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94KB ,
资源ID:26986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1、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学校_班级_姓名_成绩_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脑畔(pn) 虔诚(wn) 翌日(sh) 目眩神迷(xun)B. 晦暗(hu) 斡旋(w) 农谚(yn) 接踵而至(zhng)C. 两栖(q) 狩猎(shu) 沙砾(l) 怒不可遏()D. 龟裂(jn) 寒噤(jn) 矗立(zh) 纷至沓来(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 )A. 燎原 褪色 次弟 阳奉阴违B. 陨石 迁徙 沟壑 挑拨离间C. 诬篾 彷徨 浩劫 震耳欲聋D. 演绎 浮燥 调零 名幅其实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A. 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桂林梅瓶,色泽光润,造型优美,构思精巧。B. 白话的散文并不排斥文言中的用语,但必须巧为运用,善于结合,天衣无缝。C. 几十年过去了,老师的话仿佛历历在目,时常在我耳边响起。D. 运动会入场式上,运动员们昂首挺胸耀武扬威地步入会场,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B. 我市以“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作为环保目标,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存我们赖以生活的共同家园。C. 长篇小说小时代,讲述了一个从小感情深厚,有着不同价值观的四位女生先后所经历的友情、爱情。D. 为了防止不再

3、出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5.阅读傅雷家书片段,回答下列问题片段一: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片段二: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

4、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眼他的脉搏一致了(1)阅读片段一,结合傅雷家书说说傅雷期望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担当怎样的角色?(2)在片段二中,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6.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谐”也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请参加“以和为贵”的综合性活动,完成以下题目。(1)探“和”之义。阅读下列两则材料

5、尝试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和”的含义。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2)写“和”之名言。古圣贤有许多关于“和”的名言,请你写出两句来。7.古诗文默写。(1)青青子佩,_。(子衿) (2)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4)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_,_”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二、古诗文阅读(18分)(一)(4分)阅读关雎

6、回答下列小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楼之。8. 诗中划线的四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9.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请你结合本诗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二)(14分)阅读下列语段,回答下列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看)【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稿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节选自荀子劝学)【注释】中(zhng)绳:合乎拉直的墨线 輮(ru):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 暴:通“曝”,晒干。 参:通“叁”,多次。10.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不知其旨也 (2)然后能自强也(3)学不可以已 (4)故木受绳则直1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輮使之然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B. 不知其善也 则知明而行五过矣。C. 虽有嘉肴 虽有稿暴D. 学而不思则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8、乎己12. 翻译下列句子(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2)冰,水之,而寒于水。13. 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_;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观点“_”,然后举例进行论证。14. 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10分)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最后一次讲演(节选)闻一多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

9、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

10、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15. 选文中“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深刻含义?16. 文中“你们”“我们”这两种人称交替使用有什么作用?17. 如何理解“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8. 联系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谈谈选文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哪个方面的“说”和“做”?它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哪种精神?(二)(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三角梅刘成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

11、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天天都给它们浇水,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派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对它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了,感伤地

12、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于是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的面前叹喟,皱眉,甚至责骂。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然而,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的可怜兮兮的枝叶间,第一次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而且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又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但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

13、关于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做出拼命的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它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和生气,非常生动地展示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它像憋屈了好几年的毛毛虫,终于要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嬗变了。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个妙龄女子的脸,静静地望着我,她的身子还隐在墙后,恍恍惚惚似真似假,是邻家的客人吗?我终于从迷惑中清醒过来,看清那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

14、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生命,真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奥秘和潜能的。19. 写出作者对三角梅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A_B_C_D_20. 本文的节写了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1. 请从描写的角度和修辞手法两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2

15、2. 结合全文,说一说你对文尾句中“奥秘和潜能”的理解。(三)(10分)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列小题。春色正中分刘汉杰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订立用以指导农业生产的农事历法,早见于汉代刘安的淮南子所谓节气,即时节和气候。古人在观天识象的基础上,对每个季节进行了精细的划分:“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岁有二十四节气。”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恰逢春季之半,致名“春分”;又因是昼夜时长相等之日,古人也称其为“日中”“日夜分”。按古人“候应”之说,每候都有一个物候现象与之对应。春分有三候:初侯玄鸟至,玄鸟就是燕子,燕于属于季节性候鸟,生活于北方的古人认为它“春分而来,秋分而去”

