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46.65KB ,
资源ID:581621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5年学校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方案(精选汇编).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5年学校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方案(精选汇编).docx

1、2025年学校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方案一、总体目标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均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具有起病急、传播快的特点,一旦在校园暴发,将严重威胁师生身心健康,干扰正常教学秩序。为全面落实传染病防控责任,构建校园健康屏障,依据国家最新防控规范,结合校园人群密集、环境复杂的特点,本方案聚焦“源头阻断、精准防控、快速响应”三大核心,力争实现校园内两病零暴发、零扩散,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二、防控原则1 .源头管控:以消除蚊虫孳生地为核心,将防控工作前置到环境治理环节,从根本上切断传播链条。2 .分级防控:根据季节变化、疫情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防控措施,低年级侧重生活习惯培养,高年级强化自主防控能力。3

2、 .全员参与:建立“校长负责、教师主导、学生参与、家长协同”的防控网络,形成全方位防控格局。4 .科技赋能:引入蚊虫密度智能监测设备,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疫情预警的精)隹度和时效性。三、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1 .防控指挥部:由校长任总指挥,下设医疗顾问组(邀请属地疾控中心专家)、执行组(副校长牵头)。指挥部实行“双周例会+应急会商”制度,医疗顾问组提供专业技术支撑,执行组负责方案落地。2 .专项工作组健康监测组:校医牵头,各年级组长配合,建立“晨午检一因病缺勤追踪一症状复核”闭环机制,低年级采用“教师观察+家长报备”模式,高年级实行“自主申报+班委监督”制度。环境治理组:后勤主任带队,划分”班级责

3、任区+公共示范区”,实施“网格化管理,每周三开展“清洁日”活动,重点清理绿化带落叶堆、空调外机托盘等隐蔽积水点。宣传培训组:德育处联合生物教研组,开发“防控知识微课”,分学段编写健康手册,针对教职工开展“病例识别”“应急处置”专项培训。物资保障组:建立“防控物资储备库”,实行“动态盘点+智能预警”管理,储备包括长效杀虫剂、防蚊贴、应急隔离帐篷等23类物资,确保满足30天应急需求。四、风险分级与应对策略1 .低风险期(1-3月、11.12月):开展环境基线调查,建立“蚊虫孳生地台账”,重点整治实验室废水排放口、雨水收集池等区域,组织寒假前“越冬蚊消杀专项行动”。2 .中风险期(4-6月、9.10

4、月):启动布雷图指数每周监测,在操场、食堂周边设置诱蚊灯,发现指数5时,增加消杀频次至每周2次,体育课调整为室内活动。3 .高风险期(7.8月):实行“日监测、周通报”制度,在宿舍区安装蚊虫密度监测终端,对接属地疾控数据平台,组织暑期留校师生开展“防蚊技能大赛”。五、关键防控措施L环境改造工程对校园景观池加装循环过滤系统,每周投放生物灭蚊幼剂;将裸露土地改造为硬化地面,绿化带铺设防蚊网。教学楼排水沟改造为“U型槽+防蚊闸”结构,实验室设置专用废液收集桶,杜绝随意倾倒现象。2 .健康教育体系小学段:通过“防蚊儿歌”“绘本阅读”培养“勤洗澡、穿长袖”习惯;中学段:开展“蚊虫孳生实验观察”“疫情模拟

5、推演”等探究性学习。家长端:每月推送“家庭防蚊指南”,每学期组织“家校联合清洁日”,重点检查阳台花盆托盘、废旧轮胎等家庭积水点。3 .科学消杀方案采用“空间喷雾+滞留喷洒”组合方式,教室、宿舍等区域选用低毒菊酯类药物,每周五放学后消杀;垃圾中转站等重点区域使用热烟雾机处理,每月1次。学生活动密集区设置“防蚊驿站”,提供驱蚊水、应急药品,配备便携式紫外线灭蚊灯。六、监测预警体系1 .症状监测:开发“健康打卡”小程序,师生每日上报体温及不适症状,系统自动识别“发热+皮疹”“关节痛+头痛”等疑似组合症状,触发校医复核流程。2 .蚊媒监测:在校园设置6个监测点,采用“布雷图指数+诱蚊灯计数”双重指标,

