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docx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9963071 上传时间:2021-04-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摘 要】 幼教时期有很多可以渗透对于幼儿的生态环境教育的机会,幼师要善于组织与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要灵活自然地将相应的理念和思想传达给幼儿,让他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以及和周围环境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让生态文明的基本观念从小就能够在幼儿内心根植。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关键词】 幼儿园;生态文明;实施;策略在幼儿园时期培养幼儿的生态文明意识与观念,渗透对于幼儿的生态文明教育很有必要。这是让幼儿从小就对于自然生态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且具备良好的保护与爱护环境的认知基础,这也会有效规范幼儿的行为,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确立生态性的教育目标首先,教师在

2、制定教育教学目标时应当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其中,生态性的教育目标不仅有着更为显著的教学实践意义,也会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能够从小就帮助他们树立与养成正确的观念。幼儿园时期的教学过程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启蒙阶段,这个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不是要让孩子们吸收或者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形成对于世界、社会以及身边的各种人和事的正确认知,要让孩子们以正确的眼光看待世界。在这样的前提下,将生态性的教育目标融入到整体教学目标中就很有必要。生态化的教育目标会让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身边的存在,是构建幼儿基本的世界观的教学引导过程。教师要让生态化的教育目标更充分地得到落实,要

3、能够给予幼儿更多有效的引导启发,这样才能够让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更大程度得到发挥。幼儿园时期教育的目标应是围绕具体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大纲来展开的教学。除了日常的各种活动课程外,幼师也应当多组织一些让幼儿认识大自然的课程教学,让他们了解到动植物生长关系,与土壤关系,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让他们充分回归自然,让自然以无穷魅力展现出自身的神奇。幼儿园时期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幼儿科学教育,并在教育中植入自身情感。教育目标以启发幼儿对科学探究和学习欲望、培养幼儿情感、发展幼儿能力、教育幼儿适应环境之道为主,促进幼儿情感、知识、技能、态度的全面和谐发展。在明确幼儿园时期的教育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将生态

4、文明的理念融入其中,要体现出对于幼儿的有效引导,进而让生态文明教育在幼教时期的渗透更加深入。二、构建生态化的教育环境在实践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生态化的教育教学环境作为依托,这也是教师应当积极给学生创设的外部教学环境。幼儿园可以在园内装饰,教室装点上更多融入生态文明的元素,可以在园内张贴一些保护环境的宣传画,在教室内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区域,培养孩子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幼儿园还可以多举办一些和环境教育相关的活动,比如,培养幼儿一日的良好行为习惯,或者是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等。生态化的教育环境不仅仅局限于周围环境的营造,也要在各种更富多样性的教育活动中让幼儿切实感

5、受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这会更好地发挥对于幼儿的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树立幼儿环境保护意识,不是口头的环保教育宣传,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展开。幼师要首先以身作则,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幼儿,然后再来对于幼儿的日常行为提出要求,比如倡导垃圾归类,废纸不乱丢,洗手后关紧水龙头,这样才能够让幼儿对于这些好的行为养成习惯。必要的师生互动和配合以及言传身教,都能使幼儿树立环境文明建设意识。只有幼师首先从自己做起,这样才能够在整个幼儿园内形成良好的风气和整体环境,而这样的环境自然会感染到孩子。此外,在环保行动宣传中应当倡导朴素、节俭,可以带领幼儿定期参与一些有意义的户外活动,以幼儿带动社会全员参与到生

6、态文明建设中,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三、渗透生态化的教育理念随着幼儿慢慢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懂得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爱护环境,这说明他们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生态意识。教师应当在这一点上进一步进行加强,要让幼儿的生态理念更加深入,并且将这些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幼儿园可以多举办一些和生态文明相关的游戏或者活动,这既能够考察幼儿的文明习惯,也能够进一步纠正幼儿仍然存在的一些不好的行为方式。此外,那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通常会给幼儿留下很深的印象,会让他们深深感受到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意识也会进一步在心里加深,这才是真正需要达到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

7、目标。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生态环境意识的教育,而是在相对完备的教育环境设施之中,从多方面、多角度的生态教育领域,让幼儿充分感受和体验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对此,幼儿园可以在一些具体的课外活动中让幼儿的生态文明观念进一步加强,这种教育引导方式对于幼儿能够产生的影响会更加直接。比如,为了让幼儿明白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展开实际课堂教育时,可以以水流的低泣呜咽之声来表现对净水入小水道悲剧命运的夸张演示。出自于幼儿的善良天性,在面对水龙头哗哗不止时,就会去做关水龙头的动作。这种生态形象的引导方式会带给幼儿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教育模式才能够真正达到规范幼儿的行为,让生态文明观念在他们心里进一步加

8、深的目标。实践表明,幼教时期有很多可以渗透对于幼儿的生态环境教育的机会,幼师要善于组织与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要灵活自然地将相应的理念和思想传达给幼儿,让他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以及和周围环境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让生态文明的基本观念从小就能够在幼儿内心根植。【参考文献】1李改.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及其实践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 2013(06)2吕凤清.如何营造幼儿园优质生态环境J.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3(02)3陈水平.对幼儿园实施生态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 2011(10)4凌响.以游戏为载体的幼儿生态文明教育策略探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4年09期5陶洁.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及实践路径J.知识窗(教师版)2015年0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