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信中学2011-2012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9658922 上传时间:2021-03-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信中学2011-2012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执信中学2011-2012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执信中学2011-2012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执信中学2011-2012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执信中学2011-2012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执信中学2011-2012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信中学2011-2012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执信中学2011-2012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 页,满分为100 分。考试用时90 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 铅笔将自己的 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 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 在答卷纸上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 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如需改动,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

2、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68 分 )一、单选题(本题12 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 分,共 36 分。)1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牛顿最早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B卡文迪许首先通过天平和弹簧秤测出了万有引力的常量C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D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2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表明A 可以用人工方法研究原子核的结构B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

3、原子中央很小的核内C质子比电子轻D原子核内存在着中子3 下列四个方程中,表示衰变的是A 23892U23490Th 24HeB1124Na1224 Ng 10 eC23592U01n 3692Kr 14156Ba3 01nD 12 H13 H 24 He 01n4如图所示,木块放在表面光滑的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障碍物而突然停止运动时,车上的木块将A 立即停下来B 立即向前倒下C立即向后倒下D 仍继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5.运动员跳伞将经历加速下降和减速下降两个过程,将人和伞看成一个系统,在这两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阻力对系统始终做负功B系统受到的合外力始终

4、向下C重力做功使系统的重力势能增加D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重力做的功相等6.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的核子有半数发生变化所需的时间就是半衰期B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中,粒子动能很大,因此贯穿物质的本领很强C当放射性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具有较高能量时,将发生衰变D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发生衰变时,将会伴随着射线的辐射7.子弹水平射入一个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中,则有A 子弹对木块的冲量必大于木块对子弹的冲量B子弹受到的冲量和木块受到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当子弹与木块以同一速度运动后,子弹与木块的动量一定相等D子弹与木块的动量变化的方向相反,大小不一定相等8. 某个带电

5、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 A 点运动到 B 点,电场线、粒子在 A 点的初速度,以及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定A 粒子在A 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B 点的加速度B粒子在A 点的动能小于它在B 点的动能C粒 子在 A 点的 电 势 能 小 于 它在 B 点 的 电 势 能V 0D A 点的电势低于B 点的电势9. 如图是一火警报警电路的示意图 其中 R3 为用某种材料制成的传感器, 这种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值班室的显示器为电路中的电流表。 若在电源两极之间接一个报警器当传感器R3 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 、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 的变化情况是A I变大, U变小B I变小, U

6、变大C I变大, U变大D I变小, U变小10.如图所示,在一个均匀的磁场中有一U 形导线框abcd,线 框处于水平面内,磁场与线框平面垂直,R 为一电阻, ef 为垂直于ab 的一根导体杆,它可在ab、 cd 上无摩擦地滑动杆ef 及线框中导线的电阻都可不计开始时,给ef 一个向右的初速度,则有A ef 将减速向右运动,但不是匀减速B ef 将匀减速向右运动,最后停止C ef 将匀速向右运动D ef 将往返运动11.在图所示两电路中,当a、b 两端与 e、 f 两端分别加上220 V 的交流电压时,测得c、 d间与 g、h 间的电压均为110 V ;若分别在c、d 与b 间与 e、 f 间

7、的电压分别为A 220 V , 220 VB 220 V ,110 VC 110 V , 110 VD 220 V , 012.如图所示, PQS 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g、h 的两端加上110 V 的交流电压, 则 a、1圆轨道, 圆心 O 在 S 的正上方 在 O 和 P两点各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a 和 b,从同一时刻开始,a 自由下落, b 沿圆弧下滑则以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比 b 先到达 S,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相同B a 与 b 同时到达S,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相同C a 比 b 先到达 S,它们在S 点的动量相同D b 比 a 先到达 S,它们在S 点的动量相同二、双选

