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行业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99219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产行业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水产行业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水产行业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水产行业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水产行业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水产行业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调研报告四川省水产行业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调研报告 四川省水产局 按照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调研工作方案安排我局成立了以分管副局长为组长的调研组分片区对四川省水产行业事业单位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与行业内干部职工就如何改革进行了有益的交流和探索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四川省水产行业事业单位基本情况 全省21个市(州)、181个县(市、区)共有约660个水产事业单位隶属水务部门现有干部职工2800余人。除部分水产原(良)种、鱼种场(站)为差额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外其他均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一)机构及编制情况 1.省级管理部门:四川省水产局是省水

2、利厅主管全省水产渔政工作的正县级职能局经省编办批准增挂“四川省渔政船检港监管理处”牌子和“四川省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牌子20_年4月经省人事厅批准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省水产局核定财政全额拨款编制88个其中参公人员编制79名工勤人员编制9名。领导职数1正4副领导干部正职可按副厅级配备副职可按正处级配备。未批复内设机构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 。 2.市(州)管理部门:市(州)水务局内设水产处(科)或设立直属事业单位负责水产渔政工作。 一是设内设科室的。如_市为正处级行政处室;_州、_市、_市、_市等为正科级行政科室未单独核定编制在水务局编制限额内根据情况调剂使用。 二是设直属事业单位的

3、为副县级或正科级参公事业单位。 水产站(渔政站、水产渔政站)为正科级核定了编制多数增挂了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防疫检疫站、渔业船舶检验站等牌子实行几块牌子一套人马。 水产渔政局(水产局)为副县级或正科级核定了内设机构、领导职数和编制。个别水产渔政局(水产局)还设有水产防疫检疫站或水产良种场(鱼种站)等直属事业单位。 3.县(市、区)管理部门:县水务局内设水产股或设立直属事业单位负责水产渔政工作。 一是设内设科室的。如_市市中区、_区为正股级行政编制未单独核定编制在水务局编制限额内根据情况调剂使用。 二是设直属事业单位的。经县级编制部门批准县水务局设立水产站(渔政站、水产渔政站)或水产渔政局等直属

4、事业单位。 水产站(渔政站、水产渔政站)为副科或正股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了编制数多数增挂了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防疫检疫站、渔业船舶检验站等牌子实行几块牌子一套人马。 水产渔政局为副科或正股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了领导职数和编制。如_县水产渔政局副科级领导职数1正1副共编制12名。 4.乡镇水产服务机构基本情况 目前四川省乡镇一级基本没有单独的水产工作机构或专职水产工作人员部分地方则将水产管理职能纳入水利站、农业服务中心或农业办由其中的职工兼职管理实际作用微乎其微。 5.水产原(良)种、鱼种场(站)基本情况 目前省、市、县三级均还有部分国有水产原(良)种、鱼种场(站)为水务部门(水产部

5、门)所管理的事业单位主要承担水产原(良)种、鱼种的亲本保种选育、苗种生产、技术推广等职能。 在省级四川省长吻鮠原种场(国家级水产原种场)于20_年经省编委批准成立的副县级事业单位为省水产局直属单位。在20_年经省编委批复同意增挂四川省斑点叉尾鮰良种场牌子。该场核定事业编制10名其中全额拨款5名、经费自筹5名;配备领导职数2名其中主任1名(副县级)、副主任1名(正科级);核定内设机构3个。 在市(州)有_市良种场、_市鱼种站、_市长吻鮠良种场等水产原(良)种、鱼种场(站)是经编制部门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机构级别为正科、副科或股级执行差额拨款或经费自筹。 在县(市、区)有_区鱼种站、邻水县渔场、_区

6、鱼种站、_市鱼种站等水产原(良)种、鱼种场(站)是经编制部门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执行差额拨款、少额财政补助或经费自筹。 另外个别地方水产原(良)种、鱼种场(站)事业单位的牌子尚在但场地已被政府征用、人员已分流安置基本是有名无实。 (二)水产行业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水产渔政工作。拟订水产发展规划、计划并指导实施;负责渔业生产、苗种生产许可管理、种苗体系建设、商品鱼基地建设、水域滩涂养殖管理、科技教育管理、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渔业统计工作;指导水产品加工流通和市场建设;负责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生动物的防疫、境内检疫以及渔药使用环节的监管工作;负责渔业防灾减灾工作;负责拟订渔业资

7、源保护与利用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渔业资源、水生生物湿地、水生野生动植物和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以及保护区的管理工作;保护渔业生态环境查处污染渔业水域案件;负责渔船渔港的监督管理查处重大渔政案件指导渔业安全生产和社会团体工作。 (三)水产行业事业单位履职的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

