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及其周围并发症.ppt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9388688 上传时间:2021-02-23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造口及其周围并发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肠造口及其周围并发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肠造口及其周围并发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肠造口及其周围并发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肠造口及其周围并发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肠造口及其周围并发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造口及其周围并发症.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肠造口及其周围并发症的护理,课程目标,1,2,3,4,了解肠造口及其周围并发症,能判断常见的肠造口及其周围并发症的类型,掌握预防肠造口及其周围并发症的方法,掌握肠造口及其周围并发症的护理方法,肠造口手术的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不到改善,手术便没有任何意义 喻德洪教授主编肠造口治疗,各种造口都有可能发生不同类型的并发症,回肠及尿路造口的并发症多为造口周围皮肤问题,造口并发症常导致造口护理的不便,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肠造口的并发症多与造口本身有关,国外肠造口合并症发生率为11%-60% 国内文献报告为16.3%-53.8%,平均20.8%,造口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专业人士只重视

2、疾病本身的治疗过程 “造口无小事” 医生方面,知识获取途径不畅 专业护理人员是主要的实施者 护士方面,医疗资源不足,造口护理用品落后 造口用品,患者方面,肠造口常见并发症,造口出血 造口水肿 肠造口缺血 造口黏膜分离 造口狭窄 造口回缩 造口脱垂 肉芽肿,造 口 出 血,常发生在术后72小时,造口粘膜表面出血,或血及血块从肠腔内涌出,造口袋内收集到鲜红色排泄物。,造 口 出 血,原因: 肠造口黏膜与皮肤连接处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出血。 肠系膜小动脉未结扎或结扎线脱落 造口粘膜糜烂 力度过于粗暴,造 口 出 血,处理及预防 查找原因:观察 选择合适的造口产品 出血量少用棉球和纱布稍加压迫 出血量较

3、多用1%肾上腺素溶液浸湿的纱布压迫或用云南白药粉外敷 更多量出血需缝扎止血,造 口 水 肿,造口隆起,肿胀和紧绷,粘膜发亮,通常发生在术后2天-5天 原因: 腹壁及皮肤开口过小,低蛋白血症 造口底盘裁剪过小。,处理及预防 轻者逐渐消退,不必处理 重者检查造口血运是否充足,生理盐水湿敷,必要时频谱仪照射,造口的缺血坏死,造口的缺血坏死,早期严重并发症 术后24-48小时内 原因: 造瘘肠段从腹腔内拖出时张力过大或拖出时肠系膜扭转 腹壁的造口孔过小肠系膜血管受压 在行造瘘壁同腹壁缝合固定时不慎缝住了肠系膜血管 处理: 正确判明造口坏死的程度和范围 轻度、小范围的坏死可试行保守治疗 重度、大范围的坏

4、死应立即再次手术,造口的缺血坏死,护理:密切观察局部血运情况 轻度原因:造口底板挤压过紧,缝线结扎过紧。处理:更换底板;拆除缝线;观察血运情况;局部生物频谱仪照射;温盐水湿敷。 中度处理:按轻度方法处理后坏死粘膜脱落再按伤口处理方法进行清创,皮肤保护粉。 重度处理:必须急诊手术,重做造口。,造口的缺血坏死,造口开口处肠壁粘膜部分坏死 造口粘膜缝线脱落 腹压过高 伤口感染 营养不良 糖尿病 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皮肤粘膜分离,清洁及清创 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擦干,如有坏死组织,可使用清创胶。 填充腔隙 分离面大: 藻酸盐敷料填塞 分离面小:使用造口护肤粉,防漏膏 保护分离创面 用溃疡贴或者透明

5、贴覆盖。 贴上造口袋,避免粪便污染,促使伤口愈合。,皮肤粘膜分离,造 口 狭 窄,造 口 狭 窄,原因 造口周边愈合不良 血循环不良 造口黏膜缝线感染 筋膜或皮肤疤痕组织收缩 处理 手指扩宽造口 (轻症) 定期灌肠 (轻症) 外科手术治疗 (严重),扩 肛,一般肠造口术后2-3天开始,食指戴手套,涂润滑剂,轻轻插入造瘘口2-3cm, 停留2- 5分钟, 注意手指插入后不应做旋转, 以免造口黏膜出血。 当手指插入困难时不能强行插入,可从小指、无名指、中指,循序渐进,指套如有少量血迹是狭窄被打开的表现,不必紧张,扩肛仍可继续进行。 术后3个月内,每日扩肛1次或2次,3个月后改每周扩肛1次。造口内径

6、保持在2.5cm 为宜。扩肛可持续3至6个月。,造 口 回 缩,造 口 回 缩,原因: 游离不充分,产生牵拉 肠系膜过短 造口周边缝线固定不足或缝线过早脱落; 造口周边愈合不良,引致疤痕组织形成; 体重急剧增加,造 口 回 缩,处理: 应用凸面底盘加腰带 皮肤有损伤者,可应用皮肤保护粉或无痛保护膜 乙状结肠造口而皮肤有持续损伤,可考虑用结肠灌洗法 减体重 严重者手术重建造口,造 口 脱 垂,造 口 脱 垂,原因 肠管腹壁固定不牢固 腹壁肌层开口过大 腹部肌肉软弱 腹压增加 处理 轻症者不需特殊处理 重症者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肠造口黏膜部位,顺势缓慢的将肠造口推回腹腔内,并用弹性绷带稍加压包扎 严

