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规律及应用(计算).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9935001 上传时间:2021-04-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复习】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规律及应用(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专题复习】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规律及应用(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专题复习】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规律及应用(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专题复习】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规律及应用(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专题复习】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规律及应用(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复习】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规律及应用(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复习】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规律及应用(计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温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规律及应用(计算)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其表示方法1根据特征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例 1 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NO 2NaOH=NaNO NaNO H O2 3 2 2BSnCl 2H O=SnO 4HCl4 2 2C3CCl K Cr O =2CrO Cl 3COCl 2KCl4 2 2 7 2 2 2DFe O 3CO=2Fe3CO2 3 2答案:BC2根据特征判断生活生产中的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例 2、下列工业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填序号)。 海带提碘 工业制漂白粉 氨碱法制纯碱(2016 上海单科)合成氨工业工业

2、制氯气答案:3根据特征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例 3、O F 可以发生反应:H S4O F =SF 2HF4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2 2 2 2 6 2( )A 氧气是氧化产物B O F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2 2C 若生成 4.48LHF,则转移 0.8mol 电子D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4答案:D4用线桥法解决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问题1例 4 下列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答案:B4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例 5、氧化还原反应是常见的反应类型,图 1 是“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 反应的关系”图,也可采用图 2 表达

3、。图 1图 2回答下列问题:其中为化合反应,则为_反应;请写出一个有水参与的符合类型2点燃450催化剂 22,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写出一个有水生成的符合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3 写出一个有 H 生成的符合反应类型的离子方程式。2其中氧化产物是_。答案:分解 (1 分 ) H O CO =H CO (2 分 )( 答案合理即可 )2 2 2 3 NaOHHCl= H O NaCl(2 分 )( 答案合理即可 )2 2Na 2H O=2Na 2OH 2H (2分) NaOH(氢氧化钠)(1 分)(答案合理即可)2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和应用1根据原理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例

4、 6、下列五个反应中氧化剂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2Fe3Cl =2FeCl23Fe2HCl=FeCl H 2 23 2KMnO 16HCl(浓)=2KCl2MnCl 5Cl 8H O 4 2 2 24 MnO 4HCl(浓)=MnCl Cl 2H O2 2 2 2O 4HCl(浓) =2Cl 2H O2 2ACl MnO O KMnO HCl2 2 2 4BKMnO MnO O Cl HCl4 2 2 2CKMnO O MnO Cl HCl4 2 2 2DKMnO O Cl MnO HCl4 2 2 2答案:B2依据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巧用假设法判断反应能否发生例 7、已知 Co O

5、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 Co2 3,Co O 、Cl 、FeCl 、I 的氧化 2 3 2 3 2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33222433A3Cl 6FeI =2FeCl 4FeI2 2 3 3BCl FeI =FeCl I2 2 2 2CCo O 6HCl(浓)=2CoCl Cl 3H O 2 3 2 2 2D2Fe2I=2FeI2答案:A3氧化性、还原性判断或强弱比较实验探究例 8、下列对化学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_(填序号)。向含 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说明氧化性:Cl I (2015 广东理综)2 2配制 S

6、nCl 溶液时,先将 SnCl 溶于适量稀盐酸,再用蒸馏水稀释,最后在试 2 2剂瓶中加入少量的锡粒,是抑制 Sn水解,并防止 Sn被氧化为 Sn在 CuSO 溶液中加入 KI 溶液,再加入苯,振荡,有白色沉淀产生,苯层呈紫 4色,说明Cu2有氧化性,白色沉淀可能为 CuIKBrO 溶液中加入少量苯,然后通入少量 Cl ,有机相呈橙色,说明氧化性: 3 2Cl Br2 2将稀硫酸酸化的 H O 溶液滴入 Fe(NO ) 溶液中,溶液变黄色,说明氧化性:2 2 3 2H O 比 Fe2 2强答案:4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综合实验考查例 9、某校同学为探究 Br 、I 和 Fe2 2的氧化性强弱,进

7、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取少量 KI 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溴水,振荡,再加入 CCl ,振荡后静443332312置,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红色;实验:取少量 FeSO 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溴水,振荡,再继续滴加两滴 KSCN4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呈红色。写出实验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_。由上述两个实验,对物质的氧化性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_( 填字母) 。ABr I BFe2 2Br CBr Fe2 2DIBr已知 Fe的氧化性强于 I ,请你从所给试剂中选择所需试剂,设计一个实验2加以证明。.FeCl 溶液.碘水.KI 溶液3.稀 H SO .淀粉溶液2 4(友情提示:请写出实验步

8、骤、现象及结论):_ _。答案:2Fe Br =2Fe 2Br(2 分)2AC(2 分) 取少量 FeCl 溶液于3试管中,依次加入 KI 溶液和淀粉溶液,振荡,淀粉溶液变蓝,证明 Fe3的氧化性强于 I (3 分)2三得失电子守恒规律1在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的应用例 10、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 NO 、N O 、NO 的混2 2 4合气体,这些气体与 1.68LO (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2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 5molL NaOH 溶液至 Cu 恰好完全5高温沉淀,则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是_mL。答案:602在氧化还原反应配平

9、中的应用例题 11、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 FeOCr O ,铬铁矿氧化的主要反应为 FeOCr O2 3 2 3Na CO NaNO Na CrO Fe O CO NaNO ,反应配平后 FeOCr O 2 3 3 2 4 2 3 2 2 2 3与 NaNO 的系数比为_。3答案:27四转化规律1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电子转移情况例 12、按要求填空。.某同学写出以下三个含氮物质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NOHNO N O H O3 2 3 2NH NOHNO H O3 2 2N O H OHNO HNO2 4 2 3 2在、反应中一定不可能发生的是_,在反应中氧化剂是_,还原性最强的是_,

10、若该物质消耗 30g,转移电子_mol。.亚硝酸(HNO )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当它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时,可能2生成的产物为( )AN BN O2 2 3CNH DNO3 2答案:.(1 分) HNO (1 分) NO(1 分) 1(1 分)3.AC(2 分)2判断同种元素不同物质间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变化情况例 13、已知 G、Q、X、Y、Z 均为含氯元素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6电解2222222222化关系(未配平):GQNaClQH OXH2 2YNaOHGQH OZNaOHQXH O2 2这五种化合物中 Cl 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用字母表示)。 答案:GYQZX五强

11、者优先规律1判断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并进行相关计算例 14、已知还原性:SO 3I。向含 amolKI 和 amolK SO 的混合液中通入 bmolCl2 3 2充分反应(不考虑 Cl 与 I 之间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 2A当 ab 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SO Cl H O=SO 2H2Cl3 2 2 4B当 5a4b 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4SO32I5Cl 4H O=4SO I 2 2 4 28H10Cl3C当 ab a 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n(e)为 amoln(e)3amol3D当 ab a 时,溶液中 SO4、I与 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a2b)2b答案:C2.在除杂问题中的应用例 15、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2FeCl 2KI=2FeCl 2KClI 3 222FeCl Cl =2FeCl2 2 32KMnO 16HCl(浓)=2KCl2MnCl 5Cl 8H O 4 2 2 2若某溶液中含有 Fe 、Cl和 I,要除去 I而不氧化 Fe和 Cl,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7ACl BKMnO 2 4答案:CCFeCl DHCl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