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有几瓶牛奶.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9698452 上传时间:2021-03-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有几瓶牛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有几瓶牛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有几瓶牛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有几瓶牛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有几瓶牛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有几瓶牛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有几瓶牛奶.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如何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体现的不够。一般70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9 页 80页。【学习目标的设置 】一、设置学习目标的依据1. 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课程标准( 2011 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经历与同伴交流算法的过程,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活动的兴趣。2. 教材分析“有几瓶牛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20 以内的进位加法,也是学生建立位值概念的重要阶段。教材共分三次活动进行 :第一次活动是对生活情境的观察、思考,提出数学问题,列出加法算式;第二次活动通过摆小棒 ( 或图形 ) 探索“ 9+5”进位加法的多

2、种计算方法,特别是“凑十”时,可以拆 5 凑 9,也可以拆 9 凑 5;第三次活动通过“试一试”两道加法算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教材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同就会产生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3.学情调查分析课前,对 38 名同学进行前测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全部正确16 人占 42%,不进位加法的正确率为99.75%;进位加法的正确率为97.62%,20 以内不退位减法的正确率为96.55%。问题找 6 人面谈, 期中有 5 个人都是一个一个加或一个一个减,只有一个同学用的是“凑十法”。二、学习

3、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9 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9 加几的加法。2、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理解“凑十法”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3、在具体的计算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三、学习重点:结合具体情境, 经历探索9 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 9 加几的加法。四、学习难点:借助摆小棒、 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 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理解“凑十法”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五、评价方式的设置目标 1:交流式评价、表现性评价和论述式评价目标 2:交流式评价、表现性评价和论述式评价目标 3:交流式评价、

4、表现性评价【学习任务、评价标准】学习任务(以问题链驱动任务完成,达评价教学 / 学学习目标评价标准成目标)方法习活动目标 1:结任务一:问题 1:1. 能以“十”复习动合具体情出示礼物图片,数听 课 老 师 送 来 了为单位的记数旧知脑境,经历探数礼物,我们一起数方法索 9 加几的思一数,一共有多少引入表现考进位加法个?新知问题 2:2能根据情境性评的计算方任务二:价探索动法的过程,创设情境笑笑去超市买牛中的信息,寻新知脑能正确计奶,看到有两箱牛找数学信息。算 9 加几的思奶,你能数出每箱考加法。目标有几瓶牛奶吗?2:借助摆任务三:问题 3:3. 能从日常生交流巡视动小棒、拨计提出数学问题你能

5、提出一个活中发现和提式评指导脑数器的直数学问题吗?出简单的数学价思观操作活问题考动,初步感任务四:问题 4:你能列出4、能从日常生动知计算方列出算式,解决问个算式吗?活中发现和提表现归纳脑法的多样题出简单的数学性评小结思性,并理解问题,并尝试价考“凑十法”解决(动的计算策任务五:问题 5:你是怎么5. 初步感知计手操动略和进位摆一摆、拨一拨算的?你不能把算方法的多样作)手的计算道你的算法,用小棒性,并理解“凑操理。摆一摆呢?十法”的计算论述作你 能 用 计 算 器 拨策略和进位的式评一拨吗?计算道理。价3. 在具体任务七:问题 6:能根据物体的交流的计算中,巩固练习课后练习题实际情况选择式评养

6、成认真合适的质量单价仔细的良位进行表达与( 抢及时答 )运好习惯。交流。反馈用新表现巩固知性评提高价【学习过程】一、生活引入,沟通联系1、同学们,今天来了好多老师,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礼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都有几个?2、这么多啊,怎么数呢?圈出十个数行不行?好数吗?为什么?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东西的包装都是10 个一盒的,这样就是让我们买起来比较方便!【设计意图】 :通过简单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进入数学化的世界。通过对于对身边生活的关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二、探究新知1. 创设情境,解决问题(笑笑去超市买牛奶,看到有两箱牛奶,你能数出每箱有几瓶牛奶吗?)( 1

7、)根据我们数出的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2)你能列出个算式吗?你是怎么算的?你不能把你的算法,用小棒摆一摆呢?【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师利用学生超市买 中西 的生活经验, 创设情境, 巧妙的引出9 加几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2、动手操作,理解算理。(1) 其他人你们可以用我们介绍过的算法摆一摆,也可以把自己的算法摆一摆。( 2)你是怎么摆的说给同桌听。( 3)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算法,像这样把9 凑成 10,或者把5 凑成 10 的算法就凑十法。【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算法的过程,初步体会计算方法

8、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活动的兴趣。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来理解算理。3、用计数器引导理解进位的计算道理。(1)我们来试一试用计数器来算一算。(2)先拨几个,再拨几个,各位 没珠子怎么办?现在10 在计算器上还可以怎么拨?还有几个没加呢?加在什么数位上?(小结:在计算的时候,满十可以向前一位进一,这就叫“满十进一”。(如果没有小棒,没有计数器还有别的方法吗?)【设计意图】: 通过拨一拨,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意义。在这里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不断完善自己的算法。三、灵活运用,巩固练习。1. 圈一圈,算一算。( 1)在这幅图中 9 指的是什么? 3 呢?理解 9+3 解决了什么问题?( 2

9、)读题目, 要求我们怎么做?怎么圈可以让我们很快找到答案?圈出几个?谁来试一试,用 9+1 凑十。还课以用谁来凑十?用哪个凑十比较方便呢?( 3)独立完成,圈一圈算一算。( 4)汇报。【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的一步步的引入,带领学生解决问题,带领学生梳理解题思路。2、第一题:圈一圈算一算。( 1)你还能用刚才“凑十法”解决这道题吗?( 2)独立完成( 3)汇报,你是把谁凑十的。【设计意图】 :通过圈一圈算一算中教师的一步步的引入, 这题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解题思路,巩固新知。3 、第 2 题:( 1)读要求:一共有几条鱼?( 2)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哪些信息?( 3)根据左边有 9

10、 条鱼,右边有 8 条鱼这两个信息,你能列出算式解决一共有几条鱼吗?试一试。( 4)一共有几个番茄吗?用我们刚才分析问题的方法,想一想,一共有几个番茄?( 5)独立完成第二道。【设计意图】 :这题既能然学生巩固新知,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可谓一箭双雕。4、第 3 题:登山( 1) 左右两条上山的路,你可以选一条,上山。比比谁快?( 2) 汇报,引导说算法( 3) 观察左右两条路你发现了什么?我们再走走另一条路下上吧!【设计意图】: 对学生而言,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通过“登山”的数学游戏来保持学生有持久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五、全课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学会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再一次向学生渗透生活中有的数学,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好习惯。板书设计板书:一共有几瓶牛奶?( 9 加几的进位加法)9+5=14凑十法9+1=105+5=1010+4=1410+4=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