sacral flexure of rectum)凸向后,与骶、尾骨前面弯曲一致,距肛门约79cm;直肠会阴曲(perineal flexure of rectum)凸向前,距肛门约35cm,是直肠绕过尾骨尖形成的弯曲(图3-31)。临床上进行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时,应注意这些弯曲,以免损伤肠壁。,(四)肛管,肛管在盆膈平面与直肠相接,终止于会阴部的肛门,长约45cm,为肛管。,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