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学.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80395 上传时间:2021-03-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规划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环境规划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环境规划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规划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规划学.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环境规划学第一章 绪论1. 环境规划: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2. 环境规划的实质:环境规划的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阶级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 策活动。3. 环境规划的作用:( 1)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行为;( 4)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5)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4. 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政策性强5. 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 1) 经济建设、城乡

2、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2)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3)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5)系统原则 ;(6)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7)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6.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前期环境保护工作评估;环境调查和评价;环境模拟与预测;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重点工程和融资渠道;保障措施。7. 环境规划的分类:( 1)按规划期可分为: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年度环境保护计划;(2)按环境与经济的辨正关系划分为: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3)按环境要素划分为: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

3、物污染控制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4)按照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划分为:国家环境规划、省(区)市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县区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综合整治环境规划、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5)按性质划分为: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自然保护规划、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8. 环境规划的发展方向:( 1)增强环境规划的协调与衔接; (2)强化环境规划的导向性和调控性; (3)完善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第二章 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1. 环境容量:是保证达到预定环境保护目标的前提下环境单元所能接纳的污染物的最大的数量。2. 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

4、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3.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4. 人地系统协调共生理论精品文档(一)人地系统协调共生的熵变描述人地关系形成耗散结构过程,正式靠系统开放而不断向其输入低熵能量物质和信息,产生负熵流得以维持。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人地系统遵循熵方程:熵变类型ds0 熵增 -混乱、无序 -人地冲突ds=0 熵值不变 - 维持原有状态 -警戒协调ds=? 熵变无规律 - 方向不定 -混沌(二)人地协调共生的机理响应5. 马世俊提出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符合生态系统理论: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自然三大系统是一个整体,是个复合生态系统。社会是

5、经济的上 层建筑;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又是社会社会联系自然的中介;自然则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基础,是整个复合生态系 统的基础。6. 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产,即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和信息产品。 生活,即为民提供方便的生活条件和舒适的栖息环境。 还原,即保证城乡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信息传递,人类一方面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信息传递来为人类服务,另一方面人类还可以应用现代科 学技术,操纵生态系统中生物活动,按照人类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7. 循环经济的定义 : 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 -

6、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生产模式,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8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1. 环境预测的概念:环境预测是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有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 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2. 环境预测的类型:按预测目的可分为:警告型预测(趋势预测 )、目标导向型 (理想型 )预测和规划协调型预测 (对策性预测 )。警告性预测指在人口和经济按历史发展趋势增长,环保投资、防治管理水平、技术手段和装备力量均

7、维持目前 水平的前提下,预测未来环境的可能状况。目标导向型预测指人们主观愿望想达到的水平。 规划协调型预测指通过一定手段,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所能达到的环境状况。这是预测的主要类型也是规 划决策的主要依据。是指在充分考虑到技术进步、环境保护治理能力、企业管理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等动态 因素的前提下,对环境质量达到的切合实际的预测。3. 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 ; 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 ;环境污染预测 ;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4. 环境功能区划: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 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 合 理的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应有不同的环境目标。5. 环

8、境功能区划的目的:合理布局;确定具体的环境目标;便于目标的管理和执行6. 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 (1)保证功能与规划相匹配; (2)依据自然条件划分功能区; (3)依据环境的开发利用潜力划分功能区; (4)依据社会经济的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划分功能区;(5)依据行政辖区划分功能区; (6)依据环境保护的重点和特点划分功能区。精品文档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1. 大气污染预测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大气污染源的源强的预测(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大气环境质量变化预测 (对污染物排放所造成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2. 大气环境质量预测的常用方法有: 箱式模型、高斯扩散模型、多源扩散模式、线源扩散模式

9、、面源扩散模式、总悬浮微粒扩散模式、灰色预测模型3. 水污染预测的基本内容:水污染物排放状况;水污染物的迁移变化规律;水质未来的变化趋势4. 水环境质量预测的要点( 1)确定预测目标(2)水质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3)建立水质预测模式模拟包括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5. 水质预测的基本方法: 水体水质预测目前尚处于发展、 形成阶段,其方法可分为水质相关法和水质模型法两类。6. 水质相关法(包括水质流量相关法、河流湖泊水质的灰色预测模型、河流湖泊水质的多元回归分析) ;7. 水质模型法(包括完全混合的河流水质预测方法、一维河流水质模型、 BOD-DO 耦合模型、湖泊水质预测模型、 湖泊富营养化水

