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练习学案:专项7化学反应与能量.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9558686 上传时间:2021-03-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二轮练习学案:专项7化学反应与能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二轮练习学案:专项7化学反应与能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二轮练习学案:专项7化学反应与能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二轮练习学案:专项7化学反应与能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二轮练习学案:专项7化学反应与能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二轮练习学案:专项7化学反应与能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二轮练习学案:专项7化学反应与能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三化学二轮练习学案:专项 7 化学反应与能量【考纲展示】1.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缘故及能量变化的规律,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 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进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3. 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4. 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5. 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知识回扣】知识网络定义:在化学反 应过 程放出或吸收的能量表示: H反应热单位: kJ/mol化学反应中的能量热变化化学反应方程式要点扫描研究对象:一定压强 下敞口容器中 发生的反 应放出或吸收的 热量表示方法: 放热反应 H0燃烧热

2、:在101kPa时, 1mol物质完全燃 烧生成 稳定氧化物 时所放出的 热量定义:在稀溶液中, 酸和碱完全反 应生成 1molH2O时放出的 热量+中和热强酸和强碱反 应的中和 热为: H (aq)+OH (aq) =H2O( l);H= 57.3kJ/mol弱酸和弱碱 电离要消耗能量, 中和热数值小于 57.3kJ/mol 定义:表明所放出或吸收的 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1)要注明反 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 态( 2)要注明反 应的温度和 压强,若不注明,则为常温常 压书写方法(3) H 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 计量数有关,化学计量数表示物 质的量, 可用小数或分数( 4)在所写化学方程式后注明

3、 H的正负,数值和单位,方程式与 H 应用分号隔开盖斯定律: 一定条件下, 某化学反 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 反应的总热效应相同【一】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本卷须知1. 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假设反应是在25和 1.013 105Pa 条件下进行的,可不注明。2. 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3. H与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有关,表示的是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能够是小数或分数。4. 当 H 为“”或 H0 时,为放热反应;当H为” +”或 H 0 时,为吸热反应。5. 关于可逆反应, H 表示按照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完全反应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 假设按照化学计量数充入反

4、应物, 由于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实际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应小于 H 数值。【二】易错点提醒1. 描述反应热焓变这一概念时,不管是用“反应热” 、“焓变”或者用 H 表示,其后所跟数值须带“ +”、“”符号。2. 反应热焓变、H的单位是 kJ mol 1,符号、数值、单位三者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3. 当描述反应热中的某些具体类别时, 由于反应的吸热或者放热是确定的, 如酸碱中和、物质燃烧均属于放热反应,因此不带“”符号。4. 进行反应热大小比较时,要带着符号一起比较,即“ +”、“”除表示吸、放热外还有数学意义。5.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或H=反应物的键能和生成物的键能和。【热点透视】热

5、点题型【典例 1】以下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能量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 应用盖斯定律,能够计算某些难以直截了当测量的反应的焓变D. 同温同压下, H2 g +Cl 2 g =2HCl 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解析: 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是放热反应, 假设是吸热反应那么相反,故 A 项错误;反应速率与反应是吸热反应依旧放热反应无关,故 B 选项错误; C 是盖斯定律的重要应用, 正确; 依照 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可知, 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故D 错。答案: C解及焓变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6、【典例 2】以下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A. 图表示 25时,用0.1mol L 1 盐酸滴定 20mL0.1mol 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B. 图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 (g)+O 2 (g)2SO3 (g) ;H0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C. 图表示 10mL0.01mol L 1KMn 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mol L 1H2 C2 O4 溶液混合2+时, n Mn 随时间的变化D. 图中 a、b 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 CH(g)+H2(g)CHCH(g) ;H0 使用和未2233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解析: 酸碱中和在接近终点时,pH

7、会发生突变,曲线的斜率会特别大,故A 错;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关系,故B 正确;反应是放热反应,且反应生成的2+Mn 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故反应速率越来越快,C 错;反应是放热反应, 但图像描述是吸热反应, 故 D 错。答案: B命题立意: 综合考查了有关图像问题,有酸碱中和滴定图像、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图像,反应速率图像和能量变化图像。技巧点拨: 解决图像题时,应看清横纵坐标、特别点起点、交点、拐点、终点的意义及曲线的变化趋势。热点预测【预测 1】以下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选项是A. 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 mol 1,那么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

8、(g)+2O 2(g)=CO2(g)+2H 2O(g) H= 890.3kJ mol 1B.500 、 30MPa下,将0.5molN 2 和 1.5molH 2 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 ,放热19.3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催化剂加热、加压 1N g +3H g2NHg H= 38.6kJ mol223C. 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2+Mg +2OH =MgOH 2-D. 氧化铝溶于 NaOH溶液: Al 2O3+2OH =2AlO2 +H2O解析: 燃烧热的定义,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水液态稳定,方程式系数表示物质的量,故A 项错;依照热化学

9、方程式的含义,与N g+3H g22催化剂加热、加压2NH3g对应的热量是1mol 氮气完全反应时的热量,但此反应为可逆反应, 故投入 0.5mol的氮气, 最终参加反应的氮气一定小于0.5mol 。因此 H 的值大于 38.6kJ mol 1+-, B 项错。 C 项中氨水中的 NH3H2O为弱电解质不可拆为 NH4 和 OH,故 C项错。 D 项正确。答案: D命题意图: 此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巧点拨: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一定严格遵照书写要求,说明物质状态及H 正负。进行计算时可利用盖斯定律。 H 的大小比较应带正负号进行。【预测2】合成氨原料中的 H2 可用甲烷在高温

