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3.24KB ,
资源ID:40200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方案.docx

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方案能力提升工程2.0中的校本研修方案面向教师:教师完成3个微能力点的应用、认证工作;借助一体机等信息化j校本研修的绩效目标设备激发学生兴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提高;面向学生: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更加阳光自信,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大幅度提升;面向学校:学校每个班级教学形式更加开放、学生得以自主发展,教学质量同类学校保持领先。研修主题聚焦课堂,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理念与模式学习: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借助一定的可视化的课堂数据,进研修内容行个性化分析与教育。学校的能力点范畴,以及选择理由:微能力名

2、称选择理由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借助一些学科教育教学软件,精准分析,易于导岀使用,了解疑难。教师有制作微课程的基础,通过微课学习自测,了解疑难。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能解决简短语言导入的不足和问题,活跃课堂气氛,迎接一节好课的开始。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进行很好的学法指导,为学生参与知识的理解和建构提供丰富的学习支持。A1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充分挖掘一体机的交互功能,能体现某个学习小组、学生的学习成果。B3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通过学生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与综合素养,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B4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通过设置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探索未知、解决问

3、题,从而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B5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根据数据能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能推优扶差,灵活调整指导方案。研修形式微能力课程线下学习,名师、信息化骨干解读,学科研讨,以赛促训。研修安排时间内容负责人第一阶段(2020.10)微能力课程线下学习,名师、信息化骨干解读、培训第二阶段(2020.11-2020.12)通过对名师和信息化骨干教师进行培训、集体研讨、磨课等形式,打造典型信息化课堂第三阶段(2021.1-2021.7)制定全面培训方案,通过骨干教师示范课、名师讲座、展示课等活动,全面推进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最终实现人人提升第四阶段(2021.8-2021.11)征集教师研修优秀案例案例,开展教师微能力测评,组织评比达标活动考核要求1. 每位教师要完成25学时的在线学习和25学时的校本实践;2. 每位教师至少参与2次校本教研活动;必须参与校内微能力课程相关解读;3. 每位教师完成3个微能力点的应用、认证工作。1. 建立健全评价考核制度:将触控一体机及学科教学软件功能发挥情况纳入常态化课堂考核;定期组织微能力点的应用认证;机制设计举办一体机交互功能使用展示比赛。2. 举行微能力点优质课评选,表彰先进。3. 鼓励教师对原有教学资源进行分批次重新设计,将学科组教学资源库更新情况纳入学科组长考核。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