10、质预测模型)8. 环境规划决策的基本程序环节:(1)找出问题确定目标。(2)拟定备选行动方案。( 3)比较和选择最佳行动方案。(4)方案的实施即规划的执行。9. 环规决策特征:(1)非结构化特征:对环境系统规划总体而言,更多具有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特征(2)多目标特征:目标间存在冲突性和矛盾性,存在不可公度性(3)基于价值观念的特征10. 决策分析类型 最优化决策分析模型 (基于最优化技术构造的环境系统规划决策分析模型) ; 模拟优化决策分析模型 (基于各种备选方案进行系统目标的模拟分析)11. 费用 -效益分析的评价准则:通常采用净效益或费效比。 净效益是指总效益现值扣除总费用现值的差额。费效

11、比即总费用现值与总效益现值之比。12. 环境费用 -效益分析的一般过程( 1)明确问题;( 2)环境质量与受纳体影响关系确定; (3)备选方案的环境影响分析; (4)备选方案的费用 - 效益计算。13. 货币化技术方法 市场法(市场价格法、人力资本法或工资损失法、机会成本法、防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法、影子工程法) ; 替代市场法(资产价值法、工资差额法、旅游费用法) ; 调查法14. 数学规划方法:指利用数学规划最优化技术进行环境规划决策分析的一类技术方法。主要有线性规划、非线性 规划、动态规划。15. 贝尔曼优化原理:一个多阶段决策问题的最优决策序列,对其任一决策,无论过去16. 的状态和决策

12、如何,若以该决策导致的状态为起点,其后的一系列决策必须构成最优决策序列。17. 层次分析法步骤:(1)明确问题,建立目标、备选方案等要素构成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2)对隶属同一级的要素,根据评价尺度建立矩阵(3)根据判断矩阵,计算确定各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4)计算综合重要度,确定评价方案的优先顺序,提供决策支持第五章 水环境规划1. 水环境规划的内容 :是对未来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做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水质、水量、水 生态2. 水环境规划的类型及尺度: (1)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分: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和水资源系统规划。(2)依据研究尺度不同分:区域、流域以及城市等层次3. 水环境规划

13、的基本步骤:( 1)基础信息采集与问题诊断、 (2)确定规划目标、 (3)选定规划方法、 ( 4)拟定规划措施、 (5)规划方案 优选、( 6)规划实施与评估。4. 水污染控制单元:是由源和水域 两部分组成的可操作实体5. 水环境容量:指某水体在特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6. 水环境容量大小的影响因素:水体特征、水质目标和污染物特性7. 水环境规划的方案对策可主要归纳为以下五点:源头控制;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生态修复技术;末端治理措施;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技术。8. 水环境规划的技术措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污水处理;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纳污容量;生态修复技术;水资源开发利用

14、 与保护技术第六章 大气环境规划1. 大气环境规划:为了平衡和协调某一区域的大气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大气环境系统功能的 最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大气环境系统组成部分的功能。2.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 1)弄清问题 ;(2) 确定环境目标 ;(3)建立源与大气环境质量问的输入响应关系; (4) 选择规划方法与建 立规划模型 ; (5)确定优选方案 ;(6) 方案的实施3. 大气环系( 4 个子系统)构成大气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可概括为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大气污染物排放子系统、大气污染物控制子系统、 城市生态子系统。(1)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大气环境过程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稀释扩散能力