6、指数10时启动橙色预警,采取错峰放学、户外课程暂停等措施。3 .信息报送:建立“30分钟快报”机制,校医确认疑似病例后,立即向属地疾控和教育局报告,同步启动“同班/同宿舍”人员健康追踪。七、应急处置流程1 .病例确认:发现疑似病例后,立即启动“三室联动”(隔离观察室、校医室、应急指挥室),由医疗顾问组初步判定,联系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医院,同时封存患者物品并消杀。2 .疫点管控:划定“核心区(病例活动轨迹)一缓冲区(周边50米)一监控区(全校园)“,核心区暂停使用并专业消杀,缓冲区实施“3天3次强化消杀,监控区增加巡查频次。3 .教学调整:单个班级出现病例时,采取“线上同步教学”;同一年级出现

7、2例及以上时,启动“错峰到校模式;全校累计5例以上,报请上级批)隹后实施“全面停课”,开展线上教学。八、保障机制1 .经费保障:按年度公用经费的8%设立防控专项资金,其中30%用于环境改造,50%用于物资储备,20%作为应急处置备用金。2 .考核评价:将防控工作纳入“文明班级”“优秀教职工”评选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发现隐患并及时处置的给予专项奖励。3 .家校协同:建立“家长志愿者防控队”,参与校园环境督查;开发“家庭防蚊自查表”,每周由学生带回反馈,形成“校园-家庭”防控闭环。九、附则本方案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由学校防控指挥部负责解释,每年根据疫情形势和实施效果进行修订,修订稿须

8、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2025年社区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近年来我国境外输入病例增多,本地传播风险上升。五一社区为有效防控基孔肯雅热,保障居民健康,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防控目标1 .提升社区居民对基孔肯雅热的认知,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将社区居民防护知识知晓率提高至90%以上。2 .强化社区环境治理,降低蚊媒密度,确保社区内伊蚊布雷图指数控制在5以下,有效减少病毒传播风险。3 .建立高效的监测与报告机制,做到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保障社区公共卫生安全。二、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组长姓名)职

9、责:全面统筹社区防控工作,制定防控策略和计划,协调各方资源,与上级卫生部门、疾控机构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传达防控要求和信息。副组长:(副组长姓名)职责:协助组长落实防控措施,监督检查各小组工作执行情况,组织开展社区疫情应急处置,及时向组长反馈防控工作进展和问题。宣传教育组:由社区宣传干事和志愿者组成。负责通过社区公告栏、微信群、宣传手册等多种渠道,向居民广泛宣传基孔肯雅热的防治知识,提高居民的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组织开展防控知识讲座和培训活动。环境整治组:由社区物业人员和环卫工作人员组成。负责社区环境卫生清理,定期对社区公共区域、楼道、垃圾桶等进行清洁和消毒;清除社区内各类积水容器,疏通下水

10、道,减少蚊虫孳生地;在蚊媒密度较高时,组织开展化学灭蚊工作。监测报告组:由社区网格员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对社区内居民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疑似症状的患者;督促居民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对有可疑症状的居民及时上报社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协助卫生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测。后勤保障组:由社区财务人员和物资管理人员组成。负责保障防控工作所需物资的采购、储备和调配,包括消杀药品、防护用品、宣传资料等;确保防控工作经费的合理使用和管理。三、监测与报告(一)社区居民健康监测1 .网格员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询问、微信群接龙等方式,定期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状况调查,重点关注

11、是否有发热(体温38C)、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2 .鼓励居民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有可疑症状及时向网格员或社区卫生服务站报告。3 .社区卫生服务站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对前来就诊的居民详细询问症状和流行病学史,发现疑似病例及时登记并上报。(二)疫情报告1 .监测报告组发现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后,1小时内报告社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2 .社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初步核实,并在2小时内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3 .报告内容包括病例基本信息、症状表现、发病时间、流行病学史等详细情况。四、病例管理与救治协助(一)病例管理1 .一旦社区内出现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社区防控工作领导