8、题:(本题 8 小题,有两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 分。全选对得2 分,有错或不选得0 分,共 32 分。)13.一个铅球和一个皮球相互挤压的时候,以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铅球对皮球的压力大于皮球对铅球的压力B铅球的形变小于皮球的形变C皮球对铅球的压力和铅球对皮球的压力一定同时产生D铅球对皮球的压力与皮球对铅球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14. 2008 年 9 月 25 日至 28 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 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 343 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 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 分钟。则下Q列判断中正确的

9、是4 分,选不全无错得轨道 2轨道 1P地球A 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B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15质量为2 kg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若速度大小由4 m/s 变成 6 m/s,那么在此过程中,动量变化的大小可能的是A 4 kg m/sB 10 kg m/sC20 kg m/sD 12 kg m/s16. A 、B 两船的 量均 M,都静止在平静的水面上, A 船中 量 M的人,每次均以2相 于地面的水平速度从 A 船跳到 B 船,再从

10、 B 船跳到 A 船 经过 n 次跳 后(水的阻力不 ),关于两船的 量、速度的大小之比有A A、 B 两船(包括人)的 量大小之比 是11B A、B 两船(包括人)的速度大小之比 是11C若 n 奇数, A、 B 两船(包括人)的速度大小之比 32D若 n 偶数, A、 B 两船(包括人)的速度大小之比 3217.如 所示, 原子的能 。若在气体放 管中, 于基 的 原子受到能量 12.8 eV的高速 子 而 迁到激 ,在 些 原子从激 向 低能 迁的 程中A 最多能 射出10 种不同 率的光子B最多能 射出6 种不同 率的光子C能 射出的波 最 的光子是从n 5 迁到 n 4 能级 时放出

11、的D能 射出的波 最 的光子是从n 4 迁到 n 3 能级 时放出的18.横截面的直径 d、 L 的金属 , 其两端的 U,当 三个量中的一个改 , 自由 子定向移 平均速率的影响,下列 法中正确的是A 两端的 U 加倍 ,自由 子定向移 的平均速率不 B 的 度L 加倍 ,自由 子定向移 的平均速率减 原来的一半C 横截面的直径d 加倍 ,自由 子定向移 的平均速率不 D 横截面的直径d 加倍 ,自由 子定向移 的平均速率加倍19如 所示,用 将一个 器与 板相 接, 用一弧光灯照射 板,关灯后,指 保持一定的偏角, 下列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用一 ( 量 少)的金属小球与 板接触, 器指 偏

12、角将增大B用一 ( 量 少)的金属小球与 板接触, 器指 偏角将减小C使 器指 回到零后,改用 度更大的弧光灯照射 板, 器指 偏角将比原来大D使 器指 回到零后,改用 度更大的 外 灯照射 板, 器指 一定偏 20. 如 所示,水平面内两根光滑的平行金属 ,其左端与 阻 R 相 接,匀 磁 B 直向下分布在 所在的空 内, 量一定的金属棒垂直于 并且与 接触良好今 金属棒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外力 F ,使金属棒从 a 位置开始向右做初速度 零的匀加速运 ,依次通 位置b 和 c. .若 与金属棒的电阻不计,ab 与 bc 的距离相等,则关于金属棒在运动过程中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金属棒通过

13、b、 c 两位置时,外力F 的大小之比为 1 2B金属棒通过 b、c 两位置时,电阻R 的电功率之比为 1 2C从 a 到 b 和从 b 到 c 的两个过程中,通过金属棒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为1 1D从 a 到 b 和从 b 到 c 的两个过程中,电阻 R 上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1 1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 32 分 )三、实验题:(本大题 1 个小题,共8 分。)21. 用如图所示的多用电表测量电阻,要用到选择开关K 和两个部件 S、 T. 请根据下列步骤完成电阻测量(请将你的答案相应的字母或文字)填写在空格内:旋动部件,使指针对准电流的0 刻线;将 K旋转到电阻挡 l00 的位置;将插入 十

