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两篇.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9906380 上传时间:2021-04-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两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两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两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两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两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两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两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三首教学 设计两篇学了 两首诗 ,学生一定有很多感触,因此配上 轻 快的音 乐 , 学生美美 诵读 ,然后说说自己的心里 话,可 对诗中的儿童 , 家人 , 对老 一起来看看 这篇古 诗词三首教学 设计 两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牧童、舟 过 安仁两首 诗 以 松、诙谐 的笔 描 出悠然自得、无 忧 无 的牧童和两个 张伞 使 的 皮儿童,凝 练 的 句中充 了童真、童趣。清平 村居以 轻快、流 畅 的 言,徐徐 铺 开一幅恬淡、 惬 意的农 家生活 ,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吟 ,是古 诗词 教学的重点, 应 激 学生的朗 读兴 趣,引 导 学生反复 诵读 ,指 学生注意 歌的韵律、 奏和情

2、感。在文 的设计 中,重点抓住描写 作的关 字眼,勾起学生的生活体 验 , 多种感官体 ,充分感受其中的情味和韵味, 轻 松地理解 诗 意。1.认识 本 课 4 个生字,会写 7 个 的字。理解 “弄 ”、“怪生 ”、“相媚好 ”、 “亡 ”等 词 在 句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背 诵 古 。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 表达 诗词的意思。3.想象 诗词 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 说 的基 上改写成短文。理解诗词 意思,体会 诗词 意境, 练习 感情朗 。体会作者用 词 的生动传 神,感悟 诗词 中童年生活的快 乐 、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课时安排2

3、 课时 前准备1.了解诗人的生平。2.收集有关宋 词的资料。教学过程1.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 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 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 读,就能 读出歌, 读出画, 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 。教师以抒情的 话语,为课堂营造轻快、愉悦的学 习氛围,同时不露声色地点明了 诗歌的学 习要领,激发了学生的学 习情趣。 1.自由朗 读两首古 诗。注意 “蓑”、“遮 ”的读 音和写法。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诗节奏可以这样 划分:“草铺 / 横野 / 六七里,笛弄 / 晚风/ 三四声。 归来/ 饱饭 / 黄昏后,不脱 / 蓑衣 / 卧月明 ”。“一叶

4、/ 渔船 / 两小童,收篙 / 停棹 / 坐船中。怪生 / 无雨 / 都张伞,不是 / 遮头 / 是使风”。通过评读 、赛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指 导学生读通诗歌,读出节奏。 3.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牧童和舟 过安仁两首 诗中,分 别看到了怎 样的画面 ?想象是理解 诗意的翅膀,通 过再现诗歌画面,有助于学生 对诗歌意思的理解,充 实诗歌的,使学生易学、 乐学。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 行品读理解。自学要求:(1) 借助课文注释、工具 书,或与 组员探讨,理解字 词,初步理解 诗歌大意。(2) 交流自己的独到 见解,从 诗中你听到了哪些 动听的声音,想

5、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 练习有感情地朗 诵诗歌。(4) 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 语言形象、流 畅地描述出来。这两首诗的主人公都是孩子,展 现的是美好的童年,离学生的 实际生活并不遥 远,理解起来也 较容易,因此可安排充足的 时间,小组合作,自主学 习。 (学生自主学 习 )2.交流反 馈。学习牧童(1) 理解字 词(2) 精读诗句,理解 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A. “草 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 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带着自己的感受 读读这 两句。B. “归 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说说诗 句

6、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非常 惬意。C.你的脑海中出 现了一个怎 样的牧童呢 ?从哪里看出来的?是一个可 爱、自由自在、无 忧无虑的小牧童。D.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 ?做些什么呢 ?而诗人又想借 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广阔的草地令人神往,悠 扬的笛声使人心 动,美丽的月夜让人陶醉。一个 “横”、 “弄 ”、“卧”,更是充 满了随性、自然。 对于学生来 说,这就是他 们所期盼的无拘无束的生活。 这个小牧童,就是他 们理想的化身,因此,引 导学生置 换成牧童, 设身处地想牧童所想,做牧童所做,从而更好地领略诗境、领悟诗

