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您好!秋冬季节是各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人群密集场所容易形成传染病的高发频发,一旦爆发,危害性极大。为预防和控制秋冬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现就秋冬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一、秋冬常见传染病L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初始症状: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发热38。C以上。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和短距离飞沫,由于变异性快,人群普遍易感。2 .水痘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期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
2、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3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系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性高,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4 .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同,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绞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3、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5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潜伏期812天,症状是口腔粘膜会出现灰白色小点,伴有咳嗽、流涕、高热39。C以上,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出现复阳、三阳、四阳者请一定注意休息。7 .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是导致急性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具有发病急、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主要通过不洁饮食(水),尤其是生食受污染的贝类或
4、食用的贝类未经煮透而感染,亦可通过与患者密切接触感染。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可伴有发热。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短,通常12-48小时,最长为72小时,病程一般23天。目前尚无可用的疫苗。预防措施主要是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贝类等水产品。一旦出现疑似症状,要及时就医,轻症患者在家休息治疗直至症状消失后3天,避免带病上课。处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时,要戴口罩和手套,处理完后进行手部清洁,避免感染。二、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为确保学生的安全,学校除了要做好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长督促提醒您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5、1 .对于晨、午、晚检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C以上或有出疹等其它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2 .在家注意观察孩子,如出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等症状,请及时带孩子就诊,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孩子如因病缺勤,请家长及时主动与班主任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到二甲及以上医院开具证明,方可返校。3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
6、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居室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4 .多饮白开水,拒绝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拒绝“三无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能力。5 .家长应指导孩子合理作息,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每天保证24小时的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注意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应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学习用品,勤洗勤晒衣被。三、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建议1 .及时接种疫苗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院接种疫
7、苗,如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等。接种疫苗后,孩子可以获得相应的免疫力,降低感染传染病的风险。2 .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换衣、勤洗澡教导孩子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弃在垃圾桶内。提醒孩子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水杯等个人物品。3 .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有效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每天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分钟。4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5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教育孩子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保证孩子摄
8、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6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秋冬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超市、医院等。如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措施。7 .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出疹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并向学校请假。孩子病愈后,应持医院开具的复课证明方可返校上课。8 .配合学校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学校将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控措施,如晨检、午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等。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如如实向学校报告孩子的健康状况,及时带孩子就医等。四、常见传染病的治疗和护理1 .流感治疗:一般情况下,流感患
9、者可自行在家隔离休息,多饮白开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让患者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给予患者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等。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2 .水痘治疗:一般情况下,水痘患者可自行在家隔离休息,给予对症治疗,如止痒、抗病毒等。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以防感染。给患者穿宽松、柔软的衣服,避免摩擦皮肤。给予患者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等。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高热不
10、退、皮肤感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3 .手足口病治疗:一般情况下,手足口病患者可自行在家隔离休息,给予对症治疗,如退热、口腔护理等。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护理:保持口腔清洁,用淡盐水漱口。给予患者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等。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4 .腮腺炎治疗:一般情况下,腮腺炎患者可自行在家隔离休息,给予对症治疗,如退热、止痛等。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护理:保持口腔清洁,用淡盐水漱口。给予患者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等。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高热不
