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1走进分子世界说课稿.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9538459 上传时间:2021-03-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1走进分子世界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1走进分子世界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1走进分子世界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1走进分子世界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1走进分子世界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1走进分子世界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1走进分子世界说课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7.1 走进分子世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科版教科书八年级第七章第1 课走进分子世界。下面,我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对本课设计进行说明。一、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而本节内容主要讲解有关物质结构的基础知识,是学习有关物质结构内容的启蒙课。并且对前面物态变化一章的内容有很好的补充说明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向孩子们打开物质世界的大门,展示五彩缤纷、 充满神奇的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建立结构模型的猜想研究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本课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

2、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本教材的主要目的: 不仅要从知识与技能方面培养学生,而且还将注重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探索微观世界和遥远宇宙世界奥秘的兴趣。2、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 1、知道分子模型的主要内容,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对分子的大小有一个感性的认识。2、知道显微镜在拓展人们的视觉范围、探测微观粒子方面的重要作用,知道显微镜制造技术的进步对科学发现的巨大推动作用。3、知道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4、了解纳米科学技术的初步内容,知道纳米材料的一些奇特性质及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能力目标:

3、1、通过活动了解人类在认识物质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结构模型方法2、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会用图形、文字、语言描述分子模型3、通过实验探究及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了解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并能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欲望,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2、进一步体会生活、物理、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3、教学重点、难点及难点突破:教学重点: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第 1页教学难点:分子模型的认识以及运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难点突破:利用感观感知,多例举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二、 学

4、情分析学生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缺乏抽象思维和抽象判断能力。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观察升华到理性认识,多举生活中的事例和多做演示实验。三、 教法学法首先,通过喷洒空气清新剂,提问设疑的方式,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索物质世界的愿望。然后,通过对常见物质感官能直接感知其存在,拓展到我们还有一此物质,既看不见、摸不着,也无法通过感觉器官感知,从而揭示课题引入物质的结构,让学生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建立模型法, 并通过活动亲身体会建立物质结构模型的过程, 能自己从日常生活中收集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利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让学生

5、有新鲜感,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四、教学准备空气清新剂、纸、素描碳笔、放大镜、高锰酸钾颗粒、烧杯和水、100mL 的量筒、橡皮塞、酒精、表面磨得很光滑的铅块、钩码、弹簧、两只乒乓球。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前,用空气清新剂在讲台下喷几下。提出问题:同学们闻到了什么?它又是如何传到我们鼻子中的?(设疑,激发探知欲和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共同揭秘分子的奥秘,一起来学习板书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多媒体 一、走进分子世界多媒体 二、新课教学:1、物质结构模型:那么我们如何认识分子, 走进分子世界呢?科学家们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

6、非常有效的方法。科学家在研究无法看到的微观结构时常常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个结构模型的第 2页猜想,再收集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猜想,现在我们借用科学家的这种方法认识物质的结构,走进分子的世界。(多媒体加结构图)收集证据板书 1 、结构模型法: 研究物理学的新方法。就是先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猜想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多媒体 活动 1、选择一种模型、演示实验:用素描碳笔在纸上画一笔,请同学们仔细对照笔迹观察一下,你看到的笔迹有什么特点?再请同学们用手中的放大镜仔细观察碳素笔画的笔迹,你有看到了些什么?如果用低倍显微镜对笔迹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什么?教师引导:通

7、过你观察到的和猜想的,你觉得可以说明什么问题?、演示实验: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你看到的现象是:高锰酸钾颗粒是什么颜色什么状态啊?现在你们还能在液体中找到固态的颗粒吗?而水却变成了什么颜色?猜想一下, 固态高锰酸钾颗粒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通过你观察到的和猜想的,你觉得这个实验可以说明什么问题?、演示实验:课本P24 图 7-1 ( 50mL 水和 50mL 酒精倒入 100mL 的量筒中)教师引导:你们看到的现象是什么呢?有什么不解和疑惑吗?阅读 阅读课本上的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模型,你认为那种结构能够解释上述现象,请选择,并尝试解释。同时多媒体出示 模型 1 、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各个微粒紧

8、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模型 2 、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模型 3 、固体是由微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学生选择并解释,老师引导2、分子概念讲解 :实际上,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可分的,提出分子概念。板书 2 、分子概念:科学家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多媒体 讲解 :物质在分到一定程度,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大家到初三就学到了。举例说明:比如一滴水分成两份仍然是水,但无限地分下去呢?3、观察微观世界的工具讲解 光学显微镜 细胞第 3页电子显微镜 分子多媒体出示:分子模型图 师背景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发明了探测微观世界的工具。这些工具

9、的发明拓展了人们的视力范围,收集了更多的证据,支持了科学家提出的模型,让我们看到了分子的模样。4、分子动理论(分子模型):师引导 :科学家对分子的进一步研究中认识到一些分子模型的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 3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多媒体 讲解分子的大小 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m举例: 1、一个水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好比乒乓球与地球相比。 出示乒乓球 2、两个比较 2500 万个人手拉着手可以绕地球一圈,而2500 万个水分子一个挨一个的排成一列长度还不到1cm 。3、标准大气压下1 立方厘米的气体分子一秒钟跑一亿个,约需九千年。引导得出: 板书 (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很小多媒体 ,举例:打足气的汽球,放几天就瘪了,为什么?装油的钢瓶,我们给它加压,一会儿会发现钢瓶外冒油了。装满水的杯子,再放一勺白糖,水也不会溢出。引导得出: 板书 分子间有空隙 多媒体 第 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