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精品专项卷:专项10种群与群落.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9558192 上传时间:2021-03-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二轮精品专项卷:专项10种群与群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生物二轮精品专项卷:专项10种群与群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生物二轮精品专项卷:专项10种群与群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生物二轮精品专项卷:专项10种群与群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生物二轮精品专项卷:专项10种群与群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二轮精品专项卷:专项10种群与群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二轮精品专项卷:专项10种群与群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 高三生物二轮精品专项卷:专项10 种群与群落专题 10 种群与群落考试范围:种群与群落【一】选择题此题共 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 、 种 群 是 生 命 系 统 结 构 层 次 中 较 重 要 的 一 个 层 次 , 以 下 选 项 中 不 属 于 种 群 层 次 的 是A、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所有大熊猫B、一培养皿中全部的大肠杆菌C、一农田中所有蝗虫的卵、幼虫和成虫D、某校园内全部的高中老师和学生2、对某地区新引入某生物的种群增长速率增长速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 时间 17 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2、。以下对该种群描述错误的选项是年份第 1 年第 2 年第 3 年第 4 年第 5 年第 6 年第 7 年增长速率0.661.542.813.672.941.650.03A、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B、种群数量呈曲线“ S”型增长C、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 D、第 4 年该种群的出生率最大3、研究人员调查了 8 年间某养兔场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并据此绘制了如下图的 值变化曲线,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第46 年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B、第24 年兔种群数量平稳上升C、第68 年兔种群数量上升趋势和第24 相同D、第8 年兔种群密度大于刚开始的种群密度4、林业部门对某地区稳定生态系统中乔木种类

3、和数量进行了调查,是 结合下图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A、调查某种乔木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B、某乔木种群的数量变化应符合曲线C、该地区所有的乔木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群落D、分析曲线,通过a 时的信息不能推出该种群的相应K 值5、下图甲为某一森林生态系统中红松的种群密度的变化示意图。年龄组成的特点可以表19952017 年间,该生态系统红松种群的示 为 图 乙 中 的 曲线6、以下关于种群的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只能用标记重捕法B、调查均匀分布的某植物种群密度,样方的多少对结果有影响C、不同种群所示的生物不是同一物种D、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7、由于某

4、些原因导致老鼠的天敌数量大量减少,造成鼠灾泛滥。 生态学家继续研究了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构建了如下的数学模型。以下对表格中甲、乙、丙、丁的描述及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构建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主要步骤I 、观察对象,搜集现实信息I 、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提出合理的假设、甲、根据乙,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丙其中,Nt 代表 t天后田鼠的数量,t 表示天数, 表示倍数, N0 表示最初的的性质进行表达田鼠的数量。、丁、观察统计田鼠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A、甲指的是资源充分、空间充足、缺乏天敌田鼠种群的数量

5、每天以一定的倍数增长B、乙指的是实验数据,丙指的是Nt =N0 t ,其中 应大于1C、丁指的是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D、根据表中相关信息,结合丙可推导出该地区老鼠数量变化规律符合Nt =N0 1.01478、自然状态下,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以下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说法不正确是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种群增长速率在不同阶段可能相等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有关D、种群增长受天敌、竞争对象及寄生关系的生物数量制约9、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不正确的选项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

6、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农田单独种植玉米或棉花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因此采用合理搭配种植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10、右图表示某种群在某稳定生态系统中数量变化曲线,K 代表的是环境容纳量。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种群数量达到b 之后,种群数量呈现动态波动B、如种群数量的a 等于 K/2 ,那么 c 等于 2aC、种群数量小于c 时,出生率不一定大于死亡率D、如 b 与 c 的值相差不大,那么数量刚超过b 之后种群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11 、 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内种群类型数量的变化曲线,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S 点之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