12、小组配合卫生部门对病例进行隔离管理,确保患者在病毒血症期(起病7天内)得到有效隔离,防止蚊虫叮咬传播病毒。2 .协助卫生部门对病例居住场所进行终末消毒,指导患者家属做好个人防护和环境清洁。(二)救治协助L社区工作人员协助患者及其家属联系医疗机构,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规范治疗。3 .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生活帮助,解决其在就医和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五、蚊媒控制(一)环境治理L环境整治组定期组织社区大扫除,清理社区内的垃圾、杂物,保持环境整洁。4 .每周对社区内的积水容器进行排查和清理,如花盆托盘、水桶、废旧轮胎等,及时倒掉积水,无法清除的积水投放灭蚊幼剂。5 .对社区内的下水道、沟

13、渠等进行疏通,确保排水畅通,防止积水滋生蚊虫。(二)化学灭蚊1 .在蚊媒密度较高或疫情发生时,环境整治组聘请专业消杀人员,使用符合国家标)隹的杀虫剂对社区公共区域、绿化带、楼道等进行喷洒,杀灭成蚊和蚊幼虫。2 .指导居民在室内使用蚊香、电蚊拍等工具辅助灭蚊,提高居民的防蚊意识和能力。六、宣传教育1 .宣传教育组利用社区公告栏、电子显示屏等固定宣传阵地,张贴基孔肯雅热防治海报、标语,宣传疾病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预防方法等知识。2 .通过社区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和相关信息,提高居民的关注度和知晓率。3 .组织开展防控知识讲座和培训活动,邀请卫生专家为社区居民、物

14、业人员、志愿者等进行讲解,重点培训防蚊灭蚊方法、个人防护措施、疫情报告流程等内容。4 .在社区内发放基孔肯雅热防治宣传手册,确保每户居民至少一份,做到宣传全覆盖。七、物资保障1 .后勤保障组根据防控工作需求,提前储备足量的消杀药品、防护用品、宣传资料等物资,建立物资管理台账,详细记录物资的入库、出库和库存情况。2 .定期对物资进行检查和盘点,及时补充短缺物资,确保物资质量可靠、数量充足,满足防控工作的需要。3 .加强物资的调配和管理,根据疫情发展和各小组工作需求,合理分配物资,确保物资使用高效、合理,避免浪费和积压。八、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人员、志愿者等开展基孔肯雅热防控

15、知识培训,邀请卫生部门专业人员进行授课,培训内容包括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标准、防控措施、个人防护等,提高相关人员的防控意识和业务水平。2 .开展基孔肯雅热疫情应急演练,模拟疫情发生后的报告、病例管理、蚊媒控制、宣传教育等环节,检验和提升社区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各小组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九、监督检查与评估1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对各小组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居民健康监测、蚊媒控制、宣传教育、物资储备等方面的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2.在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后,对防控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

16、改进措施和建议,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通过以上防控工作方案的实施,五一社区将全面加强基孔肯雅热的防控工作,提高社区应对疫情的能力,切实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实施过程中,将根据疫情变化和实际工作需要,及时对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防控工作科学、有效。2025年基孔肯雅热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依据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及病原检测最新进展编制一、检测对象与标本管理规范检测对象分类疑似病例:发病前12天内有流行区旅居史,且出现急性发热(38)伴皮疹或关节剧痛(以腕/踝关节压痛为特征)者。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基础上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重点筛查对象:入境健康巾报有症状人员

17、发放就诊方便卡)1/II类地区“登革热样病例”(体温38。伴皮疹/关节痛且无呼吸道症状)。聚集性疫情关联人群(同一地点14天内N3例)。标本采集与转运表:基孔肯雅热检测标本类型及采集要求标本类型采集时机采集量处理要求保存条件急性期血清发病1周内非抗凝血5ml4c静置析出血清,3000rpm离心IOmin4保存S72h;- 20。C短期;- 70。C长期恢复期血清发病2-3周同急性期同急性期处理- 70。C避免反复冻融全血/血浆发病S5天EDTA抗凝管3ml分离血浆需2h内完成- 70。C保存,避免溶血伊蚊标本疫情暴发期成蚊及幼虫各20只75%乙醇浸泡固定4C运输,-7OC保存转运要求:血清/

