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17.41KB ,
资源ID:563525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1、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货币银行学课程英文名称:FinanceandBanking课程类别:必修课程编号:020110j011课程归属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制定时间:2006年12月30日一、课程的性质、任务1、课程的根本类型、根本属性和为实现培养目标所承当的任务:货币银行学课程是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货币银行学的根本理论、根本方法,为后续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金融监管等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教学的根本要求:1)注意与各先行课程内容的联系,系统掌握政治经济学、西方

2、经济学等的内容。2)在把握货币银行学理论基础、构成内容的基础上,应该能分析经济生活中与货币银行相关的客观经济现象中与货币银行相关的客观经济现象。3)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了解指一般把握的内容;理解是指在了解的基础上把握概念、原则、方法,及其理论依据;掌握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3、适用专业与学时数:经济类各专业及学时数:72学时4、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简要说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及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教材:货币银行学6、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本课程属于大学本科课程,教材和讲授以文字表达为主,辅之以图表、模型和案例,标

3、准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和要求本章讲授货币银行学的根本概念、理论基础和内容构成。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货币银行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理解货币银行学的理论基础。二、内容及重点难点1、内容: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现象、货币流通、货币银行学的根本学习方法、学习货币银行学的意义、货币银行学的内容构成。2、重点难点:货币银行学的根本学习方法、货币银行学的内容构成。三、主要内容(一)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现象(二)货币流通(三)货币银行学的根本学习方法(四)货币银行学的内容构成(五)参考书籍介绍四、思考题1、列举你所遇见并希望求得理论解释的货币银行领

4、域中的问题,现在你对这些问题是如何理解的?2、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金融平安与经济平安的关系。3、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目的和要求本章讲授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形式、货币的职能、货币的定义与货币制度。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形式,理解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掌握货币制度的定义、本位货币的特点、货币制度的演变。二、内容及重点难点1、内容: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形式、货币的职能、货币的定义、货币制度2、重点难点:货币的定义、货币制度三、主要内容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一、古代货币起源说二、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三、价值形式的开展与货币的产生第二节货币的形式一

5、古代的货币二、币材三、铸币与纸币四、存款货币与电子货币第三节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二、流通手段三、货币贮藏四、支付手段五、世界货币第四节货币的定义一、一般等价物二、社会计算的工具与“选票三、从职能出发给货币下定义四、从控制货币的要求出发定义货币第五节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及其内容二、货币制度的开展四、思考题1、为什么不同形态的货币均能计价、买卖和支付费用?2、从现代经济生活出发,如何科学地定义货币才能概括这一经济范畴的本质特征?3、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如何发挥它的各项职能?4、试述我国人民币制度的特点。第三章信用一、目的和要求本章讲授信用的概念、信用与货币的联系、高利贷、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6、现代信用的形式和股份公司信用。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信用、高利贷、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的概念、理解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掌握信用的经济功能及现代各种信用形式的特点。二、内容及重点难点1、内容: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高利贷、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现代信用的形式和股份公司信用。2、重点难点:信用的定义与信用的功能、现代各种信用形式的特点。三、主要内容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一、信用的定义二、信用的产生三、信用的形式四、信用的功能第二节高利贷一、高利贷的特点二、中国的高利贷问题第三节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一、信用经济二、信用关系中的个人、企业与政府三、信用媒介一一金融机构第四节现代

7、信用的形式一、商业信用二、银行信用三、国家信用四、消费信用五、股份公司信用四、思考题1、信用的定义、功能。2、高利贷的特点。3、什么是商业信用?商业信用的作用及其局限性。4、什么是银行信用?银行信用的作用及其局限性。5、什么是国家信用?国家信用的作用及其局限性。6、什么是消费信用?消费信用的作用及其局限性。第四章利息与利息率一、目的和要求本章讲授利息、利率及种类、单利与复利、利率的决定和利率的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利息、利率、利率的决定理论、利率的作用。二、内容及重点难点1、内容:利率的定义、实质;利率及其种类,单利与复利的计算公式、现值与终值;利率的决定;利率的作用。2、重点难点

8、单利与复利的计算公式、现值与终值;利率的决定;利率的作用。三、主要内容第一节利息与利率一、利息(一)利息的定义、实质(二)收益的资本化和资本的价格二、利率(一)利率的定义(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三)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四)市场利率、公定利率、官定利率(五)一般利率、优惠利率(六)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七)长期利率、短期利率第二节单利与复利一、单利与复利的概念、计算公式二、现值与终值第三节利率的决定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二、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决定的分析三、影响利率的其他因素四、我国的利率管理体制第四节利率的作用一、储蓄的利率弹性二、投资的利率弹性三、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四、思考题1、什