11、退、睾丸肿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5 .麻疹治疗:一般情况下,麻疹患者可自行在家隔离休息,给予对症治疗,如退热、止咳等。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让患者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给予患者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等。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高热不退、咳嗽加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有需要,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护理:给予患者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等。密切
12、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患者居家隔离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房间通风,避免与他人接触。7 .诺如病毒感染治疗:目前,诺如病毒感染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一般情况下,患者可自行在家隔离休息,给予对症治疗,如补液、止泻等。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就医。护理: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水。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给予患者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等。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高热不退、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五、结语秋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希望各位家长能够引起重视,加强对孩子的健康教育和管理,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同时,也希望各位家
13、长能够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最后,祝您和您的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2024年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朋友们:您好!随着2024年秋冬季的到来,我们再次面临传染病防控的挑战。气温的逐渐转凉和昼夜温差的增大,加上秋季特有的干燥气候,使得孩子们的抵抗力面临考验,容易引发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病、秋季腹泻等传染病。学校作为人群密集的场所,更是传染病传播的高风险区域。为了预防和控制秋冬季节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孩子们的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我们特此向您提供以下关于秋季疾病预防的安全知识,希望我们能共同学习、科学防范,一起守护
14、孩子们的健康。一、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好发于秋季。潜伏期310天,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至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预防措施包括:1 .经常开窗通风。2 .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3 .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4 .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5 .雾霾天气等,应戴口罩、面罩等,做好防护措施。二、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咳嗽、打喷嚏等空气飞沫方式传播。预防建议:1 .流感患者应及时就诊治疗,隔离至体温正常后48小时才能复课。
15、2 .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3 .适当参加运动锻炼,合理膳食和休息,增强体质。4 .接种流感疫苗,每年流行季节前(912月)接种一次。三、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暴发主要集中在10月至次年3月,传染途径主要有食源性传播、水源性传播以及人与人接触传播。预防建议:L喝开水,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5 .流行季节,尽量不要到人口密集的场所活动。6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饭前便后要洗手。四、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预防建议:1 .房间定时开窗通风,让阳光照射。2 .隔离患者要皮疹全部结痂才能复课。3 .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五、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
16、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飞沫和接触传播。预防建议:1 .学校一旦发现发热伴有皮疹的孩子,应立即送诊并对其接触过的物品及时消毒。2 .确诊手足口病患者要居家隔离至病程2周后。3 .对6月至5岁以下儿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六、EB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烧、咽颊炎、肝脾肿大、颈部淋巴结炎、皮疹、眼睑浮肿、鼻塞等。对于EB病毒感染,当出现上述症状的孩子,就要想到有EB病毒感染的可能性。七、腺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的症状涉及到呼吸道、胃肠道,甚至神经系统。腺病毒的感染主要其实是呼吸道为主,比如可以引起上呼吸道的感染,也可以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八、家校合作1 .请家长在家
17、督促孩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2 .如果孩子有发烧或呕吐等不适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让医生开具诊断证明。3 .请及时将诊断结果告知孩子所在班级老师,切不可瞒报。4 .坚持做到勤洗手、常通风、少外出、少聚集、戴口罩。九、其他注意事项1 .加强健康教育: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和家长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2 .定期消毒:学校应定期对教室、食堂、宿舍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减少病毒和细菌的滋生。3 .健康监测:学校应建立健康监测制度,对出现症状的学生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4 .合理膳食:学校应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增强学生的免疫力。5 .加强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
18、抗力。家长朋友们,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2024年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随着秋风渐起,我们迎来了2024年的秋冬季节。这个时节,天气由暖转凉,昼夜温差增大,空气也变得格外干燥,这样的气候条件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了挑战。孩子们的免疫系统相对较为脆弱,易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秋冬季节往往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如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病、秋季腹泻等。校园作为人员密集区域,更需警惕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与安全,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特此向您发出这份2024年秋冬季