7、情。 (3) 诵读古诗,感受意境学习舟过安仁(1) 理解字 词(2) 品读诗句,入情入境A. “一叶 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B. “怪生无雨都 张伞,不是遮 头是使风 。”理解 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两个孩子淘气可 、天真 皮。 ( 从 “ ”、“使 ”等 动 作中看出 )C.你喜 欢 他 ?诗 人喜 欢吗 ? 什么 ?学生放 飞 想象,仿佛和 诗 中的两个小童一起收篙停棹、 张伞 使 ,听到了水声、 风 声、 笑声,想到了自己曾做 过 的 皮事,怎能不喜 呢 ?而 人又何 尝 不是 这样 的呢 ?(3) 带着自己的体 验,有感情地朗 古 诗

8、, 出孩子的 调皮,感受那悠 的画面。比 两首 ,你有什么 想 对谁说 ?学了 这 两首 ,学生一定有很多感触,因此配上轻快的音 , 让学生美美 诵读,然后 自己的心里 ,可对诗 中的儿童 说 , 家人说 , 老 既可 给 学生倾 吐的机会,又可拓 宽 思 、丰富体 。 (1) 有感情地背 古 。(2) 默写牧童。(3) 选择其中一首古 ,可自 一幅 图画,也可改 编成一篇小短文。上 ,我们 学 了牧童和舟 安仁两首 ,哪个孩子 给 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这节课 ,我 再来 认识 另外几个男孩,走 进 他 的生活。通 回 ,既巩固了旧知,加深了印象,又自然地引出新知,激 了学习兴 趣。 1.引

9、学生 观 察此 课题 与其他 诗 歌 目的区 。2.了解 “ ”的有关知 。3.师 小 :今天我 一起学 南宋 爱 国 人辛弃疾写的一首 清平 乐 村居。结 合 前 ,通 过观 察比 较 , 学生自主 发现词 与 的区 别 ,掌握 词 的有关知 。 4.初 全文, 准 通。(1) 自由 读词 , 准字音。 ( 注意:醉、媚、 锄 、 媪 、亡 、剥 )(2) 合作探究,理解字 词 。 ( 可以查字典、看 图、联系上下文,也可以相互 讨论 )(3) 全班齐读,男女生 赛读,同桌互 读,且读且评,读出韵律 节奏。1.边读边 想象画面, 谈谈有什么感受, 试着用一个 词语概括。在读通课文的基 础上,

10、让学生想象画面, 谈感受,整体把握 课文的情感基 调,为下面准确地理解 课文打下基 础 。2.课文中,什么 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1)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 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 赖,溪头卧剥莲蓬。 ” 感情练读,读出孩子 们的轻松、活 泼、愉快。(2)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 发谁家翁媪 。”他们会亲热地说些什么呢 ?这句中的哪个字生 动地写出了他 们的心情 ?( “醉 ”。 )难道仅仅是酒使他 们醉了吗 ?说说你的体会。从最深的印象入手,自由选择句子研 读体会,学生 兴趣浓厚。三个儿子的铺排描写,生动传神的动作,读起来琅琅上口,理解起来形象自然。老夫 妇的亲密无间,配合学生的大胆想象,只

11、要合理,均予以肯定。 这样,更加拉近了学生与 词中人物的距离, 贴近了人物的心理,丰富了人物的,使形象更加真 实、丰满。 (3)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 结合图画,说说感受。学生自由 读,边读边 悟情。能用自己的 语言把欣 赏到的画面描 绘出来吗 ?再读全文,再 现画面,并用自己的 语言把全文景象描述出来。不 仅是对全文意思的巩固,又 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乡村条件 简朴,但 环境优美,夫 妇恩爱,孩子勤 劳,生活温馨, 难怪令人陶醉。你能通 过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 现出来吗?配乐朗读或背诵。1.背诵这首词 。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 优美的短文。3.改编歌曲,用自己喜 欢的