7、演替B、R S 时间内该生态系统可能遭到严重自然灾害C、R 时和 T 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物种类型不一定相同D、R 时之前和 T 时之后,群落均未出现演替现象12、科学家近日在印尼婆罗洲发现,蝙蝠栖息在猪笼草的捕虫囊中。猪笼草得益于蝙蝠粪便中的营养素,而 蝙 蝠 那 么 安 全 的 藏 匿 于 植 物 的 捕 虫 囊 中 。 以 下 各 项 最 符 合 两 种 生 物 之 间 关 系 的 是A、捕食B、竞争C、寄生D、互利共生13、以下关于“J ”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相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K 代表环境最大容纳量A、“J ”型曲线增长的种群其增长率是定值,而“S”型曲线的增长率也为定值B、“

8、J ”型曲线增长的种群其增长速率不断增大,而“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有最大值C、“J ”型曲线增长的种群无K 值,而“ 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有K 值D、“J ”型曲线增长的种群增长过程中无环境阻力,而“S”型曲线增长过程中有环境阻力14、对某动物种群数量是否增长起到主要决定作用及预测该动物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因素分别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B、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C、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15、以下对竞争和捕食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一种生物捕食另一种生物,最终会导致被捕食者灭绝B、两种生物竞争必然导致一个种群灭绝C、鸡吃玉米粒,牛吃玉米的秸秆,据此鸡与牛之间具有竞争关

9、系D、一个个体把另一个个体吃掉,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一定是捕食16、右图显示某一规模农场自1850 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100 年中物种丰富度变化的数据。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18501950 年间该农场种群类型数量和各种群密度均不断降低B、1875 年比 1850 年植物种类增多,群落结构趋于简单C、1950 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群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D、从图中信息反映出人类的干扰会影响群落的演替的方向和速度17、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是鱼类等海洋生物的饵料,其生长状况受紫外线B 波段 UVB辐射量的影响。科学家探究UVB 辐射量对小球藻生长影响的实验,其结果如下。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10、A0 在实验中不起作用,B、A2 中的小球藻增长最快C、在实验所用的辐射剂量有 3 个D、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 UVB 辐射量可促进小球会抑制小球藻的生长18、群落演替过程中,草本着灌木又逐渐取代了草本植A、演替各环节中后来者繁C、演替各环节中后来者较UVB 辐射剂可以省略培养皿编号实验后小球藻数量4量 J/m2时,种群密度约为 26 10中,能促进小球藻生长的剂量A0042010A10.24是在一定范围内少量的2710藻的生长,辐射量过高那么A20.842610A31.64植物逐渐代替藓类植物,接1410A42.24物 , 其 主 要 原 因 是1010A53.04殖能力较强610高等19、

1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的这首归园田居中第一句隐喻了生物间的关系及第三句反映出的生物学知识都正确的一组是A、竞争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演替无影响B、竞争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演替有影响C、捕食撤去人类活动群落演替方向会发生变化D、捕食撤去人类活动群落演替方向未发生变化20 、 以 下 调 查 活 动 或 实 验 中 , 所 得 到 数 值 与 实 际 数 值 相 比 较 , 可 能 偏 小 的 是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校园老鼠的种群密度时,部分老鼠身上的标志物脱落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装

12、置上的电灯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压线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D、酵母菌计数时,从静置的酵母菌培养液底部取样统计21、绿叶海蜗牛是一种囊舌目海洋软体动物,体内充满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绿叶海蜗牛贪食一种名叫 Vaucheria litorea 的藻类,有“饱食一顿享受终生”之说。原因是这种海蜗牛不但能够把吃下的绿藻中所含的叶绿体贮存下来,还对其加以利用,使之成为持久的食物来源。据此分析绿叶海蜗牛与Vaucheria litorea之间的关系是A、寄生B、互利共生C、捕食D、竞争22、以下关于群落演替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随着群落的演替,群落内部食物链逐渐缩短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13、B、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在于两者的起始条件不同C、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两群落之间没有共同的物种D、群落是一个静态系统,只有收到外界干扰或破坏才会发生演替23、生活在某一草原上的不同种类的鼠之间有可能发生的是A、种群数量变化都呈“J”型增长B、不同种类的鼠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C、当使用鼠药灭鼠时,各种群的死亡率相同D、不同鼠之间不存在信息传递24、某地实施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变为林地。科研人员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发现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即两个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见表中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表。以下表达错误的选