15、,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极为有限, 基本上是一个自然系统。( 2)大气污染物排放子系统。主要包括点源、面源和线源。(3)大气污染物控制子系统。大气污染控制不仅仅是污染源本身的治理。首先应立足于尽可能采用低污染的 工艺或技术,其次才是控制问题。此外还应把源治理与污染控制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4)城市生态子系统。以人为主体的城市生态子系统是大气环境保护的对象。4. 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大气污染控制规划5. 能流分析:是大气环境规划的基本方法之一,其主要针对能源的输入、转换、分配、使用的全过程系统分析, 以剖析大气污染物的产生、治理、排放规律,找出主要环境问题,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16、6. 能流分析的基本内容 :能流过程分析(包括 4个过程,即能流输入过程、能流集中转换过程、能流分配过程及终端用能过程)能 流平衡分析;能流过程优化分析。7. 大气环境规划指标气象气候指标;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指标;城市环境建设指标;城市社会经济指标。(能分辨具体指标所属类别)8.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是指为确定研究地区的大气环境规划目标而对这些地区进行的功能区划,并不是指对大气 环境的区划(一) A值法(用于确定某一功能区污染物 总量限值,进而确定整个总量控制区的总量 限值)。9. A值法,A-P值法大气规划的综合防治措施S旅一fd = 0砧il具中5 = yi;L=|J第i功能

17、区某污瞬年尤许排放总臺限值(二) A-P值法(用修正的 P值将允许排放 总量分配到每个污染源的计算)。过程:Qa、Qb由A值法求得,之后再 求得Qm与QH进而求得进而得 P值修 正值Pi,最终由Pi可得各功能区点源新的 允许排放率限值。功能区内中架点源(H100m)的总允许排放量:P乜 弓題i功瓏区農刑对应的大气坏反航量标港(年冃干均浓度恫九1懸如斥 S, E i功牺区面积* kn?S总量控制区息直I臥kin1Q* 总量栓制Kk类污柴拘总就阳值,1(6Q* “一第i巾梃区k英污来柯总盘限4%总聆押制区內直聖海的污型鞫总出呢値:0吐=另耳尤少诃总虽控制区内总调解系数乩整个暑邑捏制区中壊点源CH1

18、00m)的总允许诽放竄:功能IX内点源控制系独p的終IB =0x0 xPj整个总呈控制龙离址亡沟(H100m)的总允许扌放星Qh:各功能区点源新的允许捋放率眼值*0H 耳 Aq严一/?x/Jxpx/?n xh; xlB氐=缶j. -*Q 一一底紫源排啓仔担T【血2伯页农杏)10.大气环境规划的综合防治措施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和加强绿化。)减少污染物排放量I 采取合理的能源政策:1使用新能源;2改变现有燃料结构;3改变煤的燃烧方式;n 集中供热。可充分利用燃烧新技术和消烟除尘新技术,提高热效率,同时提高集中供热锅炉排放烟囱的高度,合理选择供热方式;川采用有效的

19、治理技术:1控制颗粒物排放2控制气体污染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 V控制移动源的排放。(二)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大气污染源的合理布局、合理布置城市功能区(三)加强绿化:i 植物净化;n 合理设置绿化隔离带。第九章城镇环境规划1. 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环境现状调查、环境质量预测及规划2. 城市环境规划的特点分析:综合性、多目标与目标矛盾性、动态性、不确定性3. 乡镇环境规划: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根本措施。4. 乡镇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一)准备阶段:接受任务、调查研究、环境影响预测二)编制阶段1、确定环境规划目标2、环境规划对此研究3、拟订规划方案与措施4、可行性分

20、析5、优化协调规划方案6、编写规划报审稿(三)报批阶段第十章 流域环境规划1. 流域的最基本定义:流域就是被分水线包围的集水区域。2. 流域环境规划步骤: ( 1)流域资源水环境与社会经济现状调查; (2)流域水环境问题诊断与规划目标确定; (3) 流域社会经济系统分析; (4)流域环境规划基础研究; (5)流域环境规划方案第十一章 生态城市规划1. 生态城市的内涵具体表现在:1.优美和谐的城市环境 2.合理的城市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3.高素质的城市社会生态文明4.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2. 生态城市规划的方法:( 1)基础信息资料的调查与收集; (2)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分析与评估; (3)生态环境与城市功能区划; ( 4) 规划设计与规划方案的建立; ( 5)规划方案的分析与决策; ( 6)建立规划的保障调控体系; ( 7)规划方案的实施与 执行。3. 生态城市的建设措施:(1)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生态工业(2)发展生态农业,增强绿色食品竞争(3)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4)在文化产业中注入生态内涵( 5)建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6)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搞好城市绿化 (7)建设生态住宅,研究人类居住环境和建筑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