12、曲调唱清平 乐村居。4.收集、背 诵其他描写童年趣事的古诗词。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 7 个生字并正确 书写、运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2.进一步了解宋 词的有关知 识。3.借助字典和 课后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 诗词的意思,想象 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4.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 说的基础上改写成一篇短文写下来。教学难点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课前准备1.了解诗人的生平。2.收集有关宋 词的资料。教学过程童年,是 纯真、难忘的岁月。身 处童年,我 们每天都在 编织 着美丽的故事。 这些故事饱含着我 们的快乐、梦想

13、和追求。今天,我 们要学习的古 诗词三首也真 实地再 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 这节课 我们要学习的是牧童和舟 过安仁。看看 这几个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 们的影子。1.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要求 读正确, 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尤其注意“铺、蓑 ”的读音。3.反复多 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 结合课文注 释,想想 词语的意思,想想 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4.指名交流,适 时点拨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 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2.汇报:用自己的 话说说 每句诗的意思。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4.全班齐读此诗。1.教师有感情朗 读,学生

14、闭目想象。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全班交流,教 师适时点拨引导 。(诗人吕岩借写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抒 发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 乡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5.自由读诗,要求 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 读。6.练习背诵。1.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通过初读诗句 了解大意 理解 诗意 体会 诗境 悟其感情的方法学 习了牧童。 请你用这种方法学 习舟过安仁。2.自读古诗,了解大意(1) 自由读诗,要求 读准、读通,看看注 释或借助字典 查不懂的词。(2) 指明学生 读,正音。 ( 注意读准“篙、棹 ”)(3) 多种形式

15、 读诗,要求正确、流利。(4) 自学,看看能否弄清诗的意思,提出不明白的地方。特别提示:看 图理解是好方法。(5)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 师适时点拨。3.再读感悟,体会 诗境(1) 自由读诗,边读边 在脑海中想象 诗歌描绘了一幅怎 样的画面。(2) 全班交流, 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要求:内容具体,人物形象生动。(3) 师生共同 评析。4.品评诗句,悟其感情诗人通过细心的观察,把两个 顽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猜猜 诗人当时是以一种怎 样的心情在观察两个孩童 ?(喜爱 )5.感情朗 读,熟读成诵1.课外读读写儿童的 诗 。2.推荐背 诵杨万里的其它 诗 。1.用学生熟悉的曲子唱纳兰性德的 长相思。2

16、.学生交流有关宋 词的知识,教师适时小结。3.板书题目,读题 。( 强调 “乐”的 读法 )4.介绍辛弃疾生平。1.自由读词,要求 读准字音, 读通顺,看看注 释或借助字典 查不懂的 词 。2.指数名学生 读,正音。 (读准:醉、相、媚、锄、媪、亡赖、剥 )3.采用各种形式 读这首诗,要求:正确、流利。1.自由读词,理解 词语意思,准 备质疑。2.全班交流,教 师适时引导 。3.同桌合作, 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句子意思。4.全班交流,各抒己见。5.教师范读,学生 闭目想象画面。6.请学生自由 谈所想象的画面。 ( 特别提示: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 们的可爱的呢 ?)(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

17、儿子的行那种活 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动,刻划他 们的形象。小儿剥 莲蓬吃的7.学生自由 读,边看图边读边 悟情。1.请学生自由 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2.总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 。词也一 样。作者用精 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 创造了具有 诗情画意的 艺术境界,描 绘了一幅宁静、悠 闲的乡村生活 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 欢、而且非常的 热爱 、向往、羡慕。 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词吧。1.同学们,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而宋词则是这灿烂 文化中一 颗闪亮的明珠,一 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幅 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希望同学 们利用课余时间,读读宋词,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2.从本课中选一首自己喜 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短文。3.用自己喜 欢的曲子唱清平 乐村居 给父母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