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城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96773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镇城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某镇城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某镇城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某镇城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某镇城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某镇城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_镇城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建设地点:_镇区3、项目建设单位:_镇人民政府4、建设内容与规模。(见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与方案第二节、规划建设与方案)。5、工程建设进度。项目实施计划从_年_月开始,至_年_月完工。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拟通过_镇人民政府自筹和争取上级支持资金来解决。其中,群众投工投劳折款资金500万元,_镇人民政府自筹5000万元,拟争取中央给予支持资金2500万元。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概况1、地埋位置_镇区所在地原名_家康,始建于隋朝,经过历朝历代的建设,到解放初期已成为

2、具有一定规模的小集镇。解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街道居民的居住环境不断改善,一排排土坯房逐步被一幢幢楼房所替代。改革开放以来,历届政府在城镇建设中,十分注重规划管理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使小城镇得以迅速发展,现已建成街道14条,街道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已成为谷西南的区域中心镇。到_年,_镇区面积达3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达2.5万人,小城镇建设多次在省、市小城镇建设评比中获奖。2、_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_镇交通便利,东北紧靠207国道._高速公路和_铁路,距襄樊机场80余公里,县道.乡道四通八达。这里自然资源富足,土地肥沃,山场广阔,矿藏丰富,林茂粮丰。素有金龙宝殿之称。矿产资源丰富,白云石的储

3、量在2亿吨以上,氧化镁含量达21.26,氧化钙含量达30.05,其他杂质含量都没超标,。硅石储量在1.4亿吨以上,大部分矿石含二氧化硅在99.4以上。境内有_三条河流,全长66公里,砂静态储量达15亿吨。_镇主导产业为农牧业。农业以_产小麦、玉米、水稻。畜牧业以_产三元杂交肉猪为主而独具优势的产业发展大镇。工业以硅工业为主。3、镇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努力将_镇建成为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谷西南商业中心,建筑之乡,是以商业贸易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山水宜居城镇,湖北省的中心城镇。到_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23亿元,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亿元,年均增长3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

4、收入达到1485元,年均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81元,年均增长12%。4、项目建设背景为了更好的落实国家有关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贯彻党的_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推进小康村建设,实现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发展的趋势,区域竞争加剧,工业化进程加快,客观上要求对城镇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并在总体规划中落实。2、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

5、扩大城镇空间,以解决城镇用地与发展空间、土地利用的矛盾,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原规划不能满足城镇快速发展的要求。3、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城镇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机制发生了变化,总规需要及时调整,适应这些变化,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应对并提供多种发展需求的城镇空间布局。4、从新世纪开始,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新阶段,国家提出我国推进城镇化的条件逐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实施城镇化战略,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5、_镇位于谷城县的西南部,被誉为金龙宝殿。

6、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居民收入稳定提高,居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基础设施薄弱、配套功能不全,难以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并影响城镇中心功能的充分发挥。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小城镇开发的速度和质量。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第三章项目位置和建设条件一、项目位置项目位于_镇镇区所在地前后街社区和竹园社区、王家井村、付湾村。二、项目建设条件和建设内容1、公共建筑用地规划将集镇公共建筑按其使用功能分为。行政管理、文体科技、医疗保健、商业服务及集贸设施六类。商业服务。结合桥头和滨河景观走廊前后街建设集休闲、娱乐、商业多功能商业中心。以现有文化宫为中心,启动_商贸城建设,建成一个集住宿

7、会议、休闲、娱乐、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商业中心,提升_镇的城镇化水平和商业服务水平,提升_城镇品位。行政管理。规划以现状政府为中心,打通政府前道路至河边,结合周边危房改造,配套建设行政服务中心,将镇行政办公机构集中,形成全镇政治中心。文体科技。教育机构用地规划将镇中心小学与一中合并,并进行改造,有的小学逐步调整,改造成集小学和幼儿园为一体的完全小学,文体科技用地规划主要结合居住小区及公共绿地布置。医疗保健。规划保留现卫生院,将其改造、完善,同时在外环路旁增加一处小型卫生院。集市贸易。是集镇的主要功能之一,在外环路东侧规划大型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和集贸市场各1处。2、广场规划近期在_大桥南桥

