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阳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发布贵阳市食品销售主体规范经营指引的公告贵阳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发布贵阳市食品销售主体规范经营指引的公告为进一步指导全市食品销售主体依法依规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围绕主体资质、场所环境、进货查验、贮存管理、过程控制、人员健康、追溯体系等提出具体规范要求,制定了贵阳市食品销售主体规范经营指引,涉及食品批发企业食品安全“五规范、商场超市食品安全”十做到、农贸市场食品安全“五做到,食杂店食品安全”六做到,有助于食品销售主体尤其是食杂店等个体工商户解决食品销
2、售不规范等问题,切实提升食品销售主体的法律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现予公告,供全市食品销售主体参照执行。附件:贵阳市食品销售主体规范经营指引2025年6月19日附件:贵阳市食品销售主体规范经营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指导全市食品销售主体依法依规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依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食品销售经营者,包括但不限于:(一)食品批发企业(含个体工商户、食材配送企业);(二)商场超市(含中型以上食品超市);()农贸市场(含集中交易市场);(
3、四)食杂店(含社区便利店、小型食品店)。第二章分类管理标准第三条食品批发企业食品安全“五规范(一)规范主体资质,做好“四项公示。公示有效经营资质(营业执照、有效期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或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凭证)、市场监管部门最近一次检查信息、区域标识(不安全食品贮存区)、食品信息(贮存及销售散装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二)规范人员管理,落实“三项职责。落实食品安全自查职责(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和食品安全自查要求)、从业人员培训职责(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I、考核,做好记录)、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责任(接触直接入口食品
4、的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明)。(三)规范食品追溯,建立“两本台账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加强供应商审核管理,建立供应商档案,查验并留存供应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食品销售台账(提供营业执照、许可证或者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凭证的复印件及有效的销售票据,记录销售食品信息),台账和相关凭证保存至保质期满后六个月。(四)规范贮存运输,强化“三项管控。强化温度全程管控(配备相应的冷冻冷藏设备,按照食品标识温度贮存食品)、贮存过程管理(贮存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运输过程管控(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运输需冷冻冷藏食品,应配
5、备冷链运输车辆或设备设施)。(五)规范销售管理,履行“四项义务。履行严格把控义务(禁止向下游经销商销售“三无、“山寨、过期、变质等问题食品)、食品召回义务(发现销售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后,立即停止销售,发布召回公告,通知下游经销商停止销售和使用)、不合格食品处置义务(按照规定对召回的食品、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采取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召回处置记录义务(如实记录下架、召回和处置不安全食品的名称、商标、规格、生产日期、批次、数量等内容,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第四条商场超市食品安全“十做到(一)资质齐全。按照许可或备案范围依法经营,从事接触
6、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需持有有效健康证明。(二)环境整洁。环境整洁、卫生、无杂物,远离污染源,有防蝇、防鼠设施,不落地摆放食品,经营场所无个人生活用品。(三)配备人员。按经营规模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和健康管理。(四)进货查验。建立进货查验记录,查验并留存供货者的营业执照、许可证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建立供应商档案。(五)防止污染。食品区与非食品区分开,不同种类的食品分开存放,生熟分开,散装食品容器清洁、有售货工具。(六)防止变质。经常查看保质期,清理过期、变质食品,按温度要求贮存食品。(七)标识齐全。预包装食品标签符合要求,进口食品有中文标识,散装食品信息
7、标示齐全,食用农产品标示产地。(八)贮运合规。库房整洁,“三防(防蝇、防鼠、防尘)到位。贮存和运输容器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和混淆。冷冻冷藏食品保证冷链运输、冷库贮存,按照标签标识控制温度。(九)拒绝假劣。不经营假冒伪劣、“三无(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山寨等问题食品,普通食品不宣称防病、治病或者保健功效。(十)及时处置。临期食品告知提醒,防止超期销售。不安全食品立即停止销售并封存,主动召回,及时退货或者销毁,建立不安全食品下架、召回和处置记录。第五条农贸市场食品安全“五做到(一)市场信息公开透明。市场出入口或者通道处有信息公示,载明营业执照、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管
8、理人员、功能分区平面图、投诉举报电话,公示内容符合实际并及时更新。(二)市场布局分区合理。粮食、蔬菜、肉类、水产、熟食、干货等区域划分合理、标识明显,不得交叉。水产区设置防渗漏排水沟和专用清洗台,熟食区配备展示柜和防蝇设施,防止交叉污染。(三)商户经营行为规范。亮证经营,环境整洁,不使用“生鲜灯。直接入口食品有防蝇、防尘柜(罩),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明。根据需要配备冷藏设施。食用农产品公示产地。严禁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不非法使用保鲜剂、防腐剂。普通食品不宣传防病、治病或者保健功效。(四)保障食品来源合法。查验食品的进货凭证,留存供货者资质及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食用农产品有
9、承诺达标合格证或快检报告。肉类按规定有动物检疫证明(产品)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省内屠宰猪牛羊肉应公示贵州省畜禽屠宰溯源查询码)。进口食品有入境检验检疫证明。杜绝假冒伪劣、“三无、“山寨等问题食品。(五)市场管理落实到位。按市场规模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审核商户资质,建立“一户一档,督促商户查验并留存每日进货票据和产品质量合格凭证。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并建立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合格食品立即下架封存并报监管部门,建立不合格食品销毁记录。第六条食杂店食品安全“六做到(一)资质齐全。按照食品经营许可或备案范围依法经营,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需
10、持有效健康证明。(二)环境整洁。环境整洁、卫生、无杂物,远离污染源,有防蝇、防鼠设施,不落地摆放食品,经营场所无生活用品。(三)票据留存。进货来源合法正规,索取并留存供货者营业执照、许可证和进货票据,不采购价格异常低廉食品。(四)防止污染。食品区与非食品区分开,不同种类的食品分开存放,生熟分开。散装食品容器清洁,配备售货工具。(五)防止变质。经常查看食品保质期,及时清理过期、变质食品,按温度要求贮存食品。(六)拒绝假劣。不经营假冒伪劣、“三无、“山寨等问题食品,普通食品不宣称防病、治病或保健功效。第三章附则第七条本指引仅作出一般性指导,供经营者参考。第八条本指引由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