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课标实验版考试大纲及解读.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9646693 上传时间:2021-03-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课标实验版考试大纲及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课标实验版考试大纲及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课标实验版考试大纲及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课标实验版考试大纲及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课标实验版考试大纲及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课标实验版考试大纲及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课标实验版考试大纲及解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 年高考地理课标实验版考试大纲及解读一、考试大纲 : 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 , 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 , 德、智、体全面衡量 , 择优录取。因此 , 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 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9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 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 必修课程的内容, 确定高考地理科考试内容。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

2、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 , 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第 1页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 , 对题目要求作答。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

3、和识别, 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 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 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 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 , 地理事物的特征 , 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 , 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 , 通过比较、判断、分析 , 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 , 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 , 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能够运用

4、正确的地理观念 , 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第 2页二、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 必修地理 1、地理 2、地理 3, 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 的有关内容。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 选修内容的考核由各省区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酌定。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第一部分自然地理1、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大气受热过程。

5、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 3页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第二部分人文地理1、人口与城市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城市的空间

6、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农业区位因素 ,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工业区位因素 ,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 4页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的含义。不同区域自

7、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2、区域可持续发展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 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 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 5页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遥感 (RS) 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 (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 在城市管理中

8、的功能。数字地球的含义。二、考纲变化 :1、淡化原有对世界地理部分的考查。跟非课改区比较淡化了原有对世界地理部分的考查。2、重视表达、描述能力训练。3、注重必修三册内容的考查。今年新课改区地理高考大纲,从内容看 , 基本继承了其他课改省份去年的考纲, 比较注重高中阶段必修三册内容的考查。三、命题展望 :1、将强调能力考查具有创新意识2、知识重组线索新, 情境设置创意新, 设问角度思路新。以新的情境设计 , 新的知识组合给人以新的印象。3、关注热点 , 贴近生活。试题不回避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以鲜活的时事新闻题材为切入点设题, 生活气息、时代氛围跃然纸上。四、复习建议 :第 6页1、强调各单元知

9、识结构 , 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地理课本中的文字系统、图像系统、练习系统三者是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 , 成为该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一些同学在复习课本时 , 只重文字 , 忽视图像 , 不看课后练习 , 而高考以能力立意 , 往往又与图像、课后练习有关联 , 这样就会出现知识弱点和盲区 , 在不该失分的地方失分。因此后期复习 , 不可忽视图像和练习部分 , 更应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 强调学科的知识结构 , 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复习课本时 , 一定要建立起知识网络。例如 , 复习 气候 时, 我们可以从气候的四大因子 : 气温、降水、气压和风展开联想。使高、初中地理结合起来 , 以一

10、个知识点为中心, 尽可能拓展其外延, 尽量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 , 这样 , 知识才能转化成能力。2、进行专题训练, 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 进行专题复习 , 可以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 也更能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专题复习有多种专题划分方法, 可以把地理教材内容概括为四大系统。专题一 , 地球运动系统。包括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水体的运动、地壳和地表物质的运动, 地理事物时空变化。本专题内容分属于教材不同的单元, 但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 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如地球运动能否引起大气运第 7页动、水体运动。这就要

11、求学生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去分析问题 , 从而推理出地理事物的成因和规律 , 也可以从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和分布推理出成因。让学生掌握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 , 让他们遇到某一事物的时候会自己分析 , 自己找规律 , 做到举一反三。专题二 , 人地关系系统。包括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复习人口问题时 , 传统型和过渡型选修新老教材有明显的矛盾 , 新教材表达更为合理、科学 , 因此在复习时应以新教材为准。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贯穿在教材很多单元 , 我们要把它们从教材中提取出来 , 分析其成因、规律以及对策。专题三 , 区域地理系统。它包括自然区域、农业区

12、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等, 有人说区域地理是地理科试题的瓶颈, 这么认为也不过分, 因为区域地理是文综合考试命题的出发点,而高考涉及的社会热点本身就具有地域性。因此 , 学生必须有清晰的区域位置概念 , 才能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在本专题的城市区域中新老教材有差异 , 对于城市地域结构与功能分区中的工业区和住宅区位置 , 新教材采用的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 因此采用新教材的说法更合理。专题四 , 地理图表系统。包括日照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计算。图表分析是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 也是高考中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第 8页的理想手段 , 图表的阅读分析水平直接影响

