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号:xx/PJ-ZC-2017xx气瓶检测工程有限公司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作业指导书版 次:第一版(2017)受控状态:发 放 号:2107010032017-1-1发布 2017-1-18实施xx气瓶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第一部分钢制无缝气瓶检验作业指导文件目录序号标题1国家对无缝气瓶的管理方针2检验周期3检验项目4无缝气瓶检验与评定流程5检验准备6外观检查与评定7音响检查8瓶口螺纹检查9内部检查10壁厚测定11重量与容积测定12水压试验13内部干燥14瓶阀检验与装配15气密性试验16检验后的工作1、检验机构及其检验人员气瓶定期检验机构应当按照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 (TSG Z7001
2、) 的规定,取得气瓶定期检验核准证,严格按照核准的检验范围从事气瓶定期检验工作,并接受质监部门的监督。气瓶检验人员应当取得气瓶检验人员资格证书,气瓶无损检测人员应当取得相应无损检测资格证书。2、气瓶检验机构的主要职责 :2.1 对气瓶进行定期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并且对其正确性负责;2.2对可拆卸的气瓶瓶阀等附件进行更换,更换的瓶阀应当选择具有相应瓶阀制造许可证的单位制造的气瓶阀门产品;禁止对气瓶和气瓶瓶阀进行修理、焊接、挖补、拆解和翻新。2.3对气瓶表面涂敷颜色和色环,按照规定做出检验合格标志;2.4 受气瓶产权单位委托,对报废气瓶进行消除使用功能(压扁或者解体) 处理;3、检验周期3.1各类
3、气瓶的检验周期气瓶的检验周期不得超过本条规定。3.1.1 盛装氮、六氟化硫、惰性气体及纯度大于等于 99.999% 的无腐蚀性高纯气体的气瓶,每5 年检验1次;3.1.2 盛装对瓶体材料能产生腐蚀作用的气体的气瓶、潜水气瓶以及常与海水接触的气瓶,每2 年检验1次; 3.1.3 盛装其他气体的气瓶,每3年检验1次。3.1.4盛装混合气体的前款气瓶,其检验周期应当按照混合气体中检验周期最短的气体确定。3.4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严重腐蚀损伤对其安全性有怀疑时,应提前进行检验3.2提前检验使用过程中,发现气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提前进行定期检验:3.2.1有严重腐蚀、损伤或者对其安全可靠性有怀疑
4、的;3.2.2库存或者停用时间超过一个检验周期后使用的;3.2.3 气瓶检验标准规定需提前进行定期检验的其他情况以及检验人员(或者充装人员) 认为有必要提前检验的。3.2.4气瓶检验机构应保证所检验合格的气瓶能够安全的使用一个检验周期,不能安全使用一个检验周期的气瓶应报废。3.3气瓶检验前处理气瓶进行定期检验前,应当对瓶内残余气体进行回收和处理。回收和处理至少符合以下要求:3.3.1 盛装毒性、可燃气体气瓶内的残余气体采取环保的方式回收处理,不得向大气排放;3.3.2确认气瓶内压力降为零后,方可卸下瓶阀;3.3.3盛装可燃气体的气瓶须经置换。 4、检验项目:外观检查、音响检查、内部检验、瓶口螺
5、纹检查、重量与容积测定、水压试验、内部干燥、瓶阀检验和气密试验。5、无缝气瓶检验与评定流程序号程序内容备注1验收、入库送检气瓶为空瓶,登记后泄压,存放入库。对氢气瓶必须由协议委托单位排放置换后入库。2检验准备逐只检查登记气瓶制造标志和检验标志。3外观检查与评定逐只检查气瓶外表面,查看是否存在凹陷、凹坑、鼓包、磕伤、划伤、裂纹、夹层、皱折、腐蚀以及热损伤等缺陷4音响检查对外观合格的气瓶逐只进行音响检查,用木锤或小铜锤轻击瓶壁,音响清脆有力,余韵轻而长且有旋律感为合格,声音浑浊低沉,余韵重而短并有破壳音响应报废。5瓶口螺纹检查1) 目测或低倍放大镜逐只检查螺纹有无裂纹、变形、腐蚀或其它机械损伤2)
