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方施工论文.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9965279 上传时间:2021-04-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土方施工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筑工程土方施工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筑工程土方施工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筑工程土方施工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筑工程土方施工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土方施工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土方施工论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析建筑工程土方施工要点【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施工建议,根据土方施工的内容和顺序,从土方开挖、土壁支护、施工排水和流沙防治几个方面进行了叙述。【关键词】建筑工程;土方施工土方施工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加强对土方施工技术的总结和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上简单的技术要点总结在施工时加以运用,不仅能改善土方施工现状和问题,更能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为施工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1 土方开挖技术要点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各种建筑也拔地而起,这久牵涉到建筑工程的土方施工。然而,由于技术的落后、设计不合理、开挖支护不合理和排水处理不当等因素,导致土方施工难度很大,风险高。为了得到安全和

2、经济的土方施工,分析和掌握土方施工的关键技术是必不可少的。1.1 土方开挖介绍土方开挖是工程初期以至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是将土和岩石进行松动、破碎、挖掘并运出的工程,要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尽量不要安排在雨季,同时为了降低土石方工程施工费用,贯彻不占或少占农田和可耕地并有利于改地造田的原则,要作出土石方的合理调配方案,统筹安排。土方开挖可分为无支护结构基坑放坡开挖和有支护结构基坑开挖。在土方开挖时一定要依据基坑实际平面形状、设计工况要求和土层开挖深度 ,并结合现场周边的环境,土方挖运设备等综合考虑,遵循对称均匀、先撑后挖的开挖原则。这样可以使基坑周边的土体尽量均匀卸荷 ,使基坑内的支撑体系在对称

3、方向同时受力 ,保证基坑周边的土体不会向一边侧移。1.2 开工前准备首先要对施工场地和永久施工便道进行硬化,并在大门出口处设置洗车槽,运土汽车出场前应清洗车胎和车身泥土并加上覆盖,以防污染城市道路和环境。要进行土方施工,必须使场地保持干燥。场地内低洼地区的积水必须排除,还应设计排除雨水。有多种方式可以排除地面水,如设置排水沟、截水沟、边沟等结构。挖置排水沟应尽量顺应自然地形坡度。一方面可以减少土石方调掉运量,另一方面可使水在重力作用下排至场外,或流向地势低处再用水泵抽走。1.3 开工后的注意事项首先开挖边坡,边坡的工作面形成后,挖机退到第二个工作面施工,第一个工作面就进行挂网喷射混凝土、做明沟

4、、浇筑混凝土“依次循环”每天施工的工作面不易过大,以免雨淋能满足进度要求就好。当基坑形成有一定的工作面后,小挖机下坑底进行桩间土和承台土的开挖并由人工配合清底,此时要控制开挖速度,要始终保持小挖机和大挖机的距离,使小挖机挖的土能由大挖机及时清走。2 土壁支护技术要点一般来说,土方开挖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工序简单,组织管理容易。而挡土支护的技术含量高,施工组织和管理都较土方开挖复杂。2.1土壁支护目前遇到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大型工程均是由专业施工队来分别完成土方开挖和挡土支护工作,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两个平行的合同。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协调管理的难度大,土方施工单位抢进度,抢工期,开挖顺序较乱,特别是雨期

5、施工,甚至不顾挡土支护施工所需工作面, 留给支护施工的操作面几乎无法操作,时间上也无法完成支护工作,以致使支护施工滞后于土方施工, 导致支护施工无操作平台完成钻孔、注浆、布网和喷射混凝土等工作,而不得不用土方回填或搭设架子来设置操作平台来完成施工。由于施工管理人员不到位,技术交底不充分,分层分段开挖高度不一, 挖土机械操作手的操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使机械开挖后的边坡表面平整度、顺直度极不规则,而人工修理时不可能深度挖掘,只能就机挖表面作平整度修整,在没有严格检查验收就开始初喷,故出现挡土支付后出现超挖和欠挖现象。基坑挖土是支护受力与变形显著增加的过程,设计中常常对挖土程序有所要求来减少支护变形

6、,并进行图纸交底,而实际施工中往往不管这些框框抢进度,图局部效益。2.2对土壁支护问题的解决方法探讨闭合拱圈挡土、连拱式基坑支护,都是将平面结构改变为空间支护结构,利用拱的作用,一方面减小土对桩的侧向压力,另一方面将结构受弯变为拱圈受压,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受压特性,降低了工程费用。桩墙合一地下室逆作法,是将基坑支护桩和地下室墙合在一起,将地下室的梁板作为支护,从地下室顶往下施工,地下室外墙也施工。节约投资在地下水丰富、不易降低水位地区,尚须作防水帷幕。近年来,喷锚网支护法、锚钉墙法在工程中得到应用,并显示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它不要一根桩、一块板、一根管、一根撑,完全抛弃了传统法及其被动支护概念,以

7、尽可能保持、显著提高、最大限度地利用基坑边壁土体固有力学强度,变上体荷载为支护结构体系的一部分。最后在发现基坑护壁失效时,采用的方法是停止开挖或回填土方等,收效甚微。因此在支护设计或确定施工方案时,必须考虑基坑护壁的抢险措施。如基坑护壁帷幕漏水化学灌浆抢险技术,具有简单、经济、快速和有效的特点,是目前基坑漏水涌砂最好的抢险补救方法。3 施工排水和流沙防治的技术3.1施工排水的技术要点在开挖基坑或沟槽时,往往会破坏原有地下水文状态,可能出现大量地下水渗入基坑的情况。施工排水主要是集水井降水和轻型井点降水。集水井降水是根据地下水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集水井每隔2040 m设置一个。集水井的直

8、径或宽度一般为0.70.8 m。井壁可用竹、木等简易加固。排水沟底宽一般不小于300 mm,沟底纵向坡度一般不小于3%,集水井底应比排水沟底低0.5 m以上。井点降水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周围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真空原理,通过抽水泵不断抽出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坑底以下。井点降水可防止边坡由于受地下水流的冲刷而引起塌方;可使坑底的土层消除地下水位差引起的压力,防止了坑底土的上冒;由于没有水压,减少了支护结构的水平荷载;由于没有地下水的渗流,也可消除流砂现象;降低地下水位后,由于土体固结,还能使土层密实,增加地基土的承载能力。3.2流沙防治技术要点此外,水在土体内流动还会造成流

9、沙现象。如果动水压力过大则在土中可能发生流沙现象。解决办法是在枯水期施工,因地下水位低,坑内外水位差小,动水压力减小,从而可预防和减轻流砂现象;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即截住水流,不让地下水流入基坑,不仅可防治流砂和土壁塌方;将板桩沿基坑周围打入不透水层,便可起到截住水流的作用;或者打入坑底面一定深度,这样将地下水引至坑底以下流入基坑,不仅增加了渗流长度,而且改变了动水压力的方向,从而达到减小动水压力的目的;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局部的或轻微的流砂现象,可组织人力分段抢挖,挖至标高后,立即铺设芦席并抛大石块,增加土的压重,以平衡动水压力,在未产生流砂现象前,将基础分段施工完毕。参考文献:1 彭勍.浅析土方工程施工要点J.今日科苑,2013,(11).2 赵花丽,傅少君.深基坑工程的现状与发展J.孝感学院学报,2011.3 王士彬,李克勤.浅谈深基坑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2).4 蒲崇军.浅议某建筑工程深基坑土方开挖的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1,(17).5 孙国荣,鲁强华.工程中土方施工技术的发展与核心技术问题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2,(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