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文含解析.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9866013 上传时间:2021-03-3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文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文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文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文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文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文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文含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文(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中,在仙人掌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 水B.蛋白质C.脂质D.糖类【答案】 A【解析】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生活中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也是水【考点定位】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2.DNA 特有的含氮碱基是A. 腺嘌呤B.鸟嘌呤C.胸腺嘧啶D.尿嘧啶【答案】 C【解析】【分析】DNA是多聚体,单体为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组成由三部分构成,包括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含氮碱基包括:A、 T、 G、 C四种)【详解】 DN

2、A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组成为:脱氧核糖、磷酸及含氮碱基,其中含氮碱基又包括:腺嘌呤、胞嘧啶、鸟嘌呤、胸腺嘧啶,而RNA含有腺嘌呤、胞嘧啶、鸟嘌呤、尿嘧啶,因而,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含氮碱基,故选C 项。【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的组成,解答此题,学生需识记DNA的组成成分、结构,并且要有能将其与RNA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3. 下列关于染色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主要由 DNA和蛋白质组成B. 在分裂过程中以染色体状态存在C. 是细胞核中或粗或细的长丝D. 是核仁和核膜的主要构成物质【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染色质主要是DNA和蛋白质组成,故A 正确。在分裂

3、过程中以染色体状态存在,1 / 18故 B 正确。 染色体只存在于细胞核中,染色体是棒状的,染色质是细丝状的,它们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故C正确。不是组成核仁和核膜的构成物质,故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染色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4.在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A. 所吃食物未被消化B. 胃没有排空C. 体温超过 37,消化酶活性受到影响D. 体内食物残渣没有排出【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 食物中含有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 脂肪这些大分子,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

4、被消化道壁吸收而被人体利用解:食物的消化需要消化酶的参与,而消化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和高温都会抑制消化酶的活性; 人体在发烧时, 过高的体温抑制了消化酶的活性,使进入体内的食物不能及时得到消化,因此人体发烧时常常没有食欲故选: C考点:酶的特性5.ATP 的结构简式为A. A P P PB. A PP PC. A P P PD. A P P P【答案】 A【解析】【分析】ATP中文名称为三磷酸腺苷或腺苷三磷酸,由一分子的核糖、一分子腺嘌呤和三分子磷酸组成,腺嘌呤和核糖连接形成腺苷,腺苷与其中一个磷酸通过普通磷酸键连接,用“”表示,三个磷酸基团之间通过高能磷酸键连接,用“”表示。【详解】

5、ATP的结构简式为A P P P,其中 A 代表腺苷, P 代表磷酸基团, “” , “”分别代表普通磷酸键、高能磷酸键。选A 项。【点睛】ATP分子简式为A-PPP,式中的 A 表示腺苷, T 表示三个, P 代表高能磷酸基, “ - ”表示普通的化学键,“ ”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称为高能磷酸键。动物是由细胞呼吸产2 / 18生,植物体是由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ATP在 ATP水解酶的作用下远离A(腺嘌呤) 的“ ”断裂, ATP水解成 ADP+Pi(游离磷酸团) +能量。 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细胞中,它与ADP的相互转化实现贮能和放能,从而保证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供

6、应。6.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是发生在细胞的()A. 细胞核内B.细胞质基质C.线粒体D.高尔基体【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 正确。细胞核内不进行细胞呼吸,A 错误。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的场所,C 错误。高尔基体不进行细胞呼吸,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7. 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A. 叶绿体的外膜B.类囊体的薄膜C. 叶绿体的内膜D.叶绿体的基质【答案】 B【解析】在叶绿体的结构中, 类囊体构成了基粒, 在类囊体的片层结构上分布着许多与光合作用有关的

7、色素和酶【考点定位】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名师点睛】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等真核自养生物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外膜使叶绿体与细胞质基质分开,内膜内有几个到数十个有类囊体垛叠而成的基粒构成,基粒与基粒之间充满力基质,在类囊体的片层结构上分布着许多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8.关于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 )A. 细胞分裂过程比较简单B. 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C. 分裂时细胞核先延长缢裂D. 分裂时整个细胞缢裂为两部分【答案】 B【解析】3 / 18试题分析: A、无丝分裂过程简单,但这不是无丝分裂名称形成的原因,A 错误;B、由于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