6、 瓶口螺纹不得有裂纹性缺陷,但可有不超过2牙的缺口。6内部检查用内窥镜或电压不超过24伏的灯泡对气瓶内部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裂纹、结疤、皱折、夹层或凹坑等以及检查是否有油污。7壁厚的测定1) 局部测厚2) 定点测厚8重量与容积测定1) 应逐只进行称重与容积测定。2) 对于容积增大率大于90%的应报废。3) 对于重量减轻5%的进行定点测厚。9水压试验用外侧法或内测法逐只进行水压试验10内部干燥对于水压试验合格的气瓶进行控水和加温进行内部干燥11瓶阀检验与装配应逐只对瓶阀进行解体检验、清洗和更换损坏的零部件,保证开闭自如、不泄露。12气密试验按GB/T12137的要求进行水压试验,保压时间不得小于
7、2分钟。13检验后工作1)定期检验合格的气瓶,按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打检验标记、涂检验色标2)检验人员必须将气瓶检验评定结果填入无缝气瓶检验与评定记录,并出具检验与评定报告3)报废气瓶负责销毁,并填写判废通知书5、无缝气瓶检验准备51逐只检查登记气瓶制造标志和检验标志。登记内容包括国别、制造厂名称代号、出厂编号、出厂年月、公称工作压力、水压试验压力、实际容积、实际重量、上次检验日期。制造钢印标志(1) 制造钢印如按图1打成扇面形时,钢印标志的项目和排列如图1所示图1气瓶的钢印标志 图中标志含义:1气瓶制造单位代号; 6实际容积,L;2气瓶编号; 7瓶体设计壁厚,mm;3水压试验压力,MPa;8制造
8、单位检验标记和制造年月;4公称工作压力,MPa;9监督检验标记; 5实际重量,kg; 10寒冷地区用气瓶标志。 图2 制造钢印标志(2)制造厂钢印标志也可在气瓶肩部沿圆周方向排列,如以图2项目内容为例,各项目的排列顺序是:ABC-12345-TP225-WP15W523-V402-S60-O-891-H。检验钢印标志(1)检验钢印如图3打成扇面形时,钢印标志的项目和排列如图2,(2)检验钢印也可能打在金属检验标志环上如图4 图3 检验钢印标志 图4 检验钢印标志应该说明的是气瓶上的制造钢印标志和检验钢印标志,也可打在带有护罩钢瓶的护罩上。肩部检验标志除用钢印以外,为了便于识别,还应在检验钢印上
9、按检验年份涂上检验色标(采用检验标志环的,可用环的颜色代替检验色标)。中容积气瓶检验色标的颜色和形状见下表所示,其中括号内的符号和数字表示颜色的代号,椭圆形的长轴约为80mm,短轴约为40mm,矩形约为80mm40mm。小容积气瓶的检验色标可按比例缩小。检验色标每10年为一个循环周期。检验年份颜色形状2010粉红色(RP01)椭圆形2011铁红色(R01)2012铁黄色(Y09)2013淡紫色(P01)2014深绿色(G05)2015粉红色(RP01)矩形2016铁红色(R01)2017铁黄色(Y09)2018铁紫色(P01)2019深绿色(G05)2020粉红色(RP01)椭圆形511 未经
10、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厂商制造的气瓶、制造标志不符合GB5099或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的气瓶、制造标志模糊不清或关键项目不全而又无据可查的气瓶、有关政府文件规定不准再用的气瓶,登记后不予检验按报废处理。512对使用年限超过30年的气瓶按报废处理,登记后不予检验。52对于瓶内介质不明、瓶阀无法开启的气瓶,应与待检瓶分别存放以待另行妥善处理。53确认瓶内介质后,根据介质的不同性质,在保证安全、卫生和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采用与瓶内介质相适应的方法将气体排出。对于盛装毒性气体的气瓶,在排放瓶内气体后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瓶内解毒处理。处理方法如下:5.3.1盛装无毒的不燃气体,可直接将瓶内剩余气体排放到空气
