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育名师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张三体育名师工作室以提高甲地教师的体育专业化水平为目标,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以体育教学研究为突破口,以团队协作为活动方式,以学校运动训练和竞赛为切入点,着眼于体育教师发展,着力于教学研究,形成学习型共同体,努力打造甲地知名体育教师群体,搭建甲地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和素养提升平台。逐渐形成一支在体育教育教学领域中有成就、具特色、能创新的教师后备梯队。特制定本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二、工作目标。1 .力争让每位工作室成员成为研究型、实践型、智慧型的体育教师,成为体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体育教师成长的引领者。2 .力争让工作室成为甲地体育教学登高望
2、远、极目远眺的瞭望台,丰富知识、积蓄动力的充电房,找出差距、发现问题的检验所,锤炼素养、孕育名师的孵化器,无悔奉献、优秀教师的集聚地,聚焦课堂、教学教育良方的生产地,搭建资源平台、教学经验成果的共创共享地,爱岗敬业、师德正气的激发地。3 .力争在三年内逐步形成一支有厚度、有温度、有高度、有力度的甲地体育教师队伍。通过抓教科研提高体育教师业务能力,通过抓运动项目的训练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技能,从而使工作室工作能双轨并进同时发力。经过三年的努力,工作室培养出甲地名师1名,骨干教师1名,学科带头人2人,教坛新秀3人,力求培养出省名师、骨干教师1人。篮球、足球、乒乓球训练比赛要有新的突破,甲地中小学生各项
3、比赛中要确保前二名,省赛要力争前三名,实现工作室成员一年有变化,两年有进步,三年成骨干的奋斗目标。三、工作理念。以提高体育名师工程培训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加大教育教学实践,增强学校运动训练的实效,促进体育中考教学改革力度。围绕张三体育名师工作室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搭建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平台,提供体育专业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切实做好教师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培育出一支专业知识扎实、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团队,形成以师级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等组成的教师队伍梯队。四、具体内容及措施。(一)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1 .建立体育名师工作室微信交流群。以工
4、作室微信交流群为桥梁,积极开展线上互动式的交流研讨活动,以此来加快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步伐。2 .创建体育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充分发挥工作室微信公众号的作用,使之成为工作室动态发布、成果辐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推广和资源生成整合的中心,实现优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实时上传优秀教学案例、论文、教学设计、大单元设计、跨学科设计及各类中小学生体育赛事活动等,努力实现工作室资源和智慧的共享。(二)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促进专业提升。1 .工作室推荐新课程标准专业理论学习书目,以专家讲授和自学相结合。工作室还要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谈体会、谈感悟,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更新自身知识结构,
5、转变过去教学中的陈旧观点,树立符合新时代的新观点,使每位成员的体育专业素养以及理论水平都能快速地提升。2 .工作室成员制定个人专业三年发展规划和学年成长计划,每学年撰写个人发展总结,并建立个人专业成长档案。让每位成员明确自身的目标,并进行合理分解和落实。3 .每学期开展一次体育课堂教学主题研讨活动,重点围绕“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系统性教学思路与方式,实施更有效的体育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扎扎实实地开展体育课堂教学研究,提升其驾驭课堂的能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过程、完善教学评价。4 .工作室成员每周至少听一节课体育课,每学期听体育课不少于10节,带着问题进课堂,虚心向
6、同行请教,并做好听课记录和反思。5.坚持写体育教学反思、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要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每学期至少撰写教学研究论文1篇,并参加甲地及以上层面参评。6 .每学年组织一次外出学习或请进来的培训活动,通过专家引领和优质教育资源引入的方式开拓工作室成员的眼界,从思想上、理念上获得启发,进而在实践中落实体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提升工作室成员的实施课程和教学研究的能力,促进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三)抓好省域内课题研究,增强科研意识1 .“省区域内大单元教学模式下的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实践研究探索”作为张三体育名师工作室研究课题,三年来将重点围绕工作室申报的一师多品课题进行课题研究实践,快
