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家庭模式对孩子的影响.doc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9943801 上传时间:2021-04-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家庭模式对孩子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不同家庭模式对孩子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不同家庭模式对孩子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同家庭模式对孩子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家庭模式对孩子的影响.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不同家庭模式对孩子的影响1.核心家庭现代家庭的主流是“核心型”家庭结构,即年轻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小家庭。美国人类学家G.P.默多克首先提出了核心家庭概念。又称夫妇家庭或血缘家庭核心家庭中有两种最基本的家庭关系:夫妇关系和亲子关系。核心家庭从已婚夫妇离开父母独居为开端。核心家庭特点是对亲属网络的依赖性较小,灵活性、独立性、机动性较大。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独立性,满足不同时代的人对不同生活方式的追求。有利于形成家庭中的平等关系、权利、嗣系,同时简化家庭人际关系,大大地减少现代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实现家庭中的民主。核心家庭结构的优点是父母接触子女的机会很多,直接交往多,有利于父母在精力、时间和经济上更

2、好地关心照顾子女,有利于父母对子女实施早期教育。所以在核心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容易协调,思想容易统一,儿童威望较高,有矛盾也比较容易处理。一般来讲核心家庭的知识性因子较高,在好奇心,自信心,坚持性,独立性,自尊心,情绪稳定性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家庭结构中的儿童。所以这类儿童具有活泼、思维敏捷,兴趣爱好广泛,敢为性,诚实自尊,有强烈的安全和归属感,遇到问题独立思考等个性优点。当然核心家庭结构也有其缺点。因为核心家庭的人际关系过于简单,家庭代际上存在缺陷,所以使儿童在家庭和社会中无法领会到各种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使他们变得拘谨,焦虑,从而致使了儿童形成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交际的个性特点,进而影响和

3、制约了儿童个性发展。2.主干家庭据上海的一次调查表明,80年代末上海市区的核心家庭占58.81%,而主干家庭(三代人家庭)占32.6%。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核心家庭将逐渐取代主干家庭而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但主干家庭在目前城市中仍占有较大的比例,特别是在农村,比例更大。主干家庭由祖辈、父辈、孙辈构成,以直系亲属为主的三代同堂生活的家庭,主干家庭人口多,规模大,层次复杂,儿童在家庭中要和两代家庭成员交往,扮演子女、孙子女的角色,通过观察祖辈及父辈处理各种关系的活动,学习和锻炼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交往能力,促进个体社会化。在主干家庭中,存在着三个代际层次7。不同的代际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

4、的社会价值观,也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和规范体系,对儿童有着不同的社会期望。在祖孙三代家庭中,儿童既受父母的影响和教化,同时受祖父母一辈的熏陶,祖辈和父辈之间在观念上存在着差异和分歧,例如有些家庭父辈对子女严厉,而祖辈却过分溺爱和祖护,儿童犯错误后总是在家庭中寻求庇护,长此以往,儿童就会有恃无恐,不以为然,在家庭中缺乏权威去遵从,这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8。当然,在有些主干家庭中由于祖辈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儿童也容易从父辈那儿学到一些优良的文化传统。在主干家庭中,应该协调好祖辈与父辈在教育儿童过程中的关系,提倡教育以父母为主,祖辈为辅的原则,有关调查表明,主要照顾人是父母的孩子,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其

5、他近亲照顾着9。3.独生子女家庭根据我国的国情,国家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社会化问题就必然成为我国家庭教育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占主导地位,独生子女所处的特殊家庭结构,使其社会化呈现了独特的一面。独生子女家庭这一特殊的家庭结构对儿童社会化到底是利还是弊,在学术界有广泛的讨论。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尤以核心家庭居多。独生子女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的影响表现为如下方面:消极影响:(a)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缺少了兄弟姐妹,无法在家庭中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伙伴关系是社会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兄弟姐妹之间的伙伴关系更为亲密无间,相互之间可以学习和模仿,而独生子女家庭