11、之中。5.3.2、对盛装无毒的可燃气体,在采用“放空”方法排放瓶内剩余气体时,应事先将气瓶放置在有消除静电措施(接地)的金属板上,以防止由于静电引燃排放的气体,而引起的火灾事故。5.3.3、对盛装有毒的气体,最妥善的方法是“抽空”处理。此法既可保证安全,又能回收气体,瓶内有毒气体的余气,也可采用化学吸收方法或置换解毒的方式处理。5.3.4、对盛装的可燃液化气体,必须通过专用装置(残液加热回收法、喷射器回收法、抽真空回收法、干气动力源回收法、氮气动力源回收法)将瓶内的残液排入残液储罐。5.3.5、如瓶阀因故障无法开启而又无法辨明瓶内有无剩余气体时,可根据瓶内气体性质和瓶阀结构,采取下列办法排放瓶
12、内气体。5.3.5.1对无毒气体的气瓶,如其瓶阀带有超压泄放装置,则可采取略松泄放帽的方法放出气体。采用此法时,操作者应立于泄放装置的侧面,拧动泄压帽时,要注意其对面不得有人逗留或通行。拧动泄压帽要缓慢,每次不得超过1/4圈,并停留片刻,无气体流出时,才可以继续拧动1/4圈。听到气体流出声,立即停止拧动泄压帽,待气体缓慢流尽后,将泄压帽拧回原位。5.3.5.2如瓶阀泄放装置是易熔合金塞,则可采用直径略小于合金浇注孔的钻头,把易熔合金塞钻通,使瓶内气体放出。采用此法时,应把气瓶卧放在地面上,操作者必须事先戴上防护眼镜。钻孔时。身体不准对着钻孔,以防金属屑被气流吹出击伤。如果瓶内盛装的是可燃性气体
13、严禁使用手电钻,而应改用手摇钻,以防电火花引燃气体。瓶内盛装有毒气体时,必须采用特制带钻头的密闭泄压卡具。当合金塞钻通后,瓶内气体便沿卡具上的排气管流入回收装置或用气管道。5.3.5.3对无毒气体气瓶上的不带泄放装置的瓶阀,可用直径1.52.0mm的钻头,从瓶阀锥形尾部螺纹处钻孔,使瓶内气体从钻孔排出。有关安全措施参照上述。必须指出:在任何情况下,绝对不允许采用以钢锯从瓶阀尾部螺纹处锯开的办法取代上述钻孔的办法。5.3.5.4 对泄放装置失效的瓶阀或不带泄放装置的瓶阀,可采用从瓶口略拧动瓶阀的办法放出瓶内气体。54 确认瓶内压力与大气压力一致时,用不损伤瓶壁金属的瓶阀装卸机和防震圈装卸机卸下
14、瓶阀和防震圈。55用不损伤瓶体金属的适当方法将气瓶内外表面的污垢、腐蚀产物、沾染物等有碍表面检查的杂物以及外表面的疏松漆膜清除干净。5.6 排放(回收)剩余气体的安全注意事项。5.6.1开启瓶阀时,操作者应立于瓶阀侧接嘴的侧面,操作要缓慢且不得开启过大,以防气瓶被排放气流的反作用推倒或产生静电引燃气体。5.6.2在排放剩余气体时,瓶阀出气口的对面,不准有人逗留或通行,以防被气流或气流夹带的油水、锈粒、水粒或泥砂等杂物击伤。5.6.3回收有毒气体和低压液化气体时,必须事先戴好与气体性质相适应的防护用具。5.6.4回收可燃性气体时,必须事先备有适量的适应气体性质的灭火器。5.6.5回收助燃性和可燃
15、性气体时,周围不准有明火,特别是下风侧。5.6.6排放氧气或强氧化剂气体时,必须事先检查瓶阀及其周围物体有无沾有油脂。发现油脂物,应用四氯化碳、二氯乙烷或乙醇将其擦净。5.6.7严禁在同一地点同时排放两种性质相抵触的气体,以防发生化学燃烧或爆炸事故。5.6.8在排放气体时,若瓶阀出现火焰,则应立即用灭火器将火焰扑灭并关闭瓶阀。在不致灼伤皮肤或发生意外事故的情况下,也可采取措施(戴上浸水手套或在阀上复盖一块浸水的抹布)直接用手关闭瓶阀。如火焰从泄放装置或出气口喷出,则立即将泄压帽或瓶阀拧回原位,以阻止气体外流切断火焰。若已引起火灾,应立即采取措施灭火和将现场的气瓶搬运到安全地带,并通知消防部门。
16、6 钢质无缝气瓶外观检查与评定61瓶体外观检查应逐只对气瓶进行目测检查,检查其外表面是否存在凹陷、凹坑、鼓包、磕伤、划伤、裂纹、夹层、皱折、腐蚀、热损伤等缺陷。611对外观检查发现有磕伤、划伤、凹坑、腐蚀缺陷的部位,应采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缺陷处的最小壁厚。 612对盛装腐蚀气体的气瓶,应逐只对气瓶进行全面的测厚检查613瓶体存在裂纹、鼓包、夹层等缺陷及肉眼可见的容积变形的气瓶应报废。614瓶体磕伤、划伤处的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的气瓶应报废。615瓶体凹陷深度超过2mm或大于凹陷短径1/30的气瓶应报废(测量方法见6.2B1凹陷深度(h)的测量方法)。616瓶体凹陷中带有划伤、磕伤、凹坑时,若划