7、重者需切除脱垂的肠段,重建肠造口,肉芽肿,通常发生于造口粘膜处 原因 大部分由于缝线引起 检查造口周围是否有缝线未脱落,预防及处理 知道正确的裁剪造口底盘 有齿镊钳夹或硝酸银点灼 线结扎,谢谢!休息10分钟!,常见造口周围并发症,刺激性皮炎 过敏性皮炎 机械性损伤 造口旁疝 增生 脐周静脉曲张 尿酸结晶,肠造口周围皮肤受损的相关因素,皮肤湿度,酸碱度(pH),微生物生长,个人皮肤情况,造口产品选择不当,清洁,排泄物的刺激,刺激性皮炎,造口位置差; 造口没有形成适当的突起乳头; 造口护理不当; 皮肤皱摺造成渗漏;,原因: 肠液含有消化酶 1h内引起红斑 数小时表皮溃疡 皮肤溃烂 渗液多 疼痛,处

8、理: 检查去除刺激原因 治疗皮肤问题; 重新指导病人选择造口用品 指导病人正确的安装技术 使用粉、膜、膏,过敏性皮炎,表现为皮肤红斑及水泡、皮疹,患者自觉受累皮肤瘙痒、烧灼感,仅限于接触部位、造口袋粘贴部位或整个造口袋有模板样的印记。,原因 对造口袋及相关产品过敏 造口用品与皮肤保护膜发生反应 处理 更换另一系列的造口用品 涂类固醇药物 使用皮肤保护膜后一定要过30s,再贴造口袋 严重者要由皮肤科医生诊治,机械性损伤,原因 因剥离造口袋时过急或过分用力,导致皮肤表层被撕开 表现 皮肤红、损伤及疼痛 通常见于造口袋使用时间过长的病人 处理 重新评估造口袋使用技巧 撕离造口袋时动作轻柔,造 口 旁

9、 疝,造 口 旁 疝,原因 造口位于腹直肌外 筋膜切口过大 腹部肌肉软弱 腹部造口周围有多次手术史 腹压持续性增加 处理 术后6-8周应避免提举重物 减轻腹压,如咳嗽时用手按压造口部位 减轻体重 不宜结肠灌洗,增生,表皮细胞长期反复受刺激,引致不规则的皮层增厚、色素沉着,也可以表现为突起于皮肤之上的呈深棕色、灰黑色、灰白色的小结节,有时候伴有疼痛。,增生,原因 排泄物渗漏,皮肤长期暴露于排泄物,造口袋尺寸不合适 处理 评估造口袋更换技巧 评估渗漏的原因 损伤部位可以用护肤粉 严重可手术治疗,毛囊炎,临床表现:造口周围皮肤毛囊处出现红疹。,毛囊炎,用剪刀将毛发剪平,不可使用剃刀防止损伤毛囊。 更

10、换底盘时,应一手按压皮肤,一手缓慢撕除造口底盘;若底盘粘贴过紧,不易撕除时,则用湿纱布先湿敷几分钟后在慢慢撕除。 避免使用过多的及粘性过强的防漏膏。,真菌感染,原因: 放化疗病人,白细胞低下; 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者,机体抵抗力下降; 表现: 皮肤瘙痒,如未及时治疗则会出现白色疹子的脓疱及边界清楚的皮肤红斑,皮肤会奇痒无比。 处理: 局部避免应用粘贴式造口袋;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局部皮肤;局部应用抗真菌类的药物如:克霉唑乳剂或甲硝唑乳剂等,每日次。,真菌感染,预防: 评估造口底盘选择是否适当,避免造口周围皮肤受到排泄物的污染; 粘贴底盘的皮肤区域若有毛发时,需指导患者用剪刀剪除毛发,不可使用剃刀剔

11、除; 出现造口底盘渗漏应及时更换。 如已经出现白色念珠菌感染时,建议每天更换底盘,并遵照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且持续使用2-3周。,脐周静脉曲张,表现: 造口周围皮肤呈紫蓝色 原因: 因肝脏疾病而引起门静脉压升高 护理: 脱去造口袋及清洗时动作要轻柔 避免底板过硬,减少更换底板次数 轻微出血,按压出血点或硝酸银点灼 出血严重则要结扎或造口移位,尿结晶,正常泌尿造口排出的尿液pH值呈弱酸性5.5-6.5 尿结晶的发生与饮食中摄取较多的碱性食物有关,如水果、蔬菜、水分的摄取不足所致。 临床表现:造口周围皮肤一圈白色,有砂粒状的沉淀物。,尿结晶,预防: 建议泌尿造口患者平时可多吃酸性食物,如肉类、燕麦、面包、蛋及面类等。 增加水分的摄入2000-2500ml/日,也可增加维生素C的补充4g/日。 更换造口袋时,可选用弱酸性沐浴露将少许的沉淀物清洗及擦拭干净,若结晶不易擦拭干净,可用1:3的食用醋加水的稀释液湿敷后擦拭,或用小苏打水擦拭。,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