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练习限时规范练习:1第2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9564332 上传时间:2021-03-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限时规范练习:1第2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限时规范练习:1第2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限时规范练习:1第2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限时规范练习:1第2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限时规范练习:1第2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限时规范练习:1第2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练习限时规范练习:1第2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练习限时规范练习:和风带 .1 第2 章第2 节气压带注意事项 :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在论述题中, 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 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 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时间: 45 分钟总分值: 100 分 )【一】

2、选择题 ( 每题 4 分,共 60 分 )读“某区域对流层大气运动理想模式图”,回答 1 2 题。1、关于a、 c两点的近地面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c 点近地面可能接近刚果河河口B、 a 点近地面可能接近亚马孙河河口C、 c 点近地面肯定是海洋D、 a 点附近海域受巴西暖流影响2、关于 a、 b 两点近地面空气性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a 点近地面空气高温湿润B、 a 点近地面空气低温干燥C、 b 点近地面空气低温干燥D、 b 点近地面空气低温湿润()解析第 1 题,从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此处为南美洲0 30 S 大陆东岸地区。第2 题,a 点在亚马孙河河口,位于 (0 , 50 W

3、)附近,地处赤道低压区,近地面空气高温湿润。答案 1.B2.A3、下图所示环流形式出现的时间及a 地降水的主要类型分别是()A、北半球冬季、锋面雨B、北半球夏季、对流雨C、南半球夏季、对流雨D、南半球夏季、地形雨解析从图中可判断出赤道低气压带移到了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季。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形成的降水类型是对流雨。答案 B(2018 北京宣武期末) 读“风带示意图” ,完成 4 5 题。4、对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风带是()A、 A 图 B、 B 图 C、 C 图 D、 D 图5、以下有关四个风带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夏季, A 风带对地中海气候影响显著B、 B 风带控制下的洋流为暖

4、流C、 C、D 间的气压带为副热带高压带D、 D 风带越过赤道后可形成南亚夏季风解析第4 题,撒哈拉沙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的影响, C图为东北信风带。第5 题,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夏季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影响南亚地区。答案 4.C5.D(2018 合肥模拟 ) 读右图,完成68 题。6、假设此图表示热力环流,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C、丙处气压比丁处高D、甲处气温比乙处低7、假设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图,那么正确的选项是()A、气流比较湿润B、乙处多锋面雨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D、气流由于热力上升8、假设此图为东亚夏季季风环流图,

5、那么图中所示情况是 ()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B、气流动力作用上升C、气流较气流湿润D、气流热力作用下沉解析本组题考查同一图形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状态。第6 题,热力环流是由冷热不均引起的,甲处气温高,气压低,乙处气温低,气压高;高空正好相反。第7 题,中纬度环流,是西风带,温暖湿润,乙是副热带高压带,多晴朗天气。第8 题,夏季的东亚季风环流,甲是大陆,低压区;乙是海洋,高压区,受海陆热力因素影响而形成。答案 6.C7.A8.D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 10 题。亚洲东部某日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 单位:百帕)9、甲地此时的风向是()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10、关于图

6、中气压状况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B、 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解析第9 题,依据甲地两侧等压线数值及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可知甲地风向。第题, M地位于低压中心,应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为高压。此时,陆地上的热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答案 9.A10.C10(2018 江苏百校联考) 读图,完成11 12 题。11、四地的气候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是A、B、C、D、()12、地常年盛行风()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B、由

7、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C、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解析由图可知,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季风气候显著。地位于欧洲西部,常年盛行西风。西风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答案 11.D12.D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3 15 题。13、上述“某月”是()A、 1 月B、 4 月C、 7 月D、 10 月14、该月份甲地盛行()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15、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多雨B、低温少雨C、温和多雨D、炎热干燥解析第 13 题,根据图中气压分布的规律,可知

8、该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那么“某月”最可能是7 月。第 14 题,由图知,甲地该月份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吹东南风。第15 题,乙地大约位于38N 大陆西岸,此时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答案 13.C14.A15.D【二】综合题 ( 共 40 分 )16、读下图,完成以下各题。(20 分 )(1) 该图表示北半球 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 判断的理由是 _ 。(2) 一般来说,A地比 B 地降水 _,原因是 _ 。(3)C 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 气流与 D 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4) 常年受 C 气流控制的大陆西岸地区, 气候特点是 _。常年受 B

9、 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 _。一年中, 受气流 C 和 30N 附近气压带交替控制的大陆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 。(5) 图示季节,北半球的_ 气压带会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亚欧大陆形成_( 气压中心 ) 。解析此题考查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等知识,准确判读图中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及图示季节是解题的关键。由图中赤道附近上升气流 ( 或气压带、风带 ) 位置偏南可知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答案 (1) 冬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偏南(2) 丰富 A 地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的产生;而 B 地气流由高纬流向低纬,气温升高,不

10、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3)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气流较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 气流,被迫抬升。(4) 全年温和湿润全年高温少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5) 副极地低亚洲高压17、 (2018 北京东城区检测) 读下图,完成以下要求。(20 分 )(1) 根据图说明亚洲 1 月、 7 月盛行风向的季节变化情况。(2) 图中、六地风向的形成原因中,主要因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而形成的有 _。(3) 受图示季风影响,东亚地区形成的面积较大的两种气候类型分别是_气候、_气候,比较其气候特征的主要不同点。(4) 简述南亚季风对水稻种植业的影响。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东亚和南亚季风气

11、候的特点和成因,东亚季风为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南亚季风气候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长夏无冬,分旱雨两季。答案 (1) 东亚地区: 冬季 (1 月 ) 为西北风, 夏季 (7 月 ) 为东南风。 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区:冬季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2) (3) 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在0以下,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在0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比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大;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变率比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变率小。(4) 有利影响:夏季风 ( 西南季风 ) 能够带来丰沛的降水, 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不利影响: 夏季风 ( 西南季风 ) 的不稳定性易造成水旱灾害,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