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1.40KB ,
资源ID:331317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奥沙丽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1、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握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了解苏联工业化取得的成就;了解农业集体化的内容;了解苏联模式。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出示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方式,引导学生整理、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列宁勇于创新的精神;体会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援设的艰辛;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成就。教学难点:正确评价苏联模式(或苏联模式的利弊)。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狠的野善齐向我们猛扑。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不战胜,就在

2、战斗中光荣牺牲。一一杰米扬别德内依教师提问:这里的“野兽”与“暴徒”,分别代表了哪些势力?在三年内战中,苏俄人民表现出怎样的精神?提示:“野兽”是指国外的武装干涉,“暴徒”是指国内的反革命叛乱。不怕牺牲与英勇献身的精神。三年内战结束后,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需要继续下去?请看列宁的态度。【新课讲授】教师讲述: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国内外形势,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到了1920年前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逐渐带来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说明这种以国家直接下命令到达共产主义的方式已经不再有效,需要进行改革。一、新经济政策1.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列宁新

3、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提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的苏俄,经济异篱困难社会矛盾加剧。2 .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比学习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以表格形式总结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概括其特点。提示: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允许自由买卖,利用市场大力发展商品生产。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3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新经济政策。提示: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4 .对比中国改革开放,思考新经济政策带来的启示。教师提问: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提示:1.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

4、力的发展。2.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国情出发,同时要根据现状不断调整。3.善于改革创新。4.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5.经济政策制定要关注民生,切实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二、苏联的工业化1.根据材料了解苏联工业化的背景。对课本内容进行梳理,了解工业化建设的背景、目的。5 .阅读教材和材料,了解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6 .结合表格中的数据,理解课本中关于苏联工业化的积极影响。提示:使苏联在短时间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了工业化,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三、农业集体化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简述苏联农业集体化建设的概况。2 .带领学生回顾中国农业改革的历史上有没有过类似的事件,引导学生结合

5、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问题理解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影响。四、苏联模式1.阅读教材和材料,了解苏联模式及内容。提示: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了从法律上肯定这些变化,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铲除了人剥削人的现象。新宪法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二又称“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3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漫画,了解苏联模式的特征,正确评价苏联模式的作用。教师提问:图片反映了苏联模式怎样的特征?试以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建设为例加以说明。提示:

6、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反映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工业化:过分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日益僵化。农业集体化:农民被强迫加入集体农庄;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教师总结:(1)苏联模式的特征:在经济方面表现为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2)苏联模式的评价: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4 .结合表格比较列宁与斯大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特点。【课堂小结】本课主要讲述了两个人物:列宁和斯大林。两件事:列宁对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列宁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潞的探索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但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苏联模式导致苏联经济缺乏活力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政终导致苏联走向解体。板书设计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