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17.50KB ,
资源ID:124486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笑谈民俗扒灰.doc)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笑谈民俗扒灰.doc

1、笑谈民俗“扒灰”笑谈民俗“扒灰”我与我的故事“扒灰”是乡间旧时公公与儿媳妇乱伦的俗称。这与宋代苏东坡、王安石的传说有关。苏东坡一代文豪,才华横溢,他的儿子却庸碌无为。但是这个呆头呆脑、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儿子却娶了个才貌双全的老婆。一天,儿子出去了,苏东坡一人在书房里,儿媳就给公公端了一杯茶上来。媳妇端着茶杯走到苏东坡的身边, 娇弱弱的说: “爹爹喝杯茶,休息一下吧!”媳妇本来就是个才女,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爱慕苏家书香门第,欢天喜地的嫁了过来。过门后,谁曾想自己的老公却如此的平庸,真是落寞失望。整日里读公公苏东坡的诗作,更加仰慕不已, 渐渐芳心暗许。这天,她遇到这样一个机会, 就“相思欲

2、寄无从寄, 倒杯茶儿替。”苏东坡正在沉思之中,见儿媳妇袅袅婷婷的走过来,看她今天面似桃花,双目含春。苏轼不禁也愣愣地看着她,有点忘乎所以,飘飘然起来。就在他心猿意马时,突然想起这是儿媳妇,顿时脸红了起来。儿媳妇顺着杆儿往上爬,“公公为什么脸红?”苏东坡也不答话,接过茶杯,用食指快速在书桌上写了两句诗: “青纱帐里一琵琶,纵有阳春不敢弹”。苏东坡“是真名士自风流”,不拘小节的,桌子也是长期没抹过,桌面上有一层厚厚的灰,那字迹看得非常清楚。儿媳妇看后也用手指快速在后面又续写了两句: “借给公公弹一曲,肥水不流外人田。”写罢红着脸就跑进了屋。苏东坡心中窃喜,正要跟进去成就好事。他的儿子却这时候回来了

3、见苏东坡喜形于色,就问道:“父亲,在干啥呢,那么兴奋?”苏东坡吓了一跳, 忙用袖子将桌子上的字迹擦掉, 说:“没干啥,我在扒灰。”据说,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傻儿子病死后,他与年轻守寡的儿媳妇勾搭成奸。王安石为勾搭儿媳妇,写了一首求欢情诗, “五更早朝日西斜, 看见床上玉琵琶, 有心上前弹一曲,还怕别人说闲话。 ”将诗埋在儿媳妇经常上香的香炉灰下面。儿媳妇从灰中扒出后,和诗一首,“你孤独来我守寡,凄苦伶仃度年华,双起双落何不为, 别人闲话莫管他。”也埋于其中。王安石知道儿媳妇心已有意,夜里偷偷地摸进了儿媳妇的闺房。有关王安石“扒灰”的版本很多。这很可能是其政治对手在抹黑。实际上,王安石作为高官是

4、很怕弄出绯闻来。不只如此,还担心门风被弄坏,为防止儿媳妇年轻守不住,红杏出墙,在他儿子死后,专门在后院给儿媳妇盖房另居,翁媳分开以避嫌。时常还悄悄监视儿媳妇的行为,这让儿媳妇产生了误会,遂在墙上题写“风流不落别人家”。王安石觉得不妥,便将诗句擦掉,因为是灰墙,时人笑称是“扒灰”。但据清代王有光吴下谚联一书中的考证,将王安石与“扒灰”联系起来,实是一个误会:“翁私其媳,俗称扒灰。鲜知其义。按昔有神庙,香火特盛,锡箔镪焚炉中,灰积日多,淘出其锡,市得厚。庙邻知之,扒取其灰,盗淘其锡以为常。扒灰,偷锡也。锡、媳同音,以为隐语。”虽然王安石扒灰一说真伪难辨,但却让后世女人多了顾忌。女人此后更不方便祭灶了。范成大吴郡志说“二十四日祭灶,女子不得预”,说的就是这种风俗。到了明代,对祭灶的要求更严。帝京景物略称“男子祭,禁不令妇女见之”。从实际行为来看,女人祭灶确是不雅的,行祭时必要扒开灰烬,将祭食埋入其中。女人如此“扒灰”,传出去是颇为难听的。但是“女不祭灶”,是为避男女瓜田李下之嫌一说,很可能是世人的一种想像。 因为,灶神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至少在早期灶神还是一位老妇,头上挽髻,“著赤衣,状如美女”。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