10、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制得。部分1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常温下稳定氧化物的H数据如下表:物质H kJ/mol H2 g 285.8CO g 283.0CHg 890.041molH O g转变生 1molH O l 时放出热44.0kJ 。以下 CH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得224到 H2 和 CO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A.CH4 g+H2O g=CO g +3H2 g H1=+206.1kJ/mol B.CH4 g+H2O g=CO g +3H2 g H2= 206.1kJ/mol C.CH4 g+H2O g=CO g +3H2 g H3=+365.5kJ/mol D.CH4 g+H2O g=

11、CO g +3H2 g H4= 206.1kJ/mol 解析: 依照提供信息能够写出以下热化学方程式: H2 g + 1 O2 g =H2O l H1= 285.8kJ/mol2 COg + 1 O2 g=CO2 g H2= 283.0kJ/mol2 CH4 g+2O2 g=CO2 g +2H2O l H3= 890.3kJ/mol H2O g=H2O l H4= 44.0kJ/mol依照盖斯定律,由+ 3 可得 CH4 g +H2 Og =COg +3H2 g H= H3+ H4 H2 H1 3= 890.3kJ/mol44.0kJ/mol+283.0kJ/mol+285.8kJ/mol 3

12、=206.1kJ/mol。答案: A预测点评: 该题就考试大纲中“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进行命题 , 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关于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及反应热的计算。H=+67.7kJ mol-1H= 534kJ mol -1N2H4 联氨和液态【直击高考】1. 在 298K、 100kPa 时,:2H2O g=O2 g +2H2 g; H1Cl g+H g =2HCl g; H2222Cl 2 g+2H2O g=4HClg +O2 g; H3那么 H3 与 H1 和 H2 间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 H =H +2 H BH = H + H312312C.

13、 H3=H1 2 H2D. H3= H1 H22. 充分燃烧 ag 乙炔气体生成1mol 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 并放出热量 bkJ ,那么表示乙炔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A.2C2H2 g +5O2 g=4CO2 g+2H2O l H= 4bkJ mol 1B.C2H2 g+ 5 O2 g =2CO g +H2O l H= 2bkJ mol 1212 22222H= 2bkJ molC.2C H g+5O g=4CO g+2H O l D.2C2H2 g +5O2 g=4CO g+2H O l H= bkJ mol 12223. 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酸碱中和生成1mol 水时所放

14、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将以下浓度均为0.1mol L 的溶液混合时,相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与 NaOH反应时, HCl 的中和热小于CH3COOH的中和热B. 与 NaOH反应时, HCl 的中和热大于CH3COOH的中和热C. 与 NaOH反应时, H2SO 的中和热大于HCl 的中和热4D. 与 H2SO4 反应时, Ba OH 2 的中和热等于 NaOH中和热的 2 倍4. : 2CO(g)+O2(g)=2CO2(g)H= 566kJ mol 1Na2O2(s)+CO2(g)=Na 2CO3(s)+1O2 (g)2H=226kJ mol 1依照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

15、是A.CO的燃烧热为283kJB. 右图可表示由CO生成 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 2(s)=2Na 2CO3(s)+O 2(g)1D.CO(g) 与 Na2O2(s) 反应放出509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 10235.2017 年 10 月 1 日“嫦娥二号”的顺利发射,说明我国航天技术差不多有了突破性进展。飞船以液态NO2 为燃料,燃烧产生氮气和水蒸气时火焰温度可达2700 .N2 g +O2 g =NO2 gN2H4 g +O2 g =2HO g +NO2 g对 N2H4 和 NO2 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燃烧时 NO2 做氧化剂B.

16、氮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 生成 1molN2 转移 8mol 电子D.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N2H4 g+2NOg=4H2O g+3N2 g H= 1135.7kJ mol -16. : 2Hg +O2(g)=2H 2O(l)H= 571.6kJ mol -1CH g+2O(g) CO(g) 2H O(l) H=890kJ mol-14222现有 H 与 CH的混合气体 112L标准状况 ,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和 H O(l),假设实验2422测得反应放热 3695kJ ,那么原混合气体中 H2 与 CH4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1B、 1 3C、 14D、 2 37. 依照热

17、化学方程式: Ss +O2 g=SO2g H=akJmol 1a= 279.3 ,分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S s在 O2 g中燃烧是放热反应B.S g +O2 g=SO2 gH=bkJ mol 1,那么 a bC.1molSO2 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1molS s与 1molO2g所具有的能量和D.16g 固体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放出148.65kJ 的热量8. 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CH4(g) H2O(g) CO(g) 3H2(g) H +206.2kJ mol 1CH4(g) CO2(g) 2CO(g) 2H(g) H-247.4kJ

18、 mol 12H2S(g) 2H2(g) S2(g) H +169.8kJ mol1 1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CH(g) 与 H O(g) 反应生成 CO(g)422和 H2(g)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S 热分解制氢时, 常向反应器中通入一定比例空气, 使部分 H2S 燃烧,其目的是。燃烧生成的SO2 与 H2S 进一步反应,生成物在常温下均非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H2O的热分解也可得到 H2,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要紧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1 所示。图中 A、 B 表示的物质依次是。 4电解尿素 CO(NH2) 2 的碱性溶液制氢的装置示意图见

19、图2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5)Mg 2Cu是一种储氢合金。350时, Mg2Cu 与 H2 反应,生成 MgCu2和仅含一种金属元素的氢化物其中氢的质量分数为0.077 。 Mg2Cu 与 H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专题七1.A2.B3.B4.C5.B6.C7.B8. 1 CH4(g) 2HO(g) CO2(g) 4H2(g) H 659.0kJ mol 1 2为 H2S 热分解反应提供热量 2H2S SO2 2HO 3S2 23222 3 H、 O或氢原子、氧原子 4 CO(NH) 8OH 6eCO N 6H O 5 2MgCu 3H2MgCu2 3MgH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