17、伤、磕伤、凹坑及凹陷符合6.1.4或6.1.5的规定,则该气瓶报废。或其缺陷不符合6.1.4条或6.1.5条的规定,但其磕伤或划伤长度等于或大于凹陷短径,且凹陷深度超过1.5mm或凹陷深度大于凹陷短径的1/35,则该气瓶应报废。617瓶体存在弧疤、焊迹或明火烧烤等热损伤而使金属受损的气瓶应报废。618瓶体上弧立点腐蚀、线状腐蚀、局部腐蚀及普遍腐蚀处的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的的气瓶应报废。619因腐蚀严重,对腐蚀深度和范围无法确定气瓶应报废。6110颈圈松动无法加固的气瓶,或颈圈损伤且无法更换的气瓶应报废。6111底座松动、倾斜、破裂、磨损或其支撑面与瓶底最低点之间距离小于10mm的气瓶应报废。6
18、11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气瓶应报废:a)在筒体同一截面上测量其最大与最小外径之差,超过该截面平均外径的3%。(测量方法见6.3)b) 筒体直线度允差超过瓶体直线段长度的0.4%,且弯曲深度大于5mm; c) 瓶体垂直度允差超过瓶体长度1%。(测量方法见6.5)6.2凹陷、凹坑、磕伤和划伤深度的测量方法B1凹陷深度(h)的测量方法 图B1以凹陷的弦为基准测量深度,量具为高度游标卡尺或直尺,直尺应沿气瓶轴线放置,直尺长度应大于凹陷最大直径的三倍,如图Bla)所示。长应大于气瓶周长的2/5,如图Blb)所示。以凹陷处瓶体外圆周的弧为基准测量深度,量具为弧形样板,弧形样板应沿圆周放置,样板弧长应大于气瓶
19、周长的2/5,如图Blb)所示。B2 凹坑、磕伤、划伤深度的测量方法可用下面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a) 凹坑、磕伤、划伤深度值以最深处为准,测量用的专用量具如图B2所示。卡板的型面曲率半径与钢瓶外廓相吻合,千分表的针尖插入缺陷中测量其深度,针尖的楔角应小于等于30,半径应小于等于0.25mm。测量过程中要定期校核千分表的读数,以消除由于针尖磨损造成的误差。b) 将软铅锤满凹坑、磕伤、划伤之中,取出软铅,用卡尺量得最大软铅高度即为所测深度值。 图B26.3圆度的检测圆度误差是指同一正截面内包容实际轮廓且半径为最小的两同心圆间的距离,也就是说作两同心圆,把横截面的实际轮廓紧紧地包容在里面,两同心圆半
20、径差就是圆度的误差值。圆度的测量方法有半径测量法、两点、三点测量法和直角坐标测量法等,其中两点测量法测量方便,设备简单尤其对气瓶更显出它的优点。测量方法如下:在同一截面上按多个方向测量直径的变化情况,寻求各个方向测得值中的直径最大差值。两点法测得的直径最大差值为Fmax则圆度误差值可按下式计算:F=Fmax/2例如:一气瓶某截面的最大外径为223mm,最小外径为215mm,评定该气瓶能否继续使用。可按下式计算:F=Fmax/2该气瓶的平均外径为(223+215)/2=219mm该气瓶最大和最小直径差为223-215=8mm该气瓶圆度等于最大最小直径差/气瓶平均外径*100%=3.5%答:经计算
21、3.5%大于3%规定值,故该气瓶不能继续使用。6.4直线度的检测检测直线度误差,采用的检测方法是光隙法或垫塞法。应用光隙法测气瓶筒体直线度时,常用工具为平尺,用平尺检测气瓶直线度是将平尺的工作面沿气瓶轴向与表面直线接触,根据平尺工作面与被测要素间透光程度,即光隙的大小来评定气瓶的直线误差。当光隙较小时,可按标准光隙估读,当光隙较大时,可用塞尺测量。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次,取其中最大得值作为被测气瓶的直线度误差。例:气瓶筒体长度为1500mm,用钢板尺测量其弯曲深度为4.1mm问该气瓶直线度是否合格?答:按0.4%计算允许直线度为:1500*4/1000=6mm。实测结果小于计算值6mm,因此该气
22、瓶为合格。6.5垂直度检测将气瓶放置在平台上(即以瓶体底平面为基准),然后用长度为三分之一气瓶筒体长度的直角尺进行测量,取数个测量方向(即任意方向)上测得筒体素线与直角尺间中的最大值作为该气瓶的垂直度误差。例如:气瓶筒体长度为1500mm,在该气瓶高1/3处进行测量,气瓶瓶底与直角尺距离为3mm按GB13004规定,该气瓶是否合格?GB13004规定:气瓶垂直度公差值为筒体长度的1%,考虑测量处为距离底部1/3处,故该气瓶垂直度的公差值为:1500*0.01*3=4.5mm测量结果为3mm小于计算所得的4.5mm,故该气瓶合格。7 音响检查71外观检查合格的气瓶,应逐只进行音响检查,判断瓶壁有
