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流程会计实操文库企业管理-KS金丝球焊线机工艺流程SOP一、目的规范Ks金丝球焊线机操作流程,确保在电子元器件焊接过程中,通过精准控制各环节参数,实现高质量、稳定的金丝球焊接,提升产品焊接合格率,满足电子制造行业对精密焊接的严格要求,保障生产效率与产品可靠性。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使用Ks金丝球焊线机进行电子元器件焊接的生产车间及相关操作人员,涵盖从焊线机启动前准备到焊接完成后设备清理的全流程操作。三、职责划分生产部门:负责依据生产计划,组织操作人员按照本SOP开展焊接作业,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协调各工序衔接,保障生产顺畅进行,及时反馈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设备、工艺等问题。工艺技术部门:依据产品特性
2、焊接要求,制定和优化Ks金丝球焊线机的焊接工艺参数,如焊接温度、压力、超声功率、时间等,为生产提供技术支持,解决焊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推动工艺持续改进,提升焊接质量与效率。质量控制部门:制定焊接前原材料、焊接过程半成品及焊接完成后成品的质量检验标准与方法,对整个焊接流程进行质量监控,包括原材料抽检、过程巡检、成品全检等,准确出具检验报告,判定不合格品并监督整改,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设备维护部门:对Ks金丝球焊线机进行日常巡检、定期维护保养和故障维修,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运行状况、维护维修信息等,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生产正常进行。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本SOP和设
3、备操作规程操作Ks金丝球焊线机,如实记录焊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焊接参数、设备运行情况、产品焊接数量等,及时报告设备故障、工艺异常等情况,做好设备清洁与日常维护,确保操作安全与产品质量。四、Ks金丝球焊线机工艺流程及操作规范(一)焊接前准备设备检查外观检查:操作人员在开机前,对Ks金丝球焊线机的外观进行全面检查,查看设备外壳是否有破损、变形,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电缆线是否有破损、老化、裸露等情况。若发现设备外观存在问题,应及时报告设备维护部门进行处理,严禁设备带“病运行。硬件部件检查:检查焊线机的关键硬件部件,如焊头、劈刀、送丝机构、打火杆、热台等是否完好。查看焊头是否有松动、位移,劈刀是否有
4、磨损、缺口,送丝机构能否顺畅送丝,打火杆是否清洁、位置是否准确,热台加热功能是否正常等。对于磨损严重或损坏的部件,需及时更换,确保设备硬件状态良好。电气系统检查:检查设备的电气系统,包括电源开关、控制面板、指示灯、传感器等是否正常工作。打开电源开关,观察控制面板上的指示灯是否正常亮起,各功能按键是否响应灵敏,传感器反馈数据是否准确。检查电气连接点是否牢固,有无松动、氧化、短路等现象,确保电气系统安全可靠。材料准备金丝选择:根据焊接工艺要求和产品特性,选择合适规格的金丝。常见的金丝直径有0.7mil(18m)-1.3mil(33m)等,需确保金丝的纯度、延展性等性能符合标准。检查金丝的包装是否完
