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应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09007 上传时间:2021-02-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世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应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王世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应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世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应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世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应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需处理好三个关系 重庆市北碚区静观中心校 王世录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和重视。认为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余文森教授在课堂教学中指出: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积极)(1)。对于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也不例外。为提高其有效性,必需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一、内容有效-语文与课文同生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道:语文指语言和文字。课文指教科书中的正

2、文。教语文指教语言和文字,也就是教学语文知识、方法,培养语文能力等。教课文指教学教科书中的正文,即对每篇课文内容及情感等方面进行教学。到底是教语文或是教课文,当下,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教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故事情节,思想感情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是2011年新课程改革以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二是教语文,借助课文学习语文知识、方法,培养语文能力等,这是2011年新课程改革以后一度时期普遍存在的现象,培养的学生低分低能。三是当前大家比较认同的一个观念,用课文教语文,与宁鸿彬文选中所谈及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讲学教材只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2)一脉相承,以上三种观点概括

3、起来,用重庆市基教处处长李源田的话来说“太把教材当回事,不把教材当回事,要把教材当回事。”是最恰当的体现。一、二种观点不言而喻,有失偏颇。第三种观念看似明确,实则也颇有争议,课文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到底处于什么位置呢?多数教师把学课文放在很次要的位置,把学语文放在主要的位置。具有代表性的上海大学的吴忠豪在小学语文教学(3)和语文教学通讯(4)中也认为要轻课文重语文。这种观点也不无道理,我也不再赘述。但是,轻课文重语文的教学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吗?首先,学生的语文知识、方法、能力等必须借助课文才能生存。课文内容理解不透彻,语文知识必定模糊。比如语感培养中的朗读训练,如果只讲朗读的方法和技巧,不对课

4、文内容情景和情感有深刻的领悟,这样的结局是可想而知。其次,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5)表明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很宽泛的,就发展思维来说,只有对课文内容有了相当程度的把握,才有思维的发展。反之,思维获得了发展,课文内容肯定把握了。再如情感方面,只有学生与课文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他们的情感才能得到升华。因此,学语文和学课文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浑然一体,它们具有同等的价值和地位。我们应该既教课文又教语文,“用语文学课文,用课文学语文”,引领学生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方法去深入学习课文,然后在深入学习课文中领悟新的语文知识、方法,如此循环

5、,学生的语文水平才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这样的阅读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二、目标有效-学者与编者同在教师能复制教案,却不能复制课堂;能复制课堂,却不能复制效果;因为面对不同的学生。与学生的认知起点、思维现状不相符合的阅读教学都是无效的。一篇课文总是在编者的意图下而存在,老师的教学总是在编者的意图下实施。最为真实的体现就是老师在备课时总是根据课后习题设计教案,课堂上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弄懂课后习题。但是,编者意图与学生学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偏差,因为编者意图是一种理想的状况,学科知识结构十分严谨,呈直线上升。学生学习反反复复,时而快畅,时而停止,呈罗旋上升状。因而,完全根据编者意图确定的教学目标总是超出

6、学生学习的认知起点。只有根据编者意图和学生的学情所制定的目标才是最有真实有效的。编者意图是一种导向,学生学情是一种现实。面对现实,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样的阅读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三、方法有效-讲与悟同存在新课程背景下,人们谈得多的是教与学,很少谈及讲与悟。特别是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老师害怕讲,认为一讲就等同灌输式教育,认为让学生听就是接受式学习。一个十分流行的口号让大家最为记忆犹新:“学生已经会的不需教,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必教,教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能教。”于是,阅读课总有上不完的内容。一个根本的原因都是“悟”惹的祸,“悟”成为课堂的主旋律没有错。错在没有处理好“教中讲”与“学中

7、悟”的关系,教不光指“导”,还包括“讲”;学不光指“悟”,还包括“听”。有的知识学生是悟不出来的,也没有必要去悟,老师必须讲,讲了学生一样有发展,有收获。比如,二年级的学生从未接触过“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学了三个和尚这篇课文后他们心里都明白三个和尚一起出力才扑灭了大火,一起出力才有了水喝,就是说不出“团结就是力量”这个道理。有的老师用了很多时间让学生去讨论,去体会,去引导,这有必要吗?直接告诉学生又有什么妨碍呢?如果用十分钟去悟一个没有多大价值的问题,还不如用一分钟去把它讲清楚明白。课堂时间是宝贵的,将有效的有限的“悟”与有效的有限的“讲”结合起来,这样的阅读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很多,只要我们灵活运用,学生就能在课堂40分钟的时间里得到最大的发展。参考文献1 余文森.课堂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2 宁鸿彬.宁鸿彬文选M.漓江出版社,1996,8.3 吴忠豪.小学语文教学J.山西教育报刊社.2010,44 吴忠豪.语文教学通讯J。山西语文报社。2011.25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S.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0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