8、兽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办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办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四川省水上交通事故处理条例、四川省乡镇船舶和渡口安全管理办法、四川省水产种苗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二、四川省水产行业事业单位在运营和改革中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四川省水产行业事业单位为推动水产渔政工作改革、加快水产经济发展、促进农渔民增收致富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受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水产行业事业单位的身份和地位已不适应水产经济快速发展

9、的需要面临诸多亟待破解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机构性质与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不相匹配。四川省水产事业单位履行着法律法规赋予的水产渔政管理职能既涉及行业管理又涉及渔政执法属完全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目前虽然省、市(州)水产事业单位人员纳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序列(县级水产事业单位因体制改革等多种原因尚未纳入)但是机构的体制和编制仍然是事业性质。这种现状是与所履行的法定行政职能不相称的。 二是人员编制与水产渔政工作任务不相适应。近年来四川省水产经济快速发展对行业改革发展、渔政执法监督、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承担的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但是我省各级水产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普遍较少长期存在混岗使用现象

10、乡镇更无水产人员编制直接影响了水产渔政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是机构名称不统一影响行政职能的有效履行。全省水产事业单位依法履行行政职能但省、市(州)、县(区、市)的机构名称不统一有水产局、水产渔政局、水产科、水产站、渔政站、水产渔政站等多种名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职能的有效履行。 四是省、市(州)水产事业单位中高级技术职务的职工参公后 待遇普遍降低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在调研中省、市(州)水产事业单位职工普遍反映中高级技术职务职工参公后工资待遇比原来领取技术职务工资最高减少了1000元职工的生活压力明显增加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五是水产原(良)种、鱼种场(站)发展面临较大挑战。水产原(良)种、

11、鱼种场(站)事业单位承担着原(良)种、鱼种的亲本保种选育、苗种生产、技术推广等社会公益服务职能但多数是有编制无经费或少量的财政补助自主发展较难直接影响到水产业最根本的种质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 六是乡镇一级水产工作机构不断弱化。乡镇水产工作机构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承担着示范推广、公共服务职能。近年来因机构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乡镇一级基本不再有单独的水产工作机构或专职水产工作人员制约了行业管理和发展。 三、关于水产行业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几点建议 我省是全国内陆五大淡水渔业省份是西部渔业大省。四川省有宜渔水面358.5万亩宜鱼稻田近1000万亩自然分布的鱼类有230余种,主要经济鱼类50余种特有鱼类30余

12、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7种有省内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45种。20_年四川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0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215亿元农民人均渔业收入321元人均增收21元。鉴于我省水产在全国的地位作用 以及水产行业管理在发展现代水产业、渔政监督、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渔船监管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认为四川省水产事业单位作为履行水产渔政工作的职能部门,机构在现有基础上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具体建议如下: (一)省、市、县水产事业单位 一是界定为完全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全省各级水产事业单位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

13、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水产渔政工作履行水产政策决策、执行、执法监督等职能是法律授权的从事渔业行政执法的公共事务管理单位。基于多年来履行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的客观实际应将省、市、县三级水产事业单位列为完全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在改革中设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行政机关并设置相应的内设机构。 二是统一机构名称。根据四川省水产事业单位承担行政职能的客观需要建议统一机构名称既便于行业改革发展又便于履行行业行政管理职能。因此建议在下一步改革中将省、市(州)、县(市、区)水产机构名称统一为“渔业局”。 三是机构规格升级。目前全国有31个省(市、区)设立了正

14、处级及以上的渔业管理机构。其中正厅级8个、副厅级5个、正处级18个。 我省水产养殖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水产养殖面积达18.3万公顷居西部第1位;20_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105.06万吨居全国第14位、内陆第5位、西部第2位。其中淡水养殖产量99.26万吨居全国第9位内陆第5位、西部第2位。根据全国各省市渔业管理机构设置情况和我省渔业管理工作职能任务的实际情况建议省级机构规格升为副厅级市(州)、县(市、区)机构规格参照省级机构确定。 四是保障职工工资待遇。建议在改革中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对原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工作出待遇对应标准规定明确各专业技术职务所对应的级别。 (二)加

15、强乡镇水产服务体系建设 建议在乡镇涉农服务机构中设置专职水产工作人员负责水产技术推广服务。 (三)水产原(良)种、鱼种场(站) 全省各级水产原(良)种、鱼种场(站)虽然具有生产经营属性但其主体功能是亲本保种选育、苗种生产、技术推广等是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和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对保障水生生物多样性、水产种质资源质量保证优质苗种供给减少不良、劣质水产品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危害等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建议根据各级水产原(良)种、鱼种场(站)的实际情况把国家级、省级场(站)界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将市(州)、县(市、区)级场(站) 界定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给予政策扶持。 在改革过程中应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人员分流安置等配套政策同步实施。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八日 4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文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