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案:《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9961049 上传时间:2021-04-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案:《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科学教案:《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科学教案:《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科学教案:《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科学教案:《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案:《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案:《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注重探究体验培养实证意识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一、教材剖析:综观教科版 3-6 年级的科学教材,我们的身体是唯一一个涉及人体知识 的单元。这个单元包括七个部分的内容,为学生们提供了认识自己身体结构和功 能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身体的各种活动都需要各个系统的协调运作,在这个基 础上建立他们的健康意识。本节课是我们的身体单元的第三课时,原题为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反复研读教材后,我认为课题中所说的运动,仅仅是引发学生关注呼吸的切入点, 运动和呼吸的关系固然重要,但它只是呼吸系统知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本节课 的重点应该放在比较全面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上。基于这一认识,我将课题改为 人体的呼吸,以便更好的突

2、出本课教学重点。教材安排了运动前后一分钟的心跳和呼吸次数的测量显然,每个人同时 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是不可能的;若按教师用书的建议两人一组,一人测量心 跳另一人测量呼吸,剥夺了部分学生的体验机会;即使花时间测得了心跳的次数、 知道了运动前后心跳的变化,但对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却没有作更深入的研 究,直到下一节课运动起来会怎样(二)才涉及关于血液循环的知识。那么, 把教材 69 面“测量一分钟的心跳”这一活动放在了下一课时进行,应该是明智 之举。排水集气法要不要让学生小组都参与这个实验?我认为怎样收集空气并不 是本课的重要内容,重点是利用收集到的空气和一般的空气进行对比实验,而且 这一节课已安

3、排了不少学生的体验活动,所以这个活动我仅作为演示实验,只让 学生对过程和原理作简单的了解。二、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初步了解呼吸器官在人体中的位 置。(2)知道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将氧气吸收,同时将二氧化1碳排出体外。(3)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 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增加肺活量。2、 过程与方法:(1)在体验活动中感受呼吸过程中的气体变化。(2)结合 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做出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究体验活动以及分析实验现象过程中培养学 生实证意识。(2)认识到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

4、的必要性。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用体验和实验的方法,验证呼吸前后气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2、教学难点: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呼吸前后气体发生了变化,并试着解释“为什么运动后呼吸加快了。”四、材料准备:1、 演示实验:水槽 1 个、集气瓶 2 个,毛玻璃片 2 片,吸管,火柴。2、 小组活动:保鲜袋每人 1 个。3、 其他材料:课件,记录单,呼吸变化统计图。五、教学过程:1、游戏揭示课题:(5 分钟)(1)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 “你能憋多久”。规则如下:自然站立,闭上嘴巴,鼻子停止呼吸,看看自己憋 气多少时间,觉得难受就坐下并自由呼吸。(2) 教师

5、计时,学生体验。(3) 说说感受:刚才的活动有什么感觉?(很难受,不舒服)为什么会觉 得难受?(因为没有氧气)哪里没有氧气?教室里吗?(不是,是身体内)身体 内为什么会缺少氧气呢?(刚才我们没有呼吸)(4) 揭示课题:恩,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人体的呼吸(板书:人体的呼吸) (5)关于呼吸的知识,我们班的同学肯定知道不少,谁来简单的说说? 设计意图:我看过不少资料,导入新课主要采用这两种方式,其一是按照2教材思路直接揭题后马上测量呼吸,其二是消除紧张为理由让学生深呼吸从而引 出课题,这两种导入都简洁自然,很不错。但我考虑的是,学习是要建立在学习 者原有知识基础之上的,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

6、的基础上,巧妙地 提取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连接点,学生才会觉得这是自己想研究的问题,而不 是老师要我学的知识,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探究活动中来。当然,这种设 计对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有较高的要求。2、认识呼吸器官:(8 分钟)(1) 深呼吸,说说空气是从哪里进入人体,猜测一下它会经过哪些地方, 又是从哪里出去呢?(2) 学生体验后交流。(3) 引导:在呼吸的时候,其实有许多人体器官参与了这个过程,这些器 官我们可以统称为(呼吸器官)(板书:呼吸器官)(4) 观看课件“呼吸演示图”,认识主要呼吸器官,并让几个学生描述一下 空气在人体流动的路线。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在体验和猜测的基础上,

