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线和勘探点布置.ppt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9316981 上传时间:2021-02-1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6.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勘探线和勘探点布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勘探线和勘探点布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勘探线和勘探点布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勘探线和勘探点布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勘探线和勘探点布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勘探线和勘探点布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勘探线和勘探点布置.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 勘探工作的布置和施工顺序,勘探工作的布置,一、勘探工作的布置,布置勘探工作总的要求,应是以尽可能少的工作量取得尽可能多的地质资料。 为此,作勘探设计时,必须要熟悉勘探区已取得的地质资料,并明确勘探的目的和任务。将每个勘探工程都布置在关键地点,且发挥其综合效益。,1、勘探总体布置形式,用于初勘阶段、线形工程勘察、天然建材初查。,用于了解面上的工程地质条件,绘制不同方向的剖面图,场地地质结构立体投影图。适用于基础工程场地详勘,天然建材详查阶段,举例: 桩基 每个单独基础有一个钻孔; 筏片、箱基 基础角点、中心点应有钻孔; 拱坝按拱形最大外荷载线布置孔,2.无论是勘探的总体布置还是单个勘探点

2、的设计,都要考虑综合利用。,3.勘探布置应与勘察阶段相适应。 初期到后期,勘探总体布置由线状到网状,范围由大到小,勘探点、线距离由稀到密;勘察以工程地质条件为主过渡到以建筑物的轮廓为主。,1.勘探工作应在工程地质测绘基础上进行。 通过测绘,对地下地质情况有一定判断,才能明确通过勘探手段进一步解决的地质问题。,2.勘探工作布置的一般原则,总之,勘探工作一定要在工程地质测绘基础上布置。勘探布置主要取决于勘察阶段、建筑物类型和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三个重要因素。还应充分发挥勘探工作的综合效益。,原则,地貌单元及其衔接地段,断层,河谷,勘探线应垂直地貌单元界限,每个地貌单元应有控制坑孔,二个地貌单元之间过渡

3、地带应有钻孔。,查明陡倾地质界面,使用斜孔或斜井,相邻两孔深度所揭露的地层相互衔接为原则,防止漏层。,在在地表垂直断层走向布上盘布坑孔,置坑探,坑孔应穿过断层面。,垂直河流布置勘探线,钻孔应穿过覆盖层并深入基岩5m以上,防止误把漂石当作基岩。,3.勘探坑孔布置原则,滑坡,沿滑坡纵横轴线布孔、井,查明滑动带数量、部位、滑体厚度。坑孔深应穿过滑带到稳定基岩。,各类建筑勘探坑孔的间距,是根据勘察阶段和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来确定的。不同的勘察阶段,其勘察的要求和岩土工程评价的内容不同,因而勘探坑孔的间距也各异。,4.勘探坑孔间距的确定,确定 原则,概括起来说,勘探坑孔深度应根据建筑物类型、勘察阶段、岩土工

4、程勘察等级以及所评价的岩土工程问题等综合考虑。,LOREM IPSUM DOLOR,5.勘探坑孔深度的确定,概括起来说,勘探坑孔深度应根据建筑物类型、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以及所评价的岩土工程问题等综合考虑。,1,建筑物有效附加应力影响范围,2,与工程建筑物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的需要;,如坝基可能的滑移面深度、渗漏带底板深度。,3,工程设计的特殊要求;,如确定坝基灌浆处理的深度、桩基深度、持力层深度等。,4,工程地质测绘及物探对某种勘探目的层的推断,在勘探设计中应逐孔确定合理深度,明确终孔标志。对于规范不应机械执行,应结合实际地质条件灵活运用。,除上述原则外尚应考虑以下各点:,可

5、依据工程地质测绘或物探资料的推断确定勘探坑孔的深度。在勘探坑孔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该坑孔的目的任务而决定是否终止,切不能机械地执行原设计的深度。 例如,为研究岩石风化分带目的的坑孔,当遇到新鲜基岩时即可终止。,不同勘察阶段勘探孔布置,1,初步勘察的勘探工作应符合如下要求:,每个地貌单元均应布置勘探点,在地貌单元交接部位和地层变化较大的地段,勘探点应当加密。,在地形平坦地区,可按网格布置勘探点。,对岩质地基,勘探线和勘探点布置及勘探孔的深度,应根据地质构造、岩体特性、风化情况,按当地标准或当地经验确定。,勘探线应垂直于地貌单元、地质构造、地层界线布置。,对于土质地基还应符合如下要求:,初步勘察勘探

6、线、勘探点的间距,注: 表中间距不适合于地球物理勘探;控制性勘探点宜占勘探点总数的 1/51/3 ,且每个地貌单元均应有控制性勘探点。,初步勘察勘探孔深度,注: 1. 勘探孔包括钻孔、探井和原位测试孔等; 2. 特殊用途的钻孔除外。,详细勘察的勘探点布置和勘探孔深度,应根据建筑物特性和岩土工程条件确定。 对岩质地基,应根据地质构造、岩体特性、风化情况等,结合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按地方标准或当地经验确定;,详细勘察勘探点的间距(土质),详细勘察的勘探工作应符合如下要求:,勘探点布置要求:,同一建筑范围内的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起伏较大时,应加密勘探点,查明其变化;,重大设备基础应单独布置勘探

7、点;重大的动力机器基础和高耸构筑物,勘探点不宜少于3个;,勘探手段宜采用钻探与触探相配合,在复杂地质条件、湿陷性土、膨胀岩土、风化岩和残积土地区, 宜布置适量探井。,勘探点宜按建筑物周边线和角度布置,对无特殊要求的其他建筑物可按建筑物和建筑群的范围布置;,详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定:“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计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控制性勘探孔的布设目的是为了取得变形计算的参数,这就意味着需要取土孔。,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二、勘探工程的施工顺序,2,LOREM IPSUM,LOREM,1.对控制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具关键作用和对选择场地有决定意义的坑孔;,2.为其他勘察工作提供条件,而施工周期又比较长的坑孔;,3.建筑物重要部位的坑孔;,4.在主要勘探线上的坑孔。,根据实践经验,第一批施工的坑孔类型,考虑到洪水的威胁,应在枯水期尽量先施工水上或近水的坑孔。由此可知,第一批坑孔的工程量是比较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