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效观课议课》(三).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9634316 上传时间:2021-03-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有效观课议课》(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读《有效观课议课》(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有效观课议课》(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有效观课议课》(三).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读有效观课议课在成长中追求幸福平顶山叶县教研室魏巧灵幸福是个人的一种主观认识和体验,幸福需要通过自己才能实现。幸福的根子在自己身上,幸福需要能力。这种能力大致包括认识和理解幸福的能力,感受和体验幸福的能力,创造和实验幸福的能力。就教师而言,一方面,需要帮助学生获得认识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最终使命和责任;另一方面,教师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幸福能力,以此实现和享受幸福。这两者都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它们具有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幸福的教师生活表现有以下想象:课前有期望,老师盼望进教室,盼望见到自己亲爱的学生,盼望去实验具有创造和超越性的教学设计; 课中有创造, 教

2、学过程中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回应教育事件和情景,能创造性地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课后能审美,对课堂教学回望和审视,能获得符合期望的愉悦和温暖体验,它包括对自身能力和发展的审美,对教学劳动过程的审美和对劳动效果的审美。归结起来,幸福的教师生活来源于创造性的劳动和对创造性劳动的审美性体验。创造越大,快乐越多,大创造、大突破、大快乐,小创造、小突破、小快乐,无创造、无改变、无快乐。如果没有创造和超越,那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单调枯燥的生活。创造、超越的能力从何而来?应该说没有天生的优秀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发展成长为幸福教师的教师。怎样将工作中的困难转化成生活中的幸福?根本出路在于成长。别人无法真正代替你,环境是你的环境,教学是你的教学,只能靠你自己。你能靠什么?只能靠成长,靠成长带来本质力量的强大。教师的痛苦是无法应对学生、无法应对环境的要求。幸福是因为教师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地面对学生、应对情景。当我们的能力具有充分与环境和谐,并能够超越环境的时候,当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在自己手中成为现实的时候,当我们自己都没有想到的奇迹出现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对教育的全新感受。成长是获得幸福能力,从而实现自己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爱自己就栽培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