16、二候雷乃发生,春天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增大,天空开始打雷;三候始电,雨多了,闪电也开始出现。此时,甘霖滋润,万物勃发,人们可以欣赏到“花重锦官城”的美景了。春分是农事播种的季节,与乍暖还寒的惊蛰节气不同,春分时节的气温回升较快,因此民间有“冷惊,暖春分”之说。天气变暖,意味着农忙季节开始,农谚讲“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东汉崔在四民月令中讲,仲春二月,可以把树枝在土里,令其生长;可以种地黄,采桃花、茜草、土瓜根等。各地气候条件不一,播种的农作物也不一样。春分是祭祀的日子。春分时节有帝王祭日、百姓祭祖、春社祭神等祭活动。帝王祭日是春祭的重要活动,从先秦开始,祭日已经成

17、为帝王的独享祭祀。明清之前,帝王一年之内要有多次祭日活动;明清之时,则固定在春分这一天,地点设在京城的日坛,祭日的仪式颇为隆重。百姓祭祖也在春分举行。此俗流行于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尤以南方的客家人聚居区为盛,祭祖一般从春分这一天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明之前。春分前后,还有一项祭活动春社祭神。社,为土地神;春社,即祭视土地神的节日,也称“春社日”。荆楚岁时记记录了南北朝时期楚地春社的情形:这一天,四邻宗亲在神庙树下搭棚屋,宰牲祭神,祈求社神赐福,祈盼五谷丰登。春分有特有的饮食习俗,春分吃“春菜”。春菜可以泛指春天里的各种应时蔬菜,但在广东开平一带,春菜特指当地的一种野苋菜。每逢春分之日,村民

18、们就到田野里采摘春菜,把春菜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俗言“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春分这天还有吃汤圆,喝汤面的习俗,汤圆不仅人们食用,还要分享给鸟吃:把煮好的汤用竹叉插着,置于田边地头,名曰“帖雀子嘴”。据说,这样能粘住麻雀等鸟的嘴,以防它们来啄食稻谷,以保年景丰收,春分酿春酒的习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在浙江于潜,民众春分造酒存于瓮,过三伏天糟粕自化,色赤味醇,谓之“春分酒”,预示着甜美生活长长久久。春分还有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俗话说:“春分到,蛋儿俏”。据说春分这天最容易把蛋立起来,人们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起来,这

19、种玩法简单的民间游戏叫“春分竖蛋”,深受百姓喜爱。在我国南方地区,春分日妇女多出游,称“踏青”;儿童则竞放纸鸢为戏,谚云“杨柳青,故风筝”。“促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装回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诗人徐铉的春分日,道出了春分时节春色的美妙,万物的变化。(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23. 根据选文内容填空。选文段依次从候应现象、_、祭祀活动、_和游戏活动五个方面介绍了春分的相关知识。24. 选文第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5. 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恰逢春季之半,白天和夜晚的时间一样长。B. 选文中介绍的春分习俗,大多蕴

20、含着祈福的美好愿望。C. 人们之所以喜欢在春分玩竖蛋的游戏,就是因为这天最容易把蛋立起来。D. 选文引用谚语、俗语、诗句,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26. 劳动人民在总结“候应”时关注了哪几类物象?人们总结“候应”有什么作用?请根据选文的内容和下面的材料作答。【材料一】清明有三候:“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思是说,初侯梧桐开花,5天后田鼠变成鹌鹑之类的小鸟,再过5天,天空出现彩虹(选自百科知识【材料二】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选自大自然的语言四、作文(50分

21、27.作文有人说,生活是一次次的相遇,是一场场的别离。其实在成长的路上,总有些东西一直陪伴着你,支撑着你,给你启迪,给你鼓励;也许是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理解的眼神;也许是一束温暖的阳光,一颗无名的小草请以“_一直都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写作提示: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答案与解析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脑畔(pn) 虔诚(wn) 翌日(sh) 目眩神迷(xun)B. 晦暗(hu) 斡旋(w) 农谚(yn) 接踵而至(zhng)C. 两栖(q) 狩猎(shu) 沙砾(l)

22、怒不可遏()D. 龟裂(jn) 寒噤(jn) 矗立(zh) 纷至沓来(d)【答案】C【解析】【详解】A.“虔”应读作“qin”,“翌”应读作“y”;B.“晦”应读作“hu”,“踵”应读作“zhng”;D.“沓”应读作“t”; “矗”应读作“ch”;故选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燎原 褪色 次弟 阳奉阴违B. 陨石 迁徙 沟壑 挑拨离间C. 诬篾 彷徨 浩劫 震耳欲聋D. 演绎 浮燥 调零 名幅其实【答案】B【解析】【详解】A.“次弟”应写作“次第”;C.“诬篾”应写作“诬蔑”;D.“浮燥”应写作“浮躁”,“调零”应写作“凋零”,“名幅其实”应写作“名副其实”;故选B。3.