7、观看直观的“呼 吸演示图”和“呼吸器官图”,从而有效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落实认识人体 的呼吸器官的教学目标。3、体验空气变化:(7 分钟)(1) 过渡:这些空气一进一出,是来我们人体“旅行”吧!那你们觉得, 这些空气经过人体的旅行之后,会不会改变呢?(2) 体验活动:反复呼吸同一袋空气。(课件提示:先装一袋空气,然后用 袋口封住嘴巴和鼻子,反复呼吸,觉得难受就停下,同时把袋里的空气拧紧不要 让它跑了。)(3) 交流感受。(4) 提问:在这个实验中,袋子里空气的总量有没有减少?(没有,还是 一袋空气)那为什么到后来我们不能继续这样呼吸?(说明空气的成分发生了改 变)(5) 小结:是啊,如果空气

8、没有变化,我们应该可以一直这样呼吸下去。 而现在,我们不能在一袋空气中长时间的呼吸,说明经过呼吸的空气确实发生了3变化。设计意图:亲身体验,感受更深!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经过呼吸后的空气确 实发生了变化,教材安排了“反复呼吸同一袋空气”活动,是非常恰当的。我想 强调的是,要让学生参与活动是很简单的事,怎样把体验活动做足做细,这才是 教学的关键我采用了“旅行”这样的一种描述,让学生思考空气经过人体的 旅行之后有没有变化,体验后安排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分析为什么我们不能长 时间呼吸同一袋空气,从而让学生领悟到袋子中的空气确实发生了变化。从猜测 到体验再到思辩,真正实现了学生科学思维的提升。4、检验空气

9、变化:(10 分钟)(1)猜测一下空气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氧气减少或者二氧化碳增加) (2)实验:火柴检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 教师说明:火柴燃烧是需要氧气的,当氧气不足或没有时,火柴就熄灭了。 我们要检验呼吸后的空气氧气是不是减少,就可以用这个方法。2 请一个学生拿着自己反复呼吸过的那袋空气上台,问:能不能直接把火柴 放进去?(不能,会把袋子点着或熔化,里面的空气还会跑出来。)3 怎么办呢,教师今天告诉大家一个好方法:排水集气法。(课件演示说明) 边看边随机询问:为什么要瓶口朝下?瓶子里的水被谁挤出来了?4 收集两瓶反复呼吸过的空气,贴上标签,放一边。5 我们还应该收集一般的空气,这样才

10、能对空气的变化进行比较。也收集两 瓶。6 火柴检验,学生观察。(3) 交流自己的发现。(一般的空气里氧气较多,反复呼吸的空气里氧气大 量减少。)(4) 延伸:科学家们专门对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进行了研究 比较,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课件: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比较)(5) 概括: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把氧气吸收,将其他气体 排出体外的过程。(板书:气体交换)设计意图:在学生体验到空气变化的基础上,安排了用实验来检验空气的 变化,加强知识建构。本来,这里我准备安排两个实验,一是用燃烧来验证空气4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二氧化碳的增多,但因为偷懒没有 准备好

11、第二个实验材料,只能略去。在收集空气时采用的“排水集气法”,我的 处理是作为演示实验,只让学生对过程和原理作简单的了解,以便节省时间突出 重点进行对比实验。5、人体运动与呼吸的关系:(8 分钟)(1) 看来,呼吸对我们人体是非常重要的,你知道在平静时自己一分钟大 约呼吸多少次吗 ?如果作剧烈运动后,呼吸的次数会不会变化呢?想不想测量一 下?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不能刻意控制呼吸,及时记录在记录单上。)(2) 先后测量平静时和运动后的呼吸次数,记录。(3) 组织交流,并在黑板上完成呼吸变化统计图。(4) 讨论:为什么运动后呼吸的次数就会增加呢?(人体运动的过程中, 需要消耗大量氧气,所以呼吸的

12、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比平 时多。)(5) 倡议: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有关肺活量的知识作机动内容,看时间情况决定要不要展开。)设计意图:课上到这,大约用时 30 分钟,有关心理研究表明,学生这时往 往会呈现学习疲惫状态。为此,我安排呼吸次数的测量,利用运动这一容易吸引 学生的兴奋点,使课堂教学继续朝有效、有序的目标前进。还有,在讨论中明白 呼吸和运动的关系,明白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体现学习的价值。6、总结延伸:(2 分钟)(1) 通过今天学习,知道了什么?(2) 运动后呼吸会发生变化,心跳呢,下节课来研究。设计意图: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梳理所学,建构比较完善的知识概念。六、板书设计:人体的呼吸呼吸器官气体交换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