18、血浆标本采用三重包装系统(主容器+吸水材料+硬质外包装),符合UN3373生物安全标准冰链维持2-8。C(常温运输需加入病毒保存液)附标本送检单注明发病日期、旅行史及初步症状二、检测方法与技术标准血清学检测检测原理与流程IgM抗体检测:方法:捕获ELlSA法(MaC-ELISA)、免疫层析法(胶体金)窗口期:发病4天后检出,阳性提示急性感染操作要点:避免类风湿因子干扰(建议ELISA法)IgG抗体检测:方法:间接ELlSA、免疫荧光法(IFA)意义:恢复期阳性提示既往感染;确诊需恢复期较急性期滴度为倍升高2.2病原学检测核酸检测(实时荧光RT-PCR)靶基因:病毒E1/E2结构蛋白编码区引物探

19、针序列(2025年更新版):chikv-f:5Itgggcttcgacatacctctg-Schikv-r:5,-Cctttgtgaagctgttggtg-S,CHlKv-PiFAM-AGccTGGGCTCArCGTCAAC-BHQl性能要求:灵敏度S200copiesmL(达安基因、明德生物试剂已验证)特异性:与登革热、寨卡病毒无交叉反应结果判读:Ct值S37:阳性Ct值37-40:灰区(建议复测或测序确认)阴性:无扩增曲线病毒分离 细胞系:Vero(ATCCCCL-81)、C6/36(蚊源细胞) 操作流程:.标本接种细胞monolayer.33oC(C6/36)或37。C(Veto)培养5

20、7天.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Vero细胞出现圆缩、脱落.免疫荧光法(IFA)鉴定病毒抗原 适用范围:发病5天的高病毒载量样本(分离率80%)2.3病毒基因组测序2.3.1 测序负略选择平台类型代表设备适用场景技术参数短读长测序华大智造DNBSEQ-Ti+大规模溯源24h完成PE150,覆盖深度NlOx长读长测序CycloneSEQ快速入境筛查实时纳米孔测序,6h出初步结果靶向测序IlluminaiSeqlOO首例本地病例覆盖E2/E1基因突变热点区域2.3.2 生信分析流程.数据质控:FaStQC剔除低质量序列(Q20N90%).基因组组装:SPAdeS拼接(覆盖度N98%).分型分析

21、构建系统发育树(参考株:东非型S27、亚洲型ECSA)关键突变注释:E1-A226V(白纹伊蚊适应性突变)三、质量控制与生物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室内质控:O每批次实验包含阴性对照(PBS)、阳性对照(灭活病毒培养物)O临界值质控品(Ct值35-38)验证检测灵敏度室间比对:Ol类地区每月参加中国疾控中心室间质评。使用复星医药、翌圣生物等商用质控品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等级要求:BSL-2:血清学检测、核酸提取前灭活处理BSL-3:病毒分离培养、未经灭活样本的核酸提取职业暴露处置:.皮肤接触:立即用70%乙醇擦拭,0.5%次氯酸钠冲洗.锐器伤:挤出伤口血液,碘伏消毒,报告并监测体温14天.气溶胶泄漏:

22、紫外照射30min,l%过氧乙酸喷雾四、结果报告与临床解释报告流程及时限初筛阳性:1小时内电话报告属地疾控中心最终报告:PCR检测:收样后6小时内IgM检测:收样后12小时内全基因组测序:收样后48小时内网络直报:确诊病例24小时内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果解释要点表:基孔肯雅飘实验室结果临床解读检测结果组合临床意义处置建议RT-PCR阳性急性期感染(病毒血症)立即防蚊隔离,启动疫点处置IgM阳性+IgG阴性急性期早期感染结合病程4天可临床诊断IgM阳性+IgG阳性近期感染(2-12周)补充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IgG阳转或4倍升高确诊依据流行病学调查溯源病毒分离阳性确诊金标准毒株送国家

