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5 《孔乙己》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9976235 上传时间:2021-04-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5 《孔乙己》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5 《孔乙己》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5 《孔乙己》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5 《孔乙己》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5 《孔乙己》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5 《孔乙己》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5 《孔乙己》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5 孔乙己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联系人物所处的社会环 境,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孔乙己贫困潦倒却又想保持读书人的姿态,善良而又无能,可怜而又可气, 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和封建科举制度下的牺牲品,也是当时冷酷社会的牺牲品。他“站着喝酒”已说明自己根本就没有资格像那些身穿长衫的阔绰者一样, 踱进酒店去慢慢地“坐喝”,只能与“短衣帮”为伍;但他却始终不肯脱下那 件又脏又破的“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说明他迷恋于自己头 脑中虚幻的“高人一等”的身份。他那“满口之乎者也”的说话方式,那“窃 书不能算偷”的歪理谬论,那见缝插针地向“我”卖弄学识的沉醉神

2、态,都足 以显示出他对自己读书人身份的固守与痴迷。但孔乙己却没有丁举人那样的幸 运,读了一辈子圣贤书却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这就决定了他只能挣扎在社会 的底层。而长期为应试科举埋头苦读的生活已使他手无缚鸡之力,不管孔乙己 本人是否意识到,他实际上连加入“短衣帮”的本钱与资格都已丧失,成了人 人轻视与耻笑的对象。而他越是在现实生活中屡次碰壁,越是受到人们的取笑 和嘲弄,就越是渴望在“高人一等”的幻想中得到心理支撑与平衡。这其实是 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二、小说多次写到人们的“笑”,找出具体语句,看看人们每次都是为什么而 笑的。作者用“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参考答案:小说有四处写到众人的

3、哄笑:一处是第四段,一处是第六段,一处是第八 段,一处是倒数第三段。四次哄笑,描写的实际上是众人四次戏弄、嘲笑孔乙 己的情景,而孔乙己尴尬狼狈、穷于招架的样子让他们很开心。众人的冷酷、 麻木,对弱者的践踏由此可见一斑。封建秩序是封建社会的基础,在这样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下,民众的活力、 热情、同情心都被扼杀,变得麻木不仁、自私冷漠。在短衣帮众人的心目中也 是“学而优则仕”,那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孔乙己当然是劣货,只值 得被奚落和取笑。他们意识不到在封建秩序中自己与孔乙己同样处于备受压迫的社会底层,同样的可悲可怜,所以他们对孔乙己这样一个不幸者不但没有同 情和帮助,相反只知道哄笑取乐,在他们

4、劳累而苦闷的生涯中寻求片刻的快乐。孔乙己是一个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位置的苦命人和弱者,用众人的 哄笑来贯穿这样一个令人悲酸的故事,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这种哄 笑是麻木的笑,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一面是 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乐境 写哀情,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 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三、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1.(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一处用“排”,一处用“摸”,分别传达出孔乙己怎样的境况? )2.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

5、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 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 类,一些不懂了。(“捞”字表现了问话人怎样的口吻?“笼”字又揭示出孔乙己怎样的心态?) 3.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结合前面的对话,想一想,掌柜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4.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参考答案:1. “排”字有摆的意思,活画出孔乙己摆阔气、炫耀的神气,从深层揭示 出他的穷酸本相。“摸”字有从口袋里往外掏的意思,孔乙己被打断腿后生活 更苦,只能“摸出四文大钱”,与前文“排”字对照,鲜明地表现出孔乙己后 来的生活

6、已到了贫困不堪的地步。2. 秀才本来是考取的,这里的看客们却用了一个“捞”字,显示出问话人 鄙视和嘲笑的口吻。“笼”字则揭示出孔乙己的自尊被戳痛时痛苦不安的表情。3. 这表明孔乙己在人们心中没有地位,是一个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小人 物。这句话在这里起到了过渡的作用。4.“大约”与“的确”在这里并不矛盾。“大约”表推测,因为没有人说 起过这件事,也没有人关心孔乙己的死活,所以没有确凿的根据,只是估计。 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情况估计,孔乙己的确死了,因为在那样冷 酷无情的社会中,孔乙己肯定活不下去,所以用“的确”表示猜测的结论。这 句话看似矛盾,却留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更有无穷的悲剧意

7、味,也流露出 “我”对孔乙己的同情。四、这篇小说以酒店小伙计的视角叙述故事,试着换个视角简单讲述这个故事, 看看效果有什么不同。同学之间交流。参考答案:【示例】以孔乙己的视角改写片段:我在酒店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我:“孔乙己, 你当真认识字么?”我看着问话的人,很不屑。他们便接着对我说:“你怎的 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可是戳疼了我的伤疤,我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心里更颓唐不安了。唉,这些人,不足与语,古人云,读书不亦乐乎?作者以一名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的口吻,不动声色地讲述着孔乙己的凄 惨遭遇,让人体会到连一个小孩子都这样冷漠,可见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而 且以第一人

8、称讲述故事,比第三人称显得更为真实亲切。以孔乙己视角叙述, 不可避免地会加入大量孔乙己的心理描写,这样更能激起读者对孔乙己的同情, 使主人公形象更生动,却不利于客观而全面地呈现当时的社会面貌。五、看客是鲁迅笔下常见的形象。课外阅读鲁迅的示众药等小说,看 看其中描写了怎样的看客形象,他们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并进一步思考,鲁迅 写形形色色的看客,主要想表达什么。有兴趣的同学,不妨以鲁迅笔下的看 客形象为题,写一篇小论文。参考答案:示众中的看客形象:“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的胖 小孩,抱着孩子的老妈子,研究白背心上文字的秃头,嘴巴张得像一条死鲈鱼 的瘦子药中的看客形象:壁角的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现出 气愤模样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麻木不仁、愚昧庸俗、冷漠无聊,对弱者不但没有同情 心,反而残忍地嘲笑、讽刺或者挖苦,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无聊的生活中 寻求一些刺激。鲁迅写形形色色的看客,主要是为了指出处于这种病态社会的人们的劣根 性,唤醒愚昧麻木的人民,从精神上给他们以疗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