14、项是A、耕地逐渐过渡为林地的过程属于群落演替种名山桃丁香油松刺槐B、在调查该林地山桃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样方法山桃1C、据表中数据可知, 阳坡群落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油松与丁丁香0.1241香油松0.1250.8341D、造成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刺槐0.1480.7610.884125、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以下 3 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组 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图曲线A 所示组 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 所示组 3 乙种与

15、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 1 少A、组 1 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食物的量决定B、组 1 中,如容器中培养液为40mL,那么第40 天乙种动物的密度为15 只/mLC、综合分析可知曲线A 和 B 均代表的是甲种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D、组 3 中,乙种与丙种动物对应的曲线为D 和 E,表现出垂直分层现象【二】非选择题此题共6 小题,共50 分。26、8 分以下是某兴趣小组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做了如下实验:实验器材与试剂:菌种、现制的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实验步骤: 1取相同试管假设

16、干支,分别加入10mL肉汤培养液或马铃薯培养液,分别标记1、2、 3 等。 2将酵母菌母液分别加入试管各10mL,摇匀后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起始酵母菌个数No,做好记录。 3将各试管送进冰箱中培养7 天。 4每天同一时间各组取出本组的试管,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并作记录,连续观察7 天。实验记录及计算结果如下表:单位:个天数1234567观察值M6计算值N6实验探讨:27. 实验步骤中有两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28.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时,取适量培养液后的操作是。29. 观察值是血球计算板上假设干方格内的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对于压在一个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处理方法是。如果计数时,盖玻

17、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第 6 天吸取的培养液稀释10 倍时,进行计数时观察值为M6,请推导出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N6 约为个。30. 本探究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吗?,理由。(1) 9 分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回答以下修改问题:1 0t 1 时间段内,不考虑迁入和迁出问题,乙种群的出生率选“”、“”或“ =”死亡率。 2据图分析,甲、乙之间的关系是竞争,总体来说竞争能力较大的是,在调查时间范围内,竞争关系强弱是如何变化的。3 t 1 t 5 时间段内,甲、乙种群的环境阻力出现的时刻分别是。4t 2 t 5 时间段内,甲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是,乙

18、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是。5结合以上信息,在下坐标图中绘制出甲种群的密度变化曲线。28. 8 分某兴趣小组对某池塘及其周围荒地的种群和群落等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回答以下问题: 1该兴趣小组调查的区域内不同位置生物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表达出群落空间特征中的;池塘内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在水体中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限制鱼类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2池塘周围有两种生理特性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甲/ 乙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甲/ 乙,结果如下表。假设按照0.25种植比率,来年将获得的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 年,以下四个供选项中最可能的结果

19、是。的种植比率-0.250.671.504.00-收获种子比率-0.371.452.068.08-a. 甲将排挤掉乙b. 乙将甲排挤掉c. 两者优势大致相当d. 不能确定 3该兴趣小组对该池塘内的青鱼进行数量调查,在该池塘内随机设置了假设干捕鱼篓。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捕获总鱼条数青鱼第一次捕捉10086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捉9984其中 4 条标记利用标记重捕法统计种群数量时,对标记物有何要求;该池塘内青鱼数目大约有条。 4如该兴趣小组想在该区域调查群落的丰富度,对不认识的动植物应如何处理?。(1) 8 分中广网呼和浩特2017 年 5 月 10 日消息内蒙古已有8000 多万亩草原发生鼠害。调

20、查草原老鼠数量变化对畜牧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假如某时期有一田鼠迁入内蒙古草原,该田鼠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某科研小组对该草原的这一田鼠进行了长期追踪调查,并绘制了如右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虚线表示具体在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该增长方式中选“增长率”或“增长速率”保持不变。(2)图中表示该田鼠种群在该草原上实际增长情况,图中AB 时间段内实线和虚线重合的原因是,而 B 点以后同一时刻虚线与实线的差值表示。3图中 D 点时刻,该田鼠的年龄组成的具体特点是,牧民为了减少田鼠的数量,在图中点选“ B”、“C”、“D”、“ E”投放鼠药效果最好。4假设在图中E 点之后,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原

