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常用公式总结.ppt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9429401 上传时间:2021-02-25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运常用公式总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货运常用公式总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货运常用公式总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货运常用公式总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货运常用公式总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运常用公式总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运常用公式总结.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海上货物运输,货运公式总结,1.船舶重量性能:,第一部分:船舶与货物的基础知识,2.船舶容积性能:,正浮 纵倾 横倾,3、 平均吃水的计算,任意倾斜 船体有拱垂变形,4、舷外水密度改变对吃水的修正,1 、基本公式 2 、淡水水尺超额量F.W.A 船舶由标准海水(1.025)水域进入标准淡水(1.000)水域时平均吃水的增加量。,3 、半淡水水尺超额量 船舶由标准海水水域进入半淡水水域(1.0001.025)时平均吃水的增加量。 4.舷外水密度改变对吃水的修正近似计算公式:,5、 每厘米吃水吨数TPC,TPC:船舶平均吃水变化1cm时对应的 排水量改变量。(t/cm),公式适用范围:少量载荷变动

2、,即P10%,6、货物的积载因数与亏舱,积载因数(Stowage Factor)S.F每吨货物所占据的舱容(包括亏舱)或体积(不包括亏舱)。 不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 (m3/t) 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 (m3/t) 其中:Q物的总重量(t) Vc货物总的量尺体积(m3) Vch货物占据的舱容(m3),货物积载因数S.F.,亏舱率的使用 根据量尺体积求货物占据的舱容: 根据不包括亏舱SF1的积载因数求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SF2,7、NDW的计算,(一)总载重量DW的确定 1、航线水深受限DW1,2、载重线海图限制DW2 船舶整个航次在使用同一载重线的海区内航行 船舶由低载重线海区驶往高载重线海区

3、始发港应使用低载重线。 船舶由高载重线海区驶往低载重线海区,1.积载因数为不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时: 2. 积载因数为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时:,8、船舶满舱满载计算,1、船舶吃水经验校核法 (1)利用吃水判定船舶的拱垂 dM dM:中垂变形 dM dM:中拱变形 dM dM:无拱垂变形 (2)利用吃水判定拱垂的变形大小,第二部分:船舶强度的计算,(3)利用拱垂差的大小校核总纵强度,2.按照舱容比分配货物,中间甲板和内底板,3、许用均布载荷经验公式法:,上甲板,没有舱容系数时候,取1.39,重货加强时,取0.83,(2)集中载荷:,4、局部强度的核算,(1)均布载荷,(3)集装箱载荷:,(5)校核方

4、法和原理: 实际负荷量 允许负荷量 允许负荷量可以查表或者经验公式计算,(4)最小衬垫面积Smin的确定,第三部分、船舶稳性,初稳性方程: 初稳性的计算: KG的求取: 自由液面对初稳性的影响:,根据平行力移动原理及力系平衡原理有:,1 .载荷水平横移,2、少量载荷变动对初稳性的影响,少量变动时,KM为零,载荷下移,重心下移,lZ取“+”,GM1增加; 载荷上移,重心上移,lZ取“”,GM1减小。,3. 船内载荷垂向移动,悬挂重物对稳性的影响:相当于将其重心从实际位置上移到悬挂点。,4、船内悬挂重物对GM的影响,稳性的调整 1、垂向移动载荷(船内问题) 单向移动载荷(适于不满舱) 双向轻重货等

5、体积对调(适于满舱),注意:GM=要求的GM值调整前的GM值 注意:因为通常情况下是少量载荷变动 调整稳性,所以可假定KM值不变。,2.加减载荷(船外问题),3.初始横倾角的调整,1、初始横倾角产生的原因: 2.调整初始横倾的方法 从产生的原因上加以消除。 横向移动载荷或侧翼压载。,载荷横向移动调整初始横倾角: 横向不对称加减载荷调整初始横倾角:,大倾角稳性的表示:,稳性衡准数K,横摇周期T,我国国内:GM取未经过自由液面修正的初稳性高度 IMO近似算法:,第四部分:吃水差,1.船舶空载航行时对船舶吃水要求的经验公式法:,2、对吃水的要求 (1)经验法 通常情况下, d50%dS 冬季航行时,

6、 d55%dS,3、吃水差计算公式,MTC,船舶重心距船中距离xg的计算,4、首、尾吃水的计算,5、影响吃水差的因素,(1).纵向移动载荷对吃水差的影响 移动特点 移动过程中船舶排水量不变,属于船内问题。,x值的符号确定: 载荷由后向前移,取“+”; 载荷由前向后移,取“”。,计算公式,假定先将载荷P装在漂心F的垂线上,使 船舶平行沉浮,吃水改变,吃水差不变, 则有: 将载荷由漂心处水平移到实际装载位置xP 处,变为船内载荷纵向移动,移动距离 (xP-xf)。,(2).少量载荷变动,少量载荷变动后首、尾吃水的改变量,少量载荷变动后首、尾吃水和吃水差,(3)舷外水密度变化对吃水差的影响,1、纵向

7、移动载荷 单向移动载荷(适用于舱位有空余),6.吃水差调整,双向轻重载荷等体积对调(适用于无空余舱位),3、调整吃水差应同时兼顾纵向强度的要求,2、打排压载水,4.利用吃水差比尺调整吃水差:,最大吃水dmax的确定 船舶最大吃水受航道水深和港口泊位水深的限制。 最小吃水dmin的确定 船舶最小吃水受装船机高度的限制。,1.大型散货船最大吃水和最小吃水的确定:,第五部分:其他内容,每一货舱中的货物重量应满足: 经充分平舱后的每一货舱的货物重量应满足: 机舱后部各底舱由于轴隧的加强作用,其货物重量应满足:,2.高密度散装固体装载的限重:,未平舱或仅作部分平舱时,自舱底起算的货堆高度应满足: 机舱后部各底舱由于轴隧的加强作用,其货堆高度应满足:,3.散装货物水尺检量对装卸货重量的计算: 装货: 卸货: 4. 横向一侧系索总道数N的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