6、中,缺少了手足之情,这是父母所不能替代的,儿童无法从在与别的儿童交往中从“自我中心”中解脱,去了解关心别人。他们往往在家庭中居于核心地位,独占一切资源,不懂得同自己以外的人友好地分享喜怒哀乐,缺乏团结协作精神。(b)独生子女家庭中,儿童在家庭中只能与成人交往,过早地进人成人的世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发展。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模仿和学习周围环境的人的言行以此来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为模式,独生子女在家中每天面对的是成人,因而对成人言行的过多模仿易造成一种“早熟”和“少年老成”的现象。很多家长误以为是儿童聪明的表现,其实这是家长对儿童填鸭式灌输的暂时效应。(C)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

7、往居于核心地位,父母把全部的希望和爱都倾注在他身上,对其成就期望很高,这样使幼小儿童过早地承受太大的来自成人世界的压力,束缚了其个性的发展。积极影响:独生子女充分享受父母的温暖和关心,精神上得到满足,有很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种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愉悦,有利于培养儿童活泼、健康、积极进取的品格。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在家庭中的经济负担和压力要比非独生子女家庭少,家庭经济条件要优越些。父母在儿童智力开发的经济支出比例高。优越的经济基础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物资保证,同时独生子女的智能和品格也得到较早的开发和培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曾对862名非独生子女及434名独生子女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独生子女

8、在学习兴趣、爱好、创新等方面均比非独生子女有明显的优势。4.重组家庭结构重组家庭结构是指由两个单亲家庭重新组合的再婚家庭或同居家庭。在重组家庭结构中,有的时候家长也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儿童有时会受到来自两个单亲家庭中的不公平待遇或者下意识认为受到不公平待遇,从而使儿童心理蒙上阴影,形成焦虑、怀疑、敏感的个性特征。5.离散家庭结构离散家庭指那些因特殊原因父母与子女分居多地的家庭,在当前表现为不同类型的留守家庭等。由于生活的高节奏,父母忙于工作,无精力照顾儿童。由于因父母角色的暂时或者长久缺失,或因社会舆论的不良影响,使这类孩子易产生愤怒、恐惧、悲伤等消极情绪,多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大,自我控制能力等

9、较差。如果寄养的儿童的父母一旦疏忽管教,这些儿童就很可能形成放任自流,形成散漫、冷漠等个性特点。6.单亲家庭单亲家庭是指夫妻双方因离异或丧偶而仅一方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生长在单亲家庭中的儿童,所受影响取决于自身的性别、父(母)离家是儿童所处的年龄、失去父(母)的原因、父(母)的态度以及是否有其他家庭成员如哥哥、姐姐以某种方式替代父(母)的职责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待爱情、婚姻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原先温馨的家庭出现感情危机,关系紧张,最终导致破裂。这种变故对每一位家庭成员都会产生压力,尤其是对未成年子女在身心上无疑是一次剧烈的震荡。父母的离异造成儿童所处

10、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剧变,对儿童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容易其形成冷漠、孤僻的性格。有研究表明男女性别上的差异面对家庭的离异所受的影响是不同的,两者存在着显著差异,家庭.离异后,男孩所受的影响比女孩所受的影响大,而且消极影响持续的时间久。父母离异后男孩子变得不守秩序、侵犯别人、缺乏自我控制、有依赖性和焦虑感。他们在学校的游戏模式和在家庭的行为不如完整家庭的孩子成熟。女孩子则有一种很强的丧失安全感而引起内心的恐慌,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在一两年之后逐渐消失,类似于完整家庭的儿童。不同年龄的儿童对家庭缺损有不同的适应程度。儿童成长过程中对家庭有较强的依赖性,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心理逐渐成熟,对家庭的依赖程度呈现递减趋势。因此儿童年龄越大,越能够适应,即能够正确对待父母和自己,并能够较快的调试自己,走出心理上的阴影,去面对现实。残缺家庭的儿童行为一般表现为两极性:一种是自暴自弃,这与他们在生活中很少体验到双亲的爱,并伴随有缺乏安全感和自尊感有关;另一种表现为自勉自励,从维护自尊出发,走向高度的责任感、成熟感,这与他们报偿孤父(母)的殷切期望以弥补家庭的缺陷,努力进取的强烈意识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