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18.48KB ,
资源ID:227745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空气有质量.docx)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空气有质量.docx

1、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空气有质量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的第二课,通过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都具有质量,从而意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对物质有一定的质量的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将是学生关于空气概念发展的一次提升。本节课有三部分内容:一、用平衡尺来证实空气是有质量的。二、用电子天平称量皮球的质量来证明空气是否有质量。三、了解人类认识空气有质量的历程。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空气确实存在,对空气的特性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前一课的学习也了解到空气占据空间,学生对空气这种物质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学生潜意识中对空气是否有质量,认知可能存

2、在误区,“重量和质量”等概念模糊。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科学学科不久,新的课程标准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兴趣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用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有一定的质量。基于已有经验,对空气是否有质量提出猜想。2 .了解电子秤的使用方法,能用电子秤测量物体的质量。3.能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利用平衡尺证明空气有质量。教学重点通过设计、操作实验和分析数据得出空气是否有质量的结论。教学难点能借助平衡尺动手操作来验证空气有质量。教学准备教师材料:黑色塑料袋2个,打气筒一个,皮球一个,纸杯一个,电子秤一台,课件。

3、学生材料:透明的塑料袋,石头、1升的矿泉水、气球,绳子,铁架台,木棍,打气筒、皮球、电子秤、记录表。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课,提出问题1.师:同学们喜欢玩跷跷板吗?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想和我们一起玩跷跷板,咱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儿童卡通片:小宝宝与小动物们玩跷跷板)师:兔宝贝也想玩,可小孩子不能把两个小动物跷起来,为什呢?生:两个小动物比小孩子重。师:加了一桶沙子就能把两个小动物跷起来了,说明沙子也有一生:重量师:你们有重量吗?(板书:重量)多重?师:噢,生活中我们常说的“重量”多少斤,多少千克,科学上应该说成“质量”(板书:质量)这两个量在科学上不是一回事。(播放视频:重量和质量)师:所以我

4、们应该说沙子有质量。2 .出示两个黑色塑料袋(其中一袋比较重,另一袋是空而鼓的),让个别学生尝试提一下,说说感受。猜猜塑料袋里是什么?打开看到重的塑料袋里是一个皮球,轻的塑料袋里空空的,引导说出里面有空气。师:刚才你的感觉是装有皮球的塑料袋比装有空气的塑料袋要重,说明皮球有一一生:质量师:那空气呢?有质量吗?(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儿童卡通片引出生活中的“质量”一说,并规范成“质量”,同时故事情节渗透平衡的原理和方法,为后续平衡尺实验设计做铺垫。二、用平衡尺来证实空气是有质量的。1.师:小朋友,你们觉得空气有质量吗?课前我们一起用平衡尺测了空气是否有质量实验:3 .汇报交流实验现象,得

5、出结论:空气有质量。4 .师:如果在吹大气球这边不动的情况下,怎么使平衡尺再达到平衡呢?引导学生在瘪气球这边加重物,把大米粒放入瘪气球中,再次使平衡尺再达到平衡。体会到打入气球中空气的质量至少有十几粒大米粒那么重。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平衡尺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空气有质量。把大米粒放入瘪气球中,再次使平衡尺达到平衡,学生对气球中空气的质量和十几粒大米的质量有个模糊的“等量代换”,使学生进一步对空气的质量有个感性的认识。三、用电子称称量皮球内空气的质量。1.(出示充满气的皮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空气是有质量的,那么这个球里的空气到底有多重呢?你有办法知道吗?生2 .(出示电子秤)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能精确

6、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一一电子秤,它的精确度很高,可以精确到0.1克。学习电子秤的使用方法:(L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2.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重之前显示为“0”。(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秤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3 .演示实验:称量充满气的皮球质量(记录在黑板上)。这个质量是什么的质量?板书:球+空气。接下来怎样做?请两个学生放气,再称量球的质量(记录在黑板上)。这又是什么的质量?板书:球。那这两数之间的差是什么?(空气的质量)4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空气有质量。设计意图:用电子秤称皮球的质量,会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空气有质量,同时也会加深对电子秤这种工具的认识。四、

7、了解人类认识空气有质量的历程1.阅读:古代,人们一度认为空气是没有质量的。到了17世纪,伽利略做了一个实验:用气泵向一个大玻璃瓶打足气,使瓶中尽可能多装一些空气,并封住瓶口,用天平称出瓶子的质量。然后把瓶口打开,再称,发现瓶子的质量减少了。伽利略认为,减少的质量就是把瓶口打开后跑出来的空气的质量,从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后来,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L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5 .拓展:塑料袋里少量的空气并不重,所以我们感觉不明显。我们这样一间普通教室容纳的空气质量大约为200千克,大约相当于多少个小朋友的体重?(一个三年级小朋友大约重30千克),而弥漫在天空和地球周围的空气有多重呢?请大家回去查找一下资料。五、课堂小结1 .这节课大家都很棒,我们利用简易工具和精确工具帮助我们研究了“空气有质量吗”这个问题,看来工具的发明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科学研究。2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课堂内容结束,但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