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总复习滚动训练二行星地球201903211127.docx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9969870 上传时间:2021-04-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地理总复习滚动训练二行星地球20190321112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地理总复习滚动训练二行星地球20190321112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地理总复习滚动训练二行星地球20190321112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地理总复习滚动训练二行星地球20190321112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地理总复习滚动训练二行星地球20190321112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地理总复习滚动训练二行星地球20190321112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地理总复习滚动训练二行星地球201903211127.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滚动训练 二行星地球一、选择题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读二十四节气图, 回答 12 题。1.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A. 春雷响,农夫闲转忙B. 麦熟一晌,虎口夺粮C. 东风不倒,雨下不小D. 有霜有霜,晚稻受伤2.下列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寒露的夜较清明的昼短B. 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C. 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 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长度一样【解析】第 1 题,图示惊蛰是 3 月上旬,华北地区一般 6 月初冬小麦成熟,东北地区是秋季收割春小麦, 此时节无麦熟、晚稻等现象;我国 3 月份

2、还处在冬季风(西北风)的控制下,故东风、下雨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较小。第 2 题,图示立春与立冬关于冬至日对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则这两个节气时太阳直射 点均位于南回归线以北、赤道以南的同一纬度上 ,故这两天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寒露是秋分之后 15 天,直射点在南半球;清明是春分之后 15 天,直射点在北半球,但直射的纬度数是一样的,这两天中,一天的昼 长应该等于另一天的夜长 ; 小寒距离冬至日较大寒更近 , 昼长更短 , 日出时间应该更晚 ;地球在近日点附近 (冬半年)运行速度较快,故相同长度内经过的时间短,则冬半年的时间长度短于夏半年。【答案】1.A 2.C下表是在理想条件

3、(不考虑大气的影响 ,地球为正圆球 )下地球不同纬度地区在二分二至日到达地表的 太阳辐射日总量(J/cm2)变化状况表。读表,回答 34 题。纬度 3 月 21 日 6 月 22 日 9 月 23 日 12 月 22 日90 N70 N50 N30 N030 S0132224813343386233434644436442684205340618830130524523301381633010075720083636448950 S70 S90 S248113220771002452130504556466149583.造成同一纬线上太阳辐射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黄赤交角的存在 B

4、.公转速度的变化C.自转速度的变化 D.日地距离的变化4.造成 6 月 22 日 70 N 比 12 月 22 日 70 S 太阳辐射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黄赤交角的变化 B.公转速度的变化C.自转速度的变化 D.日地距离的变化【解析】第 3 题,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地球产生了四季的变化。第4 题,6 月 22 日地球处于远日点附近, 地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小。【答案】3.A 4.D某地理小组野外考察日志记录,某日北京时间 7:00 太阳从正东方升起,北京时间 19:15 日落,晚上观北 极星的仰角为 40,次日白昼开始变短,北极星的仰角变大。据此回答 56 题。5.研究小组的行进方向是(

5、)。A.西北 B.东北C.西南 D.东南6.又经过 15 天,研究小组到达新营地,小组成员推测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 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升起B. 北半球的昼与夜比值变小C.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缩小D. 新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50【解析】第 5 题,只有位于北半球才能看到北极星,且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结合材料内容, 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且向北行进。该日日出正东,说明太阳直射赤道,当地昼长应该为 12 小时;而该日 7:00 日出、19:15 日落,昼长长于 12 小时,说明行进路线与太阳视运动(一天中太阳在空中自东向西运动)方向一 致,即向西行进。第 6 题,由日出正东方可知

6、,出发时间为春、秋分日,该地位于北半球,次日白昼变短说明太 阳直射点向南运动,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又经过 15 天变化更大,则昼与夜的比值变小。因向西北行进,则 15 天后,新营地纬度要大于 40,太阳直射点也移动到赤道以南,则新营地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要大 于 40,故新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要小于 50。【答案】5.A 6.B下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 30,M、N 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西半球。据此回答 79 题。7.此时,N 点的地方时是( )。A.4 时 B.8 时 C.16 时 D.20 时8.此时,N 点位于( )。A.晨线,昼长 16 小时 B.昏线,昼长 16 小时

7、C.昏线,夜长 16 小时 D.晨线,夜长 16 小时9.该日,下列城市中日落最晚的是( )。A.杭州 B.宁波 C.温州 D.绍兴【解析】第 7 题,由于 M、N 两点位于晨昏线上,M 点位于赤道上,而相邻两条经线相差 30,因此,假如 M、 N 两点位于晨线上时,推知直射点的经度是 150 E,与情境条件中的太阳直射西半球不符。由此判断 M、N 两点位于昏线上,推知 N 点的地方时为 20 时。第 8 题,由上题推知 N 点位于昏线上及其地方时为 20 时,进一 步计算可得昼长为 16 小时。第 9 题,该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 越长。即纬度越高 ,