5、好,有无受潮、氧化等情况,若金丝存在质量问题,不得用于生产。工件准备:对待焊接的电子元器件(如芯片、引脚等)进行检查,确保其表面清洁,无油污、灰尘、氧化层等杂质,以免影响焊接质量。检查元器件的尺寸、形状是否符合要求,引脚是否有变形、损坏等情况。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元器件,需进行清洁、整形或更换处理。环境准备温湿度控制:将焊接工作区域的温度控制在20-25,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o温湿度的稳定对焊接质量和设备运行有重要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湿度可能导致金丝氧化、工件变形、设备故障等问题。通过安装空调、除湿机等设备,实时监测并调节工作区域的温湿度。洁净度维护:保持工作区域的洁净度,减少灰尘、颗粒物
6、等杂质对焊接的干扰。定期对工作区域进行清洁,使用吸尘器、擦拭布等工具清理地面、设备表面、工作台面的灰尘和杂物。进入工作区域的人员需穿戴洁净工作服、帽子、手套等,避免将外界污染物带入。(二)设备调试参数设置焊接温度:根据焊接材料的特性和工艺要求,在焊线机控制面板上设置合适的热台温度,一般范围在150C-300oCo例如,对于常见的芯片与引脚焊接,热台温度可设置为200-220oCo温度设置过高可能导致元器件损坏、金丝过度熔化;温度过低则焊接效果不佳,结合力不足。焊接压力:调整焊头施加在工件上的压力,通常压力范围在50g-150go压力过小,金丝与工件接触不紧密,无法形成良好的焊接连接;压力过大,
7、可能会损坏元器件或导致金丝变形、断裂。具体压力值需根据焊接材料的硬度、厚度等因素进行调试。超声功率:设置超声电源输出的功率,超声功率用于提供焊接所需的能量,促使金丝与工件表面金属原子相互扩散、结合。功率一般设置在30%-80%之间,如针对某特定焊接场景,超声功率可先设置为50%,再根据实际焊接效果进行微调。功率过小,焊接强度不够;功率过大,易造成焊点塌陷、芯片焊盘破裂等问题。焊接时间:设定超声作用的时间,即完成一个焊点焊接所需的时间,一般在30ms-80ms之间。焊接时间过短,金属原子扩散不充分,焊接不牢固;焊接时间过长,会使焊点过热,影响焊点质量和金线颈部强度。尾丝长度:调整送丝机构,设置合
8、适的金丝尾丝长度,尾丝长度一般控制在05mm-1.5mmo尾丝过长,可能导致烧球不稳定、焊接时出现金线缠绕等问题;尾丝过短,无法形成良好的金球,影响焊接效果。烧球调试打火参数设置:在控制面板上设置打火参数,包括打火电压、打火时间等。打火电压一般在1000V-3000V之间,打火时间在20ms-50ms之间。不同规格的金丝和焊接要求,需对打火参数进行相应调整。例如,对于较细的金丝,打火电压可适当降低,打火时间可适当缩短。烧球测试:启动焊线机的烧球功能,进行烧球测试。观察烧出的金球形状、尺寸是否符合要求,金球直径一般应为金丝直径的2-3倍。若金球形状不规则、尺寸过大或过小,需调整打火参数、尾丝长度
9、等,直至烧出合格的金球。同时,检查金球与劈刀的同轴度,确保金球位于劈刀中心,避免焊接时出现偏移。对针与校准对针操作:使用专用工具,将劈刀与打火杆进行对针,确保两者位置准确对齐。对针不准确会导致烧球位置偏差,影响焊接质量。对针过程中,可通过设备的显微镜观察劈刀与打火杆的相对位置,微调设备的机械结构,使两者精确对中。位置校准:利用设备的校准功能,对焊头的运动位置进行校准。通过移动焊头至预设的校准点,检查实际位置与设定位置的偏差,如有偏差,使用校准程序进行调整,确保焊头在焊接过程中能够准确到达指定位置,保证焊点位置精度。(三)焊接操作上料固定工件:将待焊接的电子元器件准确放置在焊线机的工作台上,使用
10、专用夹具或真空吸附装置将其固定牢固,防止在焊接过程中发生位移。确保元器件的引脚或焊盘与焊头的运动路径相对应,便于准确焊接。安装金丝卷:将选定的金丝卷安装在送丝机构上,确保金丝卷安装牢固,能够顺畅转动。引导金丝通过送丝管道,直至金丝从劈刀前端伸出,留出适当长度的尾丝,准备进行焊接。首件焊接与检验启动焊接:在完成设备调试、参数确认和上料后,进行首件焊接。操作人员按下焊线机的启动按钮,设备按照预设的焊接参数和程序,依次完成烧球、第一焊点焊接、金线转移、第二焊点焊接、扯丝等动作,完成一个焊接循环,形成一条焊接线。外观检查:焊接完成后,使用显微镜对首件焊接产品进行外观检查。观察焊点的形状、尺寸是否符合标