8、丝和染色体的出现,因此被称为无丝分裂,B 正确;C、分裂时细胞核先延长缢裂,这是无丝分裂的过程,不是其名称形成的原因,C 错误;D、分裂时整个细胞缢裂为两部分,这也是无丝分裂的过程,不是其名称形成的原因,D错误故选: B考点:细胞的无丝分裂9. 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A. 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 有丝分裂间期的特点是完成 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的特点是核膜、核仁逐渐消失, 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中期的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 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 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故

9、D正确, ABC均错。考点 : 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10. 下列有关衰老细胞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衰老的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加快B.在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C. 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答案】 A【解析】试题分析:衰老的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A 错误;衰老细胞内的酶活性降低,B 正确;衰老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C 正确;衰老细胞的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正确。考点: 本题考查衰老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形成知

10、识网络的能力。11.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猫的白毛与蓝眼B.人的身高与体重C. 棉花的细绒与长绒D.兔的长毛与短毛【答案】 D4 / 18【解析】【分析】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个体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详解】猫的白毛与蓝眼不属于同一性状,A 错误;人的身高与体重不属于同一性状,B 错误;棉花的细绒与长绒不属于同一性状,C错误;兔的长毛与短毛符合相对性状的定义,故D正确;综上所述,选D 项。【点睛】解答此类问题, 考生需深刻理解相对性状的定义, 抓住“同种生物”、 “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形式”三个方面进行判断,注意: ( 1)相对

11、性状不一定只有两种表现形式,有可能有多种,如某一种花具有多种花色,红色、白色、紫色; (2)相对性状不一定都能肉眼所见。如,人体的血型。12. 关于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 此细胞有四分体4 个B. 此细胞中含有1 个染色体组C. 此细胞核中含染色单体8 个, DNA分子 8 个,染色体4 个D. 此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组合为1 和 2, 3和 4【答案】 C【解析】【分析】若为二倍体生物,则由于上图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且两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故该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详解】上图1, 2 为一对同源染色体,3,4 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且均处于联会状态,共形成 2 个四分体, 故 A 错

12、误; 染色体组的定义是细胞中的一组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非同源染色体,故此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B 错误;上图细胞中含有4 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 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共含8 条姐妹染色单体,8 个 DNA分子, C 正确;此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产生的子5 / 18细胞染色体组合为1 和 3, 2 和 4 或 1 和 4, 2 和 3, D错误;综上所述,选C 项。【点睛】 判断细胞分裂图像的关键是看有无同源染色体以及同源染色体所处的状态。若有同源染色体, 则可能为有丝分裂,也可能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若无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

13、裂,或者为单倍体的有丝分裂;若同源染色体具有联会、四分体、分离等行为,则必然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否则为有丝分裂。13. 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mRNA片段C.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tRNA片段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RNA片段【答案】 A【解析】【分析】基因的定义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但该定义是建立在细胞生物基础之上的。因此,理解时,注意有的非细胞结构生物不符合上述定义,如病毒有的遗传物质为RNA,其基因则为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详解】基因的定义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 rRNA是核糖体组成成分之一,tRNA负责运载氨基

14、酸; mRNA负责将 DNA的中储存的遗传信息,传递到细胞质中,承担信使这一功能。总上所述,其他选项均不合题意,故选A 项。14. 赫尔希和蔡斯用 32P 和 35S 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A. DNA 是遗传物质B.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C. DNA 外壳留在细菌外面D. 蛋白质进入到细菌细胞中【答案】 A【解析】试题分析:赫尔希和蔡斯用32P 和 35S 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外壳留在了细菌的外面,没有进去,无法证明蛋白质是否能发挥作用,故A 正确。考点: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

15、力。15. 在 DNA分子双链中碱基对A 与 T 的连接是通过()连接的。A. 肽键B.磷酸二酯键C.氢键D.共价键6 / 18【答案】 C【解析】【分析】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基本骨架,排列在外侧,含氮碱基通过氢键互补配对,排列在内侧。【详解】 DNA分子外侧磷酸和脱氧核糖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而内侧互补的两个碱基之间是通过氢键连接的。故选C 项。16. 某双链 DNA分子中,胞嘧啶( C)占全部碱基的 30%,则鸟嘌呤占全部碱基的A. 10%B. 20%C. 30%D. 40%【答案】 C【解析】【分析】双链 DNA分子中, A=T, C=G,因此,嘌呤数等于嘧啶

