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科专业幼儿园管理课程综合性作业.doc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9963872 上传时间:2021-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专科专业幼儿园管理课程综合性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专科专业幼儿园管理课程综合性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专科专业幼儿园管理课程综合性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专科专业幼儿园管理课程综合性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专科专业幼儿园管理课程综合性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专科专业幼儿园管理课程综合性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专科专业幼儿园管理课程综合性作业.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学前教育专科专业幼儿园管理课程综合性作业 “自由人”孩子案例比较分析一教材案例 幼儿园里的“自由人” 第225页(一)案例原文明明是个小班的孩子,他聪明伶俐,可就是管不知自己,总是把老师提出的要求当成耳旁风,今天的自由活动,老师让孩子们拿着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玩具自己玩。大多数的幼儿都玩的非常投入和有序,有几个孩子还在自己座位旁搭出了许多漂亮的物品。可是没过多久时间,活动室里就一片嘈杂。老师凑近观察和了解发现,原来是明明在“搞破坏”。他故意踢掉别人搭建的积木,抢别人的玩具来玩,还用溜溜球打对面的孩子,甚至还开始大喊大叫。许多幼儿都无法定下心来玩玩具,有的堵住自己耳朵,有的开始尖叫还击。(二)分析

2、指导每次的自由活动时间都是孩子最放松的时候,他们无拘无束,会突发奇想,会和同伴交头接耳,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那自由活动就真的等于教师的完全放任吗?其实不然,因为,孩子的认知能力毕竟有限,特别是小班年龄的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很少顾及到别人的感受.再加上有的孩子平时在家中深受老人的溺爱,父母的宠爱,偶尔会表现的更加肆无忌惮。所以在自由活动的时候,他们就会搞一些“小破坏”。这在成人看来是非常不好的一种行为,但是用孩子发展的眼光看,这是因为幼儿还未形成规则意识,是很正常的行为表现。作为教师,不是任其发展,而是要注意在自由活动中及时了解孩子,并适当地引导幼儿形成规则意识。对

3、策及建议如下:1、逐步提高对幼儿遵守规则的要求有的幼儿性格比较随意,不习惯条条框框的约束。同样的要求,别的幼儿觉得很自然,但他却觉得受管束。如果教师一味地要求幼儿遵守规则,和其他幼儿保持一致,也许还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并及时对他的进步给予肯定,然后逐渐提高要求。慢慢地,他也能逐渐地约束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了。2、及时调整不合理的规则规则本身不是为了约束孩子的行为,也不是为了方便教师的管理,最主要的是为了保证幼儿一日生活更加有条理,有次序地进行。同时,规则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遵守规则的情况,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而不断调整,使其更适合幼儿,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在自由活动的时候

4、,对于初入园的宝宝应该有最基本的约束,比如,不能随便乱跑,不能影响他人。等幼儿逐步适应并形成习惯后,这些规定可以报销。3、与幼儿共同制定规定有的幼儿对规定本身并不理解,一是不理解为什么制定这个规则,二是不理解规则的具体含义。因此,在制定规则时,教师尽量和幼儿一起商量,共同制定班级的各项规则;并讨论没有规则会发生什么事情,逐步使规定更加合理,以便于幼儿活动。由于规则是幼儿自己参与与制定的,所以印象会比较深刻,执行起来也就跟容易。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请负责人或“小老师”的方法,加深幼儿对规则的理解,促进其主动遵守。4、家园一致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有些家长片面理解西方国家的一些教育观念,认为孩子就应该

5、无拘无束,自由的成长,从而对孩子毫无要求,造成孩子从小缺乏规则意识。要想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教师首先应做好家长的工作,赢得家长的配合,双方共同努力,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二课外案例 我们班的“自由人”红苹果幼儿园大班现实安例(一)案例原文 我们班有个小朋友每天一进教室就把书包往地上一放,拿出从家里带来的玩具给我看,上课时别的小朋友聚精会神地听讲,而他却骚扰周围的小朋友,不是弄别人的衣服就是弄别人的头发,要不嘴巴里嚼点书纸,再要不就是低这个头玩弄着小玩具,自由活动时他会带着其他小朋友在教室里跑来跑去,每天都有小朋友告状,抢小朋友玩具的,跑的时候把别人撞倒的我尝试了很多办法教育他,谈心说服,严厉批

6、评,当时挺安静的,但过不了多久,他又恢复了原貌,一副不在乎的样子。(二)分析指导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作为老师应该自我反省,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我在别的老师那里了解了一些情况,一开始孩子出现了这种状况老师们采取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还有效吗?如果没有效那接下来我该怎么办?1、注重家园配合,老师和家长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在幼儿园都这样,那在家也一定会是这样,孩子的教育光靠幼儿园是行不通的,一定要家长的配合进行习惯培养,老师和家长都要为孩子做好榜样,并保持一致的教育方法。2、老师要与幼儿多谈谈心,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经常找机会在集体面前表扬他。另外请家长平时多与孩子交谈,在外出的活动中引导

7、孩子说出哪些事是对的哪些事是错的。 接下来老师要把集体力量用到积极的方面,可以鼓励其他幼儿来帮助和监督,在取得进步时为他鼓掌加油,在他犯错误时指出错误错在哪里,并帮他改正。让他体会到同伴的友爱,集体的温暖。3、短短几个月里,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小朋友的转变和进步,现在一进教室再也不是把书包往地上一放,而是很有礼貌的向老师问好在把书包放进柜子里,和小朋友友好的相处,上课的时和游戏时也没有那么多告状的,有时还会举手发言,主动帮忙清洁教室等等,孩子的进步让我从新了解了他。 我的比较分析与评价通过这两个案例及分析指导的对比,教材上的分析指导的讲解以“规则”来规则孩子,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参与制定的过程往

8、往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过程,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认真思考规则的东西,对于加入自己的规则规范也更加容易珍惜。制定好规则后,父母和孩子一起认真遵守,做好遵守约定规则的榜样。其实,通过引导孩子设想后果,比如,小朋友如厕后在玩水让他们想想如果继续玩水会怎样?当孩子们意识到继续玩水的话,衣服鞋子会打湿,水流到地上其他小朋友会摔跤,而且还浪费了水,也许继续玩水的动力就弱化了很多。其次就是让孩子体验行为的后果。不管是自然惩罚还是人为惩罚,负性的结果都有助于孩子加深对违反规则后果的体验,更容易引以为戒。其实每一件细小的事情中可能藏着一个大问题,老师要做有心人,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应及时分析原因,对症下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作为老师在工作和生活当中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因人施教,当他们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从而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