19、传染病防控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希望我们能携手合作,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一、疾病认知与预防1 .疱疹性咽峡炎症状与传播:由肠道病毒引起,以高热、咽部不适、肌痛等症状为特点。预防措施: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培养孩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刷牙,餐后漱口。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调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增强体质。遇到雾霾天气,佩戴口罩,减少户外活动。2 .流行性感冒特点与防治: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预防建议:及时就医,隔离治疗直至完全康复。室内通风,保持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时遮挡口鼻。适量运动,均衡饮食,充足睡眠。推荐接种流感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3
20、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高发时段与预防:秋冬季节为高发期,重点在于饮食和个人卫生。预防建议:饮食选择煮熟煮透的食物,避免生冷海鲜。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勤洗手,保持个人清洁。家中餐具、衣物等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4 .水痘特征与应对:高度传染性,皮疹呈向心性分布。预防措施:病房通风,隔离患者直至痊愈。对接触物品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与健康儿童接触。接种水痘疫苗,建立免疫屏障。5 .手足口病传播与防护:通过食物、飞沫和接触传播,主要影响儿童。预防建议: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消毒。确诊患者居家隔离,直至病程结束。推广手足口病疫苗接种。6 .EB病毒感染及其他症状与识别:包括发烧、咽炎、淋巴结肿大、皮疹等
21、重要提示:注意观察上述症状,及时就医,了解EB病毒及其他病毒感染的特性。二、家校合作倡议1 .日常健康管理:鼓励家长监督孩子每日进行健康自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并告知学校。2 .信息透明共享:一旦孩子出现传染病症状,请主动向班主任报告,配合学校做好疫情防控。3 .卫生习惯培养:家庭与学校共同强调手卫生、呼吸道卫生的重要性,教导孩子正确洗手、咳嗽礼仪。4 .健康教育加强:利用家长会、班级群等平台,定期分享传染病防控知识,提升家长与学生的健康意识。5 .环境清洁消毒:家中和学校均应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创造干净的学习生活环境。6 .疫苗接种重视:遵循医嘱,按时完成儿童常规疫苗接种,特别是针对季节
22、性高发传染病的疫苗。亲爱的家长朋友,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愿望。在这个秋冬季节,让我们紧密合作,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让我们携手努力,让孩子们在温暖的关怀下茁壮成长,迎接每一个明媚的明天!2024年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您好!天气渐凉,早晚温差大,秋冬季是呼吸道和肠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同时,幼儿园人群密集,孩子抵抗力差,易形成传染病的传播。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节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幼儿园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我园在加强园内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希望各位家长与我们携手共同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现将有
23、关事项告知如下:一、常见秋季传染病L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咳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等。2 .诺如病毒:又称为诺罗病毒、诺沃克病毒或脓融病毒,是一种急性胃肠炎病毒,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食用受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接触受污染的物品被感染,还可通过吸入含病毒的气溶胶(病人呕吐物等产生的)被感染。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部痉挛等。3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身上。其临
24、床特征是同时出现的全身性丘疹、水泡及结痂。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4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患者是唯一传染源,5岁以下的儿童人数最多。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全身斑丘疹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版糠萩样脱屑为特征。5 .手足口病:是由一种肠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并发烧,手掌、脚掌、臀部会出现无痛的皮疹或水瘪,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食欲减退。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方式。6 .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世界上已知
25、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结构,像是没有穿“外套”的细菌。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均可以杀灭肺炎支原体。7 .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急性、全身传染病,典型症状是发热、耳下腮腺的肿大、发红。主要通过腮腺病人的飞沫使健康人受感染。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患病后会出现剧烈头痛、嗜睡、颈部强直、喷射性呕吐等症状,传播主要是病人或带菌者飞沫传播。二、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为确保幼儿的安全,我园会切实加强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宣传教育、晨检和午检、通风及消毒等一系列防控措施,同时也希望各位家长和我们一起做到以下几点:1 .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卫
26、生习惯: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后要勤洗手的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的习惯;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避免交叉感染;让孩子养成使用公勺公筷和分餐制的文明用餐习惯。2 .合理饮食、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让孩子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热熟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增加机体免疫能力。3 .注意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等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
27、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孩子如因病缺勤,请家长及时主动与本班班主任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4 .做好居家环境卫生:居室每天室内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3分钟,保持空气清新;要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学习用品。5 .不扎堆、少聚集:流行期间,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如果必须到商场、超市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前,要科学佩戴口罩。6 .监督孩子科学洗手:教育孩子外出回家、到校后,以及在公共场所接触公共物品、接触动物或垃圾后都应及时洗手;平时养成每次餐前、便前便后、摞鼻涕和打喷嚏后,揉眼睛前的洗手习惯;帮助孩子掌握洗手方法,用
28、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记住洗手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力腕。7 .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保护孩子远离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家长可以本着“知情、自费、自愿”的原则到附近的预防接种门诊为孩子接种水痘疫苗、手足口病疫苗和流感疫苗等。8 .发现不适及时就医:对于晨检中或在园期间发现体温在37.3。C以上、或有咳嗽、出疹等其它症状的幼儿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万一不小心被感染,患病幼儿应遵从医嘱留在家中治疗。孩子痊愈返园一定要请医院出具证明后才能返园,望家长理解。三、家园配合1 .请家长保持手机畅通,如孩子在园期间出现身体不适或异常情况,我们将及时与您联系。2 .
