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是一种软暴力.docx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9591154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溺爱是一种软暴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溺爱是一种软暴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溺爱是一种软暴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溺爱是一种软暴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溺爱是一种软暴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溺爱是一种软暴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溺爱是一种软暴力.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溺爱是一种软暴力导语:作为家长,都知道溺爱孩子对其成长有很大的危害,甚至是一种软暴力,可是真正在教育上,有些家长还是步入了溺爱孩子的误区。自古“慈母多败儿”,为了孩子今后的成长,家长们一定要调 整爱孩子的方式,多一些真爱,少一些溺爱。“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的意思。如果父母的爱泛滥,对孩子就是一种伤害。“慈母多败儿”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句谚语,这里的慈不是慈祥的意思,而是对孩子一味迁就,包庇纵容,就是“溺 爱”。过度关怀也是病在医院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小孩感冒了,妈妈抱着来看病,尽管症状很平常,可是后面跟着一大拨“相关人等”,爸爸、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家里的小保姆。弄得医生哭笑不得

2、,明明 10分钟的看病时间,为了应付家属左右开弓的“盘问”硬是拖了 25 分 钟。儿科专家说,对下一代的异常关注也是一种病。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祖辈 4 人、爸爸妈妈父辈 2 人对独生宝贝 1 人,“421 综合 征”形象地概括了这种现代家庭爱儿过甚的情形。“关怀强迫、溺爱过度其实也是一种软暴力。”教育学者认为,父母溺爱的抚养方式,剥夺了孩子生活中许多重要的东西。溺爱孩子的家长常担心孩子拿这摸那不卫生,跑东跑西不安全,限制孩子的活动,致使孩子运动游戏的能力差,和同伴玩不到一起,因此内心自卑孤独。包办型溺爱和放纵型溺爱包办型溺爱中,父母将孩子当成了“自我的延伸”,孩子成了父母的复制品;而在放纵

3、型溺爱中,父母自愿做孩子的“自我的延伸”,他们是孩子的手和脚,心甘情愿地去接受孩子的指挥。放纵型溺爱发展到最后,还会培养出“父母的敌人”。放纵型溺爱会导致孩子心中根本没有其他人。如果父母不早点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最终也会发现, 他们的孩子也是他们的地狱。并且,放纵型溺爱中长大的孩子,经常伪装得很强大,但实际上 他们难逃放纵型溺爱带来的三个常见的恶果:1.依赖。他们先是依赖父母,最终是依赖配偶或自己的孩子,他是配偶和孩子的地狱。因为他只知道提要求,让亲人关注自己,但他们却 对亲人的感受视而不见。2.自卑。他们会发现,一旦离开亲人自己什么都不是,所以会出现严重的自卑心理。但他们自大惯了,不能接受这种

4、自卑,所以会把自卑 转嫁到别人身上,并变本加厉地伤害别人。3.任性。父母的溺爱让他们养成了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这导致他们严重缺乏同情心。“我要,我立即要”成了他们的习惯。 两岁是关键期幼小的孩子都是自恋的,他们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孩子需要在自我探索中打破这一天然的自恋。这个探索过程主要从 2 岁开始,他们需要认识社会,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而孩子没走入社会时,父母和亲人就代表了社会。做父母的一味溺爱孩子,放纵孩子的一切欲望、要求,就是告诉孩子他的一切欲望都是合理的,社会都该满足的,他的自恋是对的。长此以往,孩子心中有了这个自我中心的定式, 就再难走出来。心理专家指出,别人不会溺爱你的孩

5、子,做父母的必须先意识到这一点。孩子在探寻过程中,挫折是必须的体验,也是必然的体验。在 02 岁时,怎么满足孩子的需要都不会犯大的错误,但从两岁开始,做父母的必须一方面尊重孩子的探索,一方面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让他意识到,世界并非是围绕着他而转,其他人是和他一样重要的人。 他要自爱,但同时要爱人。溺爱不能算真爱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对宠物的爱有一致性,可以说是一种父性或母性的本能。它不需要努力,不需要经过意志抉择,并且对心灵的成长毫无帮助,所以不能算是真爱。虽然溺爱也能帮助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但要养育健康而心智成熟的子 女,还需要更多的东西。派克描述说,这些“更多的东西”就是:爱不光是给予,它是合理的给和合理的不给;是合理的赞美和合理的批评;它是合理的争执、对立、鼓励、敦促、安慰。所谓合理,是一种判断,不能只凭直觉, 必须经过思考和有时不怎么愉快的取舍决定。所以,明智的父母不应该放弃思考,让没有控制能力的孩子去发 号施令。点评溺爱是一种权利的剥夺,是对儿童成长的随意扭曲。一旦父母对孩子采取溺爱、迁就的教育方式,把孩子放到比父母还高的位置上,包办孩子的一切,孩子就会变得依赖且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孩子往往软弱,也不会过多地考虑别人的感受。所以,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就应当教儿童自己做,让孩子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杜绝溺爱这种软暴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