2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桂林梅瓶,色泽光润,造型优美,构思精巧。B. 白话的散文并不排斥文言中的用语,但必须巧为运用,善于结合,天衣无缝。C. 几十年过去了,老师的话仿佛历历在目,时常在我耳边响起。D. 运动会入场式上,运动员们昂首挺胸耀武扬威地步入会场,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答案】A【解析】【详解】A.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C. 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不能与“老师的话”搭配,属用错对象;D.耀武

24、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这是一个贬义词,不能用来形容“运动员”,属色彩不当;故选A。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B. 我市以“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作为环保目标,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存我们赖以生活的共同家园。C. 长篇小说小时代,讲述了一个从小感情深厚,有着不同价值观的四位女生先后所经历的友情、爱情。D. 为了防止不再出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答案】A【解析】【详解】A.无语病;B.搭配不当,“保存”不能与“家园”搭配,应改为“保护”;C.成分残缺,缺少“讲述”的宾语,应在句末加“的故事”;D.

25、否定词使用不当,造成语意表述相反,应去掉“防止”或“不再”;故选A。5.阅读傅雷家书片段,回答下列问题片段一: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片段二: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

26、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眼他的脉搏一致了(1)阅读片段一,结合傅雷家书说说傅雷期望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担当怎样的角色?(2)在片段二中,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答案】(1)可知,傅雷希望做儿子成长中的伙伴;艺术上的对手;生活中的老师;心灵的导师等,充当多面角色。(2)因为傅聪从事音乐工作,而莫扎特是大音乐

27、家,因此傅雷谈莫扎特的艺术特色与内心情感的关系,与傅聪交流,循循善诱。也体现一位父亲望子成才的良苦用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材料探究。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阅读理解能力。从“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可知,傅雷希望做儿子成长中的伙伴;艺术上的对手;生活中的老师;心灵的导师等,充当多面角色。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傅聪,1934年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

28、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他一直从事的就是音乐的工作,而莫扎特是世界知名的音乐大师,和傅聪谈莫扎特,对他有着非常实际的教育意义。这一作法体现了傅雷对傅聪的激励。6.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谐”也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请参加“以和为贵”的综合性活动,完成以下题目。(1)探“和”之义。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尝试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和”的含义。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2)写“和”之名言。古圣贤有许多关于

29、和”的名言,请你写出两句来。【答案】(1)家和万事兴、和睦、中和等(2)示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材料探究。第一则材料的意思是发扬才智美德,使家族亲密和睦。家族和睦以后,又辨明百官的善恶。百官的善恶辨明了,又使各诸部落协调和顺。从中可知“和”有“家庭和睦”之意。第二则材料的意思是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被称作中;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被称作和。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由此可见,材料提倡的是中庸之道。从中可知“和”有“中和、中庸”之意。本题考查名言积累,与“和”有关的名言有很多,比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30、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7.古诗文默写。(1)青青子佩,_。(子衿) (2)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4)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_,_”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答案】 (1). 悠悠我思 (2).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 黄发垂髫 (4). 无为在歧路 (5). 曲径通幽处 (6). 禅房花木深。【解析】【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庇、髫、歧、幽。二、古诗文阅读(18分)(一)(4分)

31、阅读关雎,回答下列小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楼之。8. 诗中划线的四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9.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请你结合本诗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8. 即物起兴手法(比兴手法),由河洲上相互和鸣的雎鸠鸟,引出男子对窈窕淑女的追求。 9. 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写一个男子对女子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所谓“乐而不淫”;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

32、热闹情景,所谓“哀而不伤”。【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手法。本诗前四句先写雎鸠在河中小洲上相对和鸣,进而引出君子对于淑女的追求,这是“比兴”的写法,这种写法的特点就是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咏之物。由雎鸠的相爱相伴,写到青年男女的爱情,从而表现了君子对美丽女子的热烈追求。【9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关雎是一首古代情歌,所谓“乐而不淫”,即男子夸心上人是个美丽又贤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说自己曾经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讨女子的欢喜。然后在一片琴瑟钟鼓之乐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近,美满的婚姻就从这里开了头。从见关雎而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男子对女子的思念与追求的过程,美好、喜悦而

