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七律长征|人教(部编版).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9944344 上传时间:2021-04-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七律长征|人教(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七律长征|人教(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七律长征|人教(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七律长征|人教(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七律长征|人教(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七律长征|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七律长征|人教(部编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七律长征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学会 3 个生字;理解“只等闲、逶迤、磅礴、万水千山”的意思;体会 理解这些词语在诗句中所含有的思想感情。2、 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3、 理解诗的意思并体会红军的所向无敌的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领略毛 泽东作为诗人,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的气质。二、过程与方法:了解长征这段历史以及本课的写作背景。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七律诗这种体 裁的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 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红军的所向无敌的精神、英勇豪

2、迈的气概,领略毛泽东作为诗 人,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的气质;难点:教学方法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采用读议结合的的方法理解诗意,领会诗情。 观看长征有关录像指导学生多读多议来突破难点。教学准备1 准备有关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巧渡泸定桥的 VCR。2 准备诗配乐七律长征。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2 课时(一)谈话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我国的国旗颜色为红色?新中国的建立,是无数革 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那就是 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它为新中国的建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那么同学 们你们了

3、解长征吗?现在让我们一起领略这首气魄宏伟的七律诗长征。介绍 毛泽东(课件出示)(二)初读诗,把握诗大意1、 这首诗是在长征胜利结束时,毛泽东主席,回顾所经历的千山万水,心 潮澎湃,写下的一首气势磅礴的诗篇。2、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这首诗,把这首诗读通、读准。读两遍后停下3、 男女读。(适时点评)4、 这是一首七律诗,你们知道七律诗的特点吗?请看大屏幕齐读a. 每首限定八行,每行 7 个字,七律共五十六字b. 第 2、 4 、6、 8 句最后一个字需押韵c. 它分为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三)范读、生跟读,把握诗的节奏(播放诗歌朗诵、课件出示 划好节奏的诗句)1、 师范读、学生划节奏2、 生按节

4、奏齐读(四)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理解诗句大意1、 解释相关词语意思:远征、万水千山、等闲、五岭、逶迤、细浪、乌蒙、 磅礴、泥丸、云崖、铁索、岷山、三军、尽开颜。2、 将词语意思放入诗句中,理解诗句意思(同桌互说诗意)3、 生齐读诗意(课件出示)(五)品悟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1、 赏析图片,加深理解(课件出示五幅图片)2、 指名读头两句诗(注意节奏和语气)板书:远征难 只等闲师解说,长征历经时间,跨越省份。困难重重,但红军战士对这一切的回答 是什么?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指导朗读体会感情)3、自由朗读全诗,思考: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根据提示,小组里练说:(课件出示)第一步:找出

5、的是哪句诗第二步:从这句诗中看出红军遇到了什么困难第三步:说说红军是如何对待困难4、 学生交流汇报5、 交流感受出示:五岭/ 逶迤/ 腾/ 细浪,乌蒙/ 磅礴/ 走/ 泥丸。师:这五岭是哪几座山?(出示图片)在你们的眼中这五岭是怎么样的?但 在红军眼里,这逶迤的五岭变成了翻腾的细浪,乌蒙山是磅礴的,这气势雄伟的 乌蒙山在红军眼中变成了滚动的小小泥丸。(出示对比图片)难不成红军个个成 了孙悟空会法术吗?因为他们对这一切都“不怕”,在他们眼中是“等闲”。出示:“金沙/ 水拍/ 云崖/ 暖,大渡/ 桥横/ 铁索/ 寒。”播放视频 这就是险峻的金沙江,你们知道红军是怎样渡金沙江吗?师小结:长征途中红军

6、和敌人斗智斗勇,有巧夺也有恶战,金沙江是智取, 大渡河是恶战,多少红军战士葬身于滚滚的大渡河中。师:现在,你知道“暖”字表达的感情吗?师:为什么用“寒”字来描写铁索桥呢?由“寒”字你联想到了什么?(欣 赏红军飞夺泸定桥)出示:“更喜/ 岷山/ 千里/ 雪,三军/ 过后/ 尽/ 开颜。”师:“更喜”喜什么?为什么“尽开颜”(播放过雪山视频)感受那种以苦为 乐的精神。(用胜利的口吻齐读)(六)课堂总结在这 25000 里的长征路上,英勇的红军战士要走过万水千山,要经历千难万险。虽然只有五幅画面,却包含了红军长征途中所有的艰难困苦,只是这些太多 太多,说不完、道不尽。让我们带着对红军英勇无畏、不怕艰险、乐观向上的赞 叹之情,再来朗读全诗吧!(七)作业1、 背诵全诗。2、 课外收集毛泽东的诗读一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