14、、 插孔的表笔短接,旋动部件,使指针对准电阻的_(填 0刻线 或 刻线 );将两表笔分别与侍测电阻相接,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请从下列选项中挑出合理的步骤,并按的顺序进行操作,再完成读数测量。A 将 K旋转到电阻挡 1k 的位置B将 K旋转到电阻挡 10 的位置C将两表笔的金属部分分别与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D将两表笔短接,旋动合适部件,对电表进行图甲校准将红、黑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两端相接触,若电表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读数应为 _。测量完毕后,要将选择开关旋转到_位置。图乙四、计算题:(本大题 2 个题,共24 分。)22( 10 分)如图所示,两平行金

15、属导轨间的距离L 0.40m,金属导轨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7,在导轨所在平面内,分布着磁感应强度为B 0.50 T、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 金属导轨的一端接有电动势E 4.5 V 、内阻 r 0.50 的直流电源 现把一个质量为 m 0.040 kg 的导体棒 ab 放在金属导轨上,则导体棒恰好静止导体棒与金属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体棒与金属导轨接触的两点间的电阻R02.5 ,金属导轨的电阻不计,试求: (g 取 10 m/s2.已知 sin 37 0.60, cos 37 0.80.)(1)通过导体棒的电流;(2)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3)导体棒受到的摩擦力23(

16、14 分) 假设钚的同位素离子23994 Pu 静止在某一匀强磁场中,该离子沿着与磁场垂直的方向放出一个粒子后,变成了铀的一个同位素离子,同时放出能量 E 0.09 MeV 的光子若已知钚核的质量为 ml 238.999655u,铀核的质量为m2 234.993 470u, 粒子的质量为m3 4.001 509u.(普朗克常量是h=6.63 10-34J s,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3108m/s, 1u的质量对应于931.5MeV 的能量。)试求:( 1)写出这一过程的核反应方程式是怎样的?( 2)放出的光子的波长是多少?(3)若不计光子的动量,则粒子与铀核在该磁场中的回旋半径之比R :RU

17、是多大?(4)若不计光子的动量,则粒子的动能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3 分,共36 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BADADBBCABA二、双选题: (每小题4分,共 32分。)题号1314151617181920答案BCBCACACBDBCBCBC21( 8分)答案: S ( 1分) T ( 1分)、0刻线( 1分)A 、 D、 C ( 2分) 18k( 2分) OFF( 1分)22( 10 分)【解析】(1) 导体棒、金属导轨和直流电源构成闭合电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I R0 r 1.5 A.2 分(2)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F 安 BIL 0.30 N.2

18、 分(3)导体棒所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1 mgsin 37 0.24 N2 分由于 F 1 小于安培力,故导体棒受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Ff ,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图 1 分mgsin 37 F f F 安2 分解得: F f 0.06 N.1 分23( 14 分)分析和解答:铀核相对粒子作反向运动(反冲),在磁场中形成相切的圆轨迹,衰变中系统的动量及总能量均是守恒的,释放出的结合能,一部分转变成两个生成核的动能,另一部分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去( 1) 23994 Pu23592 U 十 24 He E2 分( 2)因 E h h c ,1 分所以hc6.6310 343108 1.38 10

19、 110.091.610 19106( m)E( 3)设衰变后,铀核速率为v2 ,粒子的速率为 v3 ,则由动量守恒有:m2v2 m3 v3,1 分又带电粒子在磁场匀速回旋有:B m v 21 分Rmv(即 Rmv),1 分R qqB所以 Rm3v3 q2 192 461 分RUm2 v2 q321( 4)由质能方程可得衰变中释放的结合能:E ( ml m2 m3) 931.5MeVm 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铀核和粒子的总动能为:Ek EkU Ek E E1 分1 分1 分( ml m2 m3) 931.50.09 4.266( MeV )1 分结合动量守恒m2 v2 m3 v3 得:1 分12EKU 2 m2 v2m2v2v2v2m341 分EK12m3v3v3v3m22352m3v3所以EK 235EK 4.194( MeV )1 分23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