33、不低俗;所谓“哀而不伤”,即写出男子对女子求之不得的苦闷、焦虑,又写出求之而得时的高兴、热闹情景。关雎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是快乐却不放纵,哀愁却不痛苦,是最美好、舒服的一种感觉,故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二)(14分)阅读下列语段,回答下列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看)【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稿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节选自荀子劝学)【注释】中(zhng)绳:合乎拉直的墨线 輮(ru):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 暴:通“曝”,晒干。 参:通“叁”,多次。10.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不知其旨也 (2)然后能自强也(3)学不可以已 (4)故木受绳则直1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輮使之然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B. 不知其善也 则知明而行五过矣。C 虽有嘉肴 虽有稿暴D. 学而不思则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2. 翻译下列句子(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13. 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

35、论点_;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观点“_”,然后举例进行论证。14. 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答案】10. (1)甘美 (2)勉励 (3)停止 (4)所以,因此 11. C 12. (1)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2)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 13. (1). 教学相长(也) (2). 学不可以已 14. 要求联系学习生活,谈感受。【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句意: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旨,甘美。句意: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强,勉励。句意:学习不可以停止。已,停止。句意: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故,所以、因此。【11

36、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之:代词,它用在主谓之间,不译;B.知:知道同“智”,智慧;C.虽:均为“即使”;D.而:表转折,却表递进,并且;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第一个“学”,教。第二个“学”,学习。其,大概。此,这。于,表示比较。【13题详解】本题考查比较阅读。分析甲文可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一句运用类比的手法,把品食嘉肴与学习至道进行了同类作比,然后论述学习与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观点:教学相长。分析乙文可知,乙文首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直接提出观点:学不可以已。【14题详解】本题考查感悟

37、启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来谈感悟即可,做到言之有理。比如:“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凡事都要实践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当然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而不能掺杂使假或者骄傲浮躁。正如毛泽东所说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另一方面,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这样来看问题,同样也是现实的和实际的。【点睛】译文:【甲】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

38、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乙】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三、

39、现代文阅读(30分)(一)(10分)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最后一次讲演(节选)闻一多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

40、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15. 选文中“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深刻含义?16. 文中“你们”“我们”这两种

41、人称交替使用有什么作用?17. 如何理解“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8. 联系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谈谈选文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哪个方面的“说”和“做”?它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哪种精神?【答案】15.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表明反动派作垂死挣扎及斗争更加残酷。 16. 用“你们”表达愤怒蔑视之情,直接揭露敌人的罪行及虚伪本质;用“我们”表达作者对人民大众的亲密情感,激励人民团结战斗。交替使用两种人称使得对比鲜明,感情强烈。 17. 杀害李公朴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斗争。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18. 选文体现了

42、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者方面的“说”,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精神和对国民党特务的愤怒。【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这句话把现在比作是黎明前的黑暗,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黎明前的黑暗是至暗时刻,所以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前国民党反动派在将要灭亡之前的残暴与酷烈。【16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称的变化。根据“特务们,你们想想”可知,这里的“你们”指的国民党特务,用毫不客气的“你们”来称呼这些特务,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敌人的蔑视与愤怒。根据“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可知“我们”指的是自己和人民大众,闻一多先生把自己置于人民之间,表现了自己与人民的

43、亲密无间,并以自己的经历来激励民众。两种称呼,两种感情,对比强烈,感人至深。【1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本句中的两个“李公朴”指向并不相同,前一个指李公朴先生本人,后一个指像李公朴先生一样为国而死的志士仁人。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敌人以下作的手段杀死了李公朴先生,但人民并不会被吓住,会有无数人继承李公朴的遗志,为了国家的民主独立继续战斗,而革命必将胜利。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特务暗杀李先生的愤怒和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1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和主旨。选段中,闻一多怒斥反动派,并坚信革命必胜,这是他作为革命者方面的“说”。他因为反动派暗杀李公朴而愤怒,但他并畏惧

44、而是以革命的大无畏精神站在时代的潮头,为了正义与自由高声呼喊。所以本文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敌人的愤怒和大无畏精神。【点睛】赏析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时,答题格式如下: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最后揭示修辞对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二)(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三角梅刘成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天天都给它们浇水,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派要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