16、数。遇到碱基数目或碱基比例问题时,可采用简要的图示进行分析计算。【详解】由题意,C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30%,由于双链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C=G,因此,G也占全部碱基的30%,选 C 项。17. 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A. 由于水肥不足,小麦出现低产的性状B.用染发剂使人的头发变黄C. 杂种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了矮茎D.人晒太阳使皮肤变黑【答案】 C【解析】【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详解】水肥不足引起小麦出现低产的性状,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遗传物质并未改变,属不可遗传变异,A 错误;用染色剂使人的头发变黄,遗传物质并

17、未改变,为不可遗传变异,B 错误;杂种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了矮茎豌豆,该过程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因此为可遗传变异, C 正确;人晒太阳使皮肤变黑,是环境因素引起的,且遗传物质并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D 错误;综上所述,选 C 项。【点睛】可遗传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变异,可传给下一代。其来源主要有:基因重组、7 / 18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18. 在生物学育种中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是A. 诱变育种B.杂交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D.单倍体育种【答案】 B【解析】【分析】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

18、过选择和培育, 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杂交可以使双亲的基因重新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型,为选择提供丰富的材料。【详解】 根据题干中“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可判断,该育种方式为杂交育种, 它可以将双亲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结合于一体,或将双亲中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起来,产生在各该性状上超过亲本的类型。正确选择亲本并予以合理组配是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故选B 项。【点睛】有关杂交育种的概念、原理及优缺点:1. 概念: 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 获得新品种的方法。2. 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

19、性状。3. 优点:可以将两个或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4. 缺点:不会产生新基因,且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育种过程缓慢,过程复杂。19.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基因的“针线”是指A.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蛋白质酶C. DNA 连接酶D.运载体【答案】 C【解析】【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包括:1. “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2. “分子缝合针” DNA连接酶; 3. “分子运输车”运载体【详解】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基因工程中,基因的“针线”是指DNA连接酶,故选C 项。【点睛】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都是形成磷酸二酯键,但 DNA连接酶连接的是DNA片段(比8 / 18如冈崎片段

20、); DNA聚合酶是将单个脱氧核糖核苷酸按顺序连接到DNA链上。20.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A. 遗传变异B.自然选择C. 用进废退D.生殖隔离【答案】 B【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而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只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所以B 选项是正确的。21. 人体的内环境是指A. 血浆、组织液B.血浆、组织液、淋巴C. 体液D.细胞内液【答案】 B【解析】【分析】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详解】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A 错误、 B 正确;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内环境指细

21、胞外液,C、D 错误。故选B 项。【点睛】人体内,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叫做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 组织间隙液的简称 ) 、血浆和淋巴、脑脊液等。占体液总量的八分之三。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叫做人体的内环境。22. 下列关于人体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 内环境由细胞内液构成B. 稳态遭到破坏可能导致机体疾病发生C. 内环境各种理化性质在正常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答案】 A【解析】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A 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代谢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而

22、患某些疾病,B 正确;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C 正确;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为神经- 体液 - 免疫调9 / 18节网络, D正确。23. 饮酒过量的人,出现呼吸急促现象,与此现象有关的人类高级神经中枢是A. 大脑B.小脑C.脑干D.下丘脑【答案】 C【解析】【分析】人体的小脑是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而大脑是人的司令部,中枢,管理一切思维,和发出让你行动的指令,脑干位于大脑下部主要是维持人体生命特征的,比如心跳、呼吸、血压等。【详解】题干中“饮酒过量的人,出现呼吸急促现象”,而脑干有调节呼吸的中枢,因此,选 C 项。24. 下图是人体神经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23、的是()A. 如果传入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刺激感受器,大脑皮层依然有感觉B. 如果传入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刺激感受器,效应器依然有反应C. 如果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刺激感受器,大脑皮层依然有感觉D. 如果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刺激感受器,效应器依然有反应【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如果传入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刺激感受器,兴奋不能传入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不会有感觉,效应器也不会有反应,AB 错误;如果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刺激感受器,大脑皮层依然有感觉,但兴奋不会传到效应器,效应器没有反应,C 正确, D 错误。考点: 本题考查反射弧及兴奋传导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

24、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系, 能用文字、 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25. 下列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与其分泌的激素的搭配中,不正确的是A. 性腺性激素B.垂体促甲状腺激素C. 胰岛 B细胞胰高血糖素D.甲状腺甲状腺激素10 / 18【答案】 C【解析】【分析】性腺分泌性激素;垂体的腺垂体部分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胰岛 B 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胰岛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胰岛B 细胞分泌的是胰岛素,而不是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故C 错误。【点睛】 高度分化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