23、病毒库保藏no特殊情形处理: 核酸检测假阴性:发病7天病毒载量下降,建议抗体检测 抗体窗口期:发病4天IgM未检出,需动态监测五、检测技术新进展与应用快速检测平台 微流控芯片技术:明德生物“一管多检”试剂盒:同步检测登革热、寨卡病毒、基孔肯雅病毒检测时间S70分钟,灵敏度98.2%5 CRISPR-CaslZa快速检测:华大基因PTseqTMpius系统:室温30分钟肉眼判读结果适用于基层现场筛查自动化整合方案 全流程系统:翌圣生物AP-96N提取仪:20分钟完成96样本处理复星诊断全自动PCR仪:60分钟输出结果质控品创新 冻干球质控品(翌圣HifairLyo-Ready):37。C稳定性N

24、14天,适合野外移动实验室含内标基因(RNaSeP)监控提取效率六、应急处置与流程优化聚集性疫情检测路径n类地区每300万人口21套PCR系统区域中心实验室共享平台50%社区中心ni/w类地区省级CDC集中检测送国家实验室测序重点医院哨点注:I类地区需储备N5000人份检测试剂(2025年佛山疫情经验)总结与展望本方案整合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及最新实验室技术进展,突出三大核心理念:.精准分型建立“快速筛查一靶向验证T全基因组溯源“三级检测体系I类地区首例病例100%开展E1-A226V突变检测(白纹伊蚊适应性标志).多病共防推广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联检试剂盒(明德生物

25、等已上市产品)蚊媒标本同步检测CHIKV与登革病毒.智慧监测应用华大智造“测序-分析一体化”平台(CycloneSEQ+DNBSEQ-Tl+)海关入境样本实时测序,实现输入病例“关口前移”执行提示:各实验室应建立检测方法验证制度,新启用试剂需用10份阳性样本验证符合率N90%。2025年7月起,国家疾控中心每月发布毒株遗传进化分析报告,需及时调整引物设计以适应病毒变异。执行提示:各实验室应建立检测方法验证制度,新启用试剂需用10份阳性样本验证符合率290%。2025年7月起,国家疾控中心每月发布毒株遗传进化分析报告,需及时调整引物设计以适应病毒变异。关于幼儿园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倡议书亲爱的老师、

26、家长:盛夏时节,高温、多雨潮湿的交替气候,各种致病细菌生长、繁殖加快,蚊子也愈发猖狂。蚊虫不仅会叮咬吸血,更令人担忧的是,它还会传播多种疾病,其中就包括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都是经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预防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关键都是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为了大家的健康,我园已全面加强防控,同时请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人人齐动手,积极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整洁环境、防蚊灭蚊,共同营造干净整洁、健康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在此,我们向全园师幼、家长发出倡议:一、清除积水不留痕,蚊虫无处可藏身1 .室内清积水(1

27、水生植物要定期换水洗瓶(每星期至少1次),勿让花盆托盘留有积水。(2)及时清理厨房和卫生间闲置容器、饮水机托盘等积水。2 .室外清积水(1)重点排查房屋前后、花园、阳台、天台、水池、树洞、绿化带等地,及时清理废弃容器、水养植物的容器、轮胎、杂物、塑料垃圾、竹筒等积水。(2)各种闲置盆罐、饮料罐、食品盒、玻璃瓶等废弃容器,及时清除丢弃或翻倒过来。二、积极动手清蚊虫,全屋内外不留患居家发现有成蚊时,可使用市售有合格证号的杀虫气雾剂、蚊香、灭蚊片等卫生杀虫剂等灭蚊,施药前先关闭门、窗,施药后人员离开,0.51小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20分钟后,人方可进入室内。也可电蚊拍等击杀。三、筑牢屏障防蚊叮,个

28、人防护莫忘记1 .室内防叮咬家居安装纱门、纱窗(纱网筛目小于20目,即筛孔平均边长0.9mm),在纱窗上喷洒杀虫剂效果更佳;睡觉时使用蚊帐。2 .室外防叮咬(1)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2)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上午79点和下午46点)在树阴、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3)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可使用含有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柠檬叶、枝叶油等成分的驱蚊产品。四、旅途防护紧牢记,安全出行更舒心1 .出行前:提前查询目的地的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流行状况,准备宽松、浅色的长袖衣裤,含避蚊胺、避蚊酯等成分的驱蚊剂等防蚊物品。2 .出行时:尽量住在有空调或装有防蚊纱窗的地方,清理居住地室内