23、无隐患和内部内表面腐蚀状况。72气瓶在没有附加物或其他妨碍瓶体震动的情况下,用木锤或重约250g的小铜锤轻击瓶壁,如发出的音响清脆有力,余韵轻而长且有旋律感,则此项检验合格。7.3对音响浑浊低沉,余韵重而短,且无旋律感的气瓶,应结合内表面检查结果综合评定。73音响十分混浊低沉,余韵重而短并伴有破壳音响的气瓶应报废。音响与腐蚀的关系,见表所示。音响以及内表面腐蚀状态分类类 别音响内部腐蚀状况音响正常音响清彻有力伴随着较长的音响,其音响余韵的旋律有轻快的感觉因潮湿,全部内表面只呈现一层薄薄的红锈,表面平滑音音响不良A音响有些混浊,也有较弱的余韵,但不长,没有旋律内膛全部生成红锈,表面有点粗涩,呈现
24、鲨鱼表皮样的粗糙程度,在锈的局部也有被腐蚀成蜜柑表皮程度的凹坑的地方B音响有些混浊,有些圆滑的感觉但余韵短比A的锈严重,由于腐蚀在A程度的鲨鱼样粗糙表面上锈蚀比豆粒大,相当于核桃仁大的凹凸C音响余韵和B相同但余韵更短因为内表面的腐蚀,各处有剥落现象,其直径10mm及至50mm程度的麻点状凹坑,像飞石打击的凹点D音响更浊,宛如木鱼音色,添加了几分余韵腐蚀更深,表面剥落程度严重,点状腐蚀面的凹凸在整个内表面现象方格花纹E比D音响的余韵更微弱,金属音响声的遗痕没有了,敲打空瓶时感觉几乎没有余韵腐蚀最严重,内表面剥落的地方,面积都有且大且深,10cm2至30 cm2左右的凹凸面,遍及整个内表面有如鳄鱼
25、皮一样8 瓶口螺纹检查81用目测或低倍放大镜逐只检查螺纹有无裂纹、变形、腐蚀或其他机械损伤。82瓶口螺纹不得有裂纹性缺陷,但允许瓶口螺纹有不影响使用的轻微损伤。83瓶口螺纹的轻度腐蚀、磨损或其他损伤可用符合GB/T10878规定的丝锥修复。修复后用符合GB/T8336的量规检验,检验结果不合格时该气瓶应报废。8.4颈圈的检查对颈圈的牢固性和螺纹情况,也应逐只检查,不得歪斜松动。无法加固或颈圈损伤且无法更换的气瓶,应报废。如发现用焊接、钎接加固原配颈圈而造成瓶颈或瓶口损伤的气瓶,应叛废。颈圈螺纹应完好,对螺纹已严重损坏,无法保证牢固地戴上瓶帽的颈圈,应予以更换。无法更换的,气瓶应报废。9 内部检
26、查91应用内窥镜或电压不超过24V、具有足够亮度的安全灯逐只对气瓶进行内部检查。92对盛装氧化性介质的气瓶,要特别注意检查瓶内有无被油脂沾污。发现有油脂沾污时,必须进行脱脂处理。处理方法如下:9.2.1用溶剂溶解去除油根据瓶内油垢情况,向瓶内灌入适量的四氯化碳或二氯乙烷(容积40L氧气罐45L,小氧气瓶0.51L),并用木塞将瓶口堵住。气瓶罐妥溶剂后,将其卧放在除锈机上,使其旋转2530min,然后将气瓶取下倒置10min,以便使瓶肩得以除油。把瓶内溶剂放入废溶剂桶(瓶)后,从瓶口插入专用金属管至距瓶底100150mm处,通入清水冲洗残液,直至从瓶口流出的水无法溶剂气味为止。医用气瓶还需要用蒸
27、汽吹出处理。经过除油的气瓶,如其内部仍然不符合技术要求时,则必须进行再次清洗。使用上述化学溶剂时,必须遵守有关安全技术,因这些溶剂及其蒸汽都有毒性,对人体是有害的。二氯乙烷属于易燃性液体,其蒸汽能与空气形成具有爆炸性的混合物。9.2.2用碱液煮沸法除油 将气瓶直立固定后,向瓶内加入适量的苛性钠颗粒(容积40L气瓶加2kg),而后加半瓶清水,把金属蒸汽管插至距瓶底100150mm处,然后通入蒸汽进行煮沸。当瓶口有碱液溢出时,再煮10min停止蒸汽,并将瓶内碱液放出。再用水冲洗瓶内残液,之后向瓶内灌入半瓶清水,通蒸汽直至瓶口有水溢出为止。放掉热水后,用水再冲洗23min,用试纸浸水无碱性反应,冲洗
28、即告结束。 接触苛性钠及其溶液时,必须根据其性质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因它们能严重的侵蚀人体和衣服。9.2.3用木屑摩擦洗除油 对一般不禁油的气瓶,其内部的油垢也可用木屑除油。采用此法,应向瓶内装入适量的木屑和带棱角的马铁块,并用木塞堵住瓶口,然后将气瓶装于除锈机上使其旋转,达到除油的效果。93内表面有裂纹、皱折、夹层及瓶肩内有明显沟痕或皱折的气瓶应报废。94内表面存在腐蚀缺陷时,参照6.1.6、6.1.7条评定。内表面有腐蚀根据实际情况,按下列方法处置:9.4.1局部或全部有密集斑点而无厚层锈时,不需要进行除锈处理,用有压力的水冲洗后,进行测厚校核强度。9.4.2局部或全部呈现黑色片状或凸起锈