13、着在高考中的表现 , 在专题复习中 , 要求达到图文转换、图图转换 , 并能对图表综合归纳读出各种信息 , 找出有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应设计一些变式图让学生训练 , 也可以让他们自己画变式图。近几年的文综合试卷中都把相应的地理信息分别以图、表的形式呈现 , 命题的立意在于对图表的分析、归纳能力的考查。3、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注重综合复习能力目标是通过教学中的学法来完成的, 考前这一段时间要注意指导学生的复习方法, 指导他们自己整理出基础知识,总结出知识规律, 构建知识网络。在专题复习的同时,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复习, 因为综合复习具有逻辑性强、复习的知识面广、学生思维训练多等特点。在综合

14、复习方面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寻找资料和素材, 引导学生思考 , 诱导学生分析解答问题。可以对教材中的案例进行综合分析,也可以对区域地理中的某一个热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综合分析某一个区域时 , 一般包括 8 个方面 : 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交通、农业、工业。对一个问题一个区域是否分析得完整 , 可对照以上几方面检查 , 并引导学生寻找思维线索 , 设计出综合问题, 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具备积极有效的思维。进而学会思考, 学会运用知识 , 逐步形成综合能力。4、精选习题 , 加强模拟训练第 9页考前做一定数量的习题 , 是巩固知识 , 提高技能的需要 , 但是必须防止沉溺于 题海

15、 而不能自拔。教师应该精选资料 , 要设计贯彻训练学生 信息获取能力 思想的习题 , 并在练习中注意设置有训练意义的情境。在解题中了解考试命题的原则及思路 , 研究题目类型 , 揣摸解题方法 , 从而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及解答规律 , 不断在解题的过程中总结方法 , 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 遇到新问题时 , 可迅速确定解决思路。另外 , 对不同的习题可解答到不同的程度 , 有的习题要一步一步认真解答 , 而有的习题则可略去复杂过程 , 或干脆 看题 , 即寻找解题思路而不动笔。最后对超教材、超教学大纲的偏、难、怪题应坚决放弃 , 避免无谓浪费时间和精力 , 掌握复习的主动权。对于每考必失

16、误的 弱点 知识 , 除加强相关课本知识的复习外 , 还必须针对 弱点 进行定点训练。定点训练 , 教师应准备出高质量的针对性强的试题 , 限定时间高标准地完成训练任务。然后应进行批改 , 发现问题 , 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讲 , 剖析命题思路 , 引导解题思路 , 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通过老师讲评 , 让学生发现题目背后蕴涵的学科思想。然后采用 练习 - 课本 - 练习 的复习模式 , 以做练习题为主线 , 每题必联系课本、双基。在课本知识指导下 , 再去练习。众所周知 ,解题训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应变能力 , 提高考试成绩 , 但解题训练必须以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抓基础第 10

17、 页是根本 , 解题训练仅仅是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技能的手段 , 是一种 根据问题来复习巩固知识 的方法 , 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能错位。四、备考建议 :1、从记忆、理解转到思考和运用。例如晨昏线不止懂得概念 , 还要思考和经线、纬线的关系 , 和昼半球、夜半球的中心线的关系 , 晨昏线和纬线的关系。运用概念就要和练习结合起来 , 而不是仅仅做现成的成套的练习题。2、强化思维训练。良好的复习习惯是需要训练和强制的 , 做练习前先想有关基本概念 , 做完练习后还要总结答题思路。3、重视自然地理的学习。从 2019 年的高考试题来看 , 自然地理部分比重大。可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18、 : 在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为组合的原理题中 , 学生易出错 , 这也是地理高考难度之一 ;涉及大气知识 , 易出错。纵观近些年的高三文科学生 , 普遍存在自然地理不好入手 , 但上手后易得分的现象。因此 , 在这一部分要下苦功。4、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目前 , 普遍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混淆不清、基本原理一知半解等问题。例如在自然地理的选择题的组合题中,只要一题不会 , 一组题就都错了。其实, 题目之间互为已知条件 , 学生只要冷静下来, 平日多训练 , 思维断层是可继续衔接第 11 页上的。可用听写、默写的方式督记住基本要点、基本原理。解决表达不规范的问题, 要求在默写中必须写书面语言。5、重视审题训练。评价一个地方的区位条件, 要坚持二分法 , 即分析有利和不利条件、自然和人文条件。做一道试题时, 要先对文字、图表进行审读 , 在试卷上一个个地勾画出显性和隐性条件, 逐渐提高审题能力。6、钻研教材、考纲和经典试题。复习中 , 尤其要重视教材的复习, 切不可用教辅替代教材, 并最大程度提高课堂复习效率。7、拉网复习 , 突出主干。复习中, 要整体把握一个章节的主干知识 , 并且能进行学科内的拓展, 将章节间、主题间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 , 提高学科内的综合分析能力。第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