8、日出越迟 ,日落越早。杭州、宁波、温州和绍兴四个城市中 ,温州的纬度最低,故其日出 最早,日落最晚。【答案】7.D 8.B 9.C图中 AQBM 为晨昏圈上四点,MCQD 为北半球一纬线圈。读图,回答 1011 题。10.一飞机沿最短航线从 M 点飞到 Q 点的飞行线路是( )。A.弧 MCQ B.弧 MAQC.弧 MBQ D.弧 MDQ11.按最短线路飞行,该飞机从 M 点到 Q 点的飞行方向是( )。A.一直向西飞行 B.一直向东飞行C.先西北,再西南 D.先东南,再东北【解析】第 10 题,图中 MQ 两点之间的最短航线是通过两点大圆的劣弧,根据 AQBM 为晨昏圈上四点,晨 昏圈把地球

9、平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所以为大圆,故从 M 点飞到 Q 点的最短飞行线路是弧 MAQ。第 11 题,地球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按最短飞行线路飞行,该飞机从 M 点到 Q 点的飞行方向是先向西北方向飞行,再 向西南方向飞行。【答案】10.B 11.C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昼长最小值)。据此回答 1214 题。甲乙丙丁昼长差0 小时5 小时 30 分 13 小时 56 分24 小时12.四地中位于寒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3.四地所处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C.丁、丙、甲、乙

10、 D.丁、丙、乙、甲14.乙地的最短昼长值是( )。A.9 小时 15 分 B.8 小时 35 分C.10 小时 25 分 D.14 小时 45 分【解析】第 12 题,丁地昼长差为 24 小时,为极圈内的点,位于寒带。第 13 题,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可知, 昼长差从赤道(0 小时)到极圈(24 小时),逐渐增大。第 14 题,因为任何地点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昼长和为 24 小时,设最长昼长为 x,则最短昼长为 24-x,利用 x-(24-x)=5 小时 30 分,可求出 x 为 14 小时 45 分,最短昼长 为 24-14 小时 45 分=9 小时 15 分。【答案】12.D 13.D 14.

11、A日晷是古代先民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小明同学去北京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了安 放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并绘制了当时的日晷计时示意图。读图,回答 1516 题。15.此处安放的日晷,其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接近( )。A.35 B.40 C.45 D.5016.小明同学观测日晷的时间最可能为( )。A.9 时 B.11 时 C.13 时 D.15 时【解析】第 15 题,根据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判断晷针与地面的夹 角应为所在地点的地理纬度,北京纬度为 40 N,所以晷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50。第 16 题,由图示知,此时 晷针指向巳时,距离午时的夹角为 1

12、5,所以此时日影对应的时刻为 11 时。【答案】15.D 16.B下图示意某地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照的情况,图中 =47。据此回答 1718 题。17.该地出现太阳直射的月份可能是( )。A.5 月 B.6 月 C.8 月 D.12 月18.若黄赤交角增大,则 a 光线与 b 光线之间的夹角 会( )。A.增大 B.变小C.不变 D.可能增大也可能变小【解析】第 17 题,b 线表示正午太阳位于该地南方天空,且与地面的夹角为 47;a 线表示正午太阳位于 该地北方正上空,且接近直射。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以判断出 a 为夏至日光照情况,b 为冬至日光照 情况,且该地位于北半球的热带地区,其纬度

13、接近北回归线。故该地出现直射现象的时间为 6 月份。第 18 题, 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回归线度数。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范围扩大,该地与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差将增大, 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减小 ;该地与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范围也将扩大 ,故该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也将减小。图中 减小, 也减小,则 增大。【答案】17.B 18.A下图中甲图是山东聊城市(36.5 N,116 E)某小区的一部分示意图,楼高均为 35.5 米,乙图是住在 号楼的张先生家户型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 1920 题。19. 要使甲图中北面楼房所有朝南房屋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 ,南北两排楼房的间距最适宜保持在( )

14、。A.42 米 B.52 米 C.62 米 D.72 米20.某日是一年中太阳照射张先生家书房时间最早的一天,该日前后的一段时间( )。A.齐鲁大地春寒料峭 B.江淮地区阴雨连绵C.华北平原秋高气爽 D.雁门关外漫天飞雪【解析】第 19 题,要使北面楼房所有朝南房屋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则南面楼房在最小太阳高度 (冬至日)时日影不能遮挡住北面的楼房。冬至日时,聊城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90-23.5-36.5=30,南北 两排楼房最小间距应是 35.5/tan3061.4 米,故 62 米最适宜,72 米楼距太宽。第 20 题,张先生家的书房 窗户朝北 ,夏至日日出东北且最偏北 ,白昼最长 ,

