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货运业状况分析.doc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9948630 上传时间:2021-04-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航空货运业状况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航空货运业状况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航空货运业状况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航空货运业状况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航空货运业状况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航空货运业状况分析摘要:随着航空货运业的发展,本文对中国航空货运业的发展、特点以及面临的形式做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航空货运业特点问题复杂形式 1 中国航空货运业的发展及特点 中国航空货运业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2011年中国民航货邮运输量552.75万吨,比1978年的6.38万吨增长近87倍,年均14.48%的增速远高于同期GDP增长,基本保持高速持续发展态势,但2011年同比2010年降低1.8%的数据表明,航空货运业开始下滑,进入冬季。 随着航空货运业的发展,国内各大航空公司认识到货运业务发展的重要地位,中国航空货运专业化进程逐渐开始,各大航空公司纷纷建立自己的专业化航

2、空货运队伍。应该说专业化的方向是正确的,也确实推动了中国航空货运事业,通过积聚资本与经验的方式,提高和发展中国航空货运业的竞争能力、服务水平、运营能力,深入参与国际航空货运市场。 航空货运是民航的组成部分,因此它具有民航的一切特点和规律,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高度敏感、盈利能力低这“四高一低”一个不少。航空货运还具有物流行业的显著特点:跨度性大、动态性强、依托性强、复杂性高。所以说航空货运相比客运,风险更高,敏感度更强,管理更复杂,运营更艰难。 2 中国货运航空业存在的问题 中国货运航空业在过去几年,局部有亮点,但总体发展壮大错失良机。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统一指导、齐心协力、把握机会,而且对

3、战略和市场的研究上出现了偏差和不足,尤其是在国外巨头进驻国内后,没有跟上脚步,导致目前无论在发展思路和改革决心,还是在各个业务领域的软硬件主动提升上都呈现落后,直至形成目前整体低迷的不良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有:客货发展失衡、季节地域影响严重、航空货运市场处于无序竞争状态、外部环节影响严重、整体规模仍然较小、自身实力不足、服务意识能力不强、人力成本过大。 3 中国货运航空业面临的复杂形势 3.1 世界经济前景迷离,欧债危机愈演愈烈 自2010年2季度起我国对欧盟的贸易增速进入下行通道。2011年前8个月,我国对欧盟的出口同比增长18.5,低于2000年以来23.9的平均增速。而事实上,欧债危机的

4、影响还不只如此,一方面,欧洲债务危机冲击向实体经济领域的释放需要一个过程,通过贸易领域向我国传导存在时滞;另一方面,日本的灾后重建和对新兴经济体贸易的高速扩张弥补了欧洲需求萎缩留下的外需短板,因而,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目前尚未完全体现。目前我国对欧出口在总出口中的占比高达20,根据OECD欧元区领先指标的走势及其与我国出口增速的判断,未来我国外需必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3.2 美国债务影响深远 美国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内需不旺,政府全球举债却无力偿还引发债务问题。2011年8月3日标普调低评级,此次调级,引导美国股市、国际原油及其它国际大宗商品展开了一轮暴跌,这仅仅是QE3(第三次量化宽松)

5、的前期准备工作。随着QE3的推出,暴跌了的国际大宗商品必然会启动新一轮的暴涨行情,从而推高中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运行成本,诱导这些国家发生金融甚至经济危机,促使他们发生企业破产风潮。然后再由QE3放出的流动性对这些破产企业进行收购,从而将金融危机的后果向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转嫁。 3.3 人民币升值无法阻挡 美国国会及行政部门中国问题委员会10月13日公布的2011年度报告中指出,中国使用特定方式保护国内企业,伤害国际贸易伙伴且持续操控人民币汇率,要求人民币继续升值。预计此种状况将会持续。总体来说世界经济前景不明,变化多端,难以预计。 3.4 国外巨头强势来袭 在1997-2006的10年间,

