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高效”成了“搞笑”6.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77309 上传时间:2021-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别让“高效”成了“搞笑”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别让“高效”成了“搞笑”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别让“高效”成了“搞笑”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别让“高效”成了“搞笑”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别让“高效”成了“搞笑”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别让“高效”成了“搞笑”6.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别让“高效”成了“搞笑”近几年,“高效课堂”粉墨登场中国教育改革大舞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引领着当前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否存在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本质是什么?高效课堂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样的高效课堂?纵观当前中国教育推出的九大课堂模式,不论是 “10+35”模式,还是“271”模式等,就其课堂模式的本质而言就是应试教育的变种、变异,甚至变本加厉。这些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动手、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和做大量练习,表面看是自主学习,实则是高强度的应试训练,只不过换了一个招牌。这样的高效课堂,完全背离教育“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质,仅仅完成知识传承,但却忽视“传道”;仅仅完成师生互动,却忽视

2、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教学。这是教育的一种失误,更是教育的一种背离,教育已经由一种不动手转向动手,但同时却丢弃了更多有价值的东西。那种所谓的高效课堂,每堂课让学生自主训练,表面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训练思维,其实,这是一种以高强度的作业量来让学生达到识记、强化的目的,并不能解决思维问题;同时,这样的教育因为老师讲得太少,根本不能传递给学生更多的东西,也不能解决“传道”的问题,相反,变成变本加厉的“应试教育”。我反对这样的高效课堂,这是一种“裸奔”式的教育方式,这是一种变异的学习方式。目前教育界流行的很多教育模式,不是素质教育的治病良方,而是很多人沽名钓誉的一种手段,真正对学生可持续发展有多大作用,

3、对教育有多大贡献,我看不能乐观,需要用时间和实践来检验这种伪高效性。现代教育需要的高效课堂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维性、创新性等一体的教育,因为现代教育已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通过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和眼界,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增长学生的智慧,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甚至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因此,高效课堂不仅仅简单地针对高分数,还需要高素质,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学科间的知识渗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知识内在联系的纽带,才能融会贯通。这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这才是真正地融汇了“慢的艺术”。纵观历史上的数学家、文学家、音乐家,没有哪一个不是琴棋书画

4、样样精通,这些人就好比那些练武者打通了学习的“任督二脉”,找到了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能左右逢源,利用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解答、相互释疑,不断创新发展。学生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不仅仅是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些练习,师生对一些问题进行简单的交流沟通,更需要教师以一个大教育观的立场,凡是讲到有关的知识,就要前后左右、纵横交错地对学生进行启迪,开阔其视野,拓展其眼界,启迪其思维,以纵横捭阖的教育理念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当然,这样的课堂一时半会不能显示其教育的功效,但对学生一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相反,那种以课堂练习、动手的高效课堂,是名副其实的追求高分数而忽视素质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围绕考试指挥棒转,不顾学生的可

5、持续发展。这两种课堂,前者是无为而治,后者是有为而治,至于哪种课堂更有效,实践和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切实标准。但是,教育更希望无为而治的高效课堂。练剑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手中有剑,心中亦有剑;第二重境界,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第三重境界,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这里的剑是指工具和招式,对于老师则指教育教学的工具、教育教学方法及教育教学模式。目前,教育界倡导的九大课改模式,甚至被称之为高效课堂,只能算第一重境界,还要通过自己熟悉之后走出模式,甚至要融合之后超越模式,即课堂没有模式,心中也没有模式。我指的“无为而治”的教育境界就是第三重境界,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高效课堂一定就是热闹的课堂,一

6、定就是师生互动的课堂?不一定。师生对话与课堂生成,这是一种至高的教育境界,就像武术大师练成剑气那样,那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可遇不可求,更不必强求。何况,课堂要生成,需要很多条件的制约,即不仅要有大师级别的教师,还要有思维顶尖的学生,也要有师生之间默契的配合,更要有学生课堂的自觉性、自律性、悟性等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如果这些因素不能形成“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即使万事俱备也会欠缺东风,即上课教师和学生都要有激情,如果没有这个激情,也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这样的境界只能由少数在教育艺术造诣上登峰造极的老师能够达到,对于一般普通教师而言,平时偶尔能够达到,更多的则是把这种高效课堂当做一种理念,一种追求的目标,一种思想的动力,一种行动的方向。因此,高效课堂是引领年轻人不断前进的利器,而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如果哪一个评价者要这样进行评价,其思维已经走入一种极端的境地,甚至危害着我们当前的教育。教育是慢的艺术,不是浮躁和功利的奴隶。只有遵循教育规律的课堂,才能培养真正的人才,才能培养钱学森提到的尖端人才,否则,一切浮躁的教育、功利的教育只能创造伪高效课堂,复制伪人才。让我们呼唤摈弃功利、浮躁的课堂,千万不要让“高效”成了“搞笑”。我们更应该呼唤一种回归自然、理性而又人性化的课堂,为孩子的发展,也为社会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