7、速提升成员的教科研能力。2 .全体工作室成员全程参与课题研究,从打造本校一校一品到工作室的一师多品进行研究活动,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并进行分析。3 .以一师多品课题研究为抓手,全面推进各成员在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的训练、参赛和科研水平,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4 .每学期召开1-2次课题研讨会,及时对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梳理与分析,形成有价值的实践和理论成果。5 .撰写和发表与课题相关的论文和案例等。(四)加强体育中考的教学研讨。1 .从体育中考改革的角度,把脉初中体育教学,重点围绕有效课堂教学,探寻双减模式下的初中体育教学。2 .从科学设置测试项目内容开展研讨工作,要满足学
8、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提升考试的科学性。3 .召开初中体育改革评价方式的研讨会,充分对过程性评价与结果评价进行深入研讨。制定出过程性评价机制,从而对学生的体育课学业水平、体育锻炼和学习态度进行全师统一规范的综合评价,体现体育育人的目的。同时不断规范体育教师教学行为,促进其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能力水平,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五)出好一批教学成果,积极向外推广。1 .定期组织引导工作室成员和甲地体育教师参与甲地级及以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比赛,以及积极参加甲地级及以上本学科相关的讲座、研讨会等活动。2 .工作室的教育教学、教科研等优秀成果以论文、案例、研究报告、观摩课
9、研讨会、论坛等以多种形式向外输出,同时将相应优秀成果汇编成体育工作室专刊,并在全师范围内介绍、推广。3 .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工作室将深入调研、认真研究、精心准备,出台体育中考教学训练指南五、阶段性工作与预期成果。第一阶段:(半年)1 .组建名师工作室,召开工作室启动仪式。2 .制定工作室实施方案、制定三年发展规划;拟定2024年度工作室计划。3 .每个成员制定三年成长规划与年度成长计划。4 .建立工作联系通道、创建工作室宣传微信公众号。5 .制定工作室工作制度,汇编成张三体育名师工作室制度汇编,以工作室成员进行职责和岗位分工,责任到人。6 .推进“省区域内大单元教学模式下的一校一品特色
10、学校实践研究探索”课题,第一阶段各成员在所学校开始学生一校一品的究研和推广工作。7 .本室的研究课题争取在省、甲地申报立项,各成员展开调查、收集研究素材。8 .组织成员每学期认真研读1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建立读书笔记并交流心得。9 .出一本体育中考训练指南专刊。10 .初步建立全体成员的成长档案。第二阶段:(2年)1 .制定2025年和2026年体育名师工作室计划和成员成长工作计戈h2 .总结2024年和2025年体育名师工作室总结和成员工作成长总结。3 .组织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各级赛课、课堂教学汇报现场会等活动,使之形成自己相对成熟的教学风格。通过专家引领,开设公开课、示范课、专题讲座、教师
11、讲坛等形式全面推动全师体育的教学改革。4 .安排成员外出听评课,积极参与名师网上视频教学等交流研讨活动,初步建成一支骨干教师团队。5 .开展体育跨学科教学的策略与路径研究,创建优质课例,逐渐形成高质量的案例分析、研究论文等,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举行课题研讨会,推广成功经验。6 .工作室成员每学期撰写1篇体育学术论文,要在师级以上论文大赛中获奖,每年至少要有1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7 .定期把工作室相关活动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为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提供研修、学习、交流平台。8 .组织成员每学期认真研读最少1本体育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撰写读书笔记并交流心得。9 .建立工作资源库,宣传工作室工作,发挥其引
12、领和辐射效应,两年内把本工作室建设成甲地或省的知名工作室。10 .开展甲地体育教科研论坛和培训工作,针对体育中考改革、国家体质监测、体育特色活动进行广泛的讨论、交流,形成方案,达成共识,采用名师引领,骨干辐射的方法全面推进和带动工作的开展。11 .根据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全体成员全程参与,从打造本校一校一品到工作室的一师多品进行研究活动,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并进行分析。12 .每年组织开展中小学生篮球、足球、田径、乒乓球等运动项目的系列比赛,通过以赛带练的方式,提高甲地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13 .开展甲地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练员和裁判员培训I,提高体育教师专项技能。14 .开展甲地名师、骨干教师的培
13、养和培训工作,按照甲地教育局的安排部署,组织工作室成员参加兵师层级体育学科名师、骨干教师的培育、评定和认定。15 .对初中体育学业过程性评价进行深入研究,提供合理方案,为甲地教育事业提供有力支持。16 .整理、充实成员的成长档案。第三阶段:(半年)1 .总结三年来体育名师工作室建设情况。2 .推广、介绍体育名师工作室在教育教学、运动训练好的经验和方法。3 .对评为省、甲地体育学科名师、骨干教师,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宣传报道。4 .“省区域内大单元教学模式下的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实践研究探索”课题结题,第甲地可克达拉市体育教育形成了一师一品、一校一品的教育模式。5 .以课题成果呈现和推广的方式,创建校本特色和一师一品的品牌,形成激励和辐射效应。6 .工作室的教育教学、教科研等优秀成果以论文、案例、研究报告、观摩课、研讨会、论坛等以多种形式向外输出,编印成员教学设计专刊、学习心得专刊、获奖论文专刊、教学案例专刊、读书笔记专刊、育人故事专刊等,并在全师范围内介绍、推广。7 .完善资料和档案。整理、充实成员及成员的成长档案。8 .迎接上级验收。总之,通过名师工作室的努力,使全体工作室成员完成自我的超越,达到工作室成员共同发展。师域内体育教师群体集体受益的目标。