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理综高考版.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9673040 上传时间:2021-03-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理综高考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理综高考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理综高考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理综高考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理综高考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理综高考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理综高考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一)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G = mg(g 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3 、求 F1、 F2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注意: (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 1F2FF 1 +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 也可以小于分力、 也可以等于分力。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F合 =0或: F x 合 =0

2、F y 合 =0推论: 1 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2 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5、摩擦力的公式:(1) 滑动摩擦力: f= N说明 :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 G; 也可以小于 G 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静摩擦力: 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不与正压力成正比大小范围: O f静fm(f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m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3、。b 、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6、 浮力: F= gV 排 ( 注意单位 )7、 万有引力:F=G m1m22r(1) 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由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首先测量出。(3) 在天体上的应用: ( M- 天体质量 ,m卫星质量, R- 天体半径h卫星到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 =向心力MmV 2m2(RG2m2(R h)( R h)。,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4、,42h)mT 2 ( R h)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MmMmg = Gg = GR2R2V2V=gRGM / Rc、 第一宇宙速度:由 mg = m得R18、 力: F=k q1q2(适用条件:真空中,两点 荷之 的作用力)r 29、 力: F=Eq(F与 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10、磁 力:( 1) 洛 力:磁 运 荷的作用力。公式: f=qvB (B v)方向 - 左手定 ( 2) 安培力 : 磁 流的作用力。公式: F= BIL( B I )方向 - 左手定 11、牛 第二定律:F合= ma或者 Fx 合= ma Fy 合= may(正交分解)x适用范 :宏 、低速

5、物体理解:( 1)矢量性( 2)瞬 性( 3)独立性(4) 同体性( 5)同系性( 6)同 位制12、匀 速直 运 :基本 律:vt= v 0 + a tS = vo t +1 a t 22几个重要推 :(1) v(2) A B22= 2as(匀加速直 运 :a 正 匀减速直 运 :a 正 )t v 0段中 刻的瞬 速度:v= v0vt= svOvt / 2v tt/ 22t(3)AB段位移中点的即 速度:ACBvs/2=vo2vt22匀速: vt/2=v s/2;匀加速或匀减速直 运 :vt/2 En 时,放出光子;2、 核能: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能量。质能方程: E = mc2核反应释放核能

6、:EmEn 时,吸收光子)2E =mc8复习建议:1、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为力学和电磁学,两部分内容各占高考的38,这些内容主要出现在计算题和实验题中。力学的重点是: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振动和波等等。解决力学问题首要任务是明确研究的对象和过程,分析物理情景,建立正确的模型。解题常有三种途径:如果是匀变速过程,通常可以利用运动学公式和牛顿定律来求解;如果涉及力与时间问题,通常可以用动量的观点来求解,代表规律是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如果涉及力与位移问题,通常可以用能量的观点来求解,代表规律是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或能量守恒定律) 。后两种方法由于只要考虑初、末状态,尤其适用过程复杂的变加速运动,但要注意两大守恒定律都是有条件的。电磁学的重点是:电场的性质;电路的分析、设计与计算;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力的问题、能量问题等等。2、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这三部分内容在高考中各占约8,由于高考要求知识覆盖面广,而这些内容的分数相对较少,所以多以选择、实验的形式出现。但绝对不能认为这部分内容分数少而不重视,正因为内容少、规律少,这部分的得分率应该是很高的。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