29、外(如花盆托盘、水桶、花瓶等容器)的积水;要关好房间的纱门、纱窗,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用品;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搽上含有避蚊胺成分的驱蚊剂,并依照说明重复使用驱蚊剂。3 .归来后:14天内留意自身健康状况,若出现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并主动说明旅行史和暴露史。五、出现症状别犹豫,尽早就诊早康复师幼、家长朋友如果有出现发热、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特别是近期如有基孔肯雅热或登革热流行地区旅居史,或者有明确的蚊虫叮咬史,可主动向接诊医生说明。医院卫生院2025年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

30、症状为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有效防控基孔肯雅热在本地区的传播,保障居民健康,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1 .提高对基孔肯雅热的监测、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力,及时发现并报告病例。2 .规范病例管理和治疗,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3 .有效控制伊蚊媒介密度,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4 .提高公众对基孔肯雅热的认知和自我防护意识。二、组织管理与职责分工(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卫生院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院防控工作,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组织开展培训、演练和督导检查等。(二)疫情监测与报告组由公共卫生科负责,成员包括科室工作人员及

31、各乡村医生。职责为收集、整理和分析基孔肯雅热相关监测信息,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并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协助上级疾控部门开展疫情处置工作。(三)医疗救治组以内科、急诊科等相关科室人员组成。负责基孔肯雅热病例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按照诊疗规范实施救治,做好病例的防蚊隔离措施,防止院内感染;及时将重症病例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并做好转诊记录和跟踪随访。(四)蚊媒防控组联合当地爱卫办及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工作。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伊蚊孳生地清理和消杀工作,定期监测蚊媒密度,评估防控效果;指导居民开展家庭防蚊灭蚊工作,提高环境治理效果。(五)宣传教育组由办公室和公共卫生科共同负责。制定基孔

32、肯雅热防控宣传教育方案,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宣传活动,普及防控知识,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及时发布防控工作动态和健康提示,回应社会关切。三、防控措施(一)监测与预警1 .病例监测: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门诊日志和传染病报告制度,对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等疑似基孔肯雅热症状的患者进行详细登记和排查。在蚊媒活跃季节,加强对登革热样病例(体温超过38C,伴皮疹或关节疼痛,无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者)的监测,按要求开展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检测。2 .进境人员监测:加强与海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及时掌握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国家或地区旅居史的入境人员信息。对入关时有相关健康申报或检疫时有疑似症状

33、的入境人员,及时开展筛查和追踪管理。3 .媒介伊蚊监测:按照登革热防控方案(2025年版)要求,定期开展辖区内伊蚊种类、季节消长、抗药性及孳生地等监测工作。在疫情发生时,增加监测频次,及时掌握蚊媒密度变化,为防控决策提供依据。(二)病例管理与救治L诊断与报告: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后,及时采集样本送检,按照基孔肯雅热诊断(WS/T5902018)标准进行诊断。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应于24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基孔肯雅热”。4 .隔离治疗:对于病毒血症期(起病7天内)患者原则上须采取住院防蚊隔离措施,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

34、于7天,体温自然下降至正常超过24小时后解除防蚊隔离。若病例不住院,医疗机构应告知其防蚊隔离要求,辖区疾控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提供指导,患者自行做好居家健康监测管理。5 .医疗救治: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异性治疗措施,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医疗救治组按照诊疗规范对患者进行规范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对重症病例及时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并做好转诊前后的衔接和信息沟通。(三)蚊媒防控1 .环境治理:发动社区居民、单位职工等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翻盆倒罐,清除各类积水容器,填平树洞、竹洞、洼地等蚊虫孳生地;定期清理空调托盘、饮水机托盘、水养植物容器等积

35、水;储水容器严密加盖,或投放安全的灭蚊幼缓释剂;妥善处理垃圾,避免废弃瓶罐形成积水。2 .化学消杀:在疫情发生时,蚊媒防控组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和蚊媒密度,组织专业人员对疫点及周边区域开展成蚊杀灭工作。超低容量喷雾是杀灭成蚊首选控制措施,要求雾滴大小为10-20微米,每天可多次喷雾。对难以清除的孳生地,投放杀虫剂进行灭蚊幼处理。3 .效果评估:定期对蚊媒防控效果进行评估,通过监测布雷图指数、成蚊密度等指标,判断防控措施是否有效。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和措施,确保蚊媒密度控制在安全水平。(四)宣传教育1 .线上宣传:利用卫生院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发布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健康提示和