21、退化,请在原图上E 点之后描绘田鼠的数量变化曲线。30、9 分右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 A 装置是,B 装置是。 2图中 A 装置主要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的习性进行采集。 3许多土壤小动物不适于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的原因是。 4先要用B 装置采集大量跳虫用于实验培养,那么B 装置内最好装入的是选“干燥的棉花” 、“湿润的棉花” 、“清水或酒精” ,下同,理由是;如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那么B装置内最好装入的是,理由是。 5A 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31、8 分授粉蟋蟀是2017 年发现的十大新

22、物种之一,这种蟋蟀生活在法属留尼旺岛上,属于一种会发出刺耳声音的蟋蟀亚种。尤为特别的是它可以对当地罕见的一种兰花进行授粉。为了探究环境温度对授粉蟋蟀生长繁殖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一材料用具:生长状态相同的健康授粉蟋蟀假设干雌雄均有、充足的饵料、恒温培养箱等。二实验步骤: 1取 3 个培养箱,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向培养箱放入生长状态相同的健康授粉蟋蟀各 50 只,雌雄各一半。2,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3经适宜时间后,取出各箱中的授粉蟋蟀,。三可能的实验结果与结论:1;2; 3; 4。四假设想进一步探究授粉蟋蟀的最适生长温度,那么应。2018 届专题卷生物专题十答案与解析【思路点拨 】对种群的定义

23、要掌握以下三个要点: 1指定区域;2同种生物; 3所有个体;4应有一定特征。【答案 】D【解析】并不是一定区域内任何生物的集合都能构成种群,种群有出生率、死亡率等特点,而 D项不符合这些特点。2、【命题立意 】此题主要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要抓住以下几点: 1增长率的正负问题; 2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关系; 3限制种群增长的内部因素。【答案 】D【解析 】从表中知,增长速率是先增大后减少,符合S 曲线的特征,种群个体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B正确;生物的生存空间是有限的,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斗争的加大,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种群增长速率

24、变慢,C 正确;从表中数据可知第4 年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出生率并不一定是最大的年份,D 错误。3、【命题立意 】此题主要考查识图、析图以及理解能力。【思路点拨 】弄清图中公式的含义是做该题的关键所在。【答案 】A【解析】第 46 年, 值等于 1,说明在此期间种群数量基本不变,A 正确;前 4 年 始终小于 1,种群数量是逐渐减小的,而68 年 值大于 1,种群数量开始回升,通过计算可知,第8 年种群数量要小于刚开始的种群数量,BCD错误。4、【命题立意 】此题主要以种群的数量变化为选项,主要考查“J”型曲线与“ S 型”曲线的使用范围和各自特点及群落的定义。【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

25、几点: 1样方法使用的对象; 2群落的定义;3“S”型增长曲线 K/2 的运用。【答案 】C【解析】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所用的方法为样方法,A 正确;稳定的生态系统内,种群的数量变化应符合“ S”型增长, B 正确;生物群落指的是某生态系统内全部的生物,C 错误;曲线中的b 点才可推测出该种群的相应K 值, D 正确。5、【命题立意 】此题考查种群的年龄组成及获取信息和转化信息的能力。【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要抓住增长型、衰退型和稳定型所对应的具体年龄组成问题。【答案 】B【解析】分析图甲可知, 19952017 年间,红松的种群密度逐渐减小,说明在此期间种群的年龄组成是衰退型,与图乙中的B 曲线

26、符合。6、【命题立意 】此题以种群的相关知识设计选项,主要考查理解能力。【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趋光性; 2均匀分布。【答案 】D【解析 】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还可以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A 错误;均匀分布的生物,可通过简单取样即可计算出相应结果,B 错误;种群指的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区域不同种群就不同,但不同区域可以是同一种生物,C 错误;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D正确。7、【命题立意 】此题主要考查数学模型构建的过程。【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要弄清数学模型构建各环节的含义及注意已建的模型需要进行检验或修订。【答案 】D【解析 】构建的数学模型需要检验或