25、血的化学信息物质,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激素。26. 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B. 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浓度C. 血糖平衡调节需要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作用D. 正常人饥饿时血液中的胰高血糖素含量降低【答案】 D【解析】【分析】1、血糖的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元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合成肝糖元、肌糖元(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2、血糖平衡调

26、节:由胰岛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种激素间是拮抗关系【详解】 胰岛素主要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加速摄取、贮存和转化, 起降低血糖的作用, A 正确;胰高血糖素是负责增加血糖来源来升高机体血糖浓度,如糖异生,B 正确;血糖平衡调节需要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共同作用,C 正确;正常人饥饿时血糖浓度较低,因此,需胰高血糖素来升高血糖,因此,其含量应会有所升高,D 错误;综上所述,选D 项。【点睛】血糖平衡调节机理:11 / 1827. 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 靶细胞B.

27、浆细胞C.吞噬细胞D. B细胞【答案】 B【解析】【分析】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一种免疫球蛋白,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详解】靶细胞是被病原体侵入或感染的细胞,吞噬细胞负责吞噬病菌并摄取处理呈递抗原,B 细胞可识别抗原,并分化出浆细胞和记忆 B 细胞,浆细胞负责产生抗体,故选 B 项。【点睛】 抗毒血清、 抗毒素、 凝集素、 乳汁中均含有抗体, 抗体是一种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它可与特定的抗原物质结合, 产生沉淀和细胞集团, 从而使抗原失去感染能力, 最终彻底消灭抗原,仍然需要依赖吞噬细胞的吞噬消灭过程。28. 图为人体处于某一状态时的皮肤结构示意图,据图可知,此人正处于A. 温度适宜环境中B. 炎热

28、环境中C. 寒冷环境中D. 剧烈运动中【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中信息,立毛肌收缩产热增多,不排汗的同时,毛细血管收缩,说明散热减少,因此应该是在寒冷环境中,C正确。考点: 本题考查体温的调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12 / 18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9. 侵入人体的 HIV 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A. B 细胞B. T细胞C.记忆细胞D.所有细胞【答案】 B【解析】【分析】艾滋病即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病原体是HIV 病毒,它主要攻击人体的T 细胞, 从而直接影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详解】 侵入人体的HIV 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T 细胞,从而致

29、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失去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故选B 项。30. 相对体液调节,神经调节所具有的特点是()A. 反应慢,范围广B.反应慢,定位准C. 反应快,范围广D.反应快,定位准【答案】 D【解析】体液调节的范围广、反应慢,A 错误;体液调节反应慢,神经调节定位准,B 错误;神经调节反应快,作用范围局限,C 错误;神经调节反应快、定位准,D 正确。【点睛】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比较如下: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二、非选择题31. 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检测检测花生子叶细胞内的脂肪13

30、/ 18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检测观察 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糖类中的还原糖可与 _试剂发生作用, 产生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 _ (填颜色)反应。(2)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_(填序号)。( 3)实验观察到 DNA被染成 _ (填颜色)。【答案】(1).斐林(2).紫色(3).(4).绿色【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 果糖、半乳糖等, 需要利用斐林试剂 (甲液 0.1g/ml的 NaOH,乙液是0.05g/mi的 CuSO4)水浴加热进行鉴定;鉴定蛋白质则需要用到双缩脲试剂(A 液0.1g/ml的 NaOH, B 液是

31、 0.01g/ml的 CuSO4),脂肪的鉴定需要用到苏丹III或苏丹 IV ;观察 DNA和 RNA分布,需要利用吡罗红- 甲基绿进行染色观察。【详解】( 1)糖类中的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则会出现紫色反应;( 2)检测花生子叶中脂肪和观察 DNA和 RNA的分布 ,f 都需要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故应选;(3)观察 DNA和 RNA分布实验,若实验成功,则可观察到细胞核(主要含DNA)被染成绿色,细胞质则被染成红色。【点睛】 本题中涉及到的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在配方上是相似的,区别在与斐林试剂的乙液为 0.05g/ml的 CuSO4,而双缩脲试剂的B