36、疫情动态等信息,提高公众关注度。制作防控知识科普视频、图文资料等,通过网络平台广泛传播,增强公众自我防护意识。2 .线下宣传:在卫生院门诊大厅、病房、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场所张贴宣传海报、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折页等资料,向就诊患者及家属、社区居民宣传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和早期症状等知识。组织开展健康讲座、咨询活动,面对面为公众解答疑问,提高防控知识知晓率。四、培训与演练1 .培训:定期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开展基孔肯雅热诊疗知识培训,重点培训诊断标准、治疗原则、防蚊隔离措施等内容,提高医务人员诊断和治疗水平。对公共卫生人员、乡村医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监测与报告、蚊媒防控等知识和技能

37、培训I,提升防控工作能力。2 .演练:制定基孔肯雅热防控应急演练方案,定期组织开展实战演练。通过演练,检验和完善防控工作流程,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防控工作。五、督导与评估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小组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重点检查疫情监测与报告、病例管理与救治、蚊媒防控、宣传教育等工作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相关部门和人员限期整改。在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后,组织开展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完善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满分100分,

38、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字母填在括号内)1 .基孔肯雅病毒对以下哪种条件最敏感?OA.4。C长期保存B.56C30分钟C.冷冻干燥D.紫外线照射后常温2 .我国将流行风险最高的省份列为I类地区,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个省份?OA.浙江B.广西C.湖南D.海南3 .根据指南,基孔肯雅热患者发病后几天的病毒血症期最具传染性?OA.1天B.3天C.7天D.14天4 .下列哪项不是基孔肯雅热典型的临床表现?OA.双峰热B.腕关节剧烈疼痛C.咳嗽咽痛D.皮疹5 .对境外输入病例的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的推荐比例是:A.10%B.三20%C.50%D.10

39、0%6 .媒介伊蚊应急控制中,核心区要求布雷图指数在几天内降至5以下?OA.1天B.3天C.5天D.7天7 .按照病例定义,下列哪项实验室结果可确诊基孔肯雅热?OAlgM阳性BlgG阳性C.CHIKV核酸阳性D.血常规异常8 .指南建议,不具备基因测序条件的县级疾控中心应将标本送至哪级疾控中心?OA.国家级B.省级C.地市级或省级D.同级实验室9 .基孔肯雅热最主要的传播媒介是下列哪两种伊蚊?OA.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B.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C.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D.埃及伊蚊和中华按蚊10 .根据科普附件,目前美国FDA批准的基孔肯雅热减毒活疫苗适用人群年龄下限为:OA.12岁B.15岁C.18

40、岁D.60岁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1 .基孔肯雅病毒属于科属。2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一般为天,多为天。3 .指南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新发疫情指以县为单位近年首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4 .血清标本长期保存应置于。C或以下环境。5 .指南建议,核心区每天开展伊蚊应急监测,警戒区每周开展次监测。6 .对病例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滴度要求较急性期升高倍及以上方可确诊。7 .蚊媒标本采集后每管装-只成蚊或幼虫。8 .指南指出,I类地区发生疫情的街道或乡镇要积极开展运动,发动单位和群众清理孳生地。9 .指南要求,县级疾控中心在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在小时内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

41、件网络报告。10 .基孔肯雅病毒对70%乙醇、1%次氯酸钠等常用敏感,可有效灭活。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每题有两个或以上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1 .以下哪些属于基孔肯雅热的传染源?OA.患者B.隐性感染者C.带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D.健康伊蚊2 .以下哪些措施可用于伊蚊成蚊应急控制?OA.超低容量喷雾B.滞留喷洒C.热烟雾机D.投放灭蚊幼剂3 .关于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A.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应于24小时内网络直报B.二级以上医院可通过前置软件自动报告C.暂不具备直报条件的单位可先电话报告D.病例分类订正可在确诊后任何时间完成4 .以下哪些人群属