29、如有孩子因病缺勤,请您及时向班级老师请假,并说明病因。3 .请您在送孩子入园前,检查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并告知老师。4 .请您配合幼儿园做好孩子的个人卫生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5 .请您关注幼儿园的通知和健康教育内容,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和注意事项。6 .如有孩子疑似或确诊传染病,请您积极配合幼儿园的防控措施,如隔离、消毒等。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最后,祝您及您的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2024年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各位家长:您好!随着2024年秋冬季的来临,
30、气温逐渐下降,湿度增加,传染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为了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健康,维护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我们在此向各位家长通报秋冬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与防控措施。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一、秋冬季常见传染病概述在秋冬季节,各种传染病频繁发生,尤其是在学校这样的集体环境中,传染病更易传播。以下是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的详细介绍:1 .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初始症状通常表现为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发热(38。C以上)。流感主要通过空气和短距离飞沫传播,变异性快,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在密闭空间内,传播风险更大
31、预防措施:鼓励孩子接种流感疫苗。教导孩子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遮掩,避免飞沫传播。加强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2 .水痘水痘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通常在皮疹出现前2天到出疹后6天内具有传染性。初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倦怠,随后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主要集中在躯干和头部。预防措施:按时接种水痘疫苗。如果孩子出现水痘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在家隔离。3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症状包括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皮疹通常出现在手、足、臀等部位。预防措施:教育孩子勤洗手,尤其是在如厕后和进食前。避免与手足口病患
32、者密切接触。4 .腮腺炎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在接触后23周内发病,主要症状为耳垂下肿大、发热、乏力等。预防措施:按时接种腮腺炎疫苗。避免与腮腺炎患者接触。5 .麻疹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潜伏期为812天,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咳嗽、流涕及口腔粘膜的灰白色小点。麻疹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预防措施:接种麻疹疫苗。如果出现麻疹症状,及时就医并隔离。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初始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和干咳,部分患者会发展为呼吸困难。疫情防控仍然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重点。预防措施: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必要时佩戴口罩。7 .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是导
33、致急性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传播途径包括不洁饮食和与患者密切接触。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预防措施: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的食物。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并在家休息。二、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学校将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制度,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等工作。同时,我们希望各位家长能够督促孩子做到以下几点:1 .健康监测晨、午、晚检:如发现孩子体温在37.3度以上或有出疹等其他症状,请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家庭观察:在家中注意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出疹、头痛等症状,请及时带孩子就医,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2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餐前便后、外
34、出归来后都要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打喷嚏和咳嗽时:应使用纸巾或手肘掩盖,避免飞沫传播。不随地吐痰: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和毛巾。3 .健康饮食饮水安全:多饮白开水,拒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拒绝“三无食品”。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4 .规律作息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锻炼:加强体育锻炼,每天保证24小时的户外活动,增强身体抵抗力。5 .避免交叉感染尽量避免拥挤场所:在疫情高发期间,尽量避免前往人多的公共场所。定期清洁:定期清洗孩子的玩具、学习用品和衣物,保持家庭环境的卫生。三、学校的应对措施为应对秋冬季传染病的
35、高发期,学校将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2 .严格晨午晚检制度:每天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确保校园安全。3 .定期消毒:对校园内的公共区域、教室、厕所等进行定期消毒,减少病原体的传播。4 .开窗通风:保持教室和办公室的通风,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确保空气新鲜。四、结语亲爱的家长们,秋冬季节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孩子们的健康与安全需要我们共同关注与努力。通过加强宣传、落实防控措施,我们相信能够有效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希望各位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共同为孩子们创造
36、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感谢您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让我们携手共进,确保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2024年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您好!随着秋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各种传染性疾病进入了高发期。为了保障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我们特此向各位家长发出这封关于传染病防控的信件,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共同努力做好预防工作。一、常见传染病介绍1 .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畏寒、头痛等症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2 .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表现为腮腺肿胀、疼痛、发热等,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3 .肺结核: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
37、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通过呼吸道传染。4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表现为口腔、手、足及臀部出现疱疹或溃疡,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飞沫传播。5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表现为发热、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等,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二、家校协作措施1 .出现不适,及时就诊:对于晨午检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以上或有出疹、眼睛红等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确认。2 .做好孩子健康监测:在家注意观察孩子,如发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眼睛红等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就诊,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3 .及时告知学校:孩子如因病缺勤,请家