15、日出最早,太阳照射书房的时间最早。夏至日前后最可能的 现象是江淮地区阴雨连绵。【答案】19.C 20.B下图示意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读图,回答 2122 题。21.图中 a、b、c、d 四处村落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 )。A.a B.b C.c D.d22.下列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是( )。A.河段 B.河段C.河段 D.河段【解析】第 21 题,结合图中等高线和指向标可判断,a 村落位于山丘的阳(南)坡,冬季采光较好;a 村落 位于山脊的东侧,受冬季风的影响最小,气温较高。b 村落位于西侧山坡上,光照条件较差,且受冬季风影响大, 气温较低。c 村落位于山丘顶部,海拔较高,气温

16、低。d 村落位于北侧山脊上,受冬季风影响大,海拔较高,气 温低。第 22 题,河段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水流最缓慢,故最有利于泥沙沉积。【答案】21.A 22.A读大别山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2324 题。23.明初时期该地“水草丰旷,遍布茅滩”,是著名的养马基地,当时马厩最有可能位于( )。A. B. C. D.24.“远处的地平线上 ,一轮太阳将要落下 ,西边的晚霞挥动着绚丽的纱巾 ,迷糊间,山坡的茅草都镀上了一 片金黄色。”该文书写于北半球冬日家中,则该同学家的住址是( )。A. B. C. D.【解析】第 23 题,马厩应该修建在地势平坦开阔,且不易出现地质、水文灾害的地方。图示

17、地等高线 较稀疏,且处于山前坡地,不易出现滑坡、泥石流、洪水等灾害。第 24 题,北半球冬日太阳日落于西南方位, 该处能看到地平线上的日落景观,说明其西南方没有山地阻挡视线。图示四个地点唯有地符合条件。【答案】23.B 24.A二、非选择题25.我国某城市(3634 N)的一个集欧美建筑精华的住宅小区 ,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豪华典雅,完工后当地居民争相购买,然而一年后底层住户以采光条件差将该住宅小区的开发商告上法庭。图为该小区分布平面 图,图为该小区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日旗杆杆影轨迹示意图 (O 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 ,曲线为杆 影端点轨迹,tan 300.57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1) 图中 F、G、H、I 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出时段的是 ,该日前后小区住户客厅内的正午阳光 照射面积较 。(2) 该小区底层住户因采光条件差将该住宅小区的开发商告上法庭。请你用所学知识为住户们拿出有力的证 据。(3) 为保证住宅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 , 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 ,你认为该城市住宅楼群的楼房间距与上海相比 有何差异?对你的结论作出合理解释。【解析】第(1)题,根据该地位于北半球和杆影端点轨迹可以判断此时为夏半年,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因 杆影方位与日出方位相反,判断出最接近日出时段的应该是 F。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所以南面客厅内的正午 阳 光 照 射 面 积 较 小 。 第 (2)

19、题 , 计 算 步 骤 如 下 : 冬 至 日 该 地 正 午 太 阳 高 度 H=90- 纬 度 差=90-(3634+2326)=30,楼间距=20tan 3034.66 m。第(3)题,该城市纬度比上海高 ,冬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比上海小,前楼的影长大于上海,所以楼房间距宽于上海。【答案】(1)F 小(2) 小区位于 3634 N,12 月 22 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 30;正午时,楼的影长达 34.66 m,远大于楼 间距 20 m。(3) 楼房间距应比上海宽。该城市纬度比上海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比上海小。26.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图中道路为某次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的线路。读图,回答下

20、列问题。(1) 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势特征。(2) 估算图示范围内自行车越野赛线路相对高度的数值范围。(3) 若车手保持匀速骑行,判断 AB、BC、CD 中骑行最省力的路段并说明理由。(4) 图中甲、乙两处为观赛台,选择能看到 CD 段赛况的观赛台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地势特征主要从地势高低及起伏大小角度分析。第(2)题,图中等高距为 5 m,该线路 穿过了 3 条等高线,故最少有两个等高距的高差、最大接近 4 个等高距的高差。第(3)题,若由 A 到 D 骑行, 则 AB、CD 两段为上行路段,BC 为平行路段,故 BC 最省力。第(4)题,甲处与 CD 之间无障碍阻挡视线,而乙处 与 CD 之间有山峰阻挡视线,故甲处更合适。【答案】(1)东西高,中部低,地势起伏较大。(2) 1020 m。(3) BC 段。BC 段线路未穿越图中等高线,且大致与等高线平行,地势起伏小,骑行较省力。(4) 甲处。因为从甲处到 CD 段无山峰、山脊、凸坡,视线无遮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