32、液为 0.01g/ml的 CuSO4,且斐林试剂在使用时,是先混合再使用, 并需要水浴加热, 而双缩脲试剂是先加A 液,再加 B 液,不需要水浴加热。32. 图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结构【 11】为 _ ,是完成 _的主要场所。( 2)南宋诗人杨万里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么使荷花呈现红色的14 / 18物质(色素)分布在【】_,使莲叶呈现绿色的物质(色素)分布在【】_。( 3)图中【 9】染色质由 _和_组成。【答案】(1).线粒体(2).有氧呼吸 (3).14 液泡 (4).4 叶绿体 (5).蛋白质(6). DNA【解析】【分析】上图为

33、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解题前先识别出结构比较明显的细胞器,4 为叶绿体 - 光合作用的场所, 5 为高尔基体 - 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11 为线粒体 -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12为内质网 - 合成脂质等多种有机物的场所,13 为核糖体 -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详解】( 1)图中 11 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2)荷花花瓣颜色是由【14】液泡中花青素决定的,而莲叶呈绿色的物质分布在【4】叶绿体中,主要是由于叶绿体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决定的;(3)图中【 9】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点睛】植物细胞内含色素的结构:1、叶绿体是含有叶绿素的质体,主要存在于植物体绿色部分的薄壁组织

34、细胞中,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因而是重要的质体, 叶片之所以呈绿色, 主要与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极少, 而反射出绿色有关; 2、有色体是含有色素的质体 . 叶绿体也是有色质体,但习惯上将叶绿体以外的有色质体叫做有色体或杂色体,有色体内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呈红色或橙黄色。它存在于花瓣和果实中,在番茄和辣椒(红色)果肉细胞中可以看到。有色体主要功能是积累淀粉和脂类。33. 下面是人体胰岛素基因控制合成胰岛素的示意图,表示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为 _过程,发生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_ 。( 2)图中为 _过程,是以 _为模板合成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过程。15 / 18(3)决定丙氨酸的

35、密码子是_ ,将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的工具是_ 。【答案】(1).转录(2).细胞核(3).翻译(4). mRNA(5). GCU(6). tRNA【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为胰岛素基因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以 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以mRNA为模板,图中tRNA上携带的反密码子按3 5方向读写为CGA,密码子则按 5 3读写为GCU。【详解】( 1)由图可知是以DNA链为模板合成mRNA,为转录过程,人体胰岛B 细胞发生该过程的场所在细胞核;( 2)图中是以 mRNA为模板,合成肽链,为翻译过程;( 3)转运丙氨酸的反密码子为CGA(读写方向为: 3 5),密码子则与之互补配

36、对,为GCU,将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的工具是tRNA;【点睛】 本题图在判断密码子时,容易让考生出现误解,因为本题若按图可知翻译方向为从右到左( 5 3),但放大之后的图的方向却是与之相反的。34. 下图为鼠的毛色(黑色和白色)的遗传图解,以A 与 a 表示鼠的毛色遗传病基因及等位基因,请据图回答。(1)鼠的毛色(黑色和白色)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2)P(亲代)中1 号黒鼠和2 号黒鼠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出现了3 号白鼠,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 。( 3) F1 中 3 号白鼠的基因型为 _。(4) F1 中 4 号黑鼠和5 号黒鼠再生一只黒鼠的概率是_。【答案】(1).黑色(2).性状分

37、离(3). aa(4). 3/4【解析】【分析】16 / 18本题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 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应用, 涉及的计算问题较基础。【详解】( 1)由遗传图解可知, 1 黑色鼠与 2 黑色鼠交配得到 3 白色鼠,则可判断黑色为显性,白色为隐性;(2)P(亲代) 中 1 号黒鼠和2 号黒鼠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出现了3 号白鼠和 4 号黑色鼠,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性状分离;(3)由( 1)问可知, A 控制黑色, a 控制白色,则3 号白鼠的基因型为aa;(4) F1 中 4 号黑色鼠与5 号黑色鼠交配生出6 号白色鼠,则4 号和 5 号黑色鼠基因型均为Aa,再生出一只黑色鼠

38、(基因型为Aa、 AA)的概率为3/4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能通过遗传图解,判定显隐性,确定亲子代基因型,并对相关遗传问题能进行简单计算。35. 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激素甲为 _ 激素,通过 _运输到全身,作用到靶器官。( 2)激素乙 _(选填“促进”、“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_(选填“会”、“不会”)抑制激素乙的产生,这样的调节方式称之为_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2).体液(3).促进(4).会(5).反馈调节【解析】【分析】据图可知为激素分级调节示意图,激素甲和激素乙分别为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TSH(促甲状腺激素) , TRH作用的靶器官为垂体,而TSH作用的靶细胞为甲状腺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