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貌及其形成.ppt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9350545 上传时间:2021-02-2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5.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流地貌及其形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河流地貌及其形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河流地貌及其形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河流地貌及其形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河流地貌及其形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流地貌及其形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流地貌及其形成.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河流地貌及其形成,一、考点透视,1.理解河流的三种侵蚀作用及其对河流地貌的影响,溯源侵蚀,河谷的 增加。,河源背后的松散岩石被冲走。,河源向 (后退/前进),长度,河流侵蚀作用的三个方向,后退,下蚀,河流把河床上的岩石沖走。,下蚀使河谷 。,加深,侧蚀,侧蚀使河谷 。,河流把河道两岸的岩石冲走。,展宽,河流地貌,侵蚀,河谷的一般发育过程-第一阶段,沟谷流水常形成下蚀和溯源侵蚀,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 当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地下水开始 汇入沟谷。由于获得了稳定的地下水 补给,沟谷发育成河谷。 发育初期的河谷集水面积较小, 横剖面呈“v”形。,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地貌作用,它贯穿于

2、河流地貌的全过程。无论什么样的河流均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并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类型。,河流地貌,侵蚀,河谷的一般发育过程-第二阶段,V形河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凸岸堆积,凹岸侵蚀,河流地貌,侵蚀,河谷的一般发育过程-第三阶段,河湾不断向两侧扩展,最终将 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大量 泥沙,这时河谷发育进入成熟期, 河谷较宽,横剖面呈槽形,河流地貌,沉积,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河口三角洲,河流由上游向下游侵蚀能力减弱,沉积作用逐渐增强。,河流堆积地貌,洪积冲积 平原,黄河宁夏段,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河谷是典型的河流

3、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用“凹凸”两字掌握河流的凹凸岸,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于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凹岸,凸岸,凹岸,凸岸,侵蚀,堆积,读图思考 下图中a、b两河岸,何处被侵蚀?何处接受堆积?,(二)河流堆积地貌,(1)河流堆积地貌并不只存在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如冲积扇或洪积扇, 可以形成于河流上游。,(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平原并不一

4、定都是聚落密集区。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四)根据河流的流向、水系形状和水文特征判断地形特征,1.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 2.根据河流的水系形态判断地形类型: 若水系为向心状,该地形为盆地。,(五)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辅助线,高,低,高,解析:,结果:,(2)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判定河流流向。,流向,垂线,(3)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A流量平稳,位于湖泊的下游,B位于其上游。,(4)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CD位于弯曲河岸处,其河床深浅受水流的冲刷,即C岸为凸

5、岸,堆积河床浅,D岸为凹岸,侵蚀河床深。,若该河位于北半球,则河流流向是自南向北;南半球则自北向南。,AB位于平直河岸处,其河床深浅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即A岸堆积,B岸侵蚀。,(5)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 (6)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若要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那这条河一定是著名的或有特色的河流。,三、典题直击,例1. (北京高考)下图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 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2)该聚落 A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 B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上,【答案】(1)D(2)C 【解析】第(1)题,从图中 处河道和河流流向可知其左岸为凹岸,右岸为凸岸,凹岸侵蚀,凸,近的欧洲中部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四、备考指津,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河流。有关河流地貌的发育这部分内容,从高考考察内容上看,侧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