38、长及时主动与本班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4 .做好居家隔离康复工作:患病学生居家隔离,康复后持有效的病愈返校证明方可复课。患儿居家期间不能与健康儿童接触以免传染他人,同时注意休息及合理饮食,根据医嘱用药或对症处理。家长还要做好家庭消毒通风隔离工作,避免家庭成员间互相传染。三、日常科学防护措施1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餐前便后洗手、打喷嚏和咳嗽时用卫生纸掩盖、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物品等。居室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2 .合理饮食:多饮白开水,拒绝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拒绝“三无食品”;要注意均衡饮食,摄入适量的蔬菜、水果
39、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能力。3 .规律作息:指导孩子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每天保证12小时的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4 .及时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保护孩子远离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家长可以本着“知情、自费、自愿”的原则到附近的预防接种门诊为自家孩子接种疫苗。为了能在流感高发季节来临前获得保护,建议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流感疫苗接种。尊敬的家长们,传染病防控工作关乎每一个孩子的健康与安全。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祝愿孩子们健康成长!2024年秋冬
40、季传染病防控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亲爱的家长朋友们:秋冬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孩子们的健康始终是我们最关心和关注的事情。为了确保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在此,我们向各位家长发出以下倡议,希望得到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常见的传染病1 .流行性感冒(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2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
41、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瘁腮”、“大嘴巴”。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腮腺肿胀、疼痛、发热等。肿痛一般以耳垂为中心,肿大的腮腺状如梨形或马蹄形,边缘不清,有触痛,张口、咀嚼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3 .肺结核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结核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肺结核的症状很多,主要包括:咳嗽(干咳或有痰)、发热、呼吸困难、疲劳,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咯血、胸痛等。4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厌食、口
42、腔、手、足及臀部出现疱疹或溃疡。5 .水痘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疾病初期类似感冒如发烧、头痛、咽喉痛等,以发热,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二、家校协作1 .出现不适,及时就诊对于晨午检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C以上,或有出疹、眼睛红等其它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确认。2 .做好孩子健康监测在家注意观察孩子,如发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眼睛红等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就诊。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3 .及时告知学校孩子如因病缺勤,请家长
43、及时主动与本班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不得隐瞒不报或谎报。4 .做好居家隔离康复工作患病学生居家隔离,康复后持有效的病愈返校证明方可复课。患儿居家期间不能与健康儿童接触以免传染他人,同时注意休息及合理饮食,根据医嘱用药或对症处理。家长还要做好家庭消毒通风隔离工作,避免家庭成员间互相传染,如二孩家庭要做好健康儿童和患儿之间的隔离措施。三、日常做好科学防护工作1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居室应经常通风,保持
44、空气新鲜。2 .合理饮食多饮白开水,拒绝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拒绝“三无食品”;要注意均衡饮食,摄入适量的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能力。3 .规律作息家长应指导孩子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每天保证12小时的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4 .及时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保护孩子远离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家长可以本着“知情、自费、自愿”的原则到附近的预防接种门诊为自家孩子接种疫苗。为了能在流感高发季节来临前获得保护,建议最好在1月底前完成流感疫苗接种。四、传染病防控知识1 .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
45、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2 .传染病的特点(1)有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寄生虫等。(2)有传染性: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人群的免疫状态等有关。(3)有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在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各种特征。(4)有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力,可抵抗同种病原体的再次感染。3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1)飞沫传播:是许多
46、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例如流感、麻疹、水痘等。病原体通过咳嗽、打喷嚏、谈话等方式,从传染源排出,漂浮在空气中,被易感者吸入而引起感染。(2)接触传播:经手、日常生活用品、玩具等间接接触可造成传播。肠道传染病、某些呼吸道传染病、性传播疾病等可通过此种方式传播。(3)食物传播:病原体通过污染食物、水等,经口食入而引起感染。常见的有霍乱、伤寒、甲型肝炎等。(4)土壤传播:一些病原体可以在土壤中长期存活,通过与土壤接触而感染人体。例如破伤风、炭疽等。(5)虫媒传播:病原体通过媒介昆虫叮咬人体而传播疾病,如蚊子传播疟疾、虱子传播斑疹伤寒等。(6)垂直传播:病原体通过胎盘或产道由亲代传给子代,称为垂
47、直传播。例如乙肝、艾滋病等可通过母婴传播。4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管理传染源:对传染病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2)切断传播途径: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消毒、杀虫、灭鼠等。同时,要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3)保护易感人群:通过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等方式,保护易感人群。同时,要加强营养、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五、秋冬季传染病防控温馨提示1 .及时增减衣物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避免着凉。尤其是在户外活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水,更换潮湿的衣物。2 .加强锻炼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同时,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教室、宿舍等场所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每天可以定时打开窗户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分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