29、斑的“层锈”(重锈)时,经过除锈和冲洗后,音响检查又未发现破裂缺陷时,进行测厚效验其强度。瓶内除特殊情况下使用喷砂或酸洗外,一般是把气瓶放在卧式除锈机上使其旋转,借事先装入瓶内的马铁块、棱沙石、钢珠、铁屑或六螺帽等磨除。除锈机的转数,一般都是控制在4rad/s左右,每处理一次的时间约2040min(视技术要求和锈蚀程度)。气瓶经过除锈后,必须要用带有压力的水冲洗将其内部处理干净。9.4.3局部或全部呈现红褐色或淡赤色堆粉末状“迹锈”(中锈),如不妨碍检查,可不进行除锈处理,音响检查正常,用水冲洗后即可检查。9.4.4表面大致平滑,仅呈黄色或淡红色细粉末状“涂锈”(轻锈),或金属光泽消失,呈现暗
30、灰色的“初锈”(微锈)时,音响检查正常,用水冲锈后即可检查。10壁厚的测量气瓶厚壁测定的目的,是为了对达到判废条件的缺陷修磨后的壁厚测定以及鉴别内外表面腐蚀程度难辨或对压力级别有怀疑的气瓶,以及重量损失率大于5%、容积残余变形率大于6%、小于或等于10%的气瓶进行壁厚测定,以便对其能否继续使用作出判断。现时使用较普通的测厚仪是超声波测厚仪,这种仪器分可听型、脉冲示波直读型和脉冲直读型。后者操作简便、准确、灵敏、且稳定性高。测厚仪的使用方法,详见说明书。(一)测厚的方法气瓶测厚一般分为局部测厚和定点测厚。1、局部测厚凡气瓶瓶壁有划伤、凹坑、点腐蚀与线状磨蚀等缺陷时,必须进行局部测厚,以便进一步进
31、行强度校核。(1)将气瓶卧放牢固,用手提砂轮对有缺陷的部位进行打磨,直至缺陷除净,再用锉刀和纱布将其研磨圆滑为止。(2)按测厚仪使用说明书的规定,用标准试诀把测厚仪调整好。(3)在测厚仪探头与待测表面涂上一层水坡璃或机油等液体耦合剂,用探头紧紧贴于金属表面并稍加移动,从测厚仪的数码盘或刻度盘上即可读出所测部位的壁厚。(4)将测读的壁厚数据准确记录,并代入强度校核公式,通过计算来确定气瓶继续使用、降压或报废。(5)壁厚测定后,将探头和被测表面上的耦合剂擦净,对于氧气瓶和强氧化剂气瓶,必须用化学溶剂擦净所涂之机油。2、整体测点测厚对于面腐蚀的程度难辨、重量损失率超过5%、容积残余变形率超过6%(并
32、小于10%)或压力级别有疑问的气瓶,必须进行定点测厚。(1)在一般情况下,将瓶身分为三段,即瓶肩向下200mm、瓶底向上200mm和这两点之间的等分点。每段沿瓶身圆周等分四点,然后以气瓶原始标志打铳位置的中心为准基点,作一纵向直线并与三条环线直交,再以直线为基准按顺时针方向,每隔90作一平行于准基线的纵向直线。各纵向直线与上中下环线的直交点即为待测点。(2)待测点确定后,对各测点进行编号。先把基准线的三个待测点为分别编1、2、3号,然后按顺时针方向把其余三条环线上的待测点分别编为4、512号。(3)编号结束后,用细锉刀和纱布把各待测点研磨到一定的粗糙度,然后进行测厚,记录测读各点数据,并找出最
33、小壁厚进行强度校核。在特殊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也可把瓶身分成更多段,环线上的测点也可分为6点、8点或12点。简易找出气瓶壁厚较薄侧的方法是使瓶体倒地转动一圈以上后,停止下来气瓶上侧的位置即为壁厚的较薄侧。11重量与容积测定111气瓶必须逐只进行重量与容积测定。112重量与容积测定用的衡器应保持准确,其最大称量值应为常用称量值的1.53.0倍。衡器的校验周期不得超过三个月。113气瓶现重量与制造标志重量的差值大于5%,应测定瓶壁最小壁厚。最小壁厚小于设计壁厚的气瓶应报废。114对重量测定合格的气瓶,10.6的方法测定现容积。115现容积值小于制造标志容积值的盛装高压或低压液化气体的气瓶,
34、必须根据容积测定记录将原制造标志容积值改打为现容积值。现容积值大于制造标志容积值10%的气瓶应报废。即容积增大率大于10%的气瓶应报废,容积增大率公式为: =100% 式中:容积扩大率,%;气瓶原始容积,L;气瓶实际容积,L。12.6气瓶水容积测定法气瓶容积测定必须在清除瓶内锈蚀物或沾染物之后进行,以免造成误差,其测定方法如下:a) 向设于检验室内的试验用水槽中注入洁净的淡水,瓶敞口静置一昼夜。b) 将重量测定合格的气瓶直立于检验室内地坪上,向瓶内注满引自试验用水槽的清水,静置8h(一般应头一天注水,第二天测定容积),其间应断续地用木锤自下而上轻敲瓶壁数次并将瓶内每次下降的水补满,直至瓶口水面