9、么是利息?其实质是什么?2、什么是利率?简述其计算方法。3、试述利率的决定。4、论述利率的作用。第五章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机构一、目的和要求本章讲授金融市场及其要素、金融工具、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工具、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定义、要素、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理解金融市场的功能;掌握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二、内容及重点难点1、内容:金融市场及其要素、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证券市场和金融资产、金融机构体系。2、重点难点: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三、主要内容第一节金融市场一、金融市场及

10、其要素二、金融工具与衍生金融工具三、证券市场与金融资产第二节金融机构体系一、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二、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四、思考题1、什么是金融市场?它由哪些要素构成?2、什么是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3、什么是证券市场?它有哪些作用?4、什么是资产选择、资产组合?5、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体系与西方兴旺国家金融机构体系有何异同?第六章存款货币银行一、目的和要求本章讲授存款货币银行的相关概念;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开展、存款货币银行的类型与组织、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存款活标杆活动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金融创新、信用货币的创造、存款货币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管理。通过本章

11、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存款货币银行等相关概念;理解存款货币银行的类型与组织、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开展、存款货币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管理;掌握存款货币银行的业务、金融创新、信用货币创造。二、内容及重点难点1、内容: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开展、存款货币银行的类型与组织、存款货币银行的业务、金融创新、信用货币的创造、存款货币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管理。2、重点难点:存款货币银行的业务;金融创新;信用货币的创造。三、主要内容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开展一、古代的货币兑换业和银钱业二、现代银行的产生三、商业银行的作用第二节存款货币银行的类型与组织一、西方商业银行的类型二、我国商业银行的类型和组织第三节存款货币银行的业务一、存款

12、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二、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三、存款货币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四、信用货币的创造第四节金融创新一、金融创新的定义二、金融创新的内容三、金融创新的作用第五节存款货币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管理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二、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一)资产管理1、商业贷款理论2、可转换理论3、预期收入理论(二)负债管理1、存款管理理论2、非存款负债管理理论(三)资产负债管理三、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现状四、思考题1、什么是货币兑换业、商业银行?2、现代银行产生的条件是什么?3、存款货币银行经营哪些业务?什么是表外业务?它为什么越来越受重视?4、什么是金融创新?对经济开展有什么影响?5、什么是信

13、用创造?影响信用创造的因素有哪些?6、论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7、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借鉴作用。8、什么是资产证券化?第七章中央银行一、目的和要求本章讲授中央银行的产生与类型;中央银行职能;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制度;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和存款保险制度。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中央银行的产生和类型;理解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制度、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和存款保险制度。二、内容及重点难点1、内容:中央银行的产生与类型;中央银行职能;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制度;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中

14、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和存款保险制度。2、重点难点: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制度、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和存款保险制度。三、主要内容第一节中央银行的产生与类型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原因二、国家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加强三、中央银行的类型第二节中央银行职能一、中央银行的特点及职能划分二、中央银行的职能三、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第三节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制度一、票据交换所二、票据交换所的工作程序三、中央银行组织全国清算的职责第四节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一、基础货币、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二、中央银行资产业务规模与基础货币的量三、货币乘数第五节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和存款保险制度一、

15、金融监管的定义二、金融监管的范围和根本原则三、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四、西方国家存款保险制度四、思考题1、什么是中央银行?它有什么作用?2、我国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如何?它承当的根本任务是什么?3、什么是金融监管?对保障协定市场经济的开展,有什么作用?4、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者对保障清算体系的顺畅运作有什么意义?5、什么是基础货币、什么是货币乘数?对信用创造有什么影响?6、西方国家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借鉴作用。第八章货币理论一、目的和要求本章以货币需求和货币供应为核心,阐述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应的控制机制与控制工具、货币供应性质的讨论、货币均衡与社会总需求和总供应均衡。通过本章的学

16、习,要求学生了解货币需求理论的开展、分析货币需求的不同视角、;掌握货币均衡与社会总需求和总供应均衡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二、内容及重点难点1、内容: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理论的开展、中国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货币需求分析的不同角度);货币供应(货币供应口径、货币供应的控制机制与控制工具、货币供应的性质等);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货币的均衡与非均衡、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应总需求等)。2、重点难点: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应的控制机制与控制工具、货币供应的性质、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应和总需求。三、主要内容第一节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理论的开展二、中国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三、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四、资金需