42、于基孔肯雅热重症高风险人群?OA.新生儿B.65岁以上老年人C.孕妇D.高血压患者5 .下列哪些消毒剂可有效灭活基孔肯雅病毒?OA.戊二醛B.酚类C.碘伏D.季秋盐化合物6 .本地疫情发生后,省级疾控中心需在每月汇总并上报的监测结果包括:OA.实验室检测结果B.病原学监测结果C.媒介伊蚊密度D.疫苗接种率7 .以下哪些行为可有效防止境外感染基孔肯雅热?OA.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虫剂B.着长袖衣裤C,选择装有纱窗的住宿D.旅行归来2周内继续防蚊8 .关于蚊媒孳生地清理,下列属于家庭重点关注的场所有:OA.花盆托盘B.饮水机水槽C.屋顶反堞D.废弃轮胎9 .进行病毒基因组序列测定时,二代测序平台覆盖深

43、度应不低于:OA.5XB.10XC.20XD.50X10 .以下哪些情形可判定为聚集性疫情?OA.同一家庭14天内出现3例本地确诊病例B.同一社区14天内出现10例本地确诊病例C.同一学校14天内出现5例本地确诊病例D.同一建筑工地14天内出现4例本地确诊病例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打“V”,错误打“X”)1 .基孔肯雅病毒共有3个血清型。O2 .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均可在我国传播基孔肯雅热。O3 .指南规定,IV类地区无需开展任何蚊媒监测。O4 .患者发病后第1周内病毒血症水平最高,传播风险最大。O5 .基孔肯雅热可通过日常接触或空气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O6 .指南建议,对输入疫

44、情须在1天内完成风险区域划定并启动灭蚊。O7 .指南要求,所有本地病例必须采集恢复期血清进行IgG检测。O8 .基孔肯雅热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O9 .指南规定,疫情终止需核心区连续22天无续发本地病例且蚊媒密度达标。O10 .指南鼓励各地采用诱蚊诱卵器等新技术开展伊蚊监测。O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的实验室诊断标准。2 .概括媒介伊蚊应急控制的核心区与警戒区在布雷图指数控制上的差异及时间要求。3 .说明对境外返回旅行者开展健康宣教的三项重点内容。4 .写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局部暴发疫情”的定义及报告时限要求。参考答案一、单选:1.B

45、2.C3.C4.C5.D6.C7.C8.C9.A10.C二、填空:IL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12.112;3713.514,-7015.116.417.10;2018.爱国卫生19320,消毒剂三、多选:21.ABC22.ABC23.ABC24.ABCD25.ABCD26.AB27.ABCD28.ABCD29.B30.ACD四、判断:31.X32.V33.X34.V35.X36,X37.X38.V39.V40.V五、简答(示例要点):1 .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以下任一项:CHlKV核酸阳性;分离到CHIKV;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较急性期滴度三4倍升高。2 .核心区:3天内布雷图指数降至5

46、以下;警戒区:7天内降至5以下。3 .提示境外流行区感染风险;旅行期间防蚊措施(驱虫剂、长袖、纱门窗等);归国后2周继续防蚊并主动就医报告旅行史。4 .同一街道/乡镇14天内报告210例本地确诊病例;县级疾控中心2小时内网络直报。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5 .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以下哪种蚊子?A.库蚊B.按蚊C.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D.曼蚊6 .基孔肯雅热的典型临床表现不包括:A.发热B.关节痛C.皮疹D.咳嗽7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通常为:1-3天3-7天7-14天14-21天8 .基孔肯雅热的皮疹常见于以下哪个部位?A.背部B.面部或四肢伸展侧C.腹部D.头皮9 .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关键措施不包括:A.清积水灭蚊虫B.接种疫苗C.使用蚊帐D.穿长袖衣裤10 归国人员入境后需自我健康监测的天数是:A.3天B.7天12天14天11 基孔肯雅热的高发地区不包括:A.非洲次撒哈拉地区12 东南亚地区C.北极地区D.印度洋沿岸8.以下哪种行为不能有效减少伊蚊孳生?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