27、修正, 所以该地区老鼠的数量变化规律不一定符合Nt =N0 1.0147 ,故 D 错误。8、【命题立意 】此题考查种群“ S”型增长曲线的知识及影响种群增长的生物因素。【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要弄清“ S”型曲线的纵横坐标的含义。【答案 】A【解析 】“ S”型增长曲线表示的是种群数量变化与时间之间的关系,A 错误。9、【命题立意 】此题考查群落的垂直分层的知识及其运用。【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的“题眼”是分清分层现象的具体对象。【答案】 C【解析 】单独种植玉米或棉花,进行合理密植指的是种群内部,并非群落内部,不属于群落的分层,故 C错误。10、【命题立意 】此题考查学生对环境最大容纳量K 值

28、的理解。【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 K 值的深刻认识。【答案 】B【解析 】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种群数量达到稳定期后,数量在K 值上下进行波动,所以K值应在 b 与 c 之间,那么如种群数量的a 等于 K/2 ,那么 c 应大于 2a,即 c 不是 K 值,故 B 项错误。11、【命题立意 】此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重在考查知识的运用能力。【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1分清初生和次生演替的区别;2弄清种群类型数量相同并不等于种群类型相同。【答案 】D【解析】S 点有生物等条件存在,发生的是次生演替, A 正确; RS 时间内种群类型急剧下降,可能是人为原因也可能是自然灾

29、害,B 正确;图中反映的是种群类型数量,不能得出包含的物种情况,C正确;群落演替在各时间段均会发生,D 错误。12、【命题立意 】此题主要考查种间关系及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的关键弄清种间关系的各自特点。【答案 】D【解析】这种异于寻常的生存方式,给双方都带来好处,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最符合互利同生,D 正确。13、【命题立意 】此题考查“ J”型和“ S”型的增长率、增长速率及K 值等知识。【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两种曲线的增长趋势; 2增长率与增长速率的差别。【答案】 A【解析 】在“ 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率保持不变,增长速率是逐渐增大;而在“S

30、”型增长曲线中,增长率越来越小,“增长速率”是该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斜率越大,增长速率就越大,且斜率最大时在“K/2 ”,之后增长变慢,增长速率是逐渐减小,在“S”曲线到达K 值时,增长速率就为0。14、【命题立意 】此题用种群的各种特征设计选项,主要考查各种种群特征对种群数量的影响问题。【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题中“主要”二字的含义; 2题中的“预测”二字。【答案】 A【解析 】决定种群数量是否增长的原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但主要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预测动物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因素是年龄组成。15、【命题立意 】此题考查种间关系及对其定义的解剖能力

31、。【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种间关系的各自特点。【答案 】D【解析】捕食关系不会导致被捕食者灭绝,A 错误;如果两物种竞争能力差不多,那么两者数量会对称增减,总体数量处于动态波动,B 错误;鸡与牛的食物来源不同,不能构成竞争关系,C 错误;如发生在同种生物之间的一个个体把另一个个体吃掉,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种内斗争,D 正确。16、【命题立意 】此题考查群落演替相关知识及获取信息的能力。【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横坐标的含义。【答案 】D【解析 】图中数据可知,种群类型数量不断减少但是并不能得出所有的种群密度都下降,A 错误; 1875 年比 1850 年植物种类减少,群落结

32、构趋于简单,B 错误; 1950 年,由于群落结构比较简单,分层现象相对不明显,C 错误; 100 年间,人类的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 正确。17、【命题立题 】此题以表格为信息载体,考查紫外光线对小球藻的影响。【思路点拨 】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推理。【答案 】D【解析】 A0 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对照,不可省略,A 错误; K/2 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快,因此A2 种群密度约为13106 个/mL 种群的增长率最快,B 错误;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能促进小球藻生长的剂量有 2 个,即 A1 和 A2,C 错误;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少量的 UVB 辐射量可促进小

