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第二部分第五章第18讲考题演练课时达标.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9563273 上传时间:2021-03-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第二部分第五章第18讲考题演练课时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第二部分第五章第18讲考题演练课时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第二部分第五章第18讲考题演练课时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第二部分第五章第18讲考题演练课时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第二部分第五章第18讲考题演练课时达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第二部分第五章第18讲考题演练课时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第二部分第五章第18讲考题演练课时达标.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 年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第二部分第五章第18 讲考题演练课时达标注意事项 :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在论述题中, 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 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 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

2、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1 2 题。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因素是()A、B、C、D、2、引起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B、C、D、解析: 第 1 题,经济因素是引起我国大量人口向东南沿海迁移的主要因素。年人口向南部与西部迁移主要是受气候因素的影响。答案: 1.C2.A第 2 题,美国老读右图,完成3 4 题。3、目前,有关甲、乙、丙三地人口迁移方向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经济原因B、属于国内人口迁移,政治原因C、人口主要从甲地迁往乙、丙两地,经济原因D、人口主要从甲地迁往乙、丙两地,政

3、治原因解析:选 C。首先要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出甲地为四川、乙地为上海、丙地为广东。其次要清楚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人口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4、关于近几年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加大了运输压力B、加大了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经济差距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D、加大了迁入地的社会治安压力解析:选 B。人口迁移对交通运输而言,加大了运输压力;对迁出地而言,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增加了经济收入等;对迁入地而言,加大了社会治安压力。(2018 南京模拟 ) 近年来,每年农历新年过后,都会形成农民离乡外出打工大潮。与往年不同的是, 2017 年春节后,浙江、江

4、苏、广东等传统用工大省出现了“用工荒”。而在湖北、四川等劳务输出大省,当地政府和企业出台了更多的措施“截留”农民工。据此完成5 6题。5、导致“用工荒”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限制民工的流动B、沿海省份对外来务工人员需求量大幅上升C、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提供相对更好的工资待遇D、劳务输出省份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对民工需求量增大6、关于“用工荒”影响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成为沿海中低端制造业转移的一大推力B、导致沿海经济出现整体下滑的趋势C、促进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D、制约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解析: 第 5 题,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劳务输出省份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

5、对民工需求量增大,导致外出务工人员减少。第 6 题,沿海传统用工大省出现的“用工荒” ,促使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中低端制造业转移。答案: 5.D6.A7、读有关图表,完成以下问题。2000 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省 ( 市 )贵州四川湖南江西河南安徽其他流出6.116.110.68.68.310.639.7占总量比重 (%)省 ( 市 )福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其他流入5.65.67.25.68.935.531.6占总量比重 (%)(1) 简述 2000 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2)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3) 说明 2000 年中国人口跨省

6、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解析:(1) 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 年的农村劳动力迁移既有产业间的迁移,又有空间上的迁移。(2) 农村劳动力迁移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3) 比较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人口从中西部省份向东部地区迁移。答案: (1) 从三大产业看:主要向第二产业转移;其次是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内部转移最少。 原因:第【二】三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对高,农业经济效益相对低。从转移的空间看:主要是乡镇内部转移;其次是省外;向国外转移最少。原因:迁移成本较低;同时要兼顾农业生产活动。(2)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带来交通

7、压力、城市问题等负面影响。(3) 主要由中西部省份流向东部沿海省份。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一】选择题读下图,完成1 3 题。1、假设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那么该图可能表示()A、从北美迁往拉美B、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亚洲2、假设此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主要方向,那么甲、乙可能分别表示()A、四川广东B 、湖北重庆C、河北山东D 、新疆河南3、以下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甲地良好的教育条件D、甲地优美的环境解析: 第 1 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世界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人口从经济落后

8、地区迁向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 第 2 题,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内陆迁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第 3 题,现今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是为了良好的就业环境和较高的经济收入。答案: 1.C2.A3.A(2018 湖北黄冈质检 ) 读“某区域图” ,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据此完成 4 5 题。4、造成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A、民工流动B 、道路建设C、水利工程建设D、输气管道建设5、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C、从人口移动距离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D、从人口移动形式看以线形分散为主