17、求与货币需求第二节货币供应一、货币供应的口径二、货币供应的控制机制与控制工具三、货币供应的性质第三节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一、货币的均衡与非均衡二、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四、思考题1、货币需求理论的开展沿革。2、资金需求与货币需求有何异同?3、研究货币供应口径的意义。4、分析国家财政收支状况对货币供应的作用。5、货币供应的性质。6、什么是货币均衡?7、分析货币供求与市场总供求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第九章通货膨胀一、目的和要求本章讲授通货膨胀的概念、分类;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的社会效应;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通货紧缩。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的社会效应;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18、二、内容及重点难点1、内容:通货膨胀的概念、分类;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的社会效应;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通货紧缩。2、重点难点:通货膨胀的成因、社会效应、治理对策和通货紧缩。三、主要内容第一节通货膨胀及其度量一、通货膨胀的定义二、通货膨胀的度量第二节通货膨胀的成因一、需求拉上型二、本钱推动说三、供求混合推动说四、结构性通货膨胀第三节通货膨胀社会经济效应一、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二、通货膨胀与金融开展三、恶性通货膨胀与经济社会危机第四节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一、宏观紧缩二、相关措施三、指数化及围绕指数化的相关讨论四、中国经济学界的通货膨胀对策第五节通货紧缩一、无通货膨胀的经济二、通货紧缩四、思考题1、

19、什么是通货膨胀?如何度量?2、如何对通货膨胀进行分类?其标准是什么?3、试述西方通货膨胀理论的主要内容?4、分析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5、试析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6、什么是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生活有哪些影响?第十章货币政策一、目的和要求本章讲授货币政策及其目标选择;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货币政策效应;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二、内容及重点难点1、内容:货币政策及其目标选择;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货币政策效应;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2、重点难点: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货币政策效应。三、主要内容第一节货币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工具一、

20、货币政策二、货币政策目标三、货币政策工具第二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一、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二、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选择第三节货币政策效应一、货币政策时滞二、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四、西方对货币政策总体效应理论评价的演变第四节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一、我国古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思想二、传统体制下的货币政策实践三、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实践四、思考题1、什么是货币政策?什么是货币政策目标?2、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的特点。3、什么是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如何选择?4、什么是货币政策时滞?5、西方国家对货币政策总体效应理论评价的演变。6

21、联系我国经济运行实际,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方式。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开展一、目的和要求本章讲授金融与经济开展的一般关系;开展中国家的金融压抑。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金融开展及其与经济开展的相互关系;金融压抑;金融自由化等内容。掌握金融开展与经济开展的相互关系;开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涉及的内容;中国的金融改革。二、内容及重点难点1、内容:金融与经济开展的一般关系;开展中国家的金融压抑。2、重点难点:金融开展与经济开展的相互关系;开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涉及的内容;中国的金融改革。三、主要内容第一节金融与经济开展的一般关系一、金融开展二、衡量金融开展的根本指标三、金融开展与经济开展的相互作用第

22、二节开展中国家的金融压抑一、金融压抑二、金融压抑理论三、开展中国家的货币需求函数第三节金融自由化一、金融自由化二、金融深化论的借鉴价值三、开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涉及的内容四、金融自由化与国际性金融危机五、中国的金融改革四、思考题1、什么是金融开展?衡量金融开展的根本指标的内容。2、分析金融开展与经济开展的相互作用。3、什么是金融压抑?什么是金融自由化?4、开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涉及的内容?5、比较金融压抑论与金融深化论。6、金融自由化与国际性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借鉴意义。第十二章国际金融一、目的和要求本章阐述国际交往中的货币、国际金融体系及国际收支与经济均衡。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外汇

23、与外汇市场、汇率;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机构;国际信用等内容,掌握人民币汇率决定、国际收支的调节、对外收支与经济的综合平衡。二、内容及重点难点1、内容:国际交往中的货币、国际金融体系及国际收支与经济均衡。2、重点难点:人民币汇率决定、国际收支的调节、对外收支与经济的综合平衡。三、主要内容第一节国际交往中的货币一、货币是国家交往中的重要手段二、银行与国际收付三、外汇与外汇市场四、人民币汇率问题第二节国际金融体系一、国际货币体系二、国际金融机构三、国际信用四、金融业的国际化第三节国际收支与经济均衡一、国际收支二、国际收支的调节三、对外收支与国内经济循环四、对外收支与经济的综合平衡四、思考题1、什么是外汇、外汇市场、汇率?2、汇率是如何形成的?试述主要的汇率决定理论的观点。3、什么是外汇风险?试述躲避外汇风险的有效途径。4、世界上有哪些重要的国际金融机构?5、什么是国际信用?有哪些主要的形式?6、金融国际化的特点及其影响。7、什么是国际收支?8、国际收支失衡及其原因。9、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及其作用。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