6、国外航空公司承运的货运量在我国国际航空货运总量中的比重,从56%飙升到76%。而最为可怕的是,UPS之类的快递巨头与汉莎这样的航空货运公司仍不满足,2005年,FedEx已完成了广州白云机场亚太转运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并在杭州萧山机场建立了快递操作中心;2008年UPS、DHL已分别将自己的亚洲转运中心选址在浦东机场第三根跑道边的西货区;2010年3月,TNT与深圳宝安机场签订快件业务合作协议,至此,国际快递四巨头完成在中国的布局。在加大对我国航空货运市场的直接运力投入之外,航空货运巨头还充分利用我国周边大型国际机场的枢纽功能,加紧对我国航空货运市场的“吸附”功能。 3.5 快递高铁加剧竞争 上

7、海市场被称为我国国际航空货运的黄金市场,航空货运量占全国45%,其中国际航空货运量占全国的60%,但在2008年,整个外航货运量占到国际航空货运吞吐量的87%,剩下的13%还需要由中货航、上货航、扬子江、长城航、国货航、南航货运一同竞争,情形用惨烈都不足以形容。此外,长三角的国内民营快递业发展迅速,凭借灵活多变的发展策略和风险投资带来的资金,圆通、德邦等民营快递公司在不经意间已成长为需要给予足够重视的企业,凭借对市场的把握、对客户的寻找、对服务的理解,快递公司已经挤占了中国货运航空业地面延伸服务的市场和利润。另外,高铁网络的建成,也会对国内航线的客机腹舱带来巨大冲击,同时随着中国高速公路的完善

8、,中短途航空货运将面临强大的冲击。 3.6 货运代理参差不齐 作为航空货运的主要客户群,目前整个中国航空货运代理水平差异巨大。诸如锦海捷亚等公司,具有资金、规模等优势,具备自身网络渠道,由于本身无航空公司资源,依靠体量优势商议价格。由于航空货代准入门槛低,资金周转快,盈利空间可达到25%,使得许多资质不足的代理公司加入竞争。对于众多中小航空货运代理,依靠的正是航空公司本身的管理漏洞,抢时间、抢舱位、抢货源,同时经过日积月累,这些货代本身与航空公司间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影响操纵航空公司定价。但应该看到,航空货代必须依靠航空公司存活,同时自身面临巨大竞争(内部及快递公司等),因此对于航空货运发

9、展并不具备决定性力量,所谓操纵定价也只是利用航空公司间的竞争与内部管理漏洞而已。总体来说,除去高资质大规模航空货代,对于数量众多的中小代理,由于无法甄别其潜在利润贡献,航空公司无法培育忠诚客户是造成货源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3.7 “制造工厂”开始转移 前些年中国凭借廉价劳动力、丰富的资源、沿海开放的姿态和日益铺开的运输网络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现在由于人力、资金成本等各种因素上升,制造工厂向国内西部内陆地区及东南亚转移,随之而来的是货运量的同步转移。 未来国际经济回振无力,国内民营快递公司上升势头迅猛,国际快递巨无霸已经完成中国及亚太区布局,中国货运航空业各家公司仅仅作为整个供应链中几个节点的供应

10、商,面临全方位、全流程、各阶层的竞争,已无任何优势可言,而保底客户资源的缺乏更导致雪上加霜,可以说进入十二五,中国货运航空业优势丧尽,内忧外困,局面堪忧。为了进一步提升水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使航空货运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国航空货运业必须直面竞争,发展壮大,改变目前各自为战的局面,形成一个声音,在不远的将来打造出自己的UPS,站在世界的舞台上起舞。 参考文献: 1亚太博宇联合咨询-航空货运业竞争资源调查,2007年5月28日. 2徐君红.我国航空货运物流发展战略,2007. 3周文捷.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航空货运发展战略研究,2006. 4潘靖.中国航空公司物流发展战略分析(二),空运商务,2007年08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