35、不再下降为止。c) 确认瓶内气泡排除、瓶口液面不再下降时,将气瓶移至称重衡器上称出瓶与水的总重量。d) 以“瓶水总重”减去该瓶实测的重量(空瓶重量)得出瓶内容纳的水重,再乘以称重时瓶内水温下每公斤水的体积数(见表A1),即得出气瓶的现容积值。表A1 不同水温下每公斤水的体积12水压试验气瓶内测法水压试验装置操作规程(2016年9月前使用)121气瓶必须逐只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装置、方法和安全措施应符合GB/T9251的要求。122 气瓶在试验压力下的保压时间:试验压力等于或大于12MPa的高压无缝气瓶不少于2min;试验压力等于或小于7.5MPa低压无缝气瓶不少于3min。123水压试验时,
36、瓶体出现渗漏、明显变形或保压期间压力有回降现象(非因试验装置或瓶口泄漏)的气瓶应报废。124高压气瓶在水压试验时,应同时测定容积残余变形率。容积残余变形率超过6%时,应测定瓶体的最小壁厚,其最小壁厚不得小于设计壁厚的应报废。容积残余变形率超过10%的气瓶应报废。125在高压气瓶进行水压试验过程中,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90%或90%以上时,如因故无法继续进行试验应按GB/T9251的规定采取提高试验压力的方法对试验无效的受试瓶再次进行试验。12.6内测法水压试验操作规程本试验适用于对钢质无缝气瓶内测法水压试验时,测定容积残余变形率。12.6.1、登记:按内测法试验记录的规定项目进行登记。12.6
37、2、安装:把受试气瓶联接到试验装置上,并将其外表面擦干。12.6.3、排气:开启进水阀,向量管内注水,关闭回水阀,然后启动试压泵,当压力升至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时,停止试压泵工作检查试验系统是否泄漏,缓慢开启回水阀,并同时观察量管回水中是否有气泡出现,必要时重复该项操作直至把系统内空气排净。若发现试验系统有泄漏,卸压后应及时修复。如泄漏处在受试瓶体上,则应在瓶体上标注泄漏标志,该气瓶按报废处理。12.6.4、升压:在试验系统上无泄漏和确认空气排尽的情况下,关闭回水阀,开启进水阀,将量管内水面调整至刻度“0”,然后启动试压泵,当压力升至受试瓶试验压力时,停止试压泵工作,进行保压检查。12.6.5
38、保压:试验压力等于或大于12MPa的高压无缝气瓶不少于2分钟,试验压力等于或小于7.5MPa,低压无缝气瓶不少于3分钟,在保压期间仔细观察压力是否下降,无下降现象,读取并记录量管内水面刻度值,即总压入水量A;若压力有下降现象,应记录并检查原因。12.6.6、卸压:记录总压入量A值后,缓慢开启回水阀卸压,并同时观察量管内回水是否有气泡出现,若无气泡出现,待压力降至“0” 后,读取并记录量管内水面静止刻度值,即受试瓶容积残余变形值V。若回水中夹带气泡,则本次试验无效。12.6.7、拆卸:从试验装置上卸下受试瓶。12.6.8、计算: 100%容积全变形值V按下式计算:VAB(VAB)Pht式中:A
39、气瓶在试验压力下的压力水量(mL) B承压管道在试验管道在试验压力下的压入水量(mL) (B值测量的规定:每三个月至少测量一次,并认真作好记录。) V气瓶测定的实际容积(mL) Ph气瓶水压试验压力(MPa) t气瓶在试验水温和试验压力下的平均压缩系数(MPa-1)12.6.9、记录:在试验记录中必须包括:试验日期、实际容积、总压入水量、承压管道压入水量、容积残余变形值、容积全变形值、容积残余变形率、瓶体状况、试验者姓名、检验员签字。12.6.10、处理:倒净气瓶内的水,并按下列规定处理:12.6.11、试验合格的气瓶,放置到指定位置。12.6.12、容积残余变形率大天6%小于10%的气瓶,进