11、准,金球是否完整、饱满,楔形焊点是否对称、牢固,金线是否有扭曲、断裂、虚焊等缺陷。若发现外观缺陷,需分析原因,调整焊接参数或设备状态,重新进行首件焊接和检验,直至首件产品外观合格。拉力测试:采用拉力测试设备(如美国dage公司的4000pxy型拉力测试仪)对首件产品进行拉力测试。从线弧的最高点垂直、匀速向上钩金丝,测试金丝断掉时所用的最大拉力。拉力值需符合产品标准或工艺要求,一般对于LOmiI金丝,拉力标准值7g;0.9mil金丝,拉力标准值6g;0.8mil金丝,拉力标准值5g0若拉力测试不合格,需进一步优化焊接参数,如增加焊接压力、延长超声时间等,再次进行首件测试,直至拉力测试达标。批量焊
12、接连续焊接作业:在首件检验合格后,开始批量焊接生产。操作人员将待焊接的电子元器件依次上料,设备持续按照设定的焊接参数和程序进行焊接作业。在焊接过程中,操作人员需密切关注设备运行状态、焊接质量,每焊接一定数量的产品(如50-100件),进行一次抽检,检查焊点外观和拉力情况,确保焊接质量稳定。设备运行监控:实时观察焊线机的控制面板,关注设备的各项运行参数,如焊接温度、压力、超声功率等是否稳定在设定范围内。注意设备的运行声音、动作是否正常,若发现参数异常波动、设备发出异常噪音或出现卡顿等情况,应立即暂停生产,检查设备故障原因并进行处理。及时清理与维护:在批量焊接过程中,定期清理设备,特别是焊头、劈刀
13、打火杆等部位的金属飞溅物、氧化物等杂质,防止其影响焊接质量和设备性能。一般每焊接1-2小时,使用专用工具对设备关键部位进行清洁。同时,注意检查金丝的剩余量,及时更换金丝卷,避免因金丝用尽导致焊接中断。(四)焊接后检查与处理成品检验外观全检:对焊接完成的成品进行100%外观检查,使用显微镜仔细观察每个焊点的外观质量,包括焊点形状、尺寸、金球和楔形焊点的完整性、金线的状态等,确保无焊接缺陷。对于外观不合格的产品,进行标识并隔离,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返工或报废处理措施。电气性能测试:根据产品要求,使用专业的电气测试设备对成品进行电气性能测试,如测试焊点的导电性、电阻值等,确保焊接后的产品电气性能符
14、合标准。对于电气性能不合格的产品,同样进行标识、隔离和原因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返工或报废。设备清理与维护清理设备:焊接工作结束后,关闭设备电源,清理设备表面的灰尘、杂物。使用酒精、擦拭布等工具,清洁焊头、劈刀、送丝机构、热台等部位的残留焊料、金属氧化物等杂质,保持设备清洁。同时,清理工作台上的废弃元器件、金丝废料等,保持工作区域整洁。设备维护:设备维护人员对焊线机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检查设备的机械部件(如导轨、丝杠、传动皮带等)是否有松动、磨损,及时进行紧固和更换。对设备的电气系统进行检查,包括电气连接点的紧固、传感器的校准等。此外,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周期,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深度维护,如更换易损件、对超声换能器进行性能检测等,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数据记录与整理生产数据记录:操作人员详细记录本次焊接生产的相关数据,包括焊接产品的批次、数量、规格,焊接过程中使用的金丝规格、批次,焊接参数(如焊接温度、压力、超声功率、时间等),设备运行情况(如设备故障及处理情况),首件检验和成品检验结果等信息,确保生产过程可追溯。文档整理:将生产记录、设备维护记录、质量检验报告等相关文档进行分类整理,由专人负责保存。定期对文档进行审查和更新,以便查询、分析和总结经验,为后续生产工艺改进和设备维护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