33、球藻的生长,辐射量过高那么会抑制小球藻的生长, D 正确。18、【命题立意 】此题考查演替的规律总结。【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植物当中优势物种的共性,竞争阳光的能力比较强。【答案 】D【解析】演替过程中,植被优势物种的更替主要原因后来者相对较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进而更有利于其生存, D 正确。19、【命题立意 】此题考查种间关系和演替等知识及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种间关系。【答案】 B【解析 】豆和草之间的关系为竞争,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撤去人类活动群落演替方向将发生变化, B 正确。20、【命题立意 】此题考查种群与群落的相关实验问题。

34、【思路点拨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熟练各调查活动或实验。【答案 】B【解析】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离会导致再次捕获的带有标记物的个体减少,进而计算出的结果会增大;土壤小动物一般具有趋暗、趋湿等特性,如诱虫器上方的电灯为打开不能营造干燥与湿润、光与暗的环境,可能会导致捕获的物种数量下降;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除了方格内的个体要计算外,对于压线的个体,一般只计算相邻两边及夹角上的个体,如压线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那么结果会变大;酵母菌计数时,应先震荡试管使酵母菌均匀分布,如不震荡试管会使底部酵母菌数量比较多,进而使统计的结果变大。21、【命题立意 】此题考查种间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5、和理解能力。【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的题眼在于“饱食”和“叶绿体储存”。【答案】 C【解析 】从题干信息可知,绿叶海蜗牛将该藻类吃下后,藻类中的叶绿体能在绿叶海蜗牛中贮存下来,并非整个藻类保留在绿叶海蜗牛体内,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捕食关系。22、【命题立意 】此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群落自然演替的趋势; 2演替的实质; 3群落是动态系统,并非静态。【答案】 B【解析 】随着群落的演替,群落的结构趋于复杂化,营养级数目增加,但食物链不会因此而缩短, A 错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主要是优势物种的更换,C错误;群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D错

36、误。23、【命题立意 】此题考查种间关系及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应注意每项的具体含义。【答案 】B【解析】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不可能呈“J”型曲线增长,故A 项错误;不同种类的鼠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故B 项正确;当使用鼠药灭鼠时,由于抗药性不同、个体数不同,因此各种群的死亡率不可能相同,故C项错误;不同鼠类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传递,故D 项错误。24、【命题立意 】此题考查群落内各生物的生态位重叠问题及转化信息的能力。【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的关键要理解生态位重叠。【答案 】C【解析 】耕地逐渐过渡为林地的过程属于群落演替中的次生演替,故A 项正确;在调查该林地山桃以及活动范围

37、较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样方法,故B 项正确;据表中数据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油松和刺槐,因为这两种植物生态位重叠最大,故C 项错误;阳坡和阴坡,一个向阳,一个是阴面,所以造成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故D 项正确。25、【命题立意 】此题考查种间关系及识图能力。【思路点拨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弄清楚图中曲线代表的物种类型。【答案 】A【解析】组 1 中,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为曲线A,表现为 S 型增长,因食物相同,饲养条件相同,所以此时乙种数量变化也应表现为S 型增长,应是曲线 C、D、E 之一,此时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出生率和死

38、亡率决定。组2 中,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 F 所示。因食物相同,所以甲种与乙种生物之间应属于竞争关系,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此时甲种与乙种生物数量增长都应比在组1 中单独培养慢,因而组1 中乙种生物数量增长要比组2 中的高,变化曲线应为C因 D、 E 比 F 在前面增长慢,那么第40 天时乙种的种群数量为600 只,而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40mL,所以此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15 只 /mL600 只/40mL。组 3 中,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 1 少,因组 1 中甲种与乙种生物数量变化曲线为A、C,所以此时乙种与丙种生物数量变化曲线应为 D、 E。这样一来在组2 中甲种生物数量变化为曲线就是B。26、【命题立意 】此题考查酵母菌培养实验的考前须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