40、行全面测厚校核强度。12.6.13、在试验压力超过90%时终止试验的气瓶,在重新试压时,应将试验压力提高0.7Mpa或提高至原试验压力的1.1倍(取两者中的小值),重新进行试验;残变值取提高压力后的测量值。12.6.14、对容积残余变形率大于10%的气瓶,按报废处理。12.7气瓶外测法水压试验装置操作规程12.7.1、操作步骤:12.7.1.1、试压桶冲洗干净后关闭排水阀F0打开水套进水阀F1、FB,将水注到适当高度,以放入受试瓶后水不满出为合适。12.7.1.2、将待试瓶上所标记的出厂编号、公称工作压力、试验压力、气瓶质量、气瓶容积、制造厂商、出厂日期、气瓶所属单位等记入记录。测量并记录试验
41、温度(一般测试用水及室内温度应大于5)。12.7.1.3、安装受试瓶:将收受试瓶专用接头R旋紧至已装满水的受试瓶I上,并与水套盖L连接,吊起受试瓶,将其悬入水套U,将水套L紧固在水套U上。打开阀F、EA、FB,将承压软管W流出的水加入活接头S至满,再与活接头S紧密连接后关闭阀EA。为了确保系统无泄漏,必要时可在受试瓶吊入水套前先接上承压管加压检漏。12.7.1.4、水套排气,量杯注水:开启阀FA,将三通阀F3切向排水位置,再开启阀F1,当水从阀FA流出后关闭阀F1、FA。将三通阀F3切向注水位置,略微打开阀F1,试验用水被注入量杯H,调整量杯内储水量在250-300g之间,并保证注水管口被侵入
42、水平面以下20mm左右,关闭阀F1。12.7.1.5、静置:读取天平G的示值,静置30S后观察示值是否有变化。若不变则记录示值A。若示值下降说明水套系统有泄漏,若示值上升则进水阀内部有泄漏,必须排除泄漏后再继续。12.7.1.6、承压检漏:启动水压泵J,当压力表K1和K2的示值升到受试瓶I的公称工作压力时,停止水压泵J,检查是否有泄漏。在静置时若天平示值出现上升或压力表K1和K2的示值下降,则表示有泄漏,从水套U中取出受试瓶I再检查,若判明受试瓶瓶体泄漏,则记入记录并终止该受试瓶的试验。若判明是管道连接处泄漏,就排除泄漏重新测试。12.7.1.7、升压:首先应设定好压力表的试验压力值,使达到预
43、定压力值就能自动停止升压。12.7.1.8、保压:从停止水压泵J起开始保压计时。达到30S的保压时间后,读取并记录天平G的示值B。即受试瓶I的容积全变形值为=B-A。保压期间内若压力表K1和K2示值下降,而天平示值上升,说明该受试瓶承压能力下降,不能再使用,则应记入记录并终止该受试瓶的试验。12.7.1.9、卸压:开启阀EA缓慢而均速卸压,当压力表示值达到零后,读取天平G的示值C。受试瓶I的容积残余变形值为=C-A。12.7.1.10、拆卸受试瓶:从试验装置上卸下受试瓶I,从受试瓶I卸下专用接头R。12.7.2、计算:受试瓶的容积残余变形率按下式计算N=式中:N受试瓶的容积残余变形率,%; 受
44、试瓶容积残余变形值,g;(C-A) 受试瓶容积全变形值,g。(B-A)12.7.3、试验结果的记录:根据气瓶水压试验记录表逐项填写测试数据(气瓶不同的工作压力或不同的所属单位应分别填表)。12.7.4、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试验:12.7.4.1、打开电脑,运行水压试验程序进行试验。计算机的具体操作请阅读软件使用说明书。.12.7.4.2、1水压桶加水、2安装受试瓶、3水套排气,量杯注水、4静置、5承压检漏之后导入计算机软件系统试验。12.7.4.3、本软件检测到的温度为环境温度,如试验水温与之不符请自行修正。12.7.4.4、软件主界面中点击“开始”后,系统自动检测水量和压力数据,需待数据平稳之后(曲线无波动)再点击“开泵”进行试验。12.7.5、试验中的注意事项:12.7.5.1、安装压力表时,应注意排净压力表及其接管内的空气。12.7.5.2、气瓶水压试验前必须拆除防震圈及任何外加压力。12.7.5.3、在升压过程中若发现升压速度明显增快或减慢的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水压泵,寻找升压速度异常的原因并予以处置。12.7.5.4、受试瓶内的压力超过公称工作压力后,不得使受试瓶受到冲击或碰撞。12.7.5.5、压力表的示值未降为“零”时,严禁拆卸承压管道上的一切承压件和拆装受试瓶,严禁旋紧承压管道上的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