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导学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02719 上传时间:2021-03-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咬文嚼字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咬文嚼字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咬文嚼字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咬文嚼字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咬文嚼字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咬文嚼字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咬文嚼字导学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第三单元 文艺评论和随笔 第8课 咬文嚼字(一)一教学目标 1.识记相关文学常识和字词。 2.筛选文中信息,理解重要词语“咬文嚼字”的含义,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把握作者有关“咬文嚼字”的观点,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二新课标考纲解读 1.识记词语:咬文嚼字 锱铢必较 推陈出新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2.理解: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咬文嚼字”在文中的含义,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概念”就是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或者是全文的核心概念、话题题旨的词语。“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这些句子有助于理解文章,把握观点。不同体裁的文章中重要的句子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有以下几类:(1)提示

2、文章中心内容的句子,如中心句、文眼句;(2)表明作者的写作目的、观点态度的句子;(3)衔接上下文,既有过渡作用,又有概括作用,起到标明行文思路作用的句子;(4)容易产生歧义性理解的句子。三课堂检测 在预习的前提下,速读全文,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 1.题目“咬文嚼字”本义是什么?文中是什么意思?并找出回答的依据。 2.你认为文中哪些句子是重要句子?请简要说明。 3.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用哪些例子来论证的?四方法规律总结1.理解重要概念含义的方法。 理解方法是:在文中找到与这一概念有关的句子和段落,然后看看作者是如何表述的,千万不要主观臆断,因为高考考查的是在“文中”的意思。2.筛选整合信息的方

3、法 。 (1)确定信息区间。就是找准和问题答案有关语段。 (2)截取原文词句。是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 (2)修改整合信息。就是我们在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太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赘余信息,需要加以改造,这时要求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五、达标训练 读课文的第3、4段文字,回答下面问题。1. 作者以李广射虎为例,通过比较分析阐述的道理,以下正确的一项是( ) A、简洁必须以准确表达情味为基础。 B、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 C、文字的细微差别,应该玩索一番。 D、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2.

4、 通观整个语段,作者所要论证的观点是( ) A、即使咬文嚼字,则必锱铢必较。 B、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C、咬文嚼字,实质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D、过间则必失原汁原味。3. 下面的道理和启示不合所选语段旨趣的一项 ( ) A、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思想情感表现的高下。 B、咬文嚼字的实质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C、乱改别人的文章必将遭人讥讽,贻笑大方。 D、选取典型材料阐释道理才能令人心悦诚服。 咬文嚼字(二)一教学目标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鉴赏文章的构思技巧。二考纲要求 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即弄清文章的开头

5、、结尾以及文章是怎样渐次展开和步步推进,以实现对文章主旨的表达的。三课堂检测 让学生回答问题,分析文章结构思路。 1.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第六段前两句话有什么作用? 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2.读三四段文字,指出体现作者思路的词语。找出作者表述观点的句子,指出其表达重心。 3.文中所举例子选择的角度一样吗?从炼字的角度,你最喜欢哪一个例子?说说理由。四方法规律总结 分析结构思路的方法:1.理清结构。阅读文章,应当把握住它的框架,看出作者“编织”文章的基本路数,弄清文意的来龙去脉。 着眼于全篇。即弄清文章的开头、结尾以及文章是怎样渐次展开和步步推进,以实现对文章主旨的表达的。 着眼于局部。即划分某

6、一段或段中的某一部分的层次,分析层次间的关系。2.理清语脉。语脉,即行文的脉络。理清语脉,即分析语句间的意义关系,梳理行文的语意走向,要注意常见的体现思路的词语: 表列举的词语:“也”、“另外”、“此外”、“除此之外”、“一方面”、“另一方面”、“同时”、“与此同时”等。这些词提示前后文有并列的事例或观点。 表推断或小结的词语:“因此”、“总之”、“所以”、“由此可见”、“可见”等。这些词表明后文将会有新观点。 表示强调观点的词:“其实”、“简直是”、“从一定意义上说”等。 表示转折的词语:“不过”、“然而”、“而”等。这些词表明对前文否定,后文将有新的观点。5 达标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3题。(9分) (2010新课标全国卷)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很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真书(又叫做楷书、正书)开始

8、出现并逐渐定形。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长久,真书至今仍在使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章草,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以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刻都是刻碑

9、的工匠写的,到唐代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祠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碑的拓本送给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祠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

10、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 “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 就是书法。B在历史上,“书”与“金”、“石”、“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

11、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B真书写得萦连就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书法”。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关系。C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D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的“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