9、解析:由图可知, 人口迁出地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地区,为工程移民, 以线形分散为主。答案: 4.C5.D下图表示1978 2017 年期间,甲、乙、 丙、丁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图( 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 。读图回答67 题。6、甲曲线所代表的城市()A、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B 、人口总量不断增加C、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D、劳动力日趋紧缺解析:选 B。甲曲线所代表的城市人口迁移差额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目前都为正值,且都仍然在快速增长。7、图中最可能反映浙江省人口变动情况的是A、甲 B、乙()C、丙D、丁解析:选 D。丁曲线人口迁移差额率为正值,说明丁所示地区为大量

10、人口迁入地;但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这与经济发达的浙江省的人口变动情况相符。下图为我国2000 年四大地区人口流动示意图( 单位:万人 ) ,读图回答8 10 题。8、四大地区中人口流入量最大的是()A、东部地区B 、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 、东北地区解析:选A。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四大地区各自的人口流入量,进行比较即可。9、四大地区中人口流动量最小的是()A、东部地区B 、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 、东北地区解析:选D。注意这里说的是人口的流动量,既有流入人口也有流出人口。10、促进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B、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C、环境状况的变化D、交通条件的改善解

11、析:选A。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促进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2018 江苏连云港模拟) 读下图,完成11 12 题。11、图中所示2000 年中国人口流动特征是()上海和江苏迁入人口比例之和与四川迁出人口比例大致相等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比重约为22%图中人口迁出的6 个省份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图中人口迁入的6 个省份均位于东部经济地带A、 B 、C、 D、12、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迁入区的影响是 () 提高城市化水平改善环境质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交通压力A、B、C、D、解析:第11 题,上海和江苏迁入的人口比例之和与四川迁出人口比例大致相等,人口数也应大致相等;从图中看,农村向其他第三

12、产业转移的人口就达到22%;图中迁出的6 个省份中,江西、安徽、河南都位于第三级阶梯;图中迁入的6 个省份都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地带。第 12 题,农村大量劳动力迁入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化水平提高,可以促进迁入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城市交通的压力,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答案: 11.C12.D【二】综合题13、读“ 1984 1995 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折线图” ,完成以下问题。(1) 从图中看这一时期,流动人口数量呈_的趋势。(2) 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是_ 。(3) 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_ 性的,迁移和流动的目的主要是_ 和_。(4) 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

13、流”现象,说明()A、大城市【二】三产业发展缓慢B、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C、农村劳动力不足,老龄化问题严重D、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解析:第 (1) 题,读图即可得知答案。第(2) 题,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人口迁移主要是经济原因,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易于找到工作。第(3)题, 20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以自发迁移为主,目的是务工、经商,以得到较高的经济收入。第(4)题,“民工流”现象主要是经济原因。答案: (1) 逐年增加(2)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3) 自发务工经商(4)D14、 (2018 吉林测试 ) 读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以下问题。材料 1:

14、 2017 年春节刚过,有媒体报道,超过 90%的受访珠江三角洲企业表示存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东部沿海地区不少企业不惜千里迢迢跑到中西部去请工,却仍招不到几个工人,甚至出现东西部地区争抢劳动力现象。材料 2: 2017 年,中国大多数城市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加了 22.8%。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廉价劳动力时代正在逐步消失, 长期以来依靠廉价劳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无法维系。(1)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2) 现阶段“用工荒”给我国东、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哪些积极影响?解析:第 (1) 题,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使东部省份相当多

15、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用工荒”问题。第(2) 题,“用工荒”可以使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城市化问题的解决;通过产业转移, 加强东西部联系,有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减轻目前大城市的环境压力。答案: (1) 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三农”政策的实施) ,使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城乡经济差异缩小;近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原东部地区很多制造类企业加速西进步伐,内地不少省市就业机会增加、薪资待遇提高; 区域之间比较优势的弱化,导致劳动力的分流;中西部地区承接了大量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自身劳动力需求大;此时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完成,东部省份相当多的企业还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等。(2) 随着劳动力缺口的扩大和使用成本的不断提升,促使东部地区加快产业升级;促使东部地区更专注于科技研发, 向高端制造业转型; 东部地区为留住有效劳动力, 加快城市化问题解决;中西部地区利用土地、环境、资源、生活、政策等各方面优势,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通过产业转移,加强东西部的联系;有利于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人口就地转化;减轻目前大城市的环境压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