8、头,结合滨河景观道和商业中心,规划建一中心广场,作为镇级广场,方便人们娱乐生活。远期在政府新址前规划建设一行政广场,作为全镇的公共活动中心和安全疏散地。3、公用工程设施规划保留、扩建现状公用工程设施,在自来水厂北侧新增一个消防站,镇区东侧、黄土河与南河交汇口上300米处建设二个垃圾中转站,一座污水处理厂。4、道路交通规划结合城镇总体布局,用地功能结构、交通流量和流向以及现状条件、对外交通来组织道路交通规划,形成安全畅通、经济合理的道路系统。规划在进一步配套完善原有道路的基础上,镇区路网向纵深发展,重点开发建设西边路网,与城镇发展相协调。规划镇区主干路布局形态为内正外环、三角环状与网状相结合的道

9、路格局。即为大三角外环路、内部以粉_路、谷园路、康平路为交通干线,构成纵横干线,联接外环路,形成既相对独立又彼此相通的主干路系统。5、给排水工程规划_镇生活、生产用水均取自镇区以东的黄土河,水厂位于镇区以南,无污染、水质较好,为保证其供水水质,规划在其取水点周围半径100米内的水域,严禁停靠船只、游泳、捕捞及从事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用水量预计人口为6万人,人均综合用水标准采用250l/日人,生活用水最为5250吨/日,不可预见用水量为750吨/日,总用水一为7500吨/日。为此,规划给水管网在利用现有给水管的基础上增设和改建。管网在主要道路上形成环状以保证供水可靠性。并在主要道路给水管网上

10、每隔120米设置一消火栓,在管网节点处设阀门井以利于管网维修。结合镇区目前的排水现状,地形特点,规划在镇区东黄土河与南河交汇处上游300米,水厂下游300米处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近期规模为4000吨/日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和方案一、规划条件及建筑规模根据_镇城镇规划的准则,项目建设用地规划为公共用地。项目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8000平方米。二、规划建设方案1、道路硬化工程完成镇区文化宫至镇矿粉厂2km水泥路工程建设,竹园社区3、4组4km水泥路工程建设,铺设行道板。2、居民饮水工程改造现有担负全镇镇区供应的竹园自来水厂,购置配套设施3套,埋设供水管网19.5km,入户配套设施1017套,埋设入户管

11、道34.5km。3、排污工程建设地下钢筋砼主管道19.5km,支管道5km,配套检查井、污水处理设施3处,疏通排污渠道15km。兴建公共厕所3个。兴建污水处理厂一个,占地10000平方米。4、绿化工程在项目区规划道路两旁种植香树3000株,在广场兴建草坪800平米。建设休闲广场2处16000平方米。5、亮化工程在全镇新安装路灯700盏。6、公共服务事业完成镇区中心幼儿园园舍各1500平方米的建设及相应配套设施同时,在镇区新建妇幼计生服务保健卫生所一处,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第五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该项目建设期为3年,其中前期准备工作3个月,实施施工33个月。项目分四个阶段进行:项目前期设计和招

12、标,土建施工、建筑装修、竣工验收。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2)项目土建工程费用参照湖北省类似工程项目的工程费用,设计要求有相关系统功能要求进行估算;(3)其他建设费用参照湖北省建设工程费用中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计算。2、投资估算编制范围项目投资主要包括建筑安装工程及设备费,室外工程费,与本项目直接相关的工程建设其他费和预备费。3、投资概算结果(后附投资概算表)二、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其中_镇人民政府自筹5000万元,国家投资250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资金500万元。第七章社会效益分析1、经济和社会效益小城镇建

13、设是_镇落实解决三农问题有关精神,推进城镇化的具体举措。项目建成以后居民进入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善、清洁卫生、休闲宜居的新_。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将逐渐引导居民进入城市文明中,并通过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逐渐提高居民素质。项目建成后,可以解决居民原来休闲无去处的问题,解决镇区排水设施老化问题,可以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加速推进_这一中心城镇的地位真正形成,真正让_镇这个小城镇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平台。2、生态效益项目建设完成后,生活垃圾,污水得到合理处理。将实现绿地面积增加,促进生态系统的改善,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第八章结论本项目建设是我镇十二五规划任务的重要内容,是实施_镇区域规划的需要;是实施打造_镇作为湖北省中心城镇整体形象的需要;是全面